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就写过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品牌咨询公司做策略分析。这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在这期间我养成了许多非常好的工作习惯,日后都对我的职场生涯帮助极大。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条,也希望能对各位准备找工作的朋友有所启示和帮助。
1.做事善始善终,养成闭环思维
判断一个职场新人是否有潜力,不是看他够不够聪明,也不是看他努不努力,而是看他有没有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这个感悟来自我的亲身经历。
我以前是一个做事虎头蛇尾的人。有一次接手一个客户的项目,在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干劲十足,可随着后面新项目的增多,我的精力开始分散,最后只花一点点时间在这个客户身上,做出来的方案质量自然就下降了。毫无意外的,我遭到了客户的投诉。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遭到投诉。我的老板也丝毫没有给我情面,直愣愣地把客户的投诉邮件甩在我脸上。看着邮件里那些表面礼貌实则扎心的字眼,我无地自容。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位客户写的话:
“对于Allen 的工作表现我们非常失望,这本是一个有潜力做成标杆的项目。”
后来我的老板下班找我谈心。说是谈心,其实是教导。她告诉我,她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项目做砸了,项目还没有到最后阶段,这可以补救。
她生气的点在于,我一开始干劲十足的样子给了客户一个很好的印象,可是到后来却急转直下。这种态度上的巨大落差会让对方对公司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而这会影响到公司后面接下来其他项目的进行。
“你知道职场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吗?”老板问我。
我随便乱猜:“专业?天赋?勤奋?...”
她连连摇头。
“是承诺。”她认真说道。“作出的承诺,就是你在合同上签的字。既然开了这个头,那么接下来硬着头皮也要把事情顺利做完。哪怕中间不吃饭不睡觉,拼了命也要履行你的承诺。这叫契约精神,也是你以后在职场上,赖以生存的根本。”
这番话对我冲击极大。在此之前,我以为只要能把工作按时完成就好了,哪怕是这次投诉事件,我都以为只要后面在项目上弥补回来,再和客户道个歉就没事了。
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会对我后来的职场发展产生这么深刻的影响。
后来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老板当初的这番话非常有道理。一个客户,一次项目,一场合作的得失,充其量都只能算商业“战术”;然而,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契约精神,这些都代表了你在职场上为人处事的“战略”。它们是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准则。
战术可以随时调整,战略却不能轻易改变。
所以一定要养成做事的闭环思维,时刻记住要“Close the deal”. 有了好的开始,那么就不要让结束变得难看。这既是一种姿态上的优雅,更是态度上的专业。
任何一件事情,一个项目,服务一个客户,都要善始善终。即使中途不得已必须退出,那么也要让这个退出变得得体。
什么叫得体?很简单,做好工作交接。面对新接手的同事,不厌其烦地交代清楚每一个细节,确保对方完全明白为止;面对客户,耐心道歉并且解释原因,确保对方从心底理解你的立场,而不是随便甩手走人。
我遇见过一个离职的同事。在他离职2个月后,还能耐心地跟前客户解释项目发生的问题。这种态度就是榜样,值得每一个新人学习。
2.即使放弃,也要有充分的理由
领英最新的“职场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显示,仅有29%的95后毕业生工作和专业对口。这意味着有大约71%的人,人生第一份工作跟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
“感兴趣的工作不是这个,根本不想做。”
“我喜欢的事情和工作完全无关,这该怎么办?”
“刚进新公司时充满期待,一个月以后就不想来上班。”
这些问题,我在后台每天都会收到。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工作。所有工作,都会有让人期待的一面,也会有让人失望的一面,不同的只是二者之间的比例罢了。
我的职业生涯中,所有那些让我开心的工作,一开始都让我提不起兴趣。
我曾做过避孕药品牌。作为一个钢铁直男,当初我是拒绝的。但随着后面工作的深入,我发现许多好玩的东西。例如年轻女孩的小心思,她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她们对男朋友的想法等等。这些我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信息,都让我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感到兴奋。后来这些知识间接让我开辟了女性消费品市场的经验,我的技能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这让我得到一个启示,就是看问题不要犯“第一眼”的毛病。
我们判断一个工作适合不适合自己,第一眼是看不出来的。因为第一眼永远只能看到表面,深入不了本质。就像很多新人去找工作,觉得出入高级写字楼,办公室漂亮,或者食堂饭菜好吃,每天有班车接送,这就是好工作。这些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真正让你当下,甚至是未来十年二十年能得到可持续成长的工作,都需要日积月累地沉浸其中去感受。边感受,边反思这份工作的要求,与你的能力是否匹配;反思这份工作未来的成长空间是否有局限;甚至反思如果你未来离开这个公司或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教会你的技能是否可以让你不愁饭吃。
这全都是第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当你对一个工作的了解还不到60%的时候,就说不适合自己,那是不是也太草率了?
哪怕这份工作真的不感兴趣,起码也要找到你不感兴趣的点在哪里。它们在哪些层面不适合自己,是工作环境不喜欢?同事关系不好?工作内容枯燥?还是老板对你太严苛?
想清楚了这些,别急着想怎么逃,而是继续想:如果有机会去改变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比如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尝试适应新环境;也可以去找老板诚恳地聊一聊,把你的想法和困惑告诉他并寻求指导;甚至还可以向身边的一些前辈倾诉,从他们的视角获得不一样的看法。
这个过程不仅是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一个全面了解自己的好机会。
我并不是建议大家遇到烂工作不要放弃,而是不要轻易放弃。这中间的区别在于,你是否尝试过所有的解决方法,是否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你做出放弃的决定。
什么叫充分的理由?足够理性,足够全面,足够对未来的自己负责。而不是当下情绪化的借口,也不是一言不合就辞职。
我以前做了整整一年的品牌策略分析。最后让我放弃这份工作的理由,是行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颠覆了品牌传播的传统思维方法,过去的一套知识体系亟待变革。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足够强大到让我愿意降薪转行的理由。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的决定完全正确。
想要放弃不难,难的是真正看透之后的放弃。
3.比起优势,你更要了解自己的劣势
越早知道自己劣势的人,成长得越快。这是我最后一条亲身体会。
优势能够让你在专业领域所向披靡,然而劣势却能帮你找到事业上的好搭档。
商业社会,绝不存在"One Man Army(一人军队)”。一个人的能量是线性增长,一个团队的能量却可以是指数增长。职场越到后面,合纵连横的意义越明显。你将要学会搭配具备不同特长的人一起协作,而不是一个人做到死。
搭配好团队的最大前提,就是清楚自己身上的劣势在哪里,如此才可以取长而补短。
比如我在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就非常清楚,自己不适合做细节统筹、多任务并行之类的工作。一旦碰上3个客户同时找我,就会六神无主(得知这一点,还是因为我曾做过半年的客户服务,后来发现实在不喜欢。所以你看,做不喜欢的工作是有助于发现自己劣势的)。
相反,我更喜欢沉浸式的独立思考,不喜欢被周遭琐事打扰。但这些琐事又必须得处理,不然客户会觉得你不重视他。因此在往后的工作中,我都会刻意去寻找擅长做这类工作的同事,和他搭档。而我,就把精力主要放在大方向的规划上。
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比起以前我一个人去应付客户,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所以我强烈建议各位,趁早去了解自己的劣势在哪里。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逼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并从中总结出做不好的原因。这样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进而知道未来你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搭档。
就像美剧《绝命毒师》里的两位主角,一个是大学化学老师,精通各类化学原理和药品制作方法,却不懂商业和销售;另一个是社区混混,通晓各路毒品销售方法和江湖关系,但是手上没“货”。这个组合就是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
一个不懂交流只会埋头做研发的程序员,就需要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帮他将好的产品想法卖出去;
一个细节执行力超强但是缺乏战略思维的人,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导,帮他指引方向,避免做无用功;
优势让你树立壁垒,劣势帮你补足差距。你越早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越早就会形成“搭配合作“的意识,以后走得弯路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