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在荆楚大地,端午节的风味小吃还有馓子,人们又称之为虾馓,是用面粉搓拉成丝绦状后油炸成的食品,香脆可口,老少爱食。馓子,古时叫“寒具”,制作时边缠在乎臂上边放进油锅里,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子》诗,将它的制作写得极为传神:“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三十四 持艾簪蒲额头王 悬挂天师钟馗像有一首古诗曾这样写道:“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诗句吟咏的是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着艾草,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王”字以避邪防病。《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别称家艾、艾蒿、五月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高可二尺多,茎枝有香味,艾用于医药,主要是取它的叶。我国古代针灸,就是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来灸除疾病。一般地说,民间则将艾拧成绳晒干,点燃用以驱除蚊蝇。在湖北蕲春,艾与蕲龟、蕲蛇、蕲竹同列,被称为“蕲春四宝”。艾,越陈越好。叹孟子·离娄章》云:“七年之病,乞蕲三年之艾。”嘉靖《蕲州志》记载下当时湖广按察使、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搜集整理的一首《蕲艾》民谣,对蕲艾“三年之艾”治七年之病而愈的事实予以充分肯定,这首歌谣是:
有蘩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且愈。
五内失调邪作主,富贵耽欲乃自取。
艾纵有灵将奚补?我欲言之上官怒。
陈年蕲艾“揉捣如绵”,被称为熟蕲艾。熟蕲艾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曾对蕲艾和一般艾含精油化学成分测量对比,蕲艾的精油出油率为1.06%,是一般艾精油出油率的两倍,可见蕲艾之不俗。
菖蒲,多为石菖蒲和水菖蒲,为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高一尺多,喜生于石砾山沟处,它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窍和杀菌的作用。以其根茎入药,主治痰厥昏迷、惊痫等症。民间还有以菖蒲泡酒而饮的习惯。《黄梅县志》云:端午“饮菖蒲酒”。
端午的饮食习俗,还有一项是饮雄黄酒。《蕲州志》云:是日“正午,合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小儿涂眉耳诸处”。雄黄是一种矿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在医疗临床上,现在常用雄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带状疱疹和蛇咬伤等。因之,民间在端午日喝雄黄酒,或以雄黄酒抹脸涂胸解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吴曼云的《江乡节物词·雄黄酒》,对孩童饮雄黄酒的情形作了生动的描述:“细切蒲菹劝举觞,不须九节认灵菖。娇儿怯试烧香味,一抹妆成半额黄。”
写符念咒驱鬼邪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1(自家门前、窗上,有驱祟的作用。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屋里挂避邪驱鬼的符咒。当时,挂驱鬼符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定。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符咒,书写材料要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还必须含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日一早,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如今,随着科学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驱鬼逐邪的迷信风俗大大减少,但在偏僻农村仍尚未绝迹。
纪念药王
五月初五相传为药王菩萨的生日,故称药王节。许多地方习惯采集艾蒿、菖蒲、枫叶、蒜皮、淡竹叶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称之为“沐浴兰汤,除病健康”。还有以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药物煮豆或蛋吃的习俗,有清热解毒和去风湿的功效。民间还有于此日扯车前草、枯草等洗净晒干,待夏日泡凉茶喝的乡俗。
斗百草
古时候,端午节有斗百草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孩子们到郊外去踏青时,要采集各种各样花草的标本,然后大家进行比赛,以采集的品种多、标本奇者为胜。斗百草的习俗是一项有益健康而有趣的活动,是青少年认识大自然的极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