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名称:孟兰盆节(鬼节、中元节)。
节日时段:农历七月十五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孟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这是一个佛教节日,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民间信仰认为,阴间是由地官大帝管辖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要打开阴间或地狱之门,这样祖先、鬼魂都会从地狱来到人间,人们可以搞劳、安慰他们。
佛教于东汉明帝时传人我国,四月初八浴佛节也随之兴起。七月十五的孟兰盆节便是他们借用了中国传统风俗。这天,各寺院要举行盛大法会,僧侣们也要沿街搭台念经,以使孤魂安息,饿鬼饱食,俗称盂兰盆会。孟,天竺语意为解救倒悬。传说释迎牟尼的弟子目连看见母亲在地狱受倒悬之苦,求佛祖超度。释迎牟尼让他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才使其母得以解脱。此节早在南北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南朝大同四年(538),梁武帝以帝王身份设斋,使这一佛教节俗得以迅速蔓延。
中元节的由来还有一些其他说法,或是意在表达感恩于神鬼、怀念已故亲人,或旨在表达对粮棉丰收的期望等。
“孟兰盆”(Ullam-bana)为天竺语,意为“解救倒悬”,起源于印度的一种佛教仪式。传说释迦弟子目连见其母在地狱倒悬,求佛超度。释迦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从而使其母脱离苦厄。
于是佛教徒为追念祖先举行了“孟兰盆会”。
中国从南北朝的梁代(502-557)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蟠。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猪、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孟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做“布田”。
中元节还要放河灯。所谓河灯(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点燃后放到河里。起初放河灯是由寺院兴起的,后来传人民间。按传统的说法,河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河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中元张灯和上元(元宵)张灯不一样。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上,中元张灯是在水里。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案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近代,此节在民间已不大流行,只是佛教寺庙里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孟兰盆节传到日本后得到较大发展,已经成为日本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节日。
七月十五还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或称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据佛经《盂兰盆经》说,一个名叫目莲的人,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亡母生活在饿鬼当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吃,但饭未人口便化作火炭,其母始终不能吃到饭。目莲醒后将此梦告诉佛,佛说其母罪孽深重,要他于七月十五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传说目莲做了盂兰盆供养后,其母便得解脱饿鬼之苦。从此,佛教徒每逢七月十五都做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俗语称放焰口。
据史书记载,早在南北朝,就有了盂兰盆节。古人过盂兰盆节时,要将供僧众的百味饮食和五果放在盆中。到北宋时,有人将此佛经的名称误认为叫“盂兰”,另将“盆”字解释成装斋饭的食器,于是社会上开始流行以竹竿和竹蔑编织盂兰盆,以供节日祭祖之用。其做法是以竹蔑编织成盆状,下用一竹竿支撑,或将竹竿一劈为三,作为支架。在盆中放人纸钱等,在祭祖时与素食一起烧祭之。
由于中元、鬼节、盂兰盆节都是在七月十五,它们的活动内容所表现的思想又有共同之处,所以,人们就逐渐将这三个节日当成一个节来过,以中元节的名称最为知名。
中元节的夜晚,过去民间有放水灯的习俗。放水灯据说是为那些屈死的冤魂引路,或是超度亡灵。据说放水灯的习俗源于印度,在盛唐时与盂兰盆会先后传人我国,但在盛唐时并不流行。而清时大盛。据清人《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两岸观者数以千计。”江南沿海一带或有在灯中放银元者,得者谓“一年大顺”。近代逐渐少了。
撇开宗教迷信不谈,水灯实际上是非常不错的工艺品。而观看水灯,则是一种兴趣盎然的群众娱乐活动。
过去浙江新安江的放水灯活动很有特色。这里的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钻孔,上面用蔑片扎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形状多似荷花。天一落黑,船家将船齐往江上游划去。只听得一声呼哨,各船的水灯同时点亮,浮下水去。这时灯亮板上,板漂水中,烛影泛红,似洒满江金银,把新安江装点得像天上的银河一般。江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不由得发出震天动地的叫好声。人们看着满江的彩灯顺流而下,渐渐浮远、飘散,至到熄灭。这真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
吉林省放水灯又是另一番景象,他们把水灯叫河灯。每到农历七月十五,夕阳西下时,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就挤满了看河灯的男女老少,以及咄喝吃食的摊贩和卖小东西的担子。夜幕降临,头一批河灯顺流而下。先是一大排粉藕荷色的莲花灯,接着是满河星,再后是三个连在一起的三星高照,还有各种渔灯,最后是小宝塔和大宝塔。这时,拢在岸边的大彩船上,也是鼓乐齐鸣,鞭炮声此起彼落。当皎洁的月亮高挂中天、满天的星斗和满江的灯火相互辉映时,放河灯就到了高潮。几十条龙头凤尾的彩船上,演杂耍的、唱京戏的、唱平剧的、拉洋片的等等,都开始了。往往河灯放完后还要热闹好几小时,盛会才结束。
台湾基隆的放水灯则是在七月十四晚。对于基隆人来说,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是个大节日。每年由张、昊、刘、陈等姓氏依次轮流主普。轮到主普的姓氏要请和尚到基隆“中正公园”中一座装饰精致的楼阁里念经。节日那天,人们先举行盛大的水灯游行。游行队伍往往延续数百米,最前面展示的是由主普姓氏设计的各种琳琅满目的灯饰,令人目不暇接。彩灯之后,是真人扮演的天.上神仙。游行队伍所过之处,街道两旁的群众往往围得水泄不通。当游行队伍到达基隆港后,随即将水灯投入海水中,任其随波飘流。它的意思是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不再四处漂泊流浪。
另外,中元节还有点荷叶灯的习俗。明清时,北京点荷叶灯的习俗曾盛极一时。每逢节日夜晚,家家小儿都要持荷叶灯玩耍,边玩边唱:“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荷叶灯一般取长柄荷叶,在叶中点燃蜡烛;也有将莲蓬挖空,点蜡其中为灯;还有的是用数百支点燃的香,缚在青篙枝上,称为星星灯。后来又发展成以各种彩色纸制成莲花、荷叶、花篮、鹤、鹭的形状来作灯,总称荷叶灯。
本是三个不同的节日的中元、鬼节、盂兰盆节,由于其活动内容表达的都是中国人的仁爱和孝道思想,故三个节日最终以中元节的名称而流行于世,成为中国民间一个极富世俗意谓的传统节日。中元节的俗信俗行,正好体现了道家、儒家和佛家文化的融合,其核心就是慎终追远的“孝”和推己及人的“仁”。而这正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