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时间里,柔宇、三星、华为三家厂商相继发布可折叠手机,在人们记忆中长存在的科幻想像就此向前迈进一步。售价却是一家高于一家,FlexPai 售价为 8999 元人民币起,三星 13300 元人民币起(1980 美元),华为 Mate X 的定价则达到了 17500 元人民币(2299 欧元)。
配置上,三星和华为延续了以往的高标准。华为 Mate X 搭载麒麟 980 处理器、配备 8 英寸环绕式 OLED 显示屏、配对 7nm 5G 多模终端芯片;Galaxy Fold 内置了两块一共 4380 mAh 的电池,并且搭载了一颗 7nm 处理器,以及高达 12GB 的 RAM;柔宇也在快充、芯片、系统上交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
但相较于相关调研机构公布的中国市场第一季度手机均价 377 美元(约合人民币 2736 元),动辄上万的“天价”不免引发热议。
为什么售价如此高?柔性屏技术目前是否已足够成熟来支撑折叠屏创新?为什么早产的技术却形成了过热的风口?真正的体验升级有赖于哪些条件的提升?这些问题不仅是持币购买的消费者心中的疑问,也是折叠屏手机厂商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良品率:绕不开的爬坡
“良率(良品率)太低了,自然就会贵。”一位柔性屏行业从业者李斯(化名)给出了解释:“目前市面上除了柔宇以外,折叠屏相对于现有的曲面屏来讲,技术路线是一样的,都是采用 LTPS 方案的柔性 AMOLED,这个技术用于做折叠屏有些风险。”
从屏幕供应来看,柔宇所采取的是其自主研发的蝉翼柔性屏,是基于氧化物 TFT 的技术路线。三星虽采取的是其自研的 Infinity Flex Display,华为采取第三方供应商京东方所提供的柔性屏,但技术路径却相同。
具体而言,李斯给出了 LTPS 方案对良品率影响的两大因素。首先,TFT 器件中的硅材料以及透明导电材料 ITO 等在反复折叠过程中有脆裂的风险,一旦脆裂就会出现坏点或断线等不可修复的缺陷。其次,折叠屏对于偏光片和保护盖板的要求都比曲面屏要高,保护盖板与折叠屏贴合后在折叠过程中的应力也会产生影响。
但不论是何种技术,良品率都是制约价格的最大原因。“柔宇的手机当时可能是为了对标 iPhone XS 才有了这么一个定价,实际从成本来讲应该是赔钱的。”李斯认为这也是为什么真正拿到 FlexPai 的人不多。
他把良率爬坡上升到了一个“关键”的位置:“折叠屏手机要想大规模的普及,显示面板良率提升,价格下降是一个关键因素。有些厂商通过挖人想少走一些弯路,但良率爬坡这个过程,谁都绕不开的。”
早产:问题一箩筐
贵却不是唯一问题。
“我并不关心拍照、快充、搭载的芯片等等,抗划伤能力、使用寿命才是柔性屏手机最需要关注的参数。由于柔性屏本身的技术特殊性,这些是比较难解决的技术点,你应该关心能达到几个 H 的莫氏硬度。”李斯强调。
在抗划伤能力上,目前折叠屏的保护盖板是采用的类似于透明聚酰亚胺(PI)一类的塑料薄膜,然后在上面涂敷保护层,这就要求保护层的聚合物材料既柔韧又坚硬。
李斯介绍,现在研究的方向是将现在采用的 PI 膜更换成抗划伤能力更强的新材料,或者在 PI 上涂覆更耐磨的纳米涂层来提高抗划伤能力,但这样的解决办法是否能够比肩目前常规手机采用的“康宁大猩猩玻璃”仍然是个疑问。
20 万次折叠试验、10 万次折叠试验,这些数字赫然出现在厂家们发布会,手机厂商们无疑在强调:使用寿命、折叠次数这些问题我们也很关注。
对于采取氧化物方案的柔宇而言,PPI(Pixels Per Inch 也叫像素密度)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柔宇所公布 308 的 PPI 已是该种材料在目前市面上的极限,但现在普遍的手机屏幕 PPI 已接近 500。
不仅是这些与柔性屏本身相关的技术还存在种种问题。与手机本身相关的一些性能也在受到质疑,一位手机行业从业者说:“手机作为一部高频使用工具,需要考虑的体验因素非常多,容易出现短板与长处对消的情况。而作为一个平板来讲,新款 iPad Pro 的重量在 400g 左右,一般重量都与续航能力呈正相关,如果重量减低是否意味着续航能力会打折扣?”
恐惧型创新:用折叠屏开辟新增长点
那为什么大家还是蜂拥而至了?
李斯感慨,采取折起来是手机,展开是平板的这种形式也是希望通过延伸产品的使用范畴来开辟新的增长点。各安卓手机厂家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在获得面板厂商支持后争先恐后的发布折叠屏手机也是“被逼无奈”。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 年除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小米、华为在手机出货量上有所增长外,苹果与三星均出现负增长。而 2018 年全年的销量,比 2017 年下降了 4.1%。
各大厂商对实现量产的支持也有据可循。2018 年 9 月,维信诺宣布柔性 AMOLED“全面屏”产品成功下线,正式启动向下游智能手机产业链供货;11 月,京东方位于成都的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正式量产;柔宇要开始量产的苗头则是在 2018 年 6 月 6 日。相关资料显示,彼时柔宇已在深圳总投资约 110 亿元来搭建全球首条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满产规模超过每年 5000 万片柔性显示屏。
一位互联网行业观察者将此称之为“手机行业的恐惧型创新”:越来越难的硬件创新和出量压力使得各大手机厂商不得不造出些新声势,造出折叠屏手机。而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利润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对高溢价的追求成为必需。
体验提升: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
折叠屏的发烧友也不少。
在柔宇发布会现场,CEO 刘自鸿的每次参数发布都能引起场下观众一声叫好。科技信徒们持有这样的观点:“从这些发布会看来,我们不能确定产品弯折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但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创新有一定的意义。”
华为 Mate X 发布的转天有人在朋友圈里表示公开发售后一定会买,因为屏幕够大又便携,以后看文字和电影都方便。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手机厂商相信折叠屏具备市场颠覆可能性的源动力,这两大优势可以让手机快速蚕食平板电脑的市场。
但挤压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并不容易。真正的体验提升不仅依赖硬件技术的升级迭代,对软件也提出了要求。“要替代平板需要手机系统及应用程序的适应性匹配。在这一点上,安卓手机阵营有一个天然的弱势。因为谷歌服务的缺失,Chrome OS 无法在国内正常使用。国内安卓平板只是安卓手机的放大版。”不过,李斯猜测随着折叠屏手机的正式发布,谷歌可能会加快安卓和 Chrome OS 死亡的脚步,新的 Fuchsia 系统将可以在 PC,平板和手机上运行、自由切换。
安卓的弱势恰恰是苹果的优势。iPhone 和 iPad 都是使用 iOS 系统,如果 iPhone 发布折叠屏手机能实现折叠起来就是 iPhone,打开是 iPad,这样折叠屏版的 iPhone 变身轻量级的生产力工具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苹果更新柔性屏技术专利的原因。
如李斯所说,柔性屏技术的成熟,折叠屏手机的普及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或许不可预测。但在各大手机厂商的重金加持下,折叠屏手机的风一定还会吹上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