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图片版,于文章底部。喜欢看图片的请直接跳至最后。*)
当失败看似成功
全世界向孟加拉引水似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两次。但每一次的成功都包含巨大的失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成功需要不断的保持警惕。不要主观臆断某项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事件起由
缺乏可饮用的水资源
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大部分农村居民使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用来饮用、沐浴、洗衣、洗碗以及灌溉。一时间,由水传播的疾病十分猖獗。
1972年
第一次行动
大获成功
197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一个项目旨在打口深井并将纯净的地下水引到地表。在接下来的20年内,越来越多的水井被挖掘,并在计划日程的头三年人们都从水井中取水。这些水井变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甚至可以作为许多家庭女儿的嫁妆。
1983年
一个令人烦恼的发现
巨大的失败
在1983年,一个医生在病人皮肤上注意到了一些“黑色覆盆子”--这时砷中毒的标志(真正的伤不会是这样的)。砷元素在人们体内潜伏了长达20年,在整整下个十年内,水井打的越多,这确诊的便越多。因此怀疑他们中毒和水井的水被砷污染有关,因为砷元素广泛的存在这个国家的土壤和石头中。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这场危机称作“史上中毒人数最多的事件”。
1999年
针对第一次行动的行动
巨大的成功
在1999年,一个涵盖了播放有关水井的节目、教育、公关和社会营销的数百万美元的项目启动了。直到2004年,它看似成功了:水井被漆成了代表安全的绿色和代表被污染的红色,官方还说大部分的居民了解红色代表的危险,并且不会用红色水井的水。
2000年后
始料不及的后果
又一个失败
很少的跟进措施包含了教育、标签以及教育的程序。新的问题出现了。居住临靠红色水井的村民感觉受到侮辱。那些遭受砷中毒的人们在应聘以及社会活动中被孤立,至于年轻的女性,将要面对越来越暗淡的婚姻前景。一些妇女甚至卖淫以求生存。
这一课告诉我们
人们总是说一颗螺丝坏了一锅汤。这件事也不例外。许多因素导致孟加拉国水井事件拖成了疑难杂症。其中两条因素占主要:
将“一同”换成“为了”。
组织在事件发生的伊始,国际组织对当地人口状况,尤其是农村妇女了解的不够彻底。因此他们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每每恶化。他们应当将大众看做是政策的合作制定者,而不单单是一个接受者。
缺乏对全局的考量
组织没有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完全评估。因为他们认为的成功只是水井的数量和减少水传播的疾病,他们忽视掉了早期砷中毒所带来的危机信号。并且他们在水井颜色分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上迟迟没有决断。他们应该针对大众健康制定一个更加宽泛的政策,并且和大众打成一片,持续的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基金会;世界银行;安卓·莫哈格,阿伯丁大学
安卓·左里是《Pop!Tech》的馆长,同时也是《Z+ Partners》的创始人。他是和安·玛丽·赫利合著了一本即将出版的《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Why Things Bounce Back (Random House)》。Open是一个位于纽约的设计工作室。
译文版:
图片原文版:
来源Vision Statement: When Failure Looks Like Success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译者re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