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不管是城镇还是牧区,不管是林寨还是农村,只要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院,当地都要在藏历新年初举行隆重的“默朗”传召大法会,哪怕寺院规模不大,这一内容也是不可缺少的。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也学习格鲁派这一做法,在新春之际举行自己的传召大法会。
“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是迫切需要满足的向往。它表达了僧俗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反映出雪域藏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默朗传召大法会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迎牟尼摧毁外道、广施佛法的功德。据说,释逸牟尼常在正月与外道斗法辩经。从正月初一至初八,他有意处于不利地位,待到正月初九至十五,便大显神通,进行反攻,次第战败对手(外道者),使他们或火焚,或水溺,或堕岩。藏族默朗大法会的初衷是庆贺弘法胜利,并借机求得一年的成功圆满。随着岁月的推移,它完全变成了雪域藏民族对新生活的祈愿。
默朗传召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默朗传召大法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自然,全藏区各地的传召大法会中,最负盛名的要数拉萨的“默朗钦波”(大传召之意)了。
宗喀巴大师法名洛桑扎巴,出生于青海省徨水河畔今塔尔寺所在地,7岁人夏琼寺剃度为僧,16岁进藏,到西藏各大寺庙修行,热心向各派着名人物请教,刻苦修习显、密二宗,最后在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基础上创立了守戒律、重修行的格鲁教派。“格鲁”的含义就是严守戒律。
宗喀巴52岁的时候,也就是1408年,决心仿效佛祖释迎牟尼,在拉萨创立一个大型法会,以扩大格鲁派的影响,并借此法会募化钱财供养自已教派的寺庙和僧人。传说佛祖曾在印度舍卫城举行过盛大的法会,在会上揭示人间的种种痛苦和不幸,提出解脱众生的方法,得到无数信徒的崇敬和拥护,他们毫不吝惜地施舍大量的金钱财物。宗喀巴也是想这样办一办。他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在西藏居统治地位的乃东王朝君主扎巴坚赞的支持。扎巴坚赞是一位噶举派(白教)的法王,但对格鲁教派大力扶持,他承担了首届默朗钦波传召法会总施主的担子。
当时,在拉萨举行规模宏大的法会并不是容易之事,这座美丽的古城历经战火劫难,已经残破不堪,大昭寺不少经堂佛殿都已坍塌。扎巴坚赞的重臣、管理包括拉萨在内的柳乌宗的宗本朗嘎桑波,主持了大昭寺的修缮和法会的筹备工作。他请来大批画师,用金银彩帛装饰释迎牟尼佛像和其他佛像,并重绘壁画,又在经堂佛殿挂起缤纷的绸慢和旗蟠,使这些建筑富丽堂皇、雍容华贵,令人肃然起敬,充满向往。这样,大昭寺里里外外面貌焕然一新。
1409年的藏历正月初一,藏传佛教史上最隆重庄严的首届默朗钦波法会在金色圣殿大昭寺揭开序幕。上万名僧人齐声诵经祈祷,更多的信徒香客赶来朝拜、奉献布施,许多高僧大德都在法会上讲经布道,宗喀巴大师每天向僧众讲一段释迩牟尼本生传。
第一次默朗大法会,初一由宗喀巴师徒做施主,包括法王扎巴坚赞的弟弟、丹萨替寺的住持索朗桑波;初二由法王扎巴坚赞做施主;初八由柳乌宗宗本朗嘎桑波做施主;其余各天分别由较小的寺院和贵族头人做施主。15天中,共施供酥油159420斤、青稞和糌粑59900斤、干牛羊腔2172副、牛羊牲畜折合黄金2072钱,还有大量黄金、白银、绸缎、法器、盔甲等。
17世纪40年代后,五世达赖在蒙古和硕特部落首领固始汗的支持下,建立了“甘丹颇章”(俱乐宫殿),成立西藏政教合一地方政权。默朗大法会规模更宏大,内容更丰富,程式也固定化了,时间从藏历正月初三到二十四日,延长为21天。他还规定,法会期间,哲蚌寺的“辖俄”(监管戒律的僧官,汉文中常称为铁棒喇嘛)接管拉萨市政大权。五世达赖制定的例规,一直延续到本世纪60年代之前。
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哲蚌寺辖俄率领扈从武僧,从寺院骑马下山,先到布达拉宫日光殿拜见达赖喇嘛,领受法旨,然后进人大昭寺履行公务。
充当辖俄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体格魁梧。他还在衣袍里面塞进层层毛棉,使身躯几乎膨胀一倍。每次出现在大庭广众中时,辖俄总是挺胸凸肚,高视阔步,作威严状。他手持的大铁棒三尺多长,走一步,铁棒在石板地上砸一下,发出震耳的响声,震撼着古城的街巷,给人压抑感,有着巨大的威慑力。
辖俄的助手叫“恰当巴”,穿戴跟辖俄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他的替身。他的雇从称为“结绕”,由20名武僧充任。他们腰插长刀,手拿木棍,脸上用烟灰勾画出威猛相,跟在辖俄前后左右,做他的保镖,替他开路。
辖俄上班第一件事,是到朗子厦拉萨市政厅,接管拉萨城的司法和行政大权。拉萨市市长“麦本”交过印鉴,回家当老百姓赋闲,21天后才能再来问事。接下来,辖俄巡视各处市场、街道,命令拉萨的保护神和地方神忠于职守,命令各处供应僧人饮水的神井不得枯竭和脏浑。传召期间,辖俄还会颁布很多禁令,例如:女人不能梳双辫,男人不许穿皮靴,穿藏袍不许垂下一只袖子,发辫不许盘在头上。还有,养花要买养花证,落雪要买积雪证,洗衣要买晾晒证,牛马要买系铃证,打水要买水井证,歌舞要买娱乐证,打牌、拉胡琴、听留声机都要条子,不然各种惩罚随时可能落在头上。小偷偷的东西,一律归辖俄,不能物归原主。
大昭寺传召大法会
藏历正月初四,传召法会正式开始,全藏各地三四万僧人云集拉萨,整个城市笼罩在浓烈的宗教气氛下,拉萨成了僧人的世界。
大昭寺周围四根巨型旗杆裹饰着五颜六色的经旗和佛蟠,在晴空中显得格外庄严神圣。巨石垒成的高层建筑上,燃着吉祥的松枝,乳白色的烟雾弥漫全城。大昭寺里,点燃起千千万万盏酥油灯,楼上楼下各个经堂佛殿闪闪烁烁,给人神秘和幽深的感觉。
传召最重要的活动是诵经和辩经。僧侣们相信,大规模的诵经祈祷活动会感动神佛,给世界带来和平,为众生求得幸福,为雪域高原带来安宁富裕。传召期间,每天有六次经会:清早在大昭寺里集体诵经祈祷,称“晓左芒恰”;早祷后到大昭寺南侧的松曲热广场,参加由甘丹寺法台主持格西考试的辩经活动;接下来是午祷,称“贡则芒恰”;午祷后在大昭寺内金戈大院辩经,还是甘丹寺法台主持,有时达赖也参加,叫“干木措”;黄昏前的诵经活动称“广甲措”;天黑时还有辩经会,藏语叫“唐加”,可自愿参加,这是层次更高的经学考试和辩论。
僧人高声诵经祈祷的时候,楼顶三面平台拥满信徒香客。他们一边听经一边用哈达包裹着钱币,扔进僧人们中间。更为富有的施主,持香进人经场,亲手将布施奉上,哈达上写着布施的品种和数量、请求念什么经。“翁则”(领经师)按他(她)的要求,带领僧人诵念。所得财物,大部分分给各寺院,小部分按份额分给僧人,达赖喇嘛也得到一份,不过比普通喇嘛多若干倍。
默朗大法会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通过辩经评定“拉然巴”(拉萨传召法会上考评出的博学高明之士)格西(善知识或良师益友之意)学位。在二月的小传召时评定“磋然巴”(全寺性的卓越高明的学者)格西。格西四个等级中,拉然巴为一等,磋然巴为二等。每年默朗期间,拉然巴要录取16名,第1至第7名按名次排列,第8名以后不列名次顺序。磋然巴每年评定10名,声望及学识都比拉然巴要低。经过紧张的答辩、严格的复试,获得学位的拉然巴格西们,由甘丹寺“赤哇”(总法台,象征宗喀巴大师)率领,从大昭寺出来绕行大昭寺一周,以示荣耀。信徒们尾随围观,表示祝福。家中亲人的亢奋欢欣就更不用说了。
亲政后的达赖喇嘛要亲自参加传召并在正月十五白天在松曲热广场向僧俗讲经弘法。
默朗期间,正逢藏历新年,宗教活动和俗民的节日交织在一起,两者的各种庆典仪式也交融在一起了。在拉萨,有阅兵典礼、赛马射箭和跳神驱鬼等活动,僧俗共同参与、共同欢度,拉萨市热闹异常,各地香客商贾更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增强了虔诚拜佛的信念。
正月十五,传召法会进人高潮。早晨,达赖喇嘛到大昭寺拉姆神殿礼拜西藏最早的护法神,然后从大昭寺南门进人松曲热广场,给全体参加传召大法会的僧众讲经。
入夜,在大昭寺附近的八角街,要举行“交俄曲巴”(十五供灯)酥油彩塑展。千万盏酥油灯闪耀光芒,巨大木架上的酥油彩塑在袅袅的桑烟中流光溢彩,犹如五光十色的天界。
酥油彩塑佛展得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过去,活动由主持传召法会的“仲译青波”(西藏地方政府负责宗教事务的秘书长)总揽,他把八角街分成许多地段承包给拉萨各大寺庙、贵族世家和政府部门。凡是分到地段的,都怀着异乎寻常的光荣感和竞争心,挖空心思要把自己地段的酥油彩塑弄得出类拔萃,以引起达赖喇嘛或者摄政王的重视和赞赏。他们会请来最出色和画师和塑匠,把酥油和面粉揉在一起,再掺进各种颜色的粉,在牛皮上塑制各种各样的浮雕式的彩塑。十五日下午约莫四五点钟,专职人员将它们组装在八角街两侧的高大木架上。装早了高原的太阳很猛,酥油会溶化。木架非常高,有的高达二十多米,甚至遮挡了八角街上的石砌贵族府邸。
酥油彩塑是藏族传统民间工艺,不但制作精美,而且样式繁多,主要集中在这样三类:一类是佛教诸神和护法神,最多的是乃炯护法和白梵天王护法;一类是美丽的龙女和仙女,特别是供养女神曲白拉姆(为天神的供养女神或伎乐女神,据说有12位,分别司花、烟、灯、铜、镜、琴、歌舞、海螺等),有的弹琴,有的吹笛,有的翩翩起舞,体态均匀,造型非常可爱;还有一类是藏族人喜爱的吉祥图案,包括寓意很深的传说故事,例如“扎西塔结”(吉祥八宝)、“结波罗顿”(国政七宝)、“吞巴宾西”(和睦四友)、“次仁却周”(长寿六仙)、“索布达松”(蒙人打虎)、“达松钦珠”(狮虎龙鹏),还有鲜花、果子、“曼扎”(献给神佛的供品)、“金戈”(时论)等。当夜幕降临,各个地段酥油灯依次点燃,映照出千姿百态的酥油彩塑,古老的八角街霎时变成一片神话般的世界。随着夜风的流动,酥油灯焰闪烁不停,所有的彩塑显出神秘的光泽,那些男神女神、飞鸟飞龙,仿佛有了某种生命力,欲离开框架飞上深邃虚空一般。有些彩塑的设计者,还把木偶戏的技艺搬到八角街头,让神汉们降神,仙女们跳舞,和尚翻跟斗,不但使来自偏远农村和牧场的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就是拉萨的居民也看得津津有味,久久不肯离去……酥油彩塑的观赏次序有一定规范。布置好了后先不让平民百姓看,第一眼要由达赖喇嘛观看。达赖喇嘛没有亲政之前,不能出来观灯,这种特殊的荣耀由摄政王享受。辖俄的侍从及称为“松穷哇”的古装仪仗队负责“净场”,将所有闲杂人员赶出八角街,用绳阻挡与八角街相连的所有街巷。僧人们在彩塑前念经祷告,撒糌粑和麦粒,藏话叫“青鲁”(或者叫“然乃”),意为开光、加持,使彩塑具有生命、具有灵气。
观赏时辰一到,达赖喇嘛从大昭寺出来,跟在他后面的是司伦、噶伦和高级僧侣、贵族、藏军军官。他们按顺时针方向在每个彩塑面前稍事停留观赏,彩塑的主人会赶紧上前讲解,并且给达赖献哈达,达赖给他们摸顶祝福。假如彩塑得到夸奖,其主人将是非常荣耀的,等于在比赛中夺魁。早已等候在各个街口的信徒香客,有的出自狂热的信仰,渴望尽量接近天神般的佛爷;有的出自好奇心理,希望尽早看到美不胜收的彩灯,他们推推操操,使劲朝前面挤。松穷哇和辖俄的侍从们,用长长的竹竿在他们头上抽打,他们捂着脑袋,有的依然不要命地往前挤。
达赖喇嘛一行返回大昭寺后,用来戒严的绳子抽走了。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着火炬,口里发出“哦!哦!”的叫喊,像潮水一样在灯光和彩色弥漫的八角街涌动。他们喊叫着、歌唱着、舞蹈着,在每个彩塑面前停留、观赏,大声地赞扬或批评。他们转了一圈又一圈,看足了,看累了,于是,年轻男女开始追逐、调笑,民间艺人表演各种歌舞、藏戏、曲艺,农人和市民随意找一块旷地,互不相让地赛舞对歌。在赛舞对歌的圈子中,有两个村子是老对手,一个是策觉林村,一个是热玛岗村。两个村的歌舞能手们,年年在八角街南侧的大经旗杆下摆开擂台,歌舞比赛从夜里一直进行到天亮。遇到驱赶,他们依旧在跳在唱。实在不行,他们就跑到拉萨河边,又重新开始。因为这里不属辖俄管辖范围,他想干涉也干涉不到。
藏历正月十六日黎明,酥油彩塑拆架,木料和牛皮放进固定的仓库贮存,压架的石头由参加传召的人背负到拉萨河堤上。据说这些石头自从参加灯会后,成了有特殊功能的“神石”,可以阻挡拉萨以北“意措”雪山湖的水,保护拉萨城不受洪水之灾。
默朗大法会在驱邪送鬼的高潮中拉上帷幕。正月二十四日这天晚上,是传召大法会“鲁布驱邪赶鬼”的“默朗道嘉”日,也叫“鲁布道嘉”,即在鲁布地方举行驱邪仪式。鲁布是大昭寺西南的一块旷地,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驱邪活动。驱邪活动由甘丹寺法台和山南敏珠林寺寺主主持。哲蚌寺阿巴僧院和布达拉宫朗结僧院的僧人们,身穿最华丽的僧装,披着红色的大氅,大氅上有五种装饰品,抬着被认为是邪恶和妖鬼化身的巨大朵玛。这些朵玛是用糟把做成的,被搁在一个很高的三角架上,架子周围堆积着大量的麦草。僧人们齐声诵念咒经,古装骑士松穷哇们唱起古老的战歌,把火枪放得乒乒乓乓乱响,然后点燃麦草,火苗呼呼地冲起来,把拉萨的天空映得一片鲜红。僧人们使劲念经,松穷哇使劲唱歌放枪,糟把做的鬼被熊熊的火焚化,象征妖鬼已经被彻底消灭,雪域将呈现一派吉祥与和平。
鲁布道嘉是一个热烈而极富刺激性的活动,拉萨万人空巷,僧俗百姓都拥到鲁布广场观看助威,呐喊吼叫声震撼苍弯,威武雄壮。
拉卜楞寺传召大法会
同样一个节日,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形式。拉卜楞寺的默朗传召大法会又是怎样一个风貌?
盛会期间,要举行多种活动,包括诵经、放生、演藏戏、瞻仰佛像、跳法舞、酥油花展、未来佛“视察”等等。
通经是节日的内容之一。15天中,全体僧人每日要在大经堂诵经6次。拂晓时始,日出时止,叫晨晓集合。诵读的经文是《怖畏金刚经》,以驱邪逐魔、祛除污垢为宗旨。与会者把各自赶制的“周吉哇”(60个食子)、糟把丸子投掷向东南西三方,表示莫祭护法巧神和阎罗法王,祈求四大事业(和平、发达、权势、威力)昌盛。
吃过早点,又紧锣密鼓地去参加辩法大会。凡有才华、学识的僧人学者尽可就佛学问题与任何对手广泛争辩。辩论场的气氛热烈而紧张,三人一簇,五人一伙,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直到一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分出胜负才停止。辩经结束后,紧接着便是午间集会。接着进行的是祈愿大会和晚上的第二次辩论会,其内容都是念经讲道、祈求人畜平安、祛灾攘福,要反复诵念有关经文,祝愿佛法常在、佛事兴旺。
放生是默朗节的另一内容,是各种行善活动中的一种。放生节的日期是正月初八。当天早晨,“图丹颇章”(佛殿)院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嘉木样大师率领外务僧官、内务僧官各持钥匙,打开佛殿大门,展出终年珍藏的寺中古宝、珍玩,供各级僧俗官员观赏,以炫耀本寺财富,使各级官员为弘扬佛教事业尽心尽力。参观罢,僧众在寺院里共诵《招宝经》,跳起自编自演的舞蹈助兴。接着将先准备好的马、牛、羊牵出,由主持者庄重地将净水洒在它们身上,脖颈上系了象征佛放生的五色蟠条,再把它们放出大门,以后任其自由转游于山间草野,自生自灭。人们见其不仅不加害,而且无不对其表示亲近和保护。这一放生仪式,一则显示佛教的慈悲为怀;二则表示佛门广大、众生景仰之情;三则希望有更多的生灵能饭依佛门,为佛所征服和教化。
正月十三日,是拉卜楞寺举行瞻佛的日子,节日的气氛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这一天,怀着虔诚敬仰心情的香客从遥远的唐古拉山脚下、青海湖畔、阿坝草原、白龙江边以及内蒙古大漠深处,千里迢迢来到拉卜楞寺,瞻仰巨幅佛像。
中午时分,瞻佛仪式正式开始。宽大的瞻佛台上,缀贴得光滑整齐的石板闪着亮光。在作为挂轴的檐墙脊上,卷筒佛像徐徐展开,一队僧人在檐墙顶端紧摸幅边,一队僧人在下面接展,左右两边又是两队僧人,四方齐心合力,小心翼翼地将一幅宽10丈、长36丈的佛像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刻,僧俗一片静穆,默念经文,祈求幸福吉祥。瞻仰的佛像每年都不同,释迩牟尼、弥勒、宗喀巴三种佛像交替展示。在这巨大、恩威兼具的佛祖面前,人们油然而生崇仰之情,自动地摘帽下跪,叩头朝拜。
正月十四日的法舞,也是拉卜楞寺默朗传召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法舞在大经堂前殿的石板广场上举行。嘉木样大师端坐在前殿楼廊的法台上,左右是四大“金席”(仅次于嘉木样的活佛),还有其他宾客,以下再依次坐着一溜儿佛位较次的活佛。僧俗观众以他们为中心坐成半圆形圈子。法舞开始,装扮成阎罗法王的演员,头戴装饰有骷髅项链的面具从院里走出场,围场跳跃一周,巡视有无作祟的妖魔鬼怪,以便随时用法力驱除消灭。接着出场的是法王的妃子以及化装成骨头架子的查事鬼、有茸的鹿、长角的耗牛等。随着乐队的伴奏,它们一阵儿欣喜若狂,一阵儿焦躁不安,一阵儿又得意洋洋。经过一场较量,以阎罗法王为首的佛门大军终于获得胜利,妖魔鬼怪被彻底焚毁,投进油锅炸死。接着法王又派大法台率领佛兵佛将以及僧众,将捏成三角型的朵玛送到寺郊荒滩,用熊熊大火焚烧,意味着邪气、魔怪从此被全部驱除干净,教民得到吉祥平安,寺院不受其侵扰。
法舞是一种粗犷、豪放、拟人化的表演。它的突出特点是面具舞,通过面具,形象地介绍人物身份、善恶角色,而不须通过语言。
跳跃幅度大、旋转多,借鉴了民间舞蹈的风格,展现了高原民族宽广的胸怀,豪爽的气质,嫉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性格。从法舞中我们能看到藏族早期舞蹈的风姿。
酥油彩塑展是默朗节日最精彩的一幕,也是藏族佛教造型艺术珍品的一次大展览。时间是正月十五。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预先布置在大经堂四周的那一排排、一簇簇的酥油供灯,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把大地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形态的酥油彩塑造型,不管是人物造型还是景物,个个形态逼真,给人出神人化的感觉。尤其是“极乐世界”香巴拉的胜景以及各种莲花的造型,更是栩栩如生,竞芳争艳,媲美斗奇,让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这些造型精致的酥油彩塑艺术品,是拉卜楞寺六大学院、河南蒙旗王府、嘉木样佛邸及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五大分部三学班分工精心制作的。由于展品要评比记分,评出优胜者,因此各参展单位对造型设计、构图方案、制作地点、完成时间等都是保密的。直至正月十五日夜幕降临之前,才在大经堂周围各自固定的位置上,迅速支起木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摆出展品,以期以新以奇取胜。展出后,有关人员组成评委会评比打分,评出名次,公布名单,给以奖励。
酥油彩塑展览初创的时间说法不一。据说当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开国君主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把自己信奉膜拜的释迎牟尼佛祖12岁等身像带往西藏,供在大昭寺内。格鲁巴教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为了表示自己对释迎牟尼的无比敬仰,便在佛祖像前献了一朵酥油花以及大量的酥油灯。以后该教派寺院僧众纷纷仿效,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日酥油花供灯盛会。
正月十五日夜,前来朝佛进香的各地教徒摩肩接踵,拥向拉卜楞寺大经堂前,争先恐后地观赏酥油彩塑,评头论足,给予评价,然后叩头朝拜,直至深更半夜才离开。
正月十六日是未来佛巡视寺院的吉日良辰,“请”未来佛视察全寺,僧俗祈望新的一年他能给拉卜楞地区带来福运、吉祥。
上午10时左右,僧人们抬出弥勒佛(未来佛)高高的塑像,从大经堂出发,在大寺乐队的伴奏下,在拿着梵香、珍宝、供品的僧人前拥后簇下,浩浩荡荡绕寺院转一圈。由于弥勒佛主管未来,所以,前来朝佛者人山人海,大批信徒争相绕寺诵经,抢着触像领灌,以求得一分福分。
拉卜楞寺默朗传召大法会的各项主要活动都是开放的,欢迎香客教民自由观看、膜拜。各大经堂也敞开大门,允许信徒进去焚香叩头、献供金供品、绕佛像或经堂转圈诵经。僧人房宅也不谢客,允许客人歇息住夜。
二月初是拉卜楞寺的默朗小传召法会,相当于拉萨的默朗道嘉。二月法会属聚众供养的法事活动,从阴历二月初四至初八,历时5天。
二月初五,是寺院创始人第一世嘉木样大师圆寂之日,所以该寺僧人也称此日为“良辰会”(按照佛教的说法,凡已证得菩提者的日子,即功德正果之日,均是吉日良辰)。这一天,除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午会时全寺僧人均到大经堂接受施主的斋供布施。晚上,僧人们聚集一堂,为一世嘉木样诵经超度。人夜,各经堂、佛殿顶上,僧众都要沿着平顶房檐点燃酥油灯,以示纪念。整个拉卜楞寺建筑物上依次亮起酥油灯烛,恰似群星落地,光照人间,景观美丽,别有一番情趣。
初七是送魔日,举行为提防寺主遭遇灾难,用钱买替身赎罪消灾的仪式。这一天,寺院用重金雇的人反穿皮袄,脸上涂黑白两色,头上插羽毛,右手执白马尾,左手执黑马尾,装扮成魔鬼样出场,先到集市上逢人要钱,后到寺院沿户要钱,再由寺院给赠物。
午时他从寺中出来在广场跳跃狂叫,僧众在后念经驱赶,直到夏河边。跟他的是寺主的替身(假像),抬在轿里。复有两位戴面具的护法神持刀追来,与“魔鬼”谈判,直到双方满意。之后焚烧三棱朵玛及替身,群呼“打鬼”,“鬼”逃窜到河对岸的丛林中,被僧俗的石块追打得不见踪影为止,仪式也就算胜利完毕。
法会的最后一天,即二月初八,是最热闹、最隆重的一天。当朝阳刚刚给寺院披上金。纱,数百僧人已列队从大经堂里拥出,慢慢走到寺院的转经路上。他们一个个衣帽整齐,步履稳健,高高擎着幢幡、宝盖以及各种仪仗。后面的僧人每人捧着一件珍宝,其中有犀牛角、象牙、珊瑚、玛瑙、法器等,没有珍宝的就捧吉祥结、如意树果、龙蛋,还有清康熙皇帝御赐锡仗、养老牌和百两重的金元宝等,以展示寺院的富有、昌达和神秘。
不管是初五晚上千万盏酥油供灯纪念嘉木样佛仪式,还是初七的送魔赶魔祭祀,拉卜楞地区的教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每家都备了三五盏酥油灯或是一壶炼过的酥油,下午就会送到寺院划定的燃灯位置上。他们一边诵经叩头,一边等候夜幕来临。初七的“赶鬼”人们更是蜂拥而至,尤其是年轻人,当“鬼”在夏河对岸的林中逃窜时,他们呼喊、抛石子,显得慷慨激昂、气愤填膺。
青海塔尔寺的默朗法会在东藏也很有名气,从正月初八起共10天,其基本程式和拉卜楞寺大致相同,但瞻佛日定在十五日上午。塔尔寺的酥油灯会则闻名全藏区。
灯会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极大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晚,寺中做了大批的酥油塑像陈列,中间点着酥油灯,燃着火把,故名灯会。据说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时候,曾梦见一个美妙的景象,醒来告诉弟子。塔尔寺为纪念这一梦,每年冬季在地洞里用酥油制成宗教史上的许多场景及各种花卉,于晚间陈列数时,表示梦境。
正月十五晚,灯会在悠扬而神秘的音乐声里举行。僧人们把用酥油捏成的花草人物置于花架,中间放置一大宝仓,内置有用一色涂成的神佛。数百盏明亮的灯,置于酥油神像之后,倍觉灿烂神秘。
花架上,那些酥油彩塑一层层地排列着。第一层是西藏拉萨圣景,第二层左边塑了唐王在长安木船上求经的故事,右边塑了舍财成佛的情形,中间供奉大佛,四周缀以各种鲜花异果、楼厦亭池、十八罗汉、各种小佛像,形形色色。
观赏前,辖俄手持皮鞭维持秩序,并且还进行灯会的祭视。辖俄开道,其后高僧跟随,手持藏香、祭物等;再后有一僧人,手持玉器,其旁边有两位僧人,手持火把;其后随的则为宗喀巴的化身。
这些僧人缓缓来到酥油神像前行跪拜礼。宗喀巴大师化身返回寓所后,数千、上万名僧俗进香者沉浸在狂热和快乐之中,塔尔寺的每个角落,站满了观光的人们。
塔尔寺传召大法会
在塔尔寺灯会期间,各地青年男女趁此佳日找意中人。在塔尔寺周围的山坡上,青年男女高唱民歌,等着异性相和。经过这样互相歌唱,慢慢情投意合,结为伴侣。各地商人也云集于塔尔寺。
塔尔寺庙会在庄严肃穆之中透出俗众的清新之气。
默朗大法会期间,塔尔寺地区的僧俗还举行一项地域特色十分浓郁的象征性表演活动,即送“阿夷丹嘛”,意为送瘟神。此节日一般为六年一大送,三年一小送,正月十五在塔尔寺内举行,它的主要意图是使寺内僧人事事顺利如意。
大送会临近两个月以前,寺中先用酥油塑一尊阿夷丹嘛大像,另做一顶大轿,用绸缎装饰,并且将绸缎在轿内四周分层叠置,每层中置满了金钱火炮,然后把塑像供奉在里面。另外在某地方找一个叫化子,作为阿夷丹嘛的娘家人。僧人们对于这个娘家人非常优待,备加照顾,每日供奉酒肉,并且预备了二只骆驼、二三匹马、十余只鸡,作为赠给阿夷丹嘛娘家的礼物;又要准备十石青棵,里面混杂少许酥油,置放在潮湿的地方,使它发酵,也是给阿夷丹嘛娘家的礼物。礼物准备好,僧人们就开始诵经,起码要诵月余,直到送的那一天。僧人们心诚意洁地诵经虔送,把准备好的礼物用20辆马车由数名僧人护送到大河里去。这天阿夷丹嘛的娘家人权力非常大,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于是在临送的时候,供奉很多酒,让他喝得酩配大醉,不晓人事。当送的时候,他糊里糊涂地不知要什么东西,所以送他一些绸缎银钱之类即可。阿夷丹嘛娘家人及同伴们浩浩荡荡地走了,被送走的娘家人(叫化子)三年内严禁进寺。当送阿夷丹嘛娘家人时,同时有些僧人抬着那个极大的轿子,向东送至三四里外的小坡或平坦处。每次送的地址必须请高明的僧人卜算。阿夷丹嘛被送至选定的地点后,僧众们坐于前,齐声高诵送经,并且把轿子烧着。顿时火焰万丈,夹着僧人的诵经声和观众的呐喊声、鼓掌声,仿佛是鼎沸闹市。尤其是那些僧人更为兴奋、快乐。等轿烧完后,僧人们才兴高采烈地凯旋。我们虽然不清楚这一活报剧的背景及内涵,但可以推断,送阿夷丹嘛与送瘟神、送魔怪的“道嘉”,在象征意义上是一致的,寓意驱逐一切邪恶势力出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