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除夕的习俗

  对于除夕的记载,在我国历代典籍中可以说数不胜数。历朝历代的内容和细节虽有繁简之分,但是主旨都是一样的。明代文人沈明在《除夕词》中讲道:“锣鼓儿童声m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炮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盆里。写就神茶并郁垒,细马送神。

  多着同兴纸,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足见当时除夕夜之盛大热闹。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俗称“大年三十”,是年前筹备工作中最紧张忙碌的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各种习俗活动繁多。这一天除了要再次打扫庭院,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祭全神

  这项活动一般在中午或者傍晚举行,由家庭主妇主祭。首先给各个神位上香,在院内天地神案上摆放最丰盛的供品菜肴,焚纸、点蜡烛,跪拜、祈祷、放鞭炮,然后端着供品到每个神位前举供、跪祭,用意是答谢各位神仙一年的眷顾,祈求保佑来年平安、健康,五谷丰登。进行完各项祭祀仪式后,全家人才能用餐。从此开始,每餐都要先敬神仙和祖灵后食用。

  所谓全神,是指家中贴上神码的各位神仙,例如天地神、财神、仓神、灶君、关帝、观音、土地、碾神、磨神、井神、牛马神、上房仙、路神、山神、水神等等。这种信仰源于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和自然崇拜,表达对各种为人类生存繁衍做出贡献的神仙、动物和自然资源的感念。其中虽有封建迷信成分,但却是中华民族古代先民天人合一、追求与世间万物万象和谐相处的朴素哲学思想的写照。

吃饺子

  饺子又称“扁食”或“水饺”,据史料考证,是由魏晋南北朝时的“堰月形馄饨”发展而来的一种家家都享用的食品。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称:“今之馄饨,形如堰月,天下之通食也”。堰月就是半月形,半月形的馄饨,就是今天饺子的早期形制。民间有句俗话叫“好吃莫过饺子”,可见它在中国食品中的地位。他是由面粉擀制的圆形皮包裹各种肉馅、菜馅而成,形似半月,煮熟后香甜可口,佐以香醋,堪称佳肴。中国人爱吃饺子,是因为饺子不仅五味俱全,而且象征团圆和美满。其中有新鲜蔬菜,还表示“咬春”的意思。因此,各家在包饺子时,都十分精心和讲究,外观要好看,整齐排列好似兵阵,水煮不能破。对过新年的人来说,煮破饺子是一种不吉利。

  过年时吃饺子,盛行于明代。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称“今俗饺饵,屑米面和怡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段成式《食品》中‘汤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面饺也”。因饺子谐音“交子”,因此在除夕之夜新旧年交替的子时吃饺子是一种追求吉利和企盼丰年的含义。再说,除夕这日下午,或者年夜饭后,一家人有的W皮,有的调馅,有的包,有的煮,全家人要围坐一起,一边谈笑一边准备“更年交子”,本身就是一个大团结、大协作,烘托一种家和万事兴的气氛。

明灯旺火

  所谓明灯旺火,就是指除夕这日入夜,要点上长明灯烛,给神位上香,要彻夜明亮。有的地方(比如上海)称作“照虚耗”;也有的地方生一盆旺火,一家人围坐旺火旁守岁;也有的地方不仅在神灵、祖灵前点长明灯,还在院内的房檐上每隔不远点一盏长明灯。家中主人或子女,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灯添油拨捻,使院内院外、屋内屋外通宵明亮。明灯旺火,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阖家兴旺,其实也是古代火崇拜的遗孑。

  这种习俗来源很早。《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南北朝时除夕燃草,驱除恶鬼的习俗。燃火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遍及城乡,唐人的诗作中,很多都提到这一风俗。比如张说《岳州守岁》中的“除夜清尊满,寒庭燎火多”,丁芝《京中守岁》的“守岁多燃烛,通宵莫掩扉”,储光羲《秦中守岁》的“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等等,都反映了除夕夜“明灯旺火”已经是全国性的习俗。黄河以北的一些地方燎火时用松柏枝,称为“烧松盆”。南宋范成大的《烧火盆行》就是记述的这一盛俗:“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烧火如晴昼。大家薪干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轻烟满城天半白,栖鸟鸣啼飞格碟。儿童围坐鸡犬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政要火盆生暖热。”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也记载了“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的习俗。

  所谓照虚耗,也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祭祀习俗。《辇下岁时记》说,除夕夜在灶里点灯叫照虚耗;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则云:“交年之夜,门、及床下以至圊溷(厕所)皆燃灯,除夜亦然,谓之照虚耗。”所谓“虚耗”,即祸害人类庄稼、财物、性命的恶鬼。

  古人认为家中财物损失、多病多灾等,都系虚耗鬼作祟。道书中载有多种驱鬼的虚耗符,而且虚耗二字皆加鬼旁。

  以灯照之,意在使其无处躲藏,驱逐出家中的虚耗鬼,保佑全家全村一年平安。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是有的地方在正月十六举办这种活动。河北井隆县大尖山村、北芦庄一带将正月十六举行的这种活动称为“撵虚耗”或“填虚耗”。所谓“撵”,是在正月十六晚上由人扮演两个虚耗鬼、关公和周仓、关平,以手持大刀的关公为首,在锣鼓声和众人的蜂拥下追逐刺杀两个虚耗鬼,虚耗鬼则东窜西逃,挨家挨户躲藏,各家各户看到虚耗鬼,就在院内点燃早就备好的谷草,呼叫笑骂,一直赶到村外,在村口点火放炮才算结束。所谓“填”就是在正月十六日早晨,家家抬土、担水,打扫卫生,把坑坑洼洼、盆盆缸缸都填满,使虚耗鬼无藏身之处。这也是农村人家讲究在除夕晚饭前要把水缸、锅具等盛满水的原因。

  散路灯,也是明灯旺火的一种。这种习俗很古老,现在仍保留的地方已经很少,但在冀中东部的枣强县北仓口村一带仍能看到。

  举行这种活动由会首主持,挨家敛棉籽、棉油和善款等,经过加工后做成一个个灯状的坯子,用猪油浸泡后,加油加捻,在除夕夜晚由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抬着,在锣鼓声中散摆到全村的大街小巷,一直到村外大路两旁。

  如果两个村相近,往往会把所摆的路灯连上,届时被点燃的灯就成了一条条壮观的火龙。

  这种习俗的寓意,一是红火热闹;二是为晚归赶回家过年的人照亮路径,积德行善;三是为死后没有人管的孤魂野鬼点祭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明灯或者旺火,其意都在营造除夕夜的红火热闹氛围,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红火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盼。

年夜饭

  所谓年夜饭,即指除夕入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晚饭,又叫“年饭”、“合家欢”、“分岁饭”等等,是筹备春节过程中家家户户合家欢聚、最热闹的时候。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请家中长辈上座,其他人按辈份和岁数大小依次而坐,合家团聚,敬酒说笑,共叙天伦,处处洋溢着和美团圆、幸福快乐的气氛。由于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生活在农耕时代的人们对这顿饭极其重视,一是必须要全家聚齐进餐,即使家中有人羁糜在外不能及时赶回,也要在餐桌上留出他的位置、碗筷,象征全家团圆;二是尽其所有而丰盛,以酬劳全家人一年的艰辛和奉献,堪称一家老小的大会餐。

  年夜饭的菜色讲究很多,不同地区也各有特点。但有一点共通之处,即年夜饭必须有鸡有鱼,取“吉(鸡)庆有余(鱼)”的意思。江南水乡,鱼米丰盛,年夜饭往往要凑足“鲢鱼”、“鲶鱼”、“鲫鱼”、“青鱼”四种鱼,谐音“连(鲢)年(鲶)吉(鲫)庆(青)”。

  湖北西部山区流传的过年民歌《十大盘》这样说:“清蒸鲜鱼肚,熊掌炯豆腐;红烧杠子肉,五香烧烤猪;醉虾加香醋,清蒸鸡子不见骨;娃娃鱼足有四尺五,一块羊肉半斤足;护心油来把包子做,清蒸鸽蛋外面生来里面熟。十盘大菜打基础,下酒另加凉盘辅;蒸炯M炖烤卤煮,麻辣酸甜余味足。”年夜饭之所以要“十大盘”,是讨“十全大福”的彩头。

  东北的年夜饭则必有四喜丸子、南煎丸子等等,以取“团团圆圆”的意思。台湾地区的年夜饭必有萝卜,因为萝卜在当地叫“菜头”,与“彩头”谐音,除夕吃菜头预示来年的“好彩头”。在很多地区(比如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吃年夜饭的时候,还要故意多做饭留下,这些饭是不能动的,须要保留到大年初一和节日期间享用。这种习俗由古代的“宿岁饭”、“隔年陈”、“隔年饭”习俗衍生出来的。

  《荆楚岁时记》记载,除夕要多做饭,够吃很多天;嘉靖《贵州通志》记载“宿岁:岁晚家家具诺为宿岁之储,以迎新年。又留饭以为节内之食,过五七日犹有食则甚喜,年有收望,谓之隔年饭。”这些习俗都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期盼,是对新年能够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一种美好祝愿。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大议口文化时期。几千年岁月穿梭,酒已经成为人们节庆欢宴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年夜饭中,美酒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饮酒的习俗很古老,《诗经》就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在汉代就已成俗,至今不衰。沁人心脾的酒香既饱含亲人间的相互祝福,又是营造欢乐气氛不可或缺的佐料。

守岁

  吃完年夜饭不久,便进入守岁时段。酒足饭饱的一家人,有的坐在椅子或板凳上,有的坐在炕上或围着火炉,其乐融融地攀谈,在时光消磨中共同等待新年的到来。《东京梦华录》中所谓“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的情景就是这一古俗的纪录。守岁的习俗早在汉末魏晋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晋代周处《风土记》讲:“蜀之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到了唐代此风大盛,不仅平民百姓守岁,达官贵人也要守岁,甚至这一风俗也传到了皇宫。唐太宗就曾做过两首守岁诗,一首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钩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由于除夕夜过后就是新年,因此称为一夜连双岁,辞旧迎新,所以唐太宗诗中说“迎送一宵中”;另一首是“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杯待曙光。”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夕之夜,贵为天子的唐太宗也是与臣民一样,在年夜饭后围炉而坐,“倾杯待曙光”,迎接新年。到了宋代,守岁之风更盛大,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宋代杭州的守岁景况说:“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贡烛掺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闻彻夜,谓之枯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

  到明清,乃至近现代,守岁一直是除夕夜不变的重要风俗活动,只是现代人守岁内容比古人更丰富了,除了吃喝谈笑,还增加了看电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

  关于年底守岁的来历,民间流传着种种神秘的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对“年”字的解释。一说“年”是上古洪荒时代的一个怪兽,它平时潜伏不出,只有到了除夕夜里才到世上祸害人畜,第二天早晨再回到巢穴。但年怕火光和响声,人们为了躲避年兽的祸害,除夕之夜不敢出门,点火放炮,阖家围坐,喝酒守护,一来互相壮胆,二来消磨时间,直到次日早晨年兽回巢才出门;一说“年”是一位降魔除怪的英雄,因在新年之夜除恶魔而牺牲,人们为感念他而在除夕之夜点香焚火祭祀他。其实,这都是古人为营造年夜的神秘隆重气氛而编的故事,真正原因是源于古人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和对火的崇拜。

  在科技不发达的历史岁月,疫病、灾难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和危险。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作用下,人们认为这些疫病灾难是由鬼祟的作怪而产生的,因此在旧年将去、新年将至的除夕,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各种仪式来驱逐各种作耗的鬼祟,从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最典型的习俗莫过于古代年终举行的“大傩”活动了。所谓傩,从字型上看是人类遇到难事,从本义讲是行动有节,原是上古时代原始先民们手舞足蹈举行驱疫逐鬼、祈求安宁康乐的一种仪式,因行动中常发出“傩、傩”的声音而称“傩”。大约在先秦以前,古代先民每逢年终就要举行滩仪,“逐恶鬼于禁中”。《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值戴假面,绣画色衣,执今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青,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由此可知,古代年终举行大滩驱疫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盛大的活动。到了晚近时候,滩这种大型的驱疫仪式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很多与“驱疫”有关的习俗却依然保留。比如“守岁(祟)”这种民俗活动,就包含了上古时代驱除邪恶的宗教含义,“岁”、“祟”同音,有看住鬼祟、不许它作怪的意思。

踩岁

  在守岁活动中,还有一个“踩岁”习俗。

  所谓踩岁,据《燕京岁时记》记载“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麻秆撒之,谓之‘踩岁’”。这种“踩岁”的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防止恶鬼邪魔作祟的习俗。.因为“岁”、“祟”同音,“踩岁”就是“踩祟”,把各种鬼祟踩在脚下,使他们不能作耗;又因为干燥的芝麻秆一经踩动便会发出“咔吧、咔吧”的清脆声音,在庭院撒上芝麻秆犹如布置了报警器,如果有“鬼怪”进门,坐在屋内守岁的人们可以很快听到响声,提早防范。这种报警的另一个用意,就是听拜年人的脚步声,主人好做好迎接准备。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当然不会再认为疾病灾难是因为“鬼祟”的作怪,但是在除夕夜脚踏芝麻秆发出的声音仍能给人一种神秘肃穆庄重的感觉,所以还是保留在许多农家守岁的民俗活动当中。

  守岁活动历经2000年不衰,关键在于这一活动的内涵和价值。名虽为守岁,实则是一家人敞开』L扉的交流,汇报总结一年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谋划新一年发展的方略和计划。平时大家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很多家庭成员又不在一地,难得有静心交流的机会。除夕守夜,不仅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和机会,也为整个家庭新一年的分工和发展确立了奋斗目标。于是,这种文化内涵和作用,就成了守岁活动久传不衰的最重要原因。

游戏

  按照前面介绍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是不能睡的,但是漫漫长夜如何涯过呢?在岁月推进中就诞生了一些除夕之夜在室内玩耍的游戏,帮助人们消遣时间,度过一年的最后一晚。比如围棋、象棋、九连环、骰子、纸牌、骨牌、麻将、猜谜、射覆等等。即使进行这样的游戏,也不能像平时那样大声喧哗,除夕这夜不大声说话、不说不吉利话是一条重要禁忌。在众多室内游戏活动中,最古老的当属“藏钩”。由于这种游戏趣味无穷,而且安静文雅,在历代备受妇女儿童喜爱。

  据《初学记》引《荆楚岁时记》说“岁前又为藏钩之戏”,注云:“《辛氏三秦记》云: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国色,今人学藏钩亦法此。”因此,在汉武帝时它经常被用来作为皇宫中宴请宾客之后的娱乐助兴节目。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所用之钩有玉钩、银钩等,玩法也各有巧妙。这种游戏一直流传到明清,当今已很难看到,昔日所玩之玉钩、银钩等也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文物。

  转香椿树讨高,也是除夕之夜的一种游戏性质的风俗。这一习俗无史可考,但在民间广泛流传。据在河北井胫县上安村一带调查,这一习俗只适用于身材矮小的人,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由母亲带着矮个儿的子女完成。

  母亲先在距家最近的高大挺拔的香椿树前隅AJ祈祷,然后子女围着椿树正转三圈,绝不能倒转,边转边唱许愿歌:“椿树椿树你好香,正转三圈跟着长。今年我若长了个,明年给你烧住香。”转完头不回,一路跑回家,传说若遇到人或回头就不灵了。追其渊源,一是美好愿望的寄托,二是古代椿树崇拜的遗存。

除夕习俗

  除夕,也叫除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最今人惬意的茫吃年夜饭。清人颐钦卿《啼点录,卷)2说:“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欲呼‘合家欢’。”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尽管过去从封印日至开印日都是过年活动期间,但从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与元旦这两天。我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焕然一新,还要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渴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_新中国成立后,安神烧香活动渐废,其他欢庆活动依然。近年来,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等新内容。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

  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I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到子时,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

  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偷偷压在小孩枕下其意义均相同,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而有更大的收获。

  年夜饭,是一顿早有准备的团圆饭。一些卤菜腊味,主妇早就做出来了。人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出丰盛的菜肴,欢庆今年的丰收,企盼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笔者故乡沔阳农村,年夜饭是以“沔阳三蒸”为主菜的盛宴。

  “沔阳三蒸”是具有平原水乡风味的一组菜肴,包括蒸肉、蒸鱼和蒸菜。正宗的制作方法是用大米粉拌猪肉、鲜鱼、青菜,再加上油、盐、八角、丁香等佐料蒸熟,其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清淡,食而不腻,清甜爽口。蒸肉时,先将肉切成片加盐腌渍,再将淘净滤干的大米,炒至微黄色,加桂皮、八角、丁香再炒3分钟起锅,磨成粉粒;然后拌上腌好的猪肉,拌匀后,码在碗内,放入笼屉,用旺火蒸1小时取出,翻扣在盘里,浇洒上胡椒粉、葱花、陈醋即成。蒸鱼时,先将鱼块加盐、胡椒粉、味精、姜末、料酒拌匀,在鱼块上糊上大米粉,摆入笼屉,在旺火上蒸熟,再把蒸熟的鱼块入碗上甑,旺火继续蒸10分钟取出扣盘,然后把用猪油、酱油、醋、味精、姜末、胡椒粉烧成的汤浇在鱼块上,再淋上麻油,撒点葱花。蒸菜亦然,蒸熟后,再加各种佐料和香油。蒸菜,尤以蒸筒蒿为上品。

  “沔阳三蒸”距今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传说元朝末年,沔阳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士兵,常吃野菜和螺蛳蚌壳,困苦的生活使士兵们常闹肚子,直接影响了战斗力。陈友谅的妻子罗娘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摸索用大米粉拌青菜、螺蚌肉放在饭甑内,同饭一道蒸熟,士兵们吃到这种喷香的蒸菜后,肠胃顺畅,士气大振,在官挡湖一仗,打得元军抱头鼠窜,溃不成军。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这个办法拌猪肉、拌鲜鱼蒸熟后食用,于是,形成了名闻遐迩的“沔阳三蒸”。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吃了沔阳“三蒸”,啧啧称赞。后来,北京也有了“沔阳三蒸”的酒家。北京虎跑坊有一家悬牌“湖北三蒸馆”的餐馆,就是经营的“沔阳三蒸”。据民国文人符号先生讲,一天,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不知何谓“三蒸”,便与随从进湖北餐馆品尝“三蒸”。大饱口福,遂当即题联:

  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

  而今,“沔阳三蒸”菜肴更加丰富,做法也更加讲究:肥肉肥鸡,为了减肥增鲜,就用粉蒸;鲜活的鳊鱼、青鲩,则用清蒸,以取其原汁原味。

  鱼,是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年菜,“无鱼不成席”,什么煎鱼、酥鱼、滑鱼、鱼丸、鱼片应有尽有。然而,摆在桌上的那碗煎鱼是不能吃的,因为“鱼”、“余”同音,要年年有余,预示在新的一年里家庭衣食用度丰盛有余。

  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开始,有的人家一直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吃年饭时半掩大门,有的甚至把大门关起来吃。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打碗筷。吃完后,就要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干净,赶快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关着大门吃年饭,这规矩据说是用来哄骗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的。原来,在很早以前各家各户吃年饭的时候都是开着大门的。铁拐李是个跛脚叫化仙,每次人家吃年饭的时候,他就提着篮子到各家讨食。谁家穷谁家富,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一看就知道了。富的,就给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许太富;穷的,就给他一年托几次福,不要太穷。

  却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猾,吃年夜饭时,他家大门关得紧紧的,家里人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早吃过了,打开大门,桌上空荡荡的。铁拐李以为他家穷困,吃不起年饭,在他家门口放了几块元宝就走了。从此以后,人们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都跟着学起来,也想闭门生财,开门大吉。这便是关着大门吃年饭的来历。故事虽然滑稽,但为春节增添了趣味。

  吃罢年夜饭,不能睡觉,全家人都要坐在家里,这叫“守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之风源于何时,尚不得知,但唐宋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守岁诗篇,足见唐宋守岁之风盛行。唐太宗李世民写有譬守岁》的佳句:“寒辞去冬雪,暖来人春风。”杜甫有《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白居易《客中守岁》诗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也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按长筵”的诗句。宋代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更写出了儿童参与守岁的情形。

  守岁,一般有两种含义:对年长的人来说是“辞旧岁”,含有珍惜光阴之意;对年轻人来说,有为父母益寿延年的意思。因之,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以献一份孝心。

  另据《荆楚岁时记》云:古人守岁,还要留一些守岁饭,待到正月十二日那天,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取其吐故纳新的意思。

  守岁,光坐着会打瞌睡,人们便拿出瓜果茶点,或举杯小酌。梁朝的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其送旧迎新之情,是多么的浓酽。

  如今,有的人家除夕之夜不一定守岁了,但通宵点灯,取灯明火旺来年红火之意,也是对幸福的企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除夕的习俗  除夕  除夕词条  习俗  习俗词条  除夕的习俗词条  
茶文化中秋节

 安徽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是汉族的重要节日,称“八月节”,也称“团圆节”,家人都要尽可能从各地赶回家团圆。全家对月跪拜,谚语云“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雨雪”。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