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正式面试中的严肃谈话很容易被设计,在招聘过程的结尾,通过漫无目的的闲聊,我们往往会更好地了解一个人,无论是内在还是思想,共进午餐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首席执行官沃尔特•贝廷格(Walt Bettinger)考虑聘用某人的时候,他会邀请他们共进早餐。他会早早到达,将侍应生叫到一边,给上一大笔小费,让他上错所请应聘者点的东西。随后他坐在一边,观察应聘者的反应。
他最近向《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表示:“这将有助于我弄明白他们如何应对逆境。他们是生气、沮丧还是理解?生活是这样,生意也是这样。这只是又一种看透他们的内心而非头脑的方法。”
贝廷格没有透露,如果你要了水煮荷包蛋,结果侍应生却上了煎蛋,他更喜欢你如何应对,所以我尝试自己找出答案。当应聘者沉默对待这种错误时,是否意味着他们是胆小怕事的懦夫?还是表明他们比较务实,更关心获得合适的工作而非正确的早餐?又或许煎蛋看起来特别诱人,他们决定再不想吃水煮荷包蛋了?
尽管这种测试在看透应聘者内心方面很糟糕,但它的确可以让人一窥贝廷格自己的内心。他这种手段不仅心存不良,而且与嘉信理财基于诚实和透明的商业模式不符。这么做已经有点出格,还就此夸耀就更丧失理智了。
如果有首席执行官向记者表示,他发现了面试中的必杀技,那是在胡说,因为根本就没有这种必杀技。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最近坚称,他只聘请那些他愿意奉为老板的人。这位31岁的大亨这么说听起来很谦逊,令人愉悦,但我一刻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Facebook有1.3万名员工,如果扎克伯格乐于为每一位员工工作,那么他缺乏辨识力到让人担忧。即便我相信他,他的判断标准也不是招聘的好方法。一家所有人都想当头的公司根本无法运转。
然而,贝廷格的方法有一部分是正确的,那就是邀请应聘者去一家餐馆,尽管他选错了时间。早餐过早,而且与所谈事宜过于不相合,午餐就正合适。
过去20年来,我一直为周末专栏《与FT共进午餐》(Lunch with the FT)在餐馆进行采访。同时,我也一直在进行没有午餐的直接采访,我可以证实,边吃午餐边谈始终是更好的采访方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就餐提供的间接线索。对方对服务生和气吗?他们点什么?他们果断吗?贪婪吗?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刀叉吗?
此外,午餐的好处在于,午餐时肯定要闲聊,这比严肃谈话更容易了解一个人。正式面试中的严肃谈话有一个严重缺陷:它很容易被设计。
关于优缺点的标准问题,以及高盛(Goldman Sachs)问的那种如果你变成铅笔大小被扔进一台搅拌机,你如何脱身的貌似聪明的问题,答案都很简单。
甚至Facebook招聘主管米兰达•卡林诺斯基(Miranda Kalinowski)青睐的所谓披露性问题——在你非常棒的一个工作日里,你都做了什么?——也为你假装成某个与你不符的人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如果我被问及这个问题,我不会提到自己最近与一位同事共进漫长的午餐闲聊、得到大量赞美、只做了很少工作的美好一天。相反,我会编造这么一天:我突然冒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并埋头苦想找到了付诸实施的方法。
相比之下,闲聊无法设计,因为它看起来太琐碎而随意,因此没有必要这么做。然而通过这种漫无目的的随意闲聊,我们往往会更好地了解一个人,无论是内在还是思想。
当我最近采访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的时候,我问了他严肃的问题,并且得到了预料之中的严肃答案。但当我们开始谈论“自己动手”的时候,他随口说道,他亲自粉刷了家里的一个房间,因为他无法忍受花钱雇人给他干活,而且他直到涂了4层漆后才感到满意。
最重要的是,一起吃吃喝喝这件奇妙的事颇能透露出一些讯息;一起吃饭比在面试室里大眼瞪小眼更容易让你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某人。
我并不是说,如果你想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只需与他们一起吃饭。招聘很难,有证据表明,考虑更周全的公司往往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我说的是,在招聘过程的结尾,共进午餐应该是最后一道流程。
译者/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