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被缚的独角兽们:靠资本输血的两轮车和被资本吸血的四轮车

辟谣似乎已经成为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常态。

针对此前关于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的传闻,摩拜和ofo虽然快速作出了否认,但也暴露出了外界对共享单车的信心不足。尤其是6月以来,从悟空单车开始,酷骑单车、町町单车、小蓝单车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犹如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曾经众人追捧的资本风口已成为投资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死亡谷。

行业疲态虽不会直接危及市场双雄摩拜和ofo的运营,但如今在两强逐鹿的比拼下,双方都缺乏自我造血的盈利能力,也让其背后的投资人异常焦虑。

其中最心急的当属ofo投资人朱啸虎,从9月开始,就不断释放出求和的信号。然而剃头挑子一头热,另一边的摩拜却异常淡定,创始人胡玮炜和CEO王晓峰先后站出来表示没有意向。虽说公关话术就是那么一说,不能就此肯定两家绝无合并可能,不过从双方一来一回的态度对比上也能看出,如今的摩拜已不再将ofo视为与自己同起同坐的竞争对手。

摩拜投石问路

摩拜的强势和自信似乎与市场份额没有多大关系,市场上多家数据机构都在持续发布共享单车行业的分析报告,不管摩拜和ofo谁领先,彼此差距都不大,起码在外界看来,目前双方都很难以绝对性优势压倒对方。

可是摩拜的野心却不小,还没平定“两轮车”的天下,就打起了“四个轮子”的主意。不仅内部成立了单独的网约车事业部,今年6月,摩拜就已注册了“摩拜出行服务有限公司”,从摩拜单车升级到摩拜出行,就如当年的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比起O2O起家的美团,同属出行领域的摩拜做网约车的举动似乎更顺理成章。

一方面,当前共享单车行业格局已趋于稳定,一二线城市接近饱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对于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摩拜而言,利用自身流量来扩大业务模式无疑是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摩拜的联合创始人均有丰富的汽车行业背景。胡玮炜汽车记者出身,在摩拜之前创办过汽车新媒体GeekCar,也曾坦言自己在创业初期就有开发共享汽车项目的意愿;王晓峰曾担任Uber上海的城市总经理;夏一平加入摩拜前是福特汽车亚太区产品规划和开发经理。都是摩拜从短途的共享单车向中长途的网约车领域转型的天然优势和基因。

然而网约车的市场显然要更残酷,政策门槛高、市场高度集中,作为一个新玩家,可能又要来一轮无上限的烧钱,尤其是对摩拜而言,能否提供足够的运力也是一大考验。

为解决运力不足难题,也不想再烧钱的摩拜将策略转向结盟。9月以来,首汽约车、嘀嗒拼车先后与摩拜达成协议,两者的专车、拼车业务分别接入摩拜APP;同时摩拜还与贵州新特电动汽车签约,定制生产出行共享汽车、助力电动车。更有消息称,已在南京、成都上线打车业务的美团点评也有意接入摩拜APP。一个摩拜主导的“大一统”出行平台已初现规模。

身不由己的博弈

虽然所谓的“反滴滴联盟”出自于外界的解读,摩拜从未公开要与滴滴为敌,但其所作所为似乎正在暗示,摩拜意欲挑战滴滴网约车霸主地位。

在这一领域,滴滴一直保持着一家独大的优势,即使也有首汽约车、易到、嘀嗒拼车等玩家,但无一不是在滴滴制定的游戏规则下展开竞争,各家单一的业务都无法抗衡早已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

然而随着摩拜牵头的“反滴滴联盟”出现,正如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局势开始不稳了。

程维应该非常懊悔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入局共享单车,而不是自己做。从7月开始,滴滴与ofo的关系就已经显现出裂痕——三名滴滴高管空降ofo,四个月后又“集体休假”。有消息称,滴滴系否决了戴威的多条决定,其中涉及新业务与收购等。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是ofo的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却不能完全控制ofo。

现在的局势是,所有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腾讯对于合并态度至今还显得模糊,另一边的马云则举了滴滴和快的的例子,似乎不看好摩拜与ofo的合并;像朱啸虎、王刚这样的投资人自然是希望两家合并,实现利益最大化。

摩拜不想合并,铁了心要向更广阔的出行领域横向突破;ofo也想过做网约车,但碍于滴滴的态度,最终不了了之,现在正试图在与滴滴的关系中夺回主动权。

滴滴有些迷茫,一旦ofo与摩拜合并,自己的股份会折损一半左右,除非说服摩拜放弃控制权。但是两家如果持续僵持下去,内忧(ofo的反弹)外患(摩拜的挑战)的局面对滴滴是不利的。

如今各方角力下,运营者早已被资本挟持。至于未来,不管是摩拜打破滴滴垄断,还是滴滴保住市场地位,双方都不会是最终的赢家,这场大出行领域的利益割据混战远未结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四轮车  四轮车词条  资本  资本词条  独角兽  独角兽词条  输血  输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