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重阳糕

重阳

  重阳饮食中最有名的就是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没有特定的制作方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于饵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相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肉类。又以粉做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梦粱录·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插小彩旗,各日重阳糕。”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林面杂揉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和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寓意,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宋代诗人范成大“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的诗句生动描述了古代人食重阳糕习俗的盛行。

  远在魏晋时代,我国就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这里的“蓬饵”,即是用植物的叶子和米面做成的重阳花糕。到了唐宋时期,吃重阳糕的风俗更为盛行。武则天曾命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赏赐给众臣。

  宋朝时,重阳糕的制作已十分讲究。“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馈送,上插剪彩小旗,掺1丁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梦梁录》记录了两种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以糖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汀,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曰“狮蛮栗糕”。   

  明代民间还将重阳节叫作“女儿节”。《宛署杂记》中记载:“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此风俗至今流传。在一些地区,有的人家在重阳节为出嫁的女儿馈赠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

  到了清朝,重阳糕的制作更普遍,更精良。“京师重阳花糕极胜。有油果炉制者,有发面裹果蒸成者,皆剪五彩旗以为旗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花糕有两种,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在所有重阳糕中最讲究的,要属在宝塔形的花糕之上放九只小羊,意寓“九九重阳(羊)”。

  据说重阳吃糕的习俗源于重阳登高,取“步步高升”之意。

重阳糕的传说

  关于重阳节食糕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住在山脚下的农夫。他勤于耕作,日子过得富足。有一天,一个卜卦的先生未找到住宿,农夫将卜卦先生请到家中款待饭食并留宿。  卜卦先生非常感激。第二天临行前对农夫说:“你九月九日有灾祸,最好搬到草木稀少的高处去住。农夫对卜卦先生的话半信半疑。为了防止万一,农夫在九月九前和家人一起搬到了高山顶上,那里草木稀少。九月九日一早儿,当他们站在山顶朝山下家中望去时,那里已是一片火海。此时,大火沿山脚蔓延而上,幸好他们所住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草木,才幸免于难。

  农夫一家九月九登高避灾的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人们纷纷效仿,于九月九将家搬到高处以防不测。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年年搬家不是一个好办法,再说,平原地区没有山,无法登高。人们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重阳节这天吃糕,因“糕”与“高”浩音,吃了糕,就表示登高消灾之意。从此重阳节食糕风俗形成了。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河南省汝南县一带的人们总喜欢尝尝那插着五彩小纸旗的香甜松糯的重阳糕。

  相传重阳这一天,住在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民间除登高、赏菊外,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节日时家家户户以“摩粟粉和糯米拌蜜蒸糕,铺以枣泥,标以彩旗”,称之为“重阳糕”,有些地方做法比较简单,把白面一烫,加进枣泥或糖之类的馅一炸就成了。

重阳糕的变革

  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了,但其间曾经过多次的变革:

  汉朝吃蓬饵;唐朝时食麻葛糕和米锦糕;宋朝时吃菊糕;清朝则吃花糕。

  蓬饵是用蓬草叶子和米面制作成的重阳花糕。蓬草菊科植物,茎和叶均可提取芳香油。据《玉烛宝典》说:“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林并收,以因砧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可见蓬饵除以蓬草为原料以外,主要是用钻黍米制作,用蓬草只不过是取它的香味罢了。重阳节食蓬饵,主要是汉朝风俗,唐以后就不见此风了。《唐六典》和唐《食谱》分别载有重阳节食麻葛糕和锦糕。葛是豆科植物,它的根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唐代《岁时节物》上说:“九月九日则有茱英酒、菊花糕。”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就曾经命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赏赐众臣。至宋朝时,菊糕不仅是重阳节的食品,而且成了节日的礼品,制作也是相当精致的。《乾淳岁时记》载有菊糕的制作方法:“以糖、肉、林面杂物为上,上缕肉丝。”

  《东京梦华录》载有:“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赠送,上插剪彩小旗,掺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明清时的重阳食品统称为花糕,沈榜的《宛署杂记》说:“九日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还归,共食之。”(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植,绕街卖之。有女之家,馈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云。”那时重阳节有成人食品和儿童食品之分。重阳节要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节,共同食用重阳糕。据一些文史资献载,制作讲究者,把花糕做成·像宝塔样的九层,并在上面精心做两只小羊,以象征九月九重阳节。由于农历九月间农作物大都已收获登场,晚收作物也丰收在望,因此,有些地方称重阳节花糕为“丰糕”。民间有说法为:吃重阳糕是由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演化而来的,因为有的地方没有山可以登高,就用“糕”来代替“高”了。

  河南民间过重阳节除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以外,家家户户多以炸油条、做绿豆面煎饼为食,光山一带人则喜于这天吃汤圆以改善生活。在豫东此日栽有石榴树的家庭,多摘石榴为食,以取乐全家老幼。有民谚曰:“九月九,卸石榴。”

  重阳节时,在三门峡一带,新婚女子的父母要携礼到女儿家看望其公婆,以追续和巩固两亲家的情谊,当地人称为“追节”。其他地方也有在这天将出嫁女儿接回娘家以贺丰收的。故民间也有称重阳节为“女儿节”的。

  九月九又是重要的节令,流传有“九月九,龙封口”的俗谚,是说过了此节,不再下雷雨。另外,蛇、蛙等动物进入冬眠状态。又有“过了九月九,大夫高抄手”的俗谚,是说这个时令过后,蚊蝇等害虫进入冬眠,人们就不大害肠道、疟疾等传染病了,这样医生就稍微清闲一些。又一说:“过了九月九,大夫显高手。”是说时令症候减少,疑难病症增多,故而显出医生的高明手段。

  重阳节要食重阳糕。 重阳糕与重阳节的出现是紧密相随的。 在《西京杂记》中已记载西汉宫中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习。 这里的蓬饵就是后来所谓的重阳糕,因饵的本意就是粉饼、糕饼。 重阳节食蓬饵应该是为了辟邪。

重阳糕的做法

  重阳蓬糕的做法是:采细嫩的白蓬,熟煮捣烂,和上米粉,加糖,蒸熟,奇香无比。

  北宋时期亲友之间互相馈送重阳糕已经成为一种风俗。 《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首都汴梁的重阳节前一两天,市民们纷纷相互赠送粉面蒸糕,上插剪彩小旗,撒上果仁,如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子之类。 还有的用面粉做成狮子蛮王形象,放在糕上,叫“狮蛮”。 南宋都城杭州重阳节的糕饼就叫“重阳糕”,是用糖面蒸糕,撒上碎猪羊肉、鸭肉丝等,插小彩旗而成,皇宫和富贵人家用来送礼。 同时,蜜煎局要在这天用五色粉和熟栗子肉做成诸佛菩萨骑狮子样的“狮蛮栗糕”。

  由于重阳糕色彩绚丽,后世又将其称之为花糕。 明代重阳糕上放枣、栗子,星星点点,叫作花糕。 糕点店在上面插的纸彩旗叫花糕旗。 清代《燕京岁时记》中曾详细记载了当时花糕的样式:“花糕有二种。 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 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 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

  重阳糕的制作多种多样,各地不尽相同。 北京重阳节花糕有用发面垒果仁蒸成的,有用江米黄米捣成的,还有和油加糖果在火炉中烤出的,都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 山东民间花糕以面蒸成,双层中间夹上枣栗之类的果品,单层的枣栗撒于面上。 有的上面插彩色小旗,称“花糕旗”;有的上面安放两只面塑的羊,用“重羊”谐音“重阳”,称“重阳花糕”。 关中农村的花糕,主要原料为面粉和红枣,共做成九层,即重九花糕,上面印制虫鸟花卉,有很浓的乡土气息。

重阳糕习俗

  民间传说在重阳节这天,住在平原地带的老百姓,没有山可以攀登,无法去登高,就制作两三层的重阳糕,并在糕顶上插上彩旗,利用重阳糕的谐音及山形,寓意登高,所谓“重阳食糕,步步登高”。 各地还有于九月九日天明时用片糕搭儿女头额的风俗,同时祝愿说:“愿儿百事俱高”,并连作三声。

  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女节”。 《搜神记》曾记载过一个新嫁媳妇被姑婆虐待致死的故事。 故事说淮南全椒县有一个姓丁的新媳妇,十六岁嫁到全椒谢家为媳。 她的婆婆非常严酷,要求丁氏干活都遵照严格的标准。 如果丁氏达不到要求,就会受到鞭笞捶打。 丁氏不堪忍受,遂于九月九日上吊自杀。 丁氏死后显灵,对巫婆说:“每家妇女不停劳作,要避开九月九日,不用做事。”后来江南人都称呼丁氏为丁姑,并为她立祠。 妇女们到九月九日这天不用劳作,都进行休息。 有的地区会将女儿请回娘家吃花糕,有的地区则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还有的另外再给女儿送秋冬穿的新衣服。

  九月九日为重九,九与“久”谐音,让人联想到“长长久久”,象征长寿。 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追求长寿延年的节日。 因此,重阳节被我国政府定为“老人节”。

  在这样的节日里,儿女们纷纷买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 因此,现代的重阳节,各种花样的花糕除了要送给出嫁的女儿吃外,还要孝敬父母。而在农村,有很多地方还将重阳花糕敬献给自己的祖先,表现了我国崇先敬祖的传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阳糕  重阳  重阳词条  重阳糕词条  
茶文化茶道

 品茶人生“青瓷之美”

?  深沉、优雅、含蓄是青瓷美学的境界。这样高的陶瓷美学境界在今天看来仍是不可企及的高度。单用一个色彩作为表现手段,青瓷在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无疑?魁首。从唐代...(展开)

茶文化万圣节

 万圣节面具促销有高招

 万圣节的活动往往会赶上社会热点问题。2000年,美国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小布什竞选时,一家面具店为了促销,安排了两名演员。分别戴着小布什和戈尔的面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