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已不够用。
3月13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此前坊间猜测的版本部分被证实: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
面对天文数字一般的融资额,很多人开始感到麻木。但是对于任何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来说,这既是对刀光剑影过往的肯定,也包含了对沙场点兵未来的期许。每一次融资,都意味着距离独角兽更近一步。
ofo小黄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的消息称,“这是共享单车行业由规模化增长转入精细化运营阶段获得的首次融资,再次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这笔融资的兑现,不仅鼓舞了分享经济模范生的士气,更为共享单车下一步的全球扩张,高筑起资金壁垒。
全球移动数据研究机构Cheetah Lab(猎豹全球智库)在3月7日发布的首份《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称,ofo小黄车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均稳居行业第一,远超中国摩拜以及海外主要竞争对手oBike 、LimeBike。
但如果ofo小黄车要想进一步巩固市场老大位置,则需要在海外增量市场上继续扩大优势。猎豹全球智库预计,在未来两年内,ofo在全球还将拥有超过10亿骑行人口的潜在用户和增长空间。
如果ofo小黄车能够拿下新增市场70%以上的份额,那么共享单车全球铁王座才算真正坐稳了。
01 新四大发明里的超级巨星
ofo小黄车、摩拜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单车。
八十五年前,大先生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曾这样讽刺国人的麻痹愚昧: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今日不同往昔,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之后,在互联网时代,高铁、网购、手机支付、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虽然高铁、网购、手机支付并非中国首创,但却被中国人发扬光大,如今,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占全球近60%,网购规模也遥遥领先位列世界第一,而移动支付更是让中国人养成了出门不带钱包的习惯。
不过,新四大发明的出海之路堪称风大浪急:墨西哥和泰国原本敲定的中国高铁订单,都因对方内政问题而夭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信用卡、支票普及的美国、欧洲仍处于试水阶段;网购方面,阿里京东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尚未建立全面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共享单车倒是一个幸运的例外。
在新加坡,ofo海外版的活跃渗透率稳居第一为4.1853%,分别大幅领先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oBike、SG Bike三倍多和四十多倍;在泰国,oBike的周活跃渗透率尚不及ofo海外版的百分之一。
中国共享单车同样在发达市场势如破竹。
据《金融时报》报道,在英国,为中国共享单车ofo打工,要比给外卖服务Deliveroo送餐更赚钱。ofo海外版在英国的活跃渗透率为0.0258%高居第一,摩拜、新加坡公司oBike、英国本土的Pony Bikes的活跃渗透率分别位列第二到第四名。
法国市场格局也大同小异。今年初,考虑到“对我们单车的大规模破坏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娱乐活动”,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无奈宣布退出法国之际,却正逢中国大陆公司高歌猛进。ofo海外版在法国的活跃渗透率为0.0177%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的oBike的两倍多。
在意大利市场前四名中的三席为大中华企业所占据:摩拜单车拔得头筹,而ofo海外版、oBike分别位列第二、第三。来自中国的小黄车和小橙车,为佛罗伦萨和米兰等热门旅游城市增添了新的风景。
相比欧洲,在汽车文化盛行的美国,共享单车的推进更为曲折复杂。
据统计,到2016年底,整个美国只有55个城市拥有公共单车系统。ofo和摩拜在美国市场遭遇了强敌——美国本土的LimeBike的周活跃渗透率位居第一,大约是排名第二的ofo海外版的三倍左右,是排名第三的摩拜单车的十倍多。
02 三点经验值得创业者关注
共享单车全球化后势如何,主要玩家能否做到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其一,从利益分配看,出海企业能否调和好当地多方利益,而非零和博弈。
高铁、网购、移动支付最早兴起于欧美,但在中国得以发扬光大,而无桩式共享单车倒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创造,应用了最新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曾入选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但真正让国外政府和用户接纳中国共享单车的是它的便捷性和经济性,特别是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把单车数据与城市大数据的打通之后,将产生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分析结果和公共价值。
在中国,共享单车扮演的是“通勤利器”角色,主要解决的是长距离通勤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其使用高峰与通勤高峰基本一致。在欧洲国家,骑行自行车更多的被视为健身和环保的行为,例如,意大利的用户骑行共享单车集中在午后2点到晚上7点左右。
但这也并非绝对,在一些欧洲城镇,单车也是重要的通勤工具,例如ofo在剑桥的投放,最初也是服务于学生通勤。虽然用户习惯不同,但共享单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市场,都属于私营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范例,不同程度减轻了政府相关投入负担。
其二、从扩张策略看,能否征服发达市场,“先难后易”没准是条“捷径”。
“先难后易”也是联想、海尔等老牌制造公司曾经验证过的成功经验,先行选择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落地,这样最大好处是,通过这些国家更高标准的市场检验,提升和改进服务。
虽然有oBike这样强大的本地竞争对手,但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还是凭借更低廉的使用成本、更细致的运营赢得了本土用户:在伦敦市场,摩拜单车采取的是和第三方公司合作推进业务,以便更容易打开局面;海外版 ofo小黄车会根据欧美用户的身高、体型和骑行习惯,来选择比国内更大尺寸的车架。
在经历了发达市场用户更苛刻的考验之后,中国共享单车品牌的口碑和经验有利于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市场。
其三,从价值观看,在提供实际功能之外,能否把共享单车转化为强大文化符号,也是突破中国制造局限的关键。
在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买买买”,给海外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彭博统计,2017年,中国企业或资产参与收购兼并活动共计5772宗,为过去5年新高,交易金额高达1817亿美元。
但资本输出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引发对方的戒备心理,甚至留下“只是为了圈钱捞钱”的误会。但如果一项产品在输出海外时,能够带有强烈的文化符号意味,则容易淡化资本其负面效应。
中国的全球化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之中:即从单一的产品、资本到商业模式、价值观的输出。
在今年美国西南偏南(SXSW)大会上,也出现了ofo小黄车的身影。一位名为 Steve Knapp 网友在Twitter发帖说“ofo无桩式单车已经运抵奥斯汀,在西南偏南大会结束后,我希望它们一定一定一定还能留下来。”这无疑透露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的共享单车正在收获它们的美国种子用户。
复盘共享单车出海全过程,其相对顺遂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车本身就是环保出行的代名词,更容易获得跨文化、跨体制、跨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认同。这也许才是中国共享单车给有志于进军海外市场创业者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