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迎来本土电影的“制片人时代”。一个人、一票人马和一部作品的英雄主义冒险,能成就一个阶层的崛起吗?
刚刚度过阳光灿烂的国庆档,就来了一场秋风扫落叶,中国电影市场向我们展示了它冷酷的一面。10月18日到10月24日──今年的第43周不仅是气温骤降的一周,也很可能成为本年度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最冷的一个档期。该档期虽有8部新片上映,但亮点有限,总票房收入只有区区8000多万元。该周的冠军《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分得2000万元,制片方华谊兄弟宣称该片票房将突破2.8亿元,但已到强弩之末。
好消息是本年已度过43个星期,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体收入超过100个亿几乎是必然。而明年,即使比较保守的预测,票房市场总体规模也将超过2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不过考虑到明年3月19日之前,政府需要履行WTO的相关裁决,对国产电影的保护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放开,导致可能有更多进口片与国产影片竞争,由此很可能成为国产电影的一个“小”年。
站在这样的背景下扫视一圈战场。中国和美国,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差距依然是天上地下。细思量,中国电影不缺钱,也不缺明星、导演、编剧等创意人才,行业内还存在着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后备军。但最缺的一种人,就是能将电影像商品一样生产和营销的制片人,以及能将电影像工业流水线一样制造的大型电影公司。一句话,这个产业还是缺少懂钱、懂商业的人和平台。
制片人是什么?
制片人,Producer,是一部电影的总指挥,工作范围贯穿电影制作到放映的全过程——从资金筹集到剧本开发,从组建演职人员队伍到营销操作。从概括的角度理解,制片人是将创意产品化的人,它贯穿艺术到商业的全链条。
在好莱坞,电影是作为商品和资本品源源不断地吸纳世界各地的金钱,然后通过六大电影公司、众多独立制片人和艺术创作者们的手,变成电影商品再输送给世界市场。所以有人说,华尔街掌管世界人民的肚子,好莱坞统治世界人民的头脑。好莱坞向来是和资本为伍的。一个好莱坞制片人如果将其筹钱的来龙去脉一笔一笔记录下来,恐怕不逊于一部情节曲折、细节鲜活,同时还暴露人性基本面的电影剧本。
上个世纪20年代是美国电影大发展时期,从那之后好莱坞辉煌了数10年。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达到波峰,全国院线每年上映约400部电影,每周有近9000万美国民众前去影院观影,好莱坞制片厂的电影大亨达到权力顶峰。而这种盛况,即使在当下的中国,也是难以想象和追赶的。
当时大片厂拥有自己或者合作伙伴的院线,只放映自己出品的电影,并直接与编剧、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签约,掌握着涉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大部分资源。那时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基本属于电影片厂负责制,导演、制片人扮演的都是流水线上的监工或者业务经理的角色。但这种垂直垄断在20世纪50年代被打破了。以派拉蒙电影集团为代表的大片厂在反垄断诉讼中败诉,大片厂的影院资产和发行权限被剥离。
此后,好莱坞进入独立制片人的时代,美国电影市场有了更为多元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状态。大量的制片人不再与大片场签约,他们作为一个电影项目的发起人和管理者而独立存在。演员也脱离了大片场的控制转而成为“个体户”,或是与经纪公司签约,请其代为打理演艺邀约。由于这种人才资源的松绑,独立制片人开始自组资源进行电影项目的运作。从创意策划、剧本开发,直到把整个电影项目卖给电影公司;签约导演、演员;制作预算,保证拍摄;直到影片的营销发行,都由独立制片人进行资源整合与整体调度。
而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税法提供的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投入到电影摄制的资金可以在短期内提前折旧,同时可以作为报税时的预扣金额。因为避税等各种利益考虑,输送到好莱坞的钱不仅来自美国本土,还来自世界各地,飞蛾扑火一般,前赴后继。好莱坞有几代“金主”,比如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商人,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商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同时,资金的类型也在变化,1995年后是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将好莱坞电影作为投资组合的一个必备账户,一笔钱要分别投给20~30部电影以分散风险;2004年以后是私募基金,整合兼并。这一高度资本化的过程不仅让产业更加细分和专业化,例如出现为明星演员、甚至知名编剧服务的大型经纪公司,为签订专业合同与谈判服务的律师和会计师,以及一大帮助理和跟班;同时也促进了美国电影制片公司的集中,逐渐形成一个哑铃型的产业链条,“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分立两头,中间是发行商。
而这个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制片人,作为资源的调配者,他们为电影产品在整个哑铃系统内部流转,最终变成投资回报负有最大的职责。虽然这个体系分工日益精细,但制片人依然是全局掌控者。同时,制片人的角色其实也被资本化,成为“金主”们投资组合的一个参数,金钱游戏中的一员以及资本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在成熟的好莱坞制片体制下,制片人有明确的负责对象,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专业精神,肩负为艺术家提供资金,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使命。
好莱坞独立制片人或者大制片公司的电影出品人个个是狂热影迷,否则他们不会从事这项工作。但他们坚守的职业信仰是,制片人是商业电影和消费者娱乐需求的代言人,票房决定一切。正如制作过《加勒比海盗》等一系列成功影片的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说过的,“我将成功等同于票房。如果我的电影获得评论界一致褒奖,却没有观众去看,那我这辈子也就只能呆在好莱坞某个小工作室里。”
春秋霸业
让我们将镜头拉到新兴的电影大国——中国。中国的电影制片人群体其实还并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职业阶层,它大概只有10多年的历史。这不单单体现在国内电影制片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和资本的结合模式以及他们的商业思维上。尤其在后两个层面上,还都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
当然,这与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阶段有关。我们简单回顾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10年间的进步速度与成长规模都是让人咋舌的。比如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只有2亿美元,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到9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20亿美元,8年翻10倍。而2009年美国的电影票房收入为100亿美元,但不能忽略的是,美国100亿美元的票房是由4万块银幕产出的,而中国只有5000多块银幕。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经济收入的改善,多出来的一点钱就可以选择电影消费,这是从消费升级角度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机会。
但问题是,中国电影产业最近10来年的发展走过了相当于好莱坞50年的发展历程,而这个产业的关键人、掌管产品的经理阶层,即制片人,在知识结构、商业经验方面还和整个大的经济发展步伐脱节。相比其他产业的经理人阶层的商业思维,电影制片人还不够成熟。国产主流电影的制片人还处在春秋争霸的发展阶段,好莱坞式的几大电影制片垄断上游的业态还没有形成。分散而独立的制片人就像割据一方的诸侯,还有能调配各自的人马和资源,称雄某个档期的机会;大的公司也没有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压制他们,更没有必要在国产电影本来就弱于海外电影的形势下自相打压。
因此,现在更像是一个制片人的英雄时代。现在割据一方的英雄们大多是在上世纪末电影低迷时期或者那之后不久进入这个产业的。随着那时电影厂开始改制,民营电影企业的进入,业外游资和专业投资机构对电影产业的关注,使得中国电影在近10年的时间中,跳跃式地经历了美国电影业50年内发生的巨大改变。现在到了有点像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是自由制片人充满机会的年代。
但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平还处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好莱坞的水平上。从市场主体角度看,今天的特殊性是国营大厂上市尚未完成,依然带有强烈的“家长制”,而已经出现的一些民营电影企业则采用工作室制,让制片人与公司保持既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另外出现了一部分独立制片人,他们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进行项目运作。而明星资源现在仍保持着与电影公司的“亲密关系”,电影企业作为轻资产公司的代表,通过不断扩大平台和绑架更多资源降低风险。
而在资本层面,随着业外资本和热钱的涌入,投资机构、金融系统的相继进入,国内电影融资渠道表面上在看齐美国市场,但由于保险业迟迟没能进入,无法进一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另外,财务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尚处在初期阶段,银行贷款还得跟在VC、PE和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后面。业内人士都了解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电影项目的资金管理虽已大幅透明化、专业化,但在前期融资阶段,多轮多方扩大资本规模、稀释股份,导致影片真实的投资额往往只有第一出品人心里有数。
这些问题串起来大概就组成了无数电影投资人的血泪史。华谊兄弟投资人虞锋对记者说,“国庆档期好几部电影都被压在1个亿左右,只有《狄仁杰》近3个亿,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许多投资人再次投资将会变得非常谨慎。”除了称赞自己投资的华谊兄弟之外,虞锋从一般投资者角度表示出忧虑。
没有一个产业像电影业这样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同时如果去追问任何一部叫得响的国产大片,没有一个透明和准确的筹资数额、投资数额,现在只能做到消费端的票房统计趋于真实。制片人的每一个产品无法量化投资回报率,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业绩,那它只能是靠讲故事和英雄主义来参与游戏。所谓电影业的英雄时代,机会闪现的同时其实也蕴含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风险。这种不健全的生态,反过来又为英雄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有招出招,见招拆招,演一出春秋争霸的英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