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曹娥说,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龙图腾祭说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难以考证。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是源自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的说法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泣人泪下的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世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深广,占据端午由来说法的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都与跟纪念屈原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闻一多先生在考证了《续齐谐记》、《风俗通》和《荆楚岁时记》等有关材料后,认为端午节真正起源于古昊越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
传说中国古代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定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祀龙图腾仪式,以求风调雨顺、大丰收。
他们把食物包在树叶里或装进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在当天划着独木舟走访亲朋好友,高兴的时候就即兴举行独木舟比赛,渐渐演变成了今天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由此可以判断出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中后常被蛟龙偷吃,而竞渡则使用的是龙船;古代吴越地方和竞渡活动的关系尤深,况且古代吴越人民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该是“像龙子”文身习俗的遗迹。
只是在后来,屈原的传说附会到端午节俗上去了。有学者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推动力存在于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处,存在于融合了该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乃至社会政治思想及意识形态而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无论是介子推、曹娥,还是越王勾践,他们的传说与端午习俗发生联系都并非偶然,但均因其人格魅力敲不足及文化影响范围的有限,未能流播开来,他们仅为一方的习俗解说。但屈原的品质,明显要比他们更加高大上,更加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在南北朝分立以前的时代,楚地久已流传着忠臣屈原的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正如闻一多所说:“如果我们还要让这节日存在,就必须给他装进一个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意义。但为这意义着想,哪有比屈原的死更合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