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也叫划龙船、龙船赛会。为什么叫赛龙舟呢?传说龙戏水好飞、善于变化,有行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所以自古以来龙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区人民的顶礼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区百姓更要向龙祈求风调雨顺。赛龙舟活动,固然说是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让天龙、水龙高兴,保佑五谷丰登。江南龙图腾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龙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滥而年年丰收的目的。人们还把端午节时死去的伍子胥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经把屈原封为广源顺济王,产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说法,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龙人格化了,人就是龙、龙就是人而为一体了。
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常。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便顺江打捞,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身。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此时恰巧下起了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习俗。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到唐代,人们则说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并在今湖南湘阴汨罗江北岸的玉笋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龙船的终点。其实龙船在西周穆王时期就有了,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幅战国时期楚墓的帛画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龙船之上的图画。而赛龙船这种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的记载,起源于越王勾践时代,《物原》则考据在吴王夫差挖成运河时就有了竞渡之俗。
那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端午竞渡习俗的来源应该与古代吴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的吴越族为了表现自己是龙的子孙,很早就流行“断发文身”的习俗。每年五月五日这天,更是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图腾祭祀活动,用龙形独木舟进行竞渡就是这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点可以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几何形陶器上看出来。古代的吴、越、楚等国均处于水乡地带,舟楫自然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说,龙舟竞渡其实早在端午节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后来才附会到屈原身上。在古代,龙舟的种类有很多,竞渡龙舟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种类的还有游玩龙舟、祭礼龙舟等,北方地区秧歌戏里的“跑旱船”就是游玩龙舟的一种变形。竞渡龙舟是一种特制的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通常装饰有龙头龙尾,做得比较狭长窄小。但是近代以来,只要是用于竞渡的船只,无论有无龙饰,都被统称为龙舟了。
这种龙舟大体相同,其中船体、船桨、龙头、龙尾及各种装饰物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龙头用整块木头雕刻而成,在竞渡前才装到龙舟上面去。
古时赛龙船的场面十分壮观。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就生动描述了当时赛龙船的激烈场面:
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后世赛龙船的习俗代代相传,赛龙船的方式则因地而异。在相传屈原投江的汨罗江畔,端午龙舟竞渡习俗尤其隆重,大家争相观看,万人空巷。人们身着新装,点着几十对蜡烛,先绕船三圈,叫作“亮灯”,据说是祭鲁班,因鲁班是木工之鼻祖。然后再点着蜡烛到屈子庙朝拜,并抬着龙头祭庙,最后挂红下水开始赛龙船。龙舟分为青龙、黄龙和白龙等,不仅船身,就连龙舟上的那些旌旗、罗伞和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的颜色,也都是整齐划一。只听一声炮响,龙船好似箭发,飞驰而去。岸上则是人声鼎沸,鞭炮齐鸣,热闹异常。比赛有专门的场地,并规定好路线,划定起点与终点,还要进行编组、编号,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明清时期,长江一带的龙舟最长的达十一丈五尺,有船桨八十支,就是短的也有七丈多,桨四十余支,划动的时候犹如游龙戏水。上海黄浦江的赛龙船,过去曾盛行夺标之俗,即在终点设有投标船,当竞渡的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船争夺。标有鱼标、鸭标及铁标之分。因此,每条龙舟上除桨手外,还得挑选一个水性特别好的人,专门负责夺标。因为系着红布的活鱼标、活鸭标很是难捉,而铁标更是会沉入水底,所以就更得需要潜水本领高的人不可了。过去,这种龙舟竞渡夺标的习俗常常导致争斗事件发生,互伤和气。后来官府出面禁止,有的干脆直接由官府来主持比赛,以防止两岸抛掷砖头石块及赛船之间举桨相斗的事件发生。
龙舟史话
古籍《世本》记载:“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我们的祖先善于取诸万象,为我所用,把舟造成落叶的样子。《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述:“共工氏,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易经》记载:“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易经·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挖空)木为舟,剡(削尖)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据文字记载,中国古代有四位舟船发明家,史称舟神。《吕氏春秋》中有“虞姬作舟”之句,虞姬最早发明圆形盆舟和靴舟两种水上交通工具,史称虞姬为神舟母。第二位是舟神番禺,他发明了用竹子一劈两开做成的竹筏舟,给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人们为纪念他,尊称他为舟神公。另外两位是共鼓和化孤。共鼓见木浮水而渡,即刳木为舟;化孤见鱼尾划水而游,又快又灵便即模仿鱼的尾剡木为楫。两人合作始创“舟楫”,被后人尊称舟楫始神。
除古籍记载外,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木桨,说明大约在7000多年前就有独木舟之类的原始舟船了。到夏商时代,中国的青铜工艺技术产生并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到晚商和西周时期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工具、农具、兵器和乐器等日常生活用具中,这样为现代意义上的舟船工艺,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实现了由独木舟向结构舟船的过渡。据《中国军事》速查手册刊载,舟船在商周时就已经用于战争。据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以数千兵马之众,用47只船一日之内就在孟津横渡黄河,可见当时的船只已有较大规模。到了春秋时代,舟兵战成为一个独立新兵种。
从《越绝书》所引《伍子胥水战法》可知,当时舟船非常庞大,大翼一艘,宽一丈六尺,长十二丈,可载将士几十人。考古挖掘出土的战国青铜画像《水陆功战纹》就反映了水上武士划船厮杀的场景,说明舟船起源于前秦时期。到三国时代造船业已相当发达。据《太平御览·舟部二》(卷七六九)引《南州异物志》,说三国孙吴时外国来的船“大者长二十余丈,……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到南朝时船就造得更大了,载重可达二万斛。据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归心篇》(卷五)里记载:“昔在江南,不仅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皆实验也。”
南朝时不仅船的载重量达到二万斛,造船的数量也相当可观。据《初学记·舟》(卷二五)引《西巡记》载:“宋孝武度六合,龙舟翔风以下,三千四十五艘……”
龙舟制作
所谓龙舟,古代都是由整木雕成。在船头上安有高昂的龙头,船尾上翘起一个龙尾,船身两侧多绘刻龙纹,分别有青龙、黄龙、白龙、黑龙。龙舟一般长25-4。米,能载20-50人。在广东曾有最大的龙舟,能盛200多人,这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河面宽阔,长舟活动更为方便。广东顺德有鸡公头龙舟,舟上有一座神楼,一面大鼓、一面铜锣,还有帅旗、黄罗伞等漂亮的装饰。湖南泪罗江地区至今有偷木头做龙舟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偷来的木头做成龙舟跑得快,于是往往在某一个夜晚去偷木头,一边拼命抬着木头奔跑,还一边喊着抓贼,有意地吵醒木头主人,让他从后面追来。追上了就要给主人一个红包,造好龙舟后还要请他来吃喝一顿。据说谁的木头做了龙舟的船身,就预示着这年家庭兴旺、百事如意,所以偷的爱偷,被偷的也高兴。
赛龙舟时间和程序
各地虽然有所不同,但大都在端午节前后进行。湖南常德古时四月八日揭篷搭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一直到十八日赛完才拖船上岸。规定船中不许藏竹杆、鹅卵石,两岸观众也不许扔砖瓦,以防引起械斗。而在泊罗江、洞庭湖一带,为了表示打捞屈原尸体,总要在端午节这天进行龙舟大赛。
开赛前,划船队伍要抬上龙头到屈原祠去祭拜,然后回到舟上安好龙头,等待统一喊号发令。令一发,船上有一人敲锣、喊号,有的手执令旗领喊,大家则一呼百应,这样有利于划舟健儿动作一致,船体快捷如飞。比赛中,两岸往往人山人海,族旗招展,一片欢腾,观众们都要为自己的龙舟喊号助威,就形成水上岸上的热烈互动。有的唱歌助兴,在泊罗江一带就有过为屈原招魂的赛舟歌:“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隋书·地理志》中就说这“乃数千年语也”。可见赛龙舟唱歌助兴之风早已有之。比赛结果,一般以谁先到达终点为胜。但在福建漳州、厦门一带,终点停有一只标船,以鸭子为标。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上就有人把一只鸭子抛人水中,划船健儿们便纷纷跃人水中追捉,观众们就又呐喊助威,捉住鸭子者为胜。过去,造龙舟、赛龙舟都不许女人参加。现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女子龙舟队,她们和男人一样参加各种龙舟竞渡活动。划船的方式,一般是用木浆,也有的是用脚划或用手划。
现在,古风正在恢复。2005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舟协会与八省市政府联合组织了全国龙舟月活动。不但当地人参加,还吸引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赛手前来,龙舟队伍多达400余支、14000余人。这年北方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的龙舟赛事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参赛者多达40000余人,观众多达1000万人。这便形成有史以来我国龙舟比赛运动的一个高潮。还有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岳阳泊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等大型赛事。龙舟赛事越来越多,已成为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一大亮点。北方相对干早,一般不具备赛龙舟的条件,但在大草原上有端午赛马、骑马、射柳、击球等竞技活动,这是受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影响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