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萨尔,是藏语新年的意思。与汉族的新年一样,洛萨尔是居住在西藏、青海等广大地区的藏族人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喜庆佳节。至于节日的时间,因地而异,如拉萨是藏历一月一日,年楚河以南是藏历十二月一日,昌都地区则是十一月一日。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清代拉萨地区的节庆与饮食活动。
藏族,是生活繁衍于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藏历年,也同样具有十分古老的历史。据文字记载,公元前lOO多年前。藏族人便拥有了自己简朴的历算法。当时,人们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据推算,那时的新年初一,约相当于现在的藏历十一月一日。到了唐代,据《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的《吐蕃传》说,当时的藏族人,“以麦熟为岁首”。也就是以麦熟作为新年。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汉族人的先进历法,从而对旧有藏历产生了积极影响,逐渐形成了60年一循环的纪年法,称为“绕琼”。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时值农历丁卯年。于是以丁卯年为始,开始了相沿不废的60年一个“饶琼”的藏历纪年。藏历新年,也便随之确立固定下来了。
清代,拉萨等地的藏民,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就着手为一年一度的新年庆贺做准备了。用酥油和白面煎炸果子,藏语称之为“卡赛”。它的品种很多,有耳朵形的“古过”,有长条状的“那夏”,还有大麻花似的“木东”,以及圆形的“布鲁”等。还要用彩色酥油捏制成一个羊头。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用酥油和熟青稞面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有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花板。还要提前在水盆里浸泡青稞种子,到新年长至一二寸长的青苗。
除夕前两天,每户都要仔细打扫室内外卫生,洒上水。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房门和窗户上都悬挂上色彩艳丽的“祥布”,屋里的正墙上还要挂上所信仰的神或名人画像,灶房正中墙上用面粉撒成吉祥徽,在大门口用石灰粉画出象征吉祥、永恒的“卍”字。除夕(有的地方为初一),将事先准备好的青苗、油果子、羊头、五谷斗等,摆在佛龛茶几上面,用以祈祷神灵赐福人寿年丰、万事如意。
新年初一,天不亮,主妇们就已起床了。她们坐在窗前,焦急地等待着日出。东方晨曦初露,她们就匆匆背上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水桶,赶往河边或水井旁,到那里去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圣洁、最清甜,谁家最先打上这吉祥之水,可保一年免灾去祸。所以,人人都力争去背取第一桶水。天亮了,男子穿上红绸衬衣,大领大袍。腰束彩带,脚蹬乌亮的皮靴;妇女头缠鲜艳的“扎秀”,腰系彩色的氆氇。一家老小用新年刚打来的吉祥水,洗漱完毕,晚辈们开始向长辈们一一行礼,祝贺新年,口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一家人按辈分坐好,每人从五谷斗中抓几粒。向空中抛去,表示敬神,然后各人再放到嘴里一些。之后,开始饮酒吃饭,燃放鞭炮。一时之间,酒肉之香飘浮四溢,鞭炮响声此起彼伏。这一天,习惯上是各家各户闭门欢聚,互不走访。
初二,男女老少,都穿上五颜六色整齐洁净的节日盛装,四处前往亲朋好友家去走访贺年。主客见面,双方都要热情地祝贺:“洛萨尔扎西德勒”(新年好)!
特别亲近的朋友,还要彼此互献哈达。哈达是一种漂亮的绫罗质品,半透明,颜色多样,而尤以洁白色为最多;长短不一,有的长达六七米,宽三四米。哈达越长,表明对对方的尊敬越重。献哈达时,将哈达平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然后庄重地慢慢擎起,举到自己的头顶,再慢慢回落到原来高度,送到受礼者跟前,请对方接受。同时,还要向对方祝福吉祥。客人前来拜访贺年时,主人要热情地端出五谷斗,请客人品尝。
客人往往拈三次谷粒,撒向空中,敬祝神灵,然后拈一点放到自己的嘴里。
节日之夜,在空旷的草地上,牧民们点燃篝火,奏响胡琴,围着火堆通宵达旦地跳起了锅庄舞。人们有时手拉手,有时手搭着肩,翩翩起舞,边舞边唱。一时之间,踢踏声、歌声和乐器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空,使得节日的气氛更显得欢乐和热烈。
另外,新年期间,人们还有逛“林卡”(即园林)的风俗。去的时候,还要随身带上好吃的食物,以及乐器等。人们三五相携,陆续汇集到园中。这时,人们有的吃,有的唱,有的则边弹、边唱、边跳,还有的坐在那里观赏玩乐。总之,人人都取性之所好,尽情欢乐,享受新年的美好与幸福。有的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拔河、赛山歌等各种有趣的娱乐活动,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洛萨尔藏历年的节日饮食,也具有十分鲜明的藏族特色。
首先,二十九日夜,各家都要吃一顿团圆饭(如同汉族的除夕晚宴)。这顿饭中,必不可少的是一种名叫“古突”的面团土粑。“古”就是九(表示二十九),而“突”即土粑之意。在土粑面团中,往往特意包上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饭时,谁吃到了包有石子的面团,表示新的一年他将心肠硬如顽石;吃到木炭,预示他将一i5黑似焦炭;吃到辣椒,表明他的嘴将如刀一样;吃到羊毛,说明他心肠将软如毛。席上,家人无论是谁吃到,都会立即吐出,大家查验之后,哄堂大笑,给喜庆的节日,又添了几许欢乐。按照习惯,这顿饭,每人都要吃九碗,实际上就是添九次饭。每碗都不能吃尽,将剩余的倒人一个盆中。全家人吃完饭后,家里人立即打着火把,端着这盆剩饭,到室内每个房间去走走看看。据说,这样做是为了“赶鬼”消灾。
初一的饭菜十分丰盛,除了每人吃一点五谷斗中的食物外,全家都要吃“除杜”,还要吃绵羊头。“除杜”指的是一种麦粒粥,其中搀人了碎肉骨头和碎奶渣。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也十分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羊头则是按家里人数煮的,到时候人手一只。一家人围着火炉,一面用小刀剥羊头肉吃,一面饮着藏族特有的青稞酒。酒香与肉香,飘满整个屋子;祝福与欢笑,响遍每一一一个角落。
初二互相拜节时,更是人们畅饮青稞酒的好日子。
客人献过哈达,吃完五谷斗里的几粒食物之后,主人拿起酒壶,给客人倒满一大杯醇香味浓的青稞酒。请他畅饮。这时,客人接过酒杯,先用无名指在酒杯中点三下,弹向空中,表示祝福,然后再喝。第一杯酒,要分三次喝完,以示对主人盛情的尊敬。以后再饮,就可以随意尽情了。藏族人性豪饮,在这天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
另外,如卡赛、酥油茶、酸奶子等,也是节日的美食。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逛林卡,都要尽情享用这些美味佳肴,以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喜庆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