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热在三伏 冷在三九

  对北半球大多数地区来说,夏至是一年中太阳光直射最厉害的一天,按理说,这一天应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但实际上最热的日子却是在夏至后一个来月的“三伏”。同样,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不是冬至,而是冬至后一个来月的“三九”。

  您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夏至以后,虽然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偏南,北半球的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增长,但是白昼还是比黑夜长得多。我们知道,阳光不仅给地球带来光亮,还将它的热量带给地球。夏至后地面吸收热量的时间比散发热量的时间多,有一部分热量蕴藏在地球大气内部,叫做积温。大约在夏至以后一个来月,地面积蓄的热量达到了最高峰,所以这时的天气最热。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的日期是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配合决定的,“夏至三庚数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叫三伏。

  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按干支纪日法,每10天有一个庚日,这样,头伏、末伏便总是10天。而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与立秋这个节气的位置关系是不固定的。如果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则中伏为10天,如果在立秋之前,则中伏为20天,大多数的年份,中伏是20天。

  酷热使人感到不爽,但也并非全是坏事,民谚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人生灾祸。”寒来暑往是大自然规律性的变化,只是过则成灾,适宜为福。根据古书记载,三伏创始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到今天已经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它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我国每年的日历上往往都特别标有三伏的日期。

  同样,冬至也不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虽然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天最短,太阳光斜射得最厉害,黑夜最长,地面热量收支最人不敷出,但这时地面的总热量并不是最少的。随着以后每天热量收支不平衡,储存的总热量一天比一天少,到冬至以后一个来月时,地面储存的总热量达到一年里的最低点,天气变得最冷,这时正交“三九”。数九通常从冬至那天开始,三九恰在小寒和大寒之间,故有“冷在三九”之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热在三伏 冷在三九  三伏  三伏词条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塔塔尔族撒班节

 塔塔尔族是农业民族,“撒班”,柯尔克孜语,意即“庆祝春耕”。“撒班”节(也称犁头节、犁桦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撒班”,是塔塔尔族犁地的工具。据塔塔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