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称“除夜”、“岁除”,民间也叫它“年三十”(即使有时是二十九),指的是一年里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时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年夜就是特指除夕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晨这段时间。
古代除夕的节日习俗很多,“年夜守岁不熄灯”就是其中流行最普通、最长久的一个,在这天晚上,一家大小不睡觉,整夜不熄灯,熬夜一直到元旦的天明。由于“长明”与“长命”谐音,不熄灯。
点长明灯,也有希望孩子老人健康长寿的意思。
由于在早期的古代典籍中未见记载守岁的活动,所以有人推测。它是起源于一种民间活动。南北朝的诗中,就有写守岁的了,唐代诗人的涛作中描绘守岁的更为普遍。骆宾王的《西京守岁》诗中就有“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的诗句,意思是说除旧布新了,人们希望来年新的日子更加美好。但是,这一活动的出现,可能远比南北朝更早。
据宋代记载,守岁的活动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到了年末这一天,一家人围着炉火,饮酒唱歌,说笑做游戏,合家欢乐,喜气洋洋。宋代诗人陆游在《守岁》中曾经这样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看来,为了欢庆春节的来临,平日里黑天倒头就睡的孩子们也兴奋异常,愿意和大人们一起在夜里等待新年的到来。唐代长安城里的富贵人家,在庭堂房间里点着明亮的蜡烛,男女老少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互相敬送着美酒。“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就是描写这种情景的。
据说,守岁起初是为了驱除这时仍然缠在家里不走的“百鬼”,或是哄过一年醒一次的妖魔,好让人们过个平安年、吉利年。到了后来年深日久,再没有人把这项活动和驱鬼联系起来,守岁也就成了一种例行规矩了。
除夕守岁,确实是我国人民的一个好传统。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炉火正红,家人围坐,老幼聚欢,是畅叙往事、展望未来、总结经验、教育儿童的极好机会。在感情上把苦和甜、新和旧、回忆与希望交织在一起,给人们精神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喜庆热闹,但漫漫长夜守起岁来真不容易。为了把这段长长的时间搞得内容丰富多彩,人们设想出了很多办法,在除夕之夜安排了很多别开生面的活动,让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忘记了时间的漫长,愉快地等到春节的来临。
活动之一是吃团圆饭,活动之二是散压岁钱。关于这些活动,在其他有关俗信项目中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不再赘述。这里单单交代一下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即饮屠苏酒。
根据宋代高承的说法,“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原来,屠苏酒不是一种只为节日助兴的酒,而是一种药酒,酒方据说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留传下的。孙思邈每年腊月照例要分送给亲友邻居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经过历代相传,喝屠苏酒也就成为过年的风俗了。所以,宋人有诗日: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醉屠苏。”
古时候喝屠苏酒,方法颇为别致。一般说来,吃东西先敬老人,饮屠苏却是先少后老,谁的年岁小谁先饮。所谓“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意思是说,春节到了,少年增岁,值得庆贺,必须先饮;老年添岁,身体衰老,必须慢饮。由于老人慢饮,再加上说笑玩耍和其他活动,拉长了饮屠苏酒的时间,待到屠苏饮罢,旧岁除去,新年也就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