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是什么让我们不性感

Managershare:其实是女孩为啥没有生气、生命力的问题。

有一种好女孩,却总是让人爱不起来,木清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

木清是我姨妈的孩子,我的表妹。她不算我遇见过的顶顶漂亮的姑娘,但也算是我们家族里比较漂亮的。她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和一头黑黑的长发,用卷梳打理得整整齐齐。皮肤超细腻,像《瑞丽》杂志里走出来的模特。

她唯一缺点是眼睛有点小,但这个缺点在她戴了美瞳和化了妆之后就解决于无形了。而且,她特别会穿衣服,她会用轻粉红的丝衬衣配银灰的小方巾,温柔得不得了,也会用大红靴子配黑色紧身上衣,又帅气又利落。

这也是我不明白她这么多年和第一任男友分手后,落单至今的原因。她智商很高,高考考了她们那个地级市的第二名。而且,她情商也不低,要不然也做不到4A广告公司的资深创意。她和同事们亲如一家,她也不是不女人,她的日记本有一尺那么厚,里面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心思。当然最重要的是,她是很温柔的,有时甚至会让我觉得过于温柔,比如一些客户无理的要求,她也承接下来。比如谁要她陪逛街,她也能勉为其难地答应。

总之,她像那些书里描述的那些好女孩一样,总是面带微笑,总是坚定沉着,总是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人。她甚至还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有一段时间,她总爱重复别人的最后一句话,这让我有点诧异,也有点不习惯。后来她告诉我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社交技巧,简单实用。这时我才知道,在我们还没有搞清如何搞定人际关系的时候,她显然已经开始了思考这个问题。

怎么说呢,和木清待着是舒服的,但“激不起爱她的心,她像一锅温吞的白开水,当然也吃不坏肚子,但也着实没有味道”。我曾经介绍给木清一个男同事,约过几次会,结果这个男同事这么坦率地跟我说。

我又请一个做情感咨询的朋友和她聊过,他的诊断是“她是个好女孩,可是缺点也是好,太顺从他人了,没有自我。”我心说顺从不好吗?你们男人不都是挺喜欢温柔顺从的女生吗?心理专家说:“太顺从对男人就没有挑战性了。”其实我很想对他们说的是,她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可是男人就是这么肤浅,我跟木清讲,其实智商像她这么高的人应该拽一点。她看了我一眼,无奈地说:“没办法,我也改不了。”

我只能说我大姨的家教太好。我大姨是一个特别强势的妈妈,比她姐,也就是我妈还强势。过去的三十年里,她手上似乎有一把巨大的防辐射大伞,她把一切对女孩不好的东西屏蔽掉了。我记得她从不许木清跟我们出去玩,也从不许她穿任何短裤和短裙,她说女孩要有女孩子的样子,衣领上最后一粒扣子不扣,像什么样子!

木清到十几岁高中毕业的时候,心性还纯得像个孩子,哪怕大学回老家,她晚上还是不能出去和朋友玩。上大学之前,姨妈就严正地教育女儿不要蚀底,千万不要被那些傻小子骗了,也千万不要乱谈恋爱,要谈就谈一个能嫁的——“请以结婚为前提进行交往吧”,这句后来时兴的日剧台词倒是很好地可以用在我大姨身上。

只不过世上很多事情并不能以我姨妈的心愿为转移,她想要女儿听话就听话,她想要女儿得第一名就得第一名,她想要女儿考上好学校就考上好学校,可是她想要女儿结婚的时候,女儿却领不回一个男人,这让她怒了。

一想到她费尽心机培养的五好姑娘居然没有人欣赏,我大姨就开始崩溃。等木清快三十的时候,她已经快要急疯了,她通过各种关系到处找男人,然后逼着木清去相亲。最后,木清就变成了一个在相亲时呆若木鸡、生硬无比的女人。

“木清太不性感了!”和木清刚刚相完亲的男孩子说,这话听了让人伤心。“可是难道不是爸爸妈妈从小就苦心教育我们不要性感吗?”木清抬头看着我,“啊,姐姐,为什么现在不性感都成为一个罪名了?”

是什么让我们不性感

姐姐,到底性感是什么呢?

木清问我,鉴于我跟这个词也不熟,只好回去翻字典。

字典上说,性感是一种对于有可能性的未来爱人的吸引力或者说诱惑力。

【一】

那怎样才能性感呢?

我就愣了,这我哪知道啊,要知道我就出书赚钱。女人们所干的大部分事情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性感吗,只不过,中国女人含蓄,把“性感”两个字改成了“美丽”。

我想性感也是有一定规则的,比如苗条是性感,臃肿不是性感;皮肤光洁是性感,满脸是青春痘不是性感;纤腰是性感,大肚腩不是性感;芳香扑鼻是性感,满身异味不是性感;挺着胸脯是性感,含着背不是性感……这是外在的,性感当然也有内在的那一面,自信是性感的,眼光躲闪是不性感的;微笑是性感的,黑脸是不性感的;个性是性感的,人云亦云是不性感的……

性感不光是你露大腿露得多,或者要不停地抛媚眼,性感跟一个女人的姿势、穿着、嗓音、表情都有关,它是一种特别内在的个人的魅力,带着性别的诱惑,引发脑干深处最原始的生理冲动。也就是说性感其实是有一套特别的身体密码的,它让你在五分钟之内不同于常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可以随意地使用它们或者不使用它们,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使用它们,比如结过八次婚的伊丽莎白·泰勒,我猜她如果愿意,再结婚十八次婚都可以,因为没有人能拒绝得了她。她端庄的时候特别端庄,放荡起来也特别的放荡,对的,收放自如——也许才是性感中的性感。

有关于性感,我目前理解的就这么多,而我放眼所望,性感这种能力虽然不在我表妹身上,也好像不在我身上。我想这跟国情跟时代有关,我们通常有管教异常严厉的父母,性感是从来不被鼓励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小时候的规矩,比如扣子要扣到第二粒,到夏天每一个穿裙子、出风头都是不好的女孩,不能主动和男生搭话,不能让男人靠近自己,甚至于来月经太早都不是正经的女孩……

你看,我们最后都成了爱学习爱劳动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学生,我们最后都考上了名牌大学,我们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我们都自觉地不去早恋,我们听从老师家长的安排,我们甚至裙不动摆齿不露白。我们费了多少年的努力,才把自己锻炼成了上山打得虎下海捕得鱼进城赚得钱进房做得菜的淑女,我们费了一肚子牛劲让自己变得最优秀的好女孩,可是我们最后发现没有男朋友,因为我们不太性感。

这真冤,不是吗?

【二】

不光是我们不性感,我们那一代女孩子们大都不性感,更重要的是男孩子们也普遍不性感,几乎所有的大学同学聚会,我们都会发现女生们基本没怎么变,可是男生们一个一个中年得不成样子。看到当年最帅的男生大肚腩那么大,你会觉得世界都快崩溃了。可是男生们却依然得意傲骄地说:“男人嘛,样子长得帅有啥用……只要事业成功。”

是的,只要能赚钱,猪头一样的男人也有女人扑上去。大多数小孩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只有做好孩子才能得到好工作,好收入,好职业,要做一个“好孩子”。没有人要求你要锻炼身体,保持健美,当然就更别提性感。

“非性化”是当前一些孩子的主流,这个词来自我看的一本惊世骇俗的书,这本书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由一个叫孙隆基的学者写的,他在香港长大,去台湾读的大学,还在大陆待了一段时间,最后跑到美国去教书。

因为对台港大陆三地华人都有了解,他对于中国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了精准的分析,其中最尖刻的一句话是:“在中国人自诩为无性老实的地方,西方心理学家看到了一种宠坏的人格,一种自己不求去表现浪漫风趣,不去理性地面对障碍,却幻想对方会无限度地来迁就自己——稍有不如意,就心怀愤懑,迁怒对方。”

是的,我们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我们的天真在于相信如果我们变好了,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如果没有得到,就是这个世界不对,这就是所谓“好人”的思维模式。

好人们基本不懂得如何去调情,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人。

一个人不知道如何为体内的生命力找一个出口渠道,不知道如何去组织整个性爱的过程,与人格成长过程中,“自己”被“非组织化”有莫大关系。

这个松垮与被动的人格,在面临“成人”任务时,易倾向于稍一遇到障碍就打退堂鼓。而被动性的人格,其控制世界的方式,也容易滋生“自恋狂”的幻想,希望自己不用动一根手指,一个理想化的对象就会主动来满足自己一切要求。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里相亲这么盛行,宅男宅女这么盛行?大约也因为我们文化里就盛行鼓励无性化的生存模式吧。

好孩子们基本上不知道怎么去谈恋爱,他们根本上就是一些没过口腔期的小孩,他们的身子是成人的,可是心却是小孩的。那你让他们怎么去谈情说爱呢?这是唯一不能由别人代劳的事。

情与性是人性的底色,在性里你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羞于表达情感,表达欲望的听话的好孩子们,连自己的欲望也恨不得统统消灭,又何从激起别人的欲望呢?

【三】

成为一个“不性感的人”有什么坏处?

冯小刚说的,没有荷尔蒙的好处就是不折腾,说真的,其实也没什么坏处,甚至还能省不少事,少惹不少麻烦。

但问题是这种无欲无求不是来自千帆过尽的懂得,而是来知懵懂无知的恐惧,那意味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你白活了。

一个“不性感的人”可能代表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她不知如何去享受自己的生命,当一个人完全不懂得发散自己的吸引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复杂的情感关系里去应对去调整,那也就意味着她丧失了那最原始的生命力,这是生命里的一片空白,同时也意味着她从来不曾完整地领略生命的各个层次及维度。

张爱玲写过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个清教徒式的妈妈教育出的三个女儿,因为是无菌箱里长大,女儿甚至不知道男人是怎么回事,她们把男人的正常要求看成是畜生。每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都会在新婚之夜,穿着睡袍,赤着脚奔跑在漆黑的山路上。这真是人生中又搞笑又心酸的一幕,据说这是张爱玲在港大遇到的真事,因为这件事又滑稽又私隐,让张爱玲心心念念那么多年。

是什么令我们不性感?原来是我们整个文化与成长环境的齐齐发力。过于纯洁就近乎白痴,过于道德就近乎白活。又不打算做圣人,又那么“不性感”,其实到底是在恐惧什么?这个事儿值得午夜梦回时,好好想想。

以上内容来自作者的新书《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是什么让我们不性感  性感  性感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综合管理改善

 远离那些苦大仇深的人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划掉了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有人问,你是不是徇私舞弊或是屈服于什么压力,才舍高就低?她说,否。我在进行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