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祭敖包

敖包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民间祭祀节日,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敖包”,蒙语,石堆、土堆或木堆之意。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视敖包为神居住和享祀的地方。一般敖包都建在交通要道附近,或“风水”好的小山丘上。敖包,大多由石块堆砌而成,呈圆形,顶端立一根长杆。在一些石头缺乏的地方,也可以用柳条筐,填上沙土,堆积成尖顶的圆形敖包。树木多的地区也可用树木堆敖包。平时,过往的行人为表示对神的崇敬,路过敖包都要下马步行,并从周围寻找一些石块、土块,添加在敖包上,有的人还剪下马尾、马鬃系在上面,或将随身携带的酒肉、钱币供献出来。

  祭敖包是蒙古族民间一件重要宗教性祭典。届时,居住区域内的蒙古族人民纷纷赶到祭祀处,参加祈祷仪式。参祭者纷纷往敖包上插柳枝,供上佛像,四面燃起柏叶香。人们将美酒、奶酪等祭品洒在敖包上,同时摆放许多牛羊肉作为牺牲,敬请神来享用。此刻,喇嘛要念涌经文,进行祝祷。接着,大家边高呼赞语,边围着敖包从右向左转行。然后,进行跳神舞的表演。至此,祭仪即告结束,继续的是集体的饮宴娱乐活动。由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较为分散,平日亲友难得一见,祭敖包自然就成为他们聚会交际的大好时机。年长者凑到一块聊天、对弈,消磨时间,年轻人与儿童们则赛马、摔跤、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蒙古族通行祭敖包的仪礼分为玉祭与血祭。古代蒙古人以玉为贵,所以要用玉来祭神,表达他们的虔敬。如今,虽然不再完全施行古代的玉祭,但内蒙许多地区仍旧保留玉祭的某些遗俗。如在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旗的蒙古族中间就留有此俗。在祭敖包的前二三天,蒙民便提前将硬币、炒米等装满银壶,祭祀时将它们供在敖包下。祭仪中重要一项是在往敖包上插许多柳枝,须在当中竖起一根装饰着珠宝的长杆子。这些珠宝便是玉祭的象征。人们将这些贵重的宝物奉献给天地诸神,以祈求安康吉祥,生活幸福美满。血祭,则来源于蒙占族的信仰观念。认为,牛羊牲畜都是神对人类的恩赐。故此,为了报答天地诸神的厚爱,就应当将自己牧养的牛羊宰杀献祭给神。通常祭敖包都用整羊作牺牲上供。另外,为祷告神明保佑人畜两旺,祭敖包时一般还要举行敖包“米喇兀勒”。“米喇兀勒”,蒙语,意指涂抹油脂仪式。是时,由一人高声朗读祈祷词,其他人则用油脂、奶酒涂抹身体或相互涂抹。其用意在于象征祝贺家畜繁殖旺盛,生活富裕美满。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敖包一般建造在高地、水源及道路旁,依据自然环境,选用石块、树枝、梭梭(扎干)堆积而成,并在特定时间进行祭拜。通过祭敖包,蒙古族人达到祭拜山水之神灵的目的,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传统的敖包一般分为旗王敖包或苏木敖包、寺庙敖包、巴格敖包和家族敖包。根据祭祀仪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开光敖包和未开光敖包。开光敖包多由旗王或苏木、巴格等官方建造,并有隆重的祭祀仪式;未开光敖包多为牧民自行垒起,作为游牧地界或标志之用。

  祭敖包的仪式: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牧草返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敖包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诵经。参加祭祀的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还要悬挂各自带来的自家牲畜的连绳和羊羔的耳记等,以求牲畜平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先由代表敬献全羊、奶食、红枣和酒水等。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手捧哈达,从左向右绕敖包三圈,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等撒向敖包,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

  祭礼仪式结束后,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民族棋类、歌舞类等比赛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祭敖包活动不但保留了传统体育项目,还增加了赛诗、赛歌、物资交流等内容。

  祭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它源于一种古老的原始自然崇拜,后来演变成祭祀故土的标志,以后又成为牧民集会、游艺、祈祷风调雨顺、迎盼丰收的活动场所。据统计,阿拉善有173个敖包,较为著名的有阿拉善左旗的诺颜敖包、将军敖包、巴音笋布尔敖包等;阿拉善右旗的宝格达敖包、巴丹吉林敖包、查干敖包等;额济纳旗则有巴音宝格德等。

  巴音笋布尔敖包的传说:相传,巴音笋布尔敖包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夏,六世班禅赴承德见乾隆皇帝时路过阿拉善。当时的札萨克罗卜藏多尔济盛情接待了班禅,并向班禅表达了祭拜阿拉善神灵的愿望。

  班禅道:“现在已不是时候了,但每年六月初三,在巴音笋布尔山顶,希望与你相见。”根据班禅敕谕,罗卜藏多尔济在当年的约定日,竖立了该敖包敖包建成时,罗卜藏多尔济率领众官员祭拜了阿拉善山的象征巴音笋布尔敖包,献供品以求阿拉善的安定。

  时至今日,每年六月初三的一大早,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该敖包附近,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敖包

  敖包会,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等地鄂温克族人民盛大的宗教节日。节日期间,除祭敖包等宗教活动外,还举行赛马、唱歌、跳舞等文娱体育活动,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敖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象征物。解放前,鄂温克族不仅每个氏族有敖包,而且还有全旗共同行祭的敖包。如巴彦和硕山敖包,就是全旗共祭的。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4至6月之间,选择吉日举行。这时,大地回春,风和日暖,草原水草丰茂,野花竞相斗艳,牛羊肥壮,条件较好。祭敖。

  包时,要宰杀牛羊等牲畜,作为祭品,然后按照祭敖包的程序进行,一般是赛马。赛马多由青、中男子参加,他们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经常显示出高超的骑艺,惊险的动作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获得四周各族群众的热烈喝彩。赛马完后,喇嘛们就在敖包前焚香燃灯、诵经、致祭。尔后,举行摔跤等文体活动。最后,大家开怀畅饮,尽兴狂欢。

  鄂温克族以前认为,祭敖包就是祭山神、祭龙王。祭祀的目的,是祈祷它们保佑。消灾灭难,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关于敖包的来源,鄂温克族地区有这样一个动人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一个坐套骡子轿车的女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鄂温克族的村庄,下轿后,坐在村前哭哭啼啼,大叫大嚷,招致暴风骤雨,使整个村庄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冬季冰天雪地,人们打冰洞取水,洞口出现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头,吓得人们丢弃水桶,慌忙逃回,天上又降鹅毛大雪,大家惊慌失措,因而村里请来了9个喇嘛,念经诵咒,喇嘛们凭法力捉住了这个作怪的妖女,并把她的头压在石头及。土堆下面,人们深恐其日后再来行妖作怪,路经时都在上面压一块石头,增加分量,成年累月,时间长了,便形成了敖包,但恐日后为患,又定期祭祀,祈求给子平安。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它反映了鄂温克族人民长期与自然界斗争、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情况。

  解放前,祭敖包要宰杀牲畜,反动统治者和宗教上层也趁机巧取豪夺,敲榨勒索。由于大批宰杀牲畜,影响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消灭了压迫剥削,鄂温克族人民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广大人民翻身做主。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广大群众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祭敖包逐渐被鄂温克族人民以“那达慕”大会所代替。

塔克勒思节

  塔克勒思节又称祭敖包、祭鄂博、塔克楞节,是内蒙古、青海、新疆和东北等地的鄂温克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的隆重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至六月间择吉日举行。

  敖包亦称鄂博,在蒙古语中是“堆子”的意思,即草原上用石块或土块砌成的圆锥形祭坛。敖包的形状像小白塔,下大上小共两层,顶端插有一个铁三股叉(过去多为兵器),四周配有五色布条的绳子与地面拴着。每逢祭日,敖包都要重新装饰一次,上面要插上树枝,树枝上要系上各式各样的彩巾和彩旗。敖包正面有一个小广场,供人祭祀时跪拜祈祷用。草原上布满着各种敖包,有乎舒(旗、县)敖包,有努图克(宗族)敖包,有格仁(蒙族)敖包

  祭敖包有一种是旗(县)祭,由旗出面组织,准备整羊、奶食等祭品。一种是苏木(乡)祭,由苏木准备祭品。祭日那天,人们身穿节日盛装,骑着马,坐着车,欢欢喜喜地拿着红白食品,从四面八方向固定的敖包拥来,热闹非凡。祭祀敖包的形式有火祭、酒祭、血祭三种。火祭,是在敖包前点燃一堆髯火,人们围绕着火堆转,口中念叨着自己的姓名,并将祭品投人火中,以示自己的虔诚。酒祭,是把奶酒、白酒以及其他各种酒洒在敖包前,祈求吉祥如意。这种祭祀形式在《蒙古秘史》中曾多次提到过,在12世纪至13世纪最盛行,而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现代祭敖包也同样是以酒祭为多。血祭,是祭礼中最高的形式。血祭分九祭、二九祭、三九祭,一直到九九祭。“九”是吉祥之数,所以九九祭为最高。九祭需宰杀九匹牲畜作祭品,二九祭则要宰杀十八匹牲畜,以此类推,越往后宰杀的牲畜数越多,祭祀的仪式越隆重。

  祭礼开始时,人们在敖包前摆上祭品,杀猪宰羊敬献于前。随后由组织者致词,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水草丰登、人畜兴旺。尔后参与祭礼的人们从左向右绕敖包转三圈,每人从地上拣几块石头扔在敖包上,久而久之,敖包是一年比一年高大。祭祀完后,人们便在草地上或山坡上摆好奶酒、鲜奶、奶酪、牛羊肉等,进行丰盛的野餐,并举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娱乐活动。青年男女则在敖包会上尽情欢乐,有的还找着了意中人,订下了终身。解放后,祭敖包逐渐被那达慕大会所取代。

  达斡尔族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敖包祭。届时,人们身穿礼服,抬着供品,聚集于敖包周围。先是在敖包上插上带有青枝绿叶的柳树或桦树枝,象征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祭祀供品一般为煮熟的牛、羊、猪肉等。再由主祭巴格其(萨满的助手)诵读祭文。然后围绕敖包唱求神歌,跳吉祥舞,参祭群众一齐向敖包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后,大家共食祭品,并举行赛马、射箭、打“贝阔”(曲棍球)及歌舞等文体娱乐活动。

  蒙古族人对敖包的崇拜非常虔诚,平时路过敖包,不能随随便便而过,必须下马,把马案马尾剪下一给,系在敖包的树枝上,或者给敖包留下银钱等财物,然后用酒祭方能离开。

  关于敖包会的由来,民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从元代蒙古族已经开始祭敖包,另一说来源于藏族。藏族常在石头上刻上佛教的“喳嘛呢吧咪吟”六字真言放在山里,以后人们路过此地,就自动朝它扔一块石头,天长日久,石堆逐渐变得高大起来,形成了一个“嘛呢堆”。16世纪以来,在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家族的倡导下,蒙古族人民先后信仰了喇嘛教,也采取了藏族人民堆“嘛呢堆”的形式,但把它称作“鄂博”即敖包。鄂温克族的传说则更神奇。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一个女人乘一辆骡子轿车来到村里,哭哭啼啼闹个不休,招来了一场暴风骤雨,使全村遭了灾难。这年冬天,人们去凿冰洞取水的时候,洞口里又出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头,天一下子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雪,弄得人心惶惶。村里人便请来九位喇嘛念经驱妖。喇嘛凭借佛法,捉住了这个女妖,把她压在石块和土堆下面。人们深恐女妖日后会再出来兴风作浪,凡是经过那里的人们,都要自动添上一块石头,以增加重量,防止女妖出来。但即使这样,人们还是放心不下,便定期来此祭祀,祈求她不要再兴妖作怪。每年的农历四月至六月间,前往这里添加石块的人最多,时间一长,就慢慢变成了传统的节日。

  清人祁哉士在《西睡竹枝词》中对祭敖包这种活动有过精彩的描写。他在诗中写道:

  告虔祝庇雪和风,

  垒石施金庙祀同,

  塞远天空望不极,

  行人膜拜过残丛。

  尽管祭敖包的形式、来由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人们都把敖包当作地方保护神,希望以祭祀敖包来消除灾害,祈求吉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祭敖包  敖包  敖包词条  祭敖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