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亦称月光诞,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为迎接中秋节,饼铺茶楼从八月初一起就张灯结彩卖月饼;日用品商店则卖各色灯笼;农民则抓住时机到市集卖自家种植的柿子、柚子、香蕉等各式水果。中秋节市场兴旺,时达半月。民间亲友间送礼品、致祝福。中秋之日,人们在村中旷地上竖起竹架,吊起灯笼,称“竖中秋”。中秋节有“月圆,人团圆”之意,晚饭家人齐集,杀鸡宰鸭置酒肉庆团圆。当明月升起时,家家欢聚于庭院或天台拜月姐。贡品有月饼、菱角、柚子、柿子、香蕉、杨桃、花生等,亦有田螺、芋头等特产。烧香烛、燃放炮仗,完毕便开始赏月。这时节正是“白露过,秋分前,禾苗定局又一年”,故人们特觉悠闲,在中秋之夜边品茶赏月,边吃月饼、水果,边拉家常,悠闲自得,直至月过中天始散。趁月色,有人放“孔明灯”,南部平原地区的孩子挑着各式灯笼玩耍,北部山区儿童则玩用当地产的柚子(当地人称“碌柚”,味酸带苦)制的柚皮灯。制作时把柚肉挖空,在柚皮上雕成各式花窗,做成灯笼样,置蜡烛或油盏于其内,点亮后便提着它满村游走或过村玩耍。
青年人则另有一番热闹。男的搞“降八仙”,女的便去“迷三姑”,客家地区的青年男女则有山歌对唱。
建国前,在正果圩曾举行了一次大型灯会。灯会上有舞龙、舞凤,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五彩架等,灯具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的,人们排成长队绕着主要街道巡游,小孩子也提着柚皮灯、蝴蝶灯及会转动的滚球灯凑热闹,直至深夜,尽欢而散。
在增江河畔,有个小村子名为龟头潭村,该村在中秋节时有个奇特的风俗。当别的村子人人忙于购月饼、买沙田柚、买柿子、炒花生、炒田螺、煲芋头、煮糖心丸庆贺团圆时,他们则忙于发请帖请客人参加鱼宴,在祠堂、厅厦、书房与客人同欢乐,共庆“团圆”。该风俗一直延续至当代,个中原因鲜为人知。
原来《村谱》有记:明代河源令农课大使蒋万诚(1344—1406),假归途中停顿于增江,见江畔平坦,树木葱郁,遂起择地而居之念(其兄蒋万隆先择居蒋村)。因该地村头有山,山下有潭,山形似龟,故得村名为“龟头潭村”。蒋万诚迁居于该村后,某日到深潭游泳,探深潭而莫测。他的水性好,遂再测潭。突然一巨鱼来袭其脚,一只脚趾被吞噬。万诚上岸后数月卧床不起,村民众议,需要“辟鱼”。这习惯延续了三载,在这三载中村中多有不利,后来又改“辟鱼”为“献鱼”于江中,蒋万诚得以康复,并官升浮阳县丞。此后,该村以“献鱼”为俗,后又觉得“献鱼”于江中可惜,又改“献鱼”为“鱼宴”,时定中秋节,故有中秋“鱼宴”之举。
抗日战争胜利后,爱国将军蒋光鼐从海外回来省亲,应邀来龟头潭村,参与宗亲聚会,也参加了中秋“鱼宴”会。蒋将军觉得如此风俗比较出奇,曾叫秘书查考岭南有多少个蒋姓村子有这风俗。数月后,他的秘书查了岭南蒋姓村子274个,俱无同俗,唯独龟头潭村有此风俗。据此说来,增城龟头潭村,可算是岭南蒋姓独树一帜的中秋月下“鱼宴”村了。
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增城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从未间断过。建国后,中秋节之夜人们主要是团聚、赏月和闲话家常,诸如放“孔明灯”、“降八仙”、“迷三姑”等传统活动已自然消失。但在年轻人当中又有了八月十四“望月”、十五“赏月”、十六“追月”等新的玩意,他们利用这段时间的夜晚约上三五好友、同学、知己去登高、赏月、聚旧或唱歌、跳舞等,充分体现了人们娱乐观念的改变和现代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