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脑中有货,出口无章”?只要简单三步,助你走出思维混乱的困局

三分内涵,七分表达。脑子里干货满满,却被表达能力卡了脖子。

朋友闲聊时说起的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职场上这个“言拙”的坑。

“有朋友介绍了一个项目给我,觉得应该有合作机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如约跑来沟通。

‘贵公司如果最终能跟我们合作的话,是可以拿到很不错的利润的。从您这边引入一个客户给我们,就可以拿到1%的返利。如果您的客户又邀请了别人注册,累积到一定数量,您公司这边的返利就可以提高到2%。我们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

滔滔不绝说了近一个小时,很少有机会打断或是提问,可我却根本就没清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项目。

最后,我最后费力重新组织了一下内容,终于明白了这是一款‘会员制的文化传播APP’。如果从APP广告位导入用户,最终成为付费会员,我的公司就可以拿到返利……

虽然我现在的产品很容易和他合作,但考虑到未来可见的沟通成本,我还是婉言谢绝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沟通减分”的例子。从交谈里,沟通者太难找到逻辑,又找不到对方想要说明的重点,所以沟通的效果是反向的。

其实,项目负责人一定是最非常了解自己的项目流程和细节的,也很清楚合作方向,但为什么就不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呢?

因为,他缺少了结构化思维,以及结构化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传声筒,没有清晰的思维,自然就没有流畅易懂的语言。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不仅可以层级分明地实行思考过程,还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和处理。

而这位失败的项目负责人,没有将自己脑中碎片化的信息整合为一个完整清晰的系统,也就难以在表达过程中准确地传达给倾听对象。

因此,只有将思维进行结构化,才能将你脑中的信息有条理地输出。那么如何做到形成结构化思维呢?我觉得,需要从这三步做起。

01、主题先行

在《Made to Stick》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知识的诅咒”。

关于这个概念,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把测试人员分为AB两组,A组人按照一些大家熟悉的儿歌节奏,在桌子上打节拍,让B组人来猜歌名。

A组人认为B组至少可以猜对50%,但结果B组只猜对了120首中的3首,也就是说正确率只有2.5%。

为什么两个概率能有如此大的差距?——这就是“知识的诅咒”。一旦你知道了一个信息,你就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情景。就是你已知的那些信息“诅咒”了你。

A组人认为这些歌大家都很熟悉,而且自己拍的这些节奏非常明显。但是,此时他们已经预先知道了歌曲的名字,脑子里会自动播放这首歌的旋律,自然认为对方可以很轻易地猜中。但是B组人并没有提前知道任何信息,只靠听节奏去猜歌名,就非常困难了。

受到这种“知识的诅咒”影响,当你有内容想表达,你所想的跟对方所理解的,往往存在着出入。那如何才能将这种出入降低到最小呢?

那就是讲话要主题先行。

职场上的汇报或者谈判,如果你没有先将自己的目的讲清楚,那么即使你进行了长篇大论的背景叙述、意义说明、分析假设,对方都很难集中注意力在这段对话上。而你所付出的精力也就失去了意义。

假如你的秘书前来跟你汇报:“领导,会议室明天别的部门预定了一整天,销售主管出差要后天才回来,周四帮您预约了A公司张总谈合约。所以,原定明天的部门会议不能开了,周四也不行,周五可能比较合适。”

你是不是觉得她的汇报让你无法集中精神呢?但如果可以主题先行,你就可以更轻松地获得有效信息。再来一次。

“领导,原定明天的会议改为周五可以吗?因为这个时间你和主管们都有空,而且会议室也空闲着。”

表达是否成功,在于对方获得了多少他认为有效的信息。先表达主题,倾听者才可以知道如何定义你所说的内容,提高双方交流的效率,达到更好的谈话效果。

02、构建框架

主题明确,定位了表达的目的。而思维框架清晰,才能让对方知道,如何去理解你所说的详细内容。

如果你是一个电商区域经理,需要汇报上个月的销售下滑情况。你从A店铺的流量、客单价和转化率开始分析,接着又从B一直到了E店铺。整个汇报,领导确实从中听到了你的分析,但零散而混乱。最终因为领导没领会到你的要点,所以并没有给你所希望得到的支持。

在职场工作中,很多汇报不只涉及一个问题。当很多条信息并行时,就容易出现表达混乱的场面。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按照纵向和横向两条思维进行构建框架。这种框架构建的原理,来自于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书。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一次汇报设计成一个金字塔。可以按照结构顺序将整体问题分割,但要做到分割的每一部分相互独立,完全独立。也可以用因果关系开展逻辑,将问题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串联起来。

放到刚才的电商经理汇报中,可以先进行结构分类,以店铺划分每一部分,分别对比流量,客单价,转化率。

对比优劣结果后,再用因果关系分析结果,哪些店铺的哪些数据下滑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针对结果需要怎么做?这样就能完整涉及到每个店铺的指标,还能突出核心问题。

人的大脑本能,是不喜欢无序信息的。所以没有逻辑框架的汇报,才会让倾听者非常疲劳。而我们沟通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对方清晰的了解我们的思维,而逻辑框架就是支撑倾听者认知的必要支柱。

03、及时复盘

结构化思维的构建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精进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所以,及时复盘是提高自己结构化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己的每次汇报后可以通过几个复盘问题来进行总结。

比如:

自己的主题和框架是否已经清晰表达?

自己期望的效果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

询问同事,自己的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如何改正这些问题?

改正的过程中,又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除了从自己临场发挥中寻找不足,还可以对自己的发言进行录音回顾,会比自己当时的体会更加深刻。

我们的眼光也不要只局限于自身,关注知名企业的产品发布或是企业汇报演讲,相信你也可以学到很多。

我们公司之前有个实习生,特别害怕做工作汇报,总怕自己讲不好。然后她就在每次旁听高管会议时,用手机把高层们的讲话录下来。

她觉得高管们每次开会时逻辑都非常清晰,重点突出。所以想录下来进行回听,对比自己的汇报进行复盘。

完整的结构化思维是一个闭环,用复盘反思的结果去驱动下一次进步,才能达到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弱,是因为不够自信,口才不够好,或是临场发挥水平不够。

但是,当你能够成功构建自己的结构性思维,做到胸有成竹,你就会发现自信与口才会自然流露,而你就会不仅“脑中有货”,而且“出口成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无章  无章词条  困局  困局词条  混乱  混乱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走出  走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