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源于古代岁末敬神、辟邪的习俗。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来年,过一个平安、吉利的新年。在除夕夜借助于正气和其他神灵的法力来镇住家里的不祥,其中有一个最传统的方法就是压岁钱。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则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他每年年三十晚上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有一次一对夫妇为防止祟来侵扰,在年三十的晚上,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小孩的枕边。半夜里,祟摸进了房间正要用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被吓跑了。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后来人们把三十晚上放在孩子床上辟邪的“钱”叫做压祟钱。因为“祟”与“岁”谐音,久而久之逐渐演变为压岁钱。《清嘉录》云:“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开始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长命百岁”等吉祥语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三十晚上压于床脚或枕边,符合大人寄寓小孩的希望。后来发展成真币代替,《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但为什么用彩绳穿钱的方法作为压岁钱呢?原来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通俗叫法,钱最初称为泉。因为像泉水一样,取其可以流通四方的意思,后来写成形声字———钱在商品交换中被称之为货币。货币是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它作为一种有等价作用的特殊商品,在我国约有5000年的历史。据《古今治平略》记载:“伏羲氏聚天下之铜……以为棘币……而钱币自此始矣……神农氏列缠于国以聚货帛……黄帝氏作立货币以制国用……”
彩线穿孔的货币是古代的一种基本形制,扁平圆形,中央有穿孔,据文献记载始于西周太公姜尚为周朝制定的货币管理办法———九府圜法,明文规定三种货币的规格要求:“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圆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铢:古代重量单位,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到秦代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颁布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规定“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根据“天圆地方”的古代宇宙观念,货币定形铜质,铸造成圆形平扁,中间为方孔。因为中间有方孔,便于携带使用,普遍受到欢迎,以后历代恪守不变。(古代除这种圆形方孔货币外,还有以金、银的实际重量作为交换货币)。
古代铜钱中间的方孔,另一说法认为是制造铜钱时,铜钱的轮廓总不齐整,为了使铜钱的周边整齐,必须用锉刀修整,一枚一枚修整很费工时,把铜钱当中开一个方孔,把一根方形棍子一次穿一百来个,能一次锉成。但如果孔开成圆的,铜钱就会转动,铜钱的方孔由加工工艺的性质所决定。所以古代又把钱叫做“孔方兄”。钱自古以来系官方货币,钱的正面铸有如“洪武通宝”、“乾隆通宝”、“大元通宝”等字,这是表示某个皇帝统治权力的象征,国家之尊严。
圆形方孔钱为什么用彩线而穿成龙形呢?古人认为彩线有辟邪除疫的功效。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说:“五彩丝系臂者有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龙是中国人的祥瑞之物,具有驱邪避灾的本领。把具有辟邪的五彩线穿上具有国家威严象征的钱币,且编成龙形放于床脚(古代大人要熬夜,小孩可能熬不住了,要上床睡觉,床一般不会在守岁的堂屋,所以把钱放在床脚或枕边压岁,以后演变成拜年的时候给),倾注着大人对小孩的关注,预示着镇岁、去病辟邪、祈福的目的,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
到北宋中期,市场上已开始使用一种叫交子的纸币,是人类历史上使用纸币的最早记载。南宋叫会子,金代叫交钞、宝券,元代叫元宝交钞、通行宝钞,明代叫大明宝钞、洪武宝钞。到清代,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叫户部官票,以铜钱为单位的纸币叫大清宝钞。后来民间把宝钞与官票合二为一,简称钞票。到了近代,有的地方演变成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拜年时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则是红纸包里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
金属币作为压岁钱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圆形、方孔的金属币到清末民国时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纸币,压岁钱也逐步由除夕夜改为春节拜年时发。镇邪、消灾的思想也逐渐淡薄。有条件的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纸票,预兆着后代们“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压岁钱有越发越多的趋势,据报道有的甚至上万元,这就偏离了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表示祝福的本义。
压岁钱的习俗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糖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这是前人写孩子们拿到压岁钱时兴高采烈情景的一首短诗,它把孩子们喜悦自得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可以说,孩提时代,最为盼望的事莫过于春节期间得到压岁钱了。
压岁钱是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是家里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他们明年更加用功、好好做人、更加讨人喜欢等等。为了突出压岁钱的重大意义,烘托喜庆气氛,长辈在给晚辈压岁钱时往往用红纸或红布包起来,所以给压岁钱又叫给红包。红包里的钱就是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简称为“压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等子女睡熟后,放在孩子们的枕边或脚下,等孩子们醒来自己去取;更有的人家是小孩子们联合起来,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讨要红包;或者大年初一小儿给长者拜年时,长者悄悄把一个红包塞进孩子手中或掖进衣袋里。有的甚至追讨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卧房,一起跑到床沿,大嚷特嚷:
“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意装出小气的样子,搞得孩子们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搜索,最后把老祖宗的钱袋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呼啸而散,老人家却乐不可支地说:“这是今年事事顺利的预兆。”
压岁钱的意义
压岁钱对老人家的意义与对孩子们的意义却很不一样。孩子是父母心口的一块肉,往往娇贵得很,平时悉心照料,节日期间更会优待有加。除夕,又叫“除夜”、“岁除”,既然指旧的一年里最后一天,新的一年就从明天开始。
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纪年法,每个人过了这一天就意味着长了一岁。过去的钱币往往是铜钱,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大多放在孩子腰间的口袋里。民间认为,用钱压住腰,孩子就“不空腰”了,这样的孩子就会稳稳当当,发育成长过程中就没有生命危险,无病无灾,能够顺利地成人。除夕晚上或大年初一,长辈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象征着一年到头有钱花。孩子有了压岁钱,就可以买些自己喜爱的玩具、糖果、书籍、文具等日常用品,过节期间当然会喜气洋洋,节日之后也会时常回忆起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按照父母的要求和长辈的嘱咐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长辈给孩子压岁钱,也反映了老一辈对一代新人寄予的厚望,希望未来的接班人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压岁钱的来历
“压岁”的习俗由来已久。史书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代宫廷里。据说,唐玄宗天宝年问,每到春之日,嫔妃们便三五成群、相邀结伴做一种掷钱游戏。为了让嫔妃们玩得痛快,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王建《宫词》云:“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寒El内人常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诗中写的就是库中散钱供内人(指嫔妃们)做掷钱游戏的事。不过,这种习俗当时还只限于宫廷里,并不流传于民间。
又据记载:唐代宫廷里还有一种赐钱给新生儿镇邪护身的习俗。据说,杨贵妃生子后,唐玄宗不仅亲自前往探视,还赐给杨贵妃喜儿钱以志喜。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卷二十六中有明确的记载。上文引述王建的《宫词》也有描述此类内容的诗句:“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喜儿钱。”唐代以后,这一风俗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成为民问的重要习俗之一。
宋元以后,人们把春日散钱的风俗与给喜儿钱的风俗结合在一起,演变成了压岁钱。不过,当时的压岁钱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特制的作为财富象征或纪念品的钱币。这种特制钱币在我国流传了好几个朝代。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压岁钱”多为明清时代的仿制钱。其质地有铜的、铁的,形状有圆的、方的、铲状的,内有方孔,铸有“通宝”字样和各种纹饰,更多的铸文是“吉祥如意”、“平安吉祥”、“福禄寿喜”、“长命百岁”、“驱邪降福”等吉祥话,也有八卦、十二生肖等图文。每到除夕,人们就用红线把这些钱串起来,放在身上“压腰”。这一习俗,在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也有生动的记载。旧时的“压岁钱”一般在孩子身上放半个月。即使是真的钱币,也不许孩子们乱花,等到元宵节后,往往又被家长收回去。
后来,“压岁钱”不再是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假币”,而是市面上流通的真钱,如铜钱或人民币。可以说,仿制钱作为压岁钱,使得孩子们在节日期间得到的是一种金钱的象征物。这有利于他们在认识到金钱价值的同时,还会设想到随意花费金钱是不被提倡的,是大人们所不愿看到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压岁钱的象征意义在逐渐削弱,甚至其原有的地位和作用被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拜金主义”所取代,真钱在压岁习俗中大行其道。得到压岁钱的孩子,也很少有在过后上缴给父母的习惯,城市里的孩子更是坦坦荡荡地放进自己的储蓄罐里或存入私人存折里。由于这一习俗的制度化和稳定化,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认为在春节期间散、要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于是,赠予或接受压岁钱,也不再是需要掩饰的羞答答的行为。
压岁钱的现状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春节散压岁钱的风气更盛了,在有些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娇生惯养的“小皇帝”们在春节期间尤其得宠。不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孩子们压岁钱,姥姥姥爷、姨舅叔姑等长辈亲属,在晚辈亲属前来拜年走亲戚时,也要给压岁钱。不仅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即便是同辈之间,由于年龄差异悬殊,或收入差异悬殊,或亲戚情分非同一般,也会出现兄长给弟弟、妹妹压岁钱的情况。由于给予者和接受者接触的机会并不限于除夕,给压岁钱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些,往往春节前后都可以掏红包、要红包。一般来说,压岁钱的数额多少,根据给予者的经济状况和两者之间亲属关系的厚薄而有较大差异。现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活跃,孩子们接受的压岁钱数额差异越来越大。平均而言,农村的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少得很,可能每个长辈只给一至十元左右;而城市孩子所得到的每个长辈的压岁钱却往往以五十元、百元计。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人甚至不再只限于亲属关系中的长辈,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下级、结拜的兄弟姐妹,都可以堂堂正正地在春节前后给孩子一个数额相当可观的红包。
按照人类学家的看法,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亲属,也不是排出来的转折亲,而是借用亲属关系的名分结交的“伪亲属”。他们给孩子压岁钱的目的很明显,是一种感情储蓄和关系投资,就是在将来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某个重要的机会,能够得到彼此家庭或单位主要成员的照顾和帮助。
如果给孩子们的压岁钱过多,容易造成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这些钱可以垂手可得,甚至滋长未成年人不劳而获的心理。有些孩子觉得得到的压岁钱越多在同龄的伙伴或同学中越有面子,出于虚荣心,他们往往会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而讨要红包。
他们过于注重春节期间所得红包的多少而忽略平时应当做好的功课和其他事情,得到压岁钱后往往不加节制地乱花,长此以往会养成不良习惯。不少纨绔子弟或不争气的孩子在拿到压岁钱后会去参与赌博。这是因为,赌博是春节期间最为流行的娱乐活动之一,孩子们收到不少压岁钱,有了“赌本”,也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捡红点等方式潇洒赌一回。台湾新年歌里的“初一场,初二场”,说的就是大年初一、初二几天正是赌博开场、生意红火、人们争相参赌的情景。现在,不少大中城市里的青少年热衷于玩游戏机,岂不知沉醉于游戏厅里就等于是在用一种更新奇、更现代的方式赌博,那老虎机吃进去的,有些就是孩子们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那里得到的压岁钱。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至今不衰的年节习俗,压岁钱的象征意义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倘若淡化甚至摈除了这种象征意义,使得孩子们以春节压岁为借口,达到轻易获得金钱的目的,拿到钱后就不加节制地吃喝玩耍、游戏人生,以至于背弃了长辈给压岁钱的初衷,那么这种习俗就有演变为陋俗的危险,就有改革或改良的必要。
颇有意味的是,压岁钱的意义如果是怕时光飞逝、企图用钱来压住逝去的一年的话,那反倒是做长辈的更应该收取才恰当哩!
越来越长大的孩童们,在拿到压岁钱的同时,岂不该想想应当给在世岁月越来越短的长者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