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去六七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演进,我总喜欢讲一个事情:
从 “纯移动互联网工具(典型如搜索引擎)” 到 “社交” 到 “电商” 到 “O2O” 到 “B2B” 再到 “消费升级” 和 “文娱内容” ,这是互联网元素在逐渐减少的过程。
纯互联网工具时代,100% 的互联网元素。到了消费升级和文娱内容,其中的互联网元素大概还能剩 2%?
像消费升级里的典型“三只松鼠”,我觉得借助得更多是概念,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脑白金”也一样能火起来。
像文娱内容里的典型《奇葩说》,我觉得借助的更多是新意,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快乐女声》也一样能火起来。
互联网核心的连接、交互或技术等,在这两者身上都找不到太多印记。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会是一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VC 投资的原则之一是:
投资的目的就是投独角兽,找鲸鱼。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里容易出独角兽呢?因为在连接这个属性之上,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快速扩张性(scalable),又基于技术门槛、网络效应或规模效应这三大护城河,互联网公司天生具有一种长期的垄断属性。
内容是短期易传播,长期不可复制、又难以垄断的,消费品短期难传播、长期可复制,却一样是难以垄断的。
所以,《奇葩说》再火,马东打造的第二款节目《饭局的诱惑》也是没有什么声音。“三只松鼠”再厉害,也还是会有“良品铺子”打出来。
这当然不是说这类公司不是好公司,他们已经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但本身这样的公司已经少之又少(要么起点很早、要么起点很高),所以哪怕没有很好的护城河,也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但长远来看,仍旧会有竞争和留存的问题。
所以,这都不符合 VC 找独角兽的典型投资风格。
互联网因素少了,潜在独角兽也就少了,而年轻的 VC 从业者同时却多了不少,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现在做 VC 也不是个好选择。
所以这就是我不做 VC 的第一个原因,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本身不那么理想的时候,继续做 VC 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那么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些更实在的东西,也许能够更好得为自身做好准备。
其实,在我做 VC 以前,一直觉得 VC 最看重的是判断力,但入行以后,发现最入门级的其实是 Social 能力。
如果把所有的创业项目比作一个金字塔,每上升一层就是融到新的一轮的话,那么能投到最上层好项目的前提,是能看到最底层绝对多数的项目。
首先能看到,才有机会判断,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所以 Social 能力在前,判断能力局后,而在这方面 VC 比拼的就是人脉和信息,所以新入行的这一波年轻 VC 迅速变得 FA 化,而很多 FA 则直接变得房产中介化。总之,大家都是销售。
靠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永远是最让人心累的,而且很多时候平台给你的一些东西,会让你产生一种很强的错觉,感觉是自己拥有的,比如很多所谓的人脉、信息,但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你的平台和身份而得来的。
比如经常有很多行业资深从业者,因为要创业,坐到我对面像被我审问一般地刨根问底。但只要换任何一个场景,他们就应该是我的面试官才对。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有一种“我何德何能啊”的感觉。
再者,VC 投资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在小概率事件之下,经验、理论和运气的差异度会被无限缩小。如果一年只出一家独角兽,那么怎么分得清判断力和运气呢?
如某位合伙人评价现在的基金小朋友时所说:“现在一些 Entry Level 的 VCer 完全是碰运气,碰到一个好项目就成了,但其实问他为什么投,他讲不清楚,问他为什么成,也讲不清楚,问他能通过这个经验再去找哪些其他可能成的项目?他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这就是我离开 VC 的第二个原因,销售属性太强、主要依靠信息不对称,却并不能最好地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且也难以积累真正优质的人脉。
当然,我始终觉得 VC 是个有价值的行业,也始终觉得好坏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也不觉得未来几年毫无机会(就好像直播或自行车这种突然冒出来的风口一样,我相信类似的小风口还会出现)。
但是我同样不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年轻人”做 VC 的时代。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之前在经纬、现在在 熊猫TV 的庄明浩老师,我发了条微信问他“你怎么不做 VC 了?”
他说:
“一级市场的投资尤其是早期投资,其实最后都是看“命”的,当然这里不是迷信,而是说早期投资人在选择创业者的时候其实往往都会有倾向,这种倾向的缘由就是投资人自己的性格,成长的经历和世界观这些;
所以很多人说一个早期投资人能投资到什么项目,老天其实早就定好了。而做VC的人,因为每天都面对人性赤裸裸的考验,所以做久了之后你其实特别能了解自己,自然而然你也就大概知道能够投资到什么样的创业者和项目,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要么就是你离成功很近了,要么也就是该离开这个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