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很矮,他不仅足智多谋,风趣滑稽,而且还心地善良,宫中彩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娥彩女都对他非常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地向御扪》去,他慌忙上前拦救。这宫女叫元宵,家住在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她自进宫来,每逢年底岁·首,思念亲人,心如刀绞。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们在家里的艰辛,心患:既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便安慰了一番,劝解了一阵,答应想办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念亲的惆怅,便下决心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这—天,他来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阵,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人们非常惊慌,纷纷问解脱的办法。东方朔神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城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天黑下来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位骑彩色银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火神君。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在地上拦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等到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侯。天刚擦黑,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红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出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后来,老人们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望望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念着念着,吓得满头大汗,魂飞胆碎,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也爱吃汤元,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元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再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唬着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门大开,让城外的庶民百姓进城观灯,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杂在城外来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会沾他们的光,蒙他们的福,免去灾难。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元做得好,可让元宵手提大宫灯,把元宵的名字写上,在前开道,我手端汤元跟在后边,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他心软下来的。”汉武帝一听,心中大喜,就传旨按着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衣,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火球横飞,焰火满天,好看极了。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叫:“元宵姐”。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闹了一夜灯火,长安京都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元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全城照样挂灯放焰火,相传为习,年年如故。圃十五上供的汤元是元宵敞的,人们就把汤元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现在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元宵节”的正式确定在汉朝,而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民间传说的东方朔诓骗汉武帝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为人们称道。
相传汉武帝时,朝廷里有个叫东方朔的文人,他个子虽矮,却足智多谋、滑稽风趣,常在武帝面前逗乐,汉武帝很喜欢他。有一天,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摘梅花,见到一位宫女泪流满面,正欲投井自尽,东方朔急忙上前拦救。一打听,原来这宫女名叫元宵,自选入宫闱后,深居宫中,与世隔绝,她想念父母双亲,却总不能团聚,思念之情难以解脱,便想一死了之。
东方朔问明了情况,便心生一计,到长安街头卖起卦来,并到处宣传:“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一听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焚帝宫,京城里一片恐慌,汉武帝听说,也胆战心惊。东方朔看到这些,连忙向武帝献计,十五日夜晚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并请武帝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将大街小巷,庭院屋门统统挂上红灯,装作满城熊熊大火,以欺骗火神君不再派员降灾长安。这还不够,他又说火神君最喜欢吃汤元,宫中的元宵姑娘做汤元的手艺最好,让她做些汤元,由万岁焚香上供、敬奉驾临长安上空的火神君。这样,即使火神真的来长安,或许会悯天怜人不降灾难。
武帝听罢,欣然同意。于是,长安城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内城外的官员、百姓都上街观灯。当晚,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进城观灯,元宵见到了父母,她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诉说衷肠。元宵姑娘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闹了一夜灯火,京都长安安然无事,武帝大喜。此后,每年到这一天,晚上张灯放焰火,虔诚供汤元,相沿成习。因十五上供的汤元数元宵姑娘做得最好,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汤元改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自此,中华民族增添了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
然而,比较可信的元宵节起源是与周勃、陈平等人乎叛诸吕有关。据记载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勘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了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语中叫“宵”,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还有一说,将元宵节的起源后移到东汉明帝刘庄。刘庄喜好佛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佛教感兴趣的皇帝。当时,蔡情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知道了印度也有张灯结彩的习俗。刘庄为了推崇佛权,就下令正月十五“烧灯表佛”,用以象征佛家学说大放光明。此举流传到民间,士族庶民,一律于正月十五夜晚张挂华灯。《事物纪原》记载说,汉代西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允许百姓踏月观灯。这就是元宵节时许多地方写有“金吾不禁”的由来。
第四种说法与道教有关。他们认为元宵节起源于汉朝皇帝祭把太乙神。太乙是位至尊至贵的神,祭祀时全城张灯结彩通宵达巳。
元宵节又称上元,是春节之后的第一大节,时间为正月十五日晚。在我国古代的语言习惯中,宵是夜晚,元有开始的意思,元宵也就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夜晚。它之所以成为节日,主要得益于它在古代历法中独特的位置。
从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我国黄淮和关中等地有一个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规律。初春至仲秋为一个周期,仲秋至次年初春又为一个周期。由初春的气候特征能大致推导未来七个月的气候趋势,由仲秋的气候特征也能大致推导未来五个月的气候趋势。我们千百代的祖先通过对大自然漫长的认识与思考,逐步体会到这种奇妙的规律。初春的正月十五,正是万木复苏、江河融化、春耕春播的前夕。在这样一个月圆之夜,面对主掌旱涝风雹的月神,芸芸众生们自然要用各种仪式虔诚地向她祈祷今年的风调雨顺。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种仪式占卜预测年内的气候状况与农业收成的好坏。年复一年,岁岁如斯,在这些看似愚昧迷信而又有些许道理的祈求占卜仪式中,元宵节便由此诞生了。
既然正月十五可以占卜预测一年的丰欠雨水,那么在占卜的同时,对主管丰欠雨水的神灵进行祭祀便是必不可少的。汉武帝时,每年元宵都十分隆重地祭祀掌握阴阳变化的太一神,往往通宵达旦,连续数日。魏晋南北朝时,元宵的夜晚要祭祀蚕神,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一个十分动听的故事:吴县张成以养蚕为业。一天,他看到一个妇女站立在自家宅院的东南角,妇女对他说,“这里是你家的蚕室,我就是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必须准备白粥泛膏祭祀我,能让你家桑蚕获利百倍。”说完就不见了。张成按照她说的办法祭祀,所养之蚕年年丰收。
所谓的“白粥泛膏”就是在白米饭上盖一层肉脂。
在正月十五占测丰欠、祭祀神灵的活动,直到清代仍在各地流行。山东齐河县时兴元宵占风,正月十四至十六黄昏,若有风则欠,无风则丰,这几天挂出的灯笼又叫“占岁灯”;平阴县的元宵夜,妇女们要点上新油灯,用灯花卜测五谷桑蚕的丰欠;山西潞安在这一天盛行“蒸面茧以祀蚕姑,作粘穗以祀谷神”;河北新城县在这一天有用黄豆卜水旱的习惯。
现在一些地方仍盛行在元宵节这天以生面捏制灯碗的习俗,这与祈求祷愿的心态有关。这种面灯一般要捏12盏,每盏代表一个月份。若遇到闰月,就要捏13盏了,所以又叫“月灯”。山东莱阳一带制作月灯是在面灯的周边捏一个鼻代表一月,捏两个鼻代表二月,以此类推。月灯制好后,将其摆入笼中,蒸熟后马上出锅,看哪一个灯盏水汽大、水多,哪一个月的雨水就多,这叫“试灯”。元宵之夜,各式灯笼悬挂于大门、庭院与街道上,12盏面灯则放置在香案之上祭天供神,有些地方要把12个月灯按月份放置到各个地方,如六月收麦,就把六月灯放进麦囤,七月收苞米,就把七月灯放进苞米囤。等月灯燃尽后,看哪个的残灰多,就预示着哪个月风调雨顺,哪样庄稼丰收。同时还要捏一些动物灯。各种动物灯也分别放在相应的位置,如大门口放狗灯,牲口棚里放马灯、牛灯,鸡窝门前放鸡灯,粮仓里放龙灯。有趣的是,一般还在锅台上放一盏勺子灯。另外还有用灯花占卜的习俗。山东胶东、鲁中地区会蒸三个大面灯,用黄草或蒿草秆缠上棉绒插入中央为芯,注入香油或花生油,放在供桌上,然后观察灯花,如果成颗粒状,就代表今年收粮食,这叫“灯花卜”。
看来,元宵节的最初蕴意是与农业生产相关联的,是我们祖先在巫术迷信心态的驱动下一种近乎本能的自发行为。节期既然已经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进,在其本意之外,又源源不断附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据说,历史上有几个事件对元宵节期间老百姓活动内容的定型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在周勃等人的帮助下平定吕氏家族,登基当了皇帝。这一天恰逢正月十五。为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代语中与“宵”同义,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天定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司马迁曾建议修改历法,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不过此时宫廷里还没有放灯的习俗。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一个叫蔡愔的大臣从印度求来佛法。由于在佛教中,火光被比作佛之神威,叫做“无量火焰,照耀无级”。因此在佛教仪式中,就把灯作为佛前供具之一。而且,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演示神变、降伏神魔的那一天,正是西方的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须举办燃灯法会,名曰“上元燃灯”。由此各地便陆续兴起元宵放灯、赏灯的活动。
当然,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又有民间的说法,并由此衍生出许多美妙动人的故事。
一种说法是很多年以前,有位神仙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罚他到人间赎罪。他不知悔改,又难以经受人间之苦,不久,便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诬告世间人无恶不作。玉帝大怒,派另一位神仙下凡,于正月十五晚间火烧人间。而这却是位好神仙,他化作一老年乞丐明察暗访,感受到人世间诸多的温暖。他实在不愿伤害这些善良的人们,但又天命难违,于是心生一计,吩咐人们在正月十五晚上都燃起火把,亮起灯笼。大地上一片火光冲天,骗过了玉帝,从而使人间躲过一场灾难。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以示纪念,于是有了灯节的习俗。
另外一种说法是,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亲妹妹为妃子。其妹便借口说除非正月十五晚上出现繁星落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便下令京城的老百姓,正月十五之夜家家户户都要燃灯,违令者斩首。其妹登楼一看,果然到处亮光闪闪,误以为真的是繁星落地,因不愿身受玷污,就跳楼自尽。民间为纪念这位忠贞不屈的烈女子,便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燃起灯火悼念。
这些传说故事,显然流露出人们对天上神仙、人间帝王的某种愤恨情绪,表达了世人凭借智慧禳灾排难、扬善戒恶的愿望与精神。
总而言之,元宵节起源于民间,最早是与农业活动有关。宫廷中张灯的规定在形成时间上要晚一些,最初是与佛教仪式相关联,而且只有贵族、富豪才有资格在自家门口张灯结彩。此后,这种习俗由宫廷延展到民间,不过这时的元宵节张灯已经没有任何宗教象征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