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攻下”美国:华为还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

不久前华为在美国加州和中国深圳同时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这些知识产权包括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

华为的专利战并不止于此,日前华为又向美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华为在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法院提交的起诉书中称,T-Mobile正在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且未签署许可协议。华为早在2014年6月联系T-Mobile,要求后者签署保密协议开始专利授权谈判,但T-Mobile拒绝签署保密协议与授权谈判。而T-Mobile的理由是,认为对方的专利授权要求违反了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从而拒绝达成专利授权协议。

在该案中,T-Mobile同意讨论许可协议,但最终拒绝华为的提议,并指责华为的要价不公平、不合理,拒绝签署协议。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一家公司的专利被视为标准关键专利,其必须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进行授权。但在现实中这些原则是含糊的、不可靠的。类似的一案在中国,高通在上海和北京知识产权法庭向魅族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魅族侵犯了高通涉及3G以及4G LTE无线通信的相关专利。但魅族也拿出了同样的理由:称高通的专利授权要价太高,是违法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性原则的。

华为向美国T-Mobile发起的专利战,目前看来也更多的是试探性动作,也并非有绝对的把握,是否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其中双方依然有模糊与各执一词之处。

多年来华为之痛:搞不定美国政府与运营商

华为最近频频发动专利战,更剑指美国运营商,也缘于美国市场是华为之痛。2012年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将华为和中兴这两家中国通信设备提供商贴上了安全威胁标签,称这两家公司的设备可能被用作中国间谍活动的后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华为的进入,因为他们认为华为是一家具有中国军方背景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使用它们的设备将会给他们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华为也曾反复表示,这一说法毫无法律依据,但是这一报告认定如此,华为无法向美国一线无线运营商出售电信设备。也因为如此,此后的华为在美国便一直专注于规模更小的无线运营商。

早在2013年,华为执行副总裁徐直军在年度分析师峰会上称:“我们对美国市场已经没有兴趣了。”但他认为的不感兴趣,并非主观意愿,而是客观现实:华为其实很希望进军美国市场,但得面对现实。华为之所以主动放弃美国市场,实在是因为搞不定美国的政府和运营商。

此后,华为依然有在海外市场、美国市场持续扩展运营商,与45家全球顶级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却一直未能拿下美国的一线运营商。这几乎成了华为的心结,也就是说,美国市场是华为多年来最想攻破的堡垒,却面临着最大的困难。但随着华为正在崛起,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第一,如何开辟海外市场,如果走向高端市场,就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而要拿下高端市场,依然要回到美国市场打响品牌。因为华为未来若要与苹果争雄,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必然需要在美国这个全球科技与经济中心拿下品牌认可度。

余承东今年5月曾在香港举办的Converge科技大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华为目标是在五年内超过三星电子和苹果公司。并称未来增长主要来自高端和优质业务板块,如果想销量领先,就必须在高端市场领先。那么就得提升美国市场业绩。

状告T-Mobile:华为以退为进,专利可以是谈判筹码,目的是要推进华为在美国的业务

如何提升美国业绩,从何处下手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对于华为而言,要想在国际高端市场争雄,提升品牌价值,现阶段与其说拿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不如采用专利诉讼。目前华为拥有的专利年许可收入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从另一方面看,打入美国市场,也必然需要破除专利壁垒,从某种程度来看,华为自认为已经准备好了,有数据显示,华为在美国拥有9800件专利,其中7400件是通信技术专利,2200件数字处理技术专利。诉讼战一开,可以让华为的专利被认可之外,继而提升华为终端在海外的品牌价值。

因此,不少人认为,比起品牌和技术合作,专利诉讼则更加有利于华为在美国的品牌营销,也有利于华为与美国运营商的谈判砝码。

所以说,华为向三星以及美国运营商打响专利战,向外界表明并展示华为的实力,并暗示美国运营商依然需要用到华为的专利,华为与美国运营商是捆绑的一荣俱荣的关系。若撕破脸,华为也有专利筹码让你难受。

与T-Mobile的专利诉讼,透露出来华为的目的是想以退为进,破釜沉舟,将其作为与运营商的谈判筹码,似乎种种情况说明,华为累积专利然后不断发难,可能与华为海外战略与全球品牌营销有关,也是目前的战略需求。

专利战肯定要打,打有其必然的原因,以此表明实力与存在感,不然被当成软柿子,也在告诫国外,并非只有美国懂得用专利来打压对手。但与此同时,这种策略或许过于激进或者说时机选择不当,从大国博弈层面来看,华为的策略可能引发对方的警惕继而触发更加强烈的反弹。因此,从美国市场与华为双方的需求都来看,华为想进入美国市场多于美国需要华为。虽然华为发言人认为:“诉讼是最后的解决争议的方式,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常见方式。”

“攻下”美国已被提上日程:华为还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

余承东曾表示,在华为全球化战略中,“攻下”美国已被提上日程。但还需要思考的是,华为选取的是否是一个正确的时间点?或者说,是否有正确的策略,对待三星与美国运营商T-Mobile,采用同样的专利策略是否合适?在西方圈子,专利是是企业间竞争必不可少的手段。三星作为华为的竞争对手,专利大战可以拖住竞争对手的攻击步伐,但对待美国运营商,合作多于竞争。比如说,iPhone在中国市场,与国产手机打专利战无可厚非,但如果要与中移动等运营商对簿公堂,苹果肯定会先冷静一下。

比如在国内互联网巨头之间,也存在诸多暗战与专利侵权斗争,但目前很多企业明面上并未挑明争端,而是先将证据握在手里,继续保持合作关系,一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彼此撕破脸或者竞争加剧到了万不得已,才会给予致命一击,也就是说,选择正确的时机发难。

雷军曾经说他的人生哲学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对华为来说,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全球化战略的顺利推进。不可否认,华为频频发动专利战也在全球市场造势,寄希望提升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但从另一方面看,华为的过早发难,从外界的有色政治眼光来看,或显示出中美两国相互间日益加深的不信任,也让美国市场加强了对华为的警惕。之所以说现在时机不对,也缘于华为目前在美国市场尚未站稳脚跟,华为已经崛起,但还没有强大到不需要战略同盟军不需要依赖运营商的地步。但国内崛起的华为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在美国,华为手机还没有存在感。

根据数据研究公司comScore调研结果显示,苹果和三星依然是美国市场的霸主,加起来占据了接近70%的市场份额。华为诸多旗舰机型在美国市场却不能上市。华为多年来一直强调要与三星苹果分庭抗礼,但显然需要和美国运营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美国市场95%的智能手机都是通过运营商渠道销售。

当然华为发起专利战的目的也在这里,与美国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的专利战一开,若赢了官司则有可能让美国运营商T-Mobile妥协与其签订授权协议,但美国智能机市场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T-Mobile背后所代表的运营商市场不可小视,因此也有可能让华为快速实现在美国销售智能机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就好比谷歌目前要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困难重重,也是因为欠缺了一些政治智慧。所以说,更多的情况下,华为未来的成功更需要美国市场,只有在全球化中的核心驱动甚至主导地位,才能与全球化红利高度捆绑,推动全球大规模的通信基础设施投资与终端销售。

为进入美国市场 华为发起的这场专利战也是一场冒险

任正非曾在《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的讲话中提出:“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面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

如何打开美国市场,找到方向,走出当前迷茫期,华为也在探索,华为发起的这种专利战也是在冰刀上行走。很多情况是,在长达多年的法律诉讼、上诉以及反诉,最终达成和解或专利授权。华为若胜诉,通过向美国第四大运营商通过与运营商签订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后,对方合法使用对方开发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华为可以以此为谈判筹码,让当地运营商允许其相关业务进入该市场。但华为若败诉,也将可能丧失了与其交好并利用运营商渠道销售手机的最佳机会,甚至与美国运营商层面有更多隔阂与不信任。某种程度上,华为这场专利战也是一场冒险。

因而,撞开美国大门,在依赖专利之外,华为应该还有更多灵活的方式,并且要选择正确的打击的对象来示威,我们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有着其本身的封闭的孤岛效应,在电子产品自成封闭体系,外来势力很难进入,后来日本运营商却愿意主动接纳引进并大力推广iPhone,可以看出产品本身才是最本质的竞争力。目前而言,对待美国运营商,如何通过大棒与面包兼施的策略,也考验着华为的平衡之术与政治智慧,否则极可能走向自身预想的反面,导致华为的美国梦再度搁浅。

(原文标题为《起诉三星与美国运营商:华为为何频发专利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华为  华为词条  攻下  攻下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智慧  智慧词条  政治  政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