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到几位前辈的指点,在空闲时间读了两本和消费有关的书:一本是关于美国零售渠道变迁的《品类杀手》(哈佛出版社,成书于03年);另一本是日本人写的关于消费趋势的《第四消费时代》(三浦展,2014年的新书)。
《品类杀手》简单明了,讲述了从邮购目录——百货商场——品类杀手店——连锁超市等渠道的演变与更迭。可以看到,渠道总是追随客群的步伐:当消费者仍聚集在城镇时(1930年前),西尔斯通过邮购目录地方式向镇上的居民进行销售;当消费者涌入大城市(1930-1950),梅西百货用豪华的商店和热情的导购在城市中快速发展;
二战后(1950-1980)富裕的中产阶级开始到郊区生活,家得宝,玩具反斗城这样的品类杀手店开始崛起,满足中产家庭一站式的深度购物需求;随着消费者更加富裕和挑剔,对价格,购物的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便利店,城市1元店(Dollar Tree等)等小型化、更加方便的购物形态占比又逐步增加。
(弘章资本对渠道变迁的总结)
作者将这一变化的历程概括为“零售的达尔文主义”,即零售渠道的演化是一场残酷的适者生存的效率比拼。沃尔玛的童鞋自嘲道,如果说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狠低,竞争超级激烈,是一门“卖白菜”的生意,那零售可以说是“卖白菜梆子”的生意,需要一点一点地讲坪效、扣成本。
之前谈零售从“成本”纬度谈的已经很多了,采购成本,员工成本,房租水电,获客成本等等。但根据我最近的观察,消费者有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
距离近: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从邮购,到百货,到便利店,再到售货机,O2O上门,商品距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哪怕距离更近的产品要贵一些,对于即时消费的商品也是可以接受的。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贴近消费者,恐怕是个永恒的命题;
品类全:品类杀手的专业店胜在大而全。2000平方米的巴诺超级书店,1万平方米,5万多SKU的Home Depot,充分满足了消费者深度逛的需求。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纬度不是单向的,在“基本款”商品上消费者出现了“懒得选”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渠道品牌,以及精选商城的机会;
价格低:同样的商品,当然价格越低越好。为了避免同质化产品的赤裸裸的价格战,渠道深度定制产品成为一种趋势;
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更像是一本随笔集。岛国学者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案例,访谈,思维缜密又庞杂。每一层次的消费习惯变化,作者都会从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的年龄/婚育情况,消费者心里机制,设计趋势,雇佣环境,甚至阶级分层等层面论述。而这每一个层面,有时又会展开到若干个现象与逻辑点。岛国治学之严谨,还是很敬佩的。
三浦展将消费社会分成四个阶段。有趣的是,时间点上与美国渠道更迭的时间点接近,可以用二战前,战后到1980年代,80年代至今这三段来划分。但《第四消费时代》想强调的是最近10年日本新的消费趋向。概括来讲:
二战前是第一阶段,大城市中心逐步形成,富裕阶层开始追逐大品牌;
战后的黄金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产家庭开始购买大量的电器/私家车/奢侈品,追求美式生活;
1975年石油危机之后,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加大,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小家电和多样化的品牌开始出现;
2005年开始,老龄化和单身比例增加,消费者开始追求朴素和日本本地气质的消费;
(不同消费时代的比较)
第一到第三消费时代是容易理解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第二消费社会的大背景是经济的高增长(类比于天朝改革开放30年),第三社会的拐点出现在经济显著放缓的1974年,经济也从高增长(9%)进入温和增长(4%)的状态(类比于今年提出的“新常态”)。
从人口的角度,第二经济社会是出生率较高,且快速向大城市集中的30年,第三经济社会出现在人口增长放缓(天朝全面开放二胎,估计很快就要鼓励生育了吧),东京都等大城市逐步饱和(16年帝都开始控制人口流入)。
(东京都在不同消费时代的人口,单位:百万人)
不难看出,类比于日本,无论从宏观经济角度,还是人口的角度,中国应该都在第二消费社会到第三消费社会的转型期。某些趋势是惊人的相似的,比如日本在第三消费时代开始时(1980年初),单身者的比例开始逐步提高,消费上从越大越好,到开始追求“轻,薄,快,小”。我国从2004年开始离婚率就稳步上升,结婚率在13年开始下降,单身者的占比未来一定是增加的。消费上也从追逐欧美大牌到相信本土品牌,对产品有更为精细的追求。
当然,中国最大的特色在于巨大的消费规模,以及多层次的市场。虽说有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加持,但北上这样一线城市的消费偏好与乡镇市场仍有巨大的差异。富裕的乡镇市场正处在第二消费时代,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正在向第三消费时代转型。
虽然作者全书的重点在于讲述“第四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日本本土意识,地方意思,分享意识的崛起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全书讲述“第三消费社会”的一节,作者引用的几段藤冈的文章。至今读起来,仍荡气回肠。最后,抄录一段,向原作者致敬,感兴趣的朋友建议买来读一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凭借经济这把利器一路走来,任何事情都以经济价值来判断,否则无法理解,无法满足。但最近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征兆……因为美的东西本身就是美的,所以牺牲一些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也无妨,这种纯朴的感受在每个人的心中,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只有经济的繁荣无法实现人人富裕,现实生活的实际感受激发了人们的觉醒。
不顾一切拼命发展,无疑就是“心”的问题……银座的柳叶枯萎,隅田川的鱼大批死亡的时候,人们做何感想?我们被物质欲望鬼迷心窍,讴歌经济发展,所以估计不会有一丝感伤吧?
以前的旅游动辄就像卖画、卖明信片似的贩卖目的地,这样的旅游就沦为看电视上的画面一个水平。旅游的喜悦在于自己创造的喜悦,在于发现日本,并在其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乡间布满尘土的无名小路很可能拥有悠久的历史,亦或是见证了无数的故事和传奇,还可能闻到想也的气息,听到收获的歌谣。这些地方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体验。这才是旅行,才是重新发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