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企业公关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媒体形态一直在演变,但企业的公关需求一直都在,不管是品牌传播,还是危机公关,企业主都希望把正面的消息快速送达目标用户。
往前数几年,投放广告是消除负面的最有效手段,辅之以删稿、下版面等“灰色”手段,基本能够满足一般的公关需求,但这一套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兴起后已逐渐失效。传统公关链条逐渐失控:主流媒体权威扫地,传播渠道的碎片化所带来的多元表达让企业往往顾此失彼。
前段时间的“秦火火”案,也从侧面证明了网络暴力很容易被煽动,一旦有人恶意引导,在微博这样的公众性平台极易失控。而与此同时,原来活跃在传统媒体上的自媒体人脱离了机构的约束,自我意志得到释放,企业的任何一个小纰漏都能被这批专业人士发现并放大。上述种种,都给企业的公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面楚歌,但不知道“敌人”在哪,该怎么办?很多企业选择了被动挨打,出了篓子就派人灭火,实在搞不定就“装死”,反正老板的怒火总有消停的一天。
但这些似乎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关经理的表现,被老板炒鱿鱼也是迟早的事。那么,到底该怎么办?
被中粮收购后的蒙牛的一些新举措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了一点新思路。
从母公司中粮空降来的女总裁孙伊萍与笔者沟通时表示,去年入职时蒙牛刚经历一起“信任危机”,作为国内奶业老大的蒙牛在整体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孙伊萍谈到,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会放大企业的负面消息乃至谣言,有影响力的大V和新媒体在微博、微信上的一句话会得到迅速扩散,三人成虎,谣言即使最后被澄清,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已难消除。
在被问到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公关难题时,孙伊萍表示,练好内功是企业做任何公关活动的基础,但光练好内功也是不够的,特别是食品行业,用户获得成本很高,稍不留神,一次事故就足以葬送多年积累的口碑。孙伊萍坦承,即使在欧美,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但国内违法成本相对低很多,很多小企业为了一时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对整个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媒体介入后往往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目前的现状之一。
现实很无奈,改造起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但也不能撒手不管。蒙牛在与新媒体沟通方面独辟了一条蹊径。据孙伊萍介绍,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蒙牛把80余位微博、微信知名网友和新媒体代表请进来,与孙伊萍等高层直接展开对话与沟通,这个活动已举办6期。
数据背后是企业公关行为在新媒体时代的变迁之路。孙伊萍表示,蒙牛在未来还会继续把意见领袖请进来,主动沟通,利用大V影响力传播企业品牌;面对网上的负面声音,蒙牛会主动与信息源沟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消除误会。
蒙牛的社会化营销之路能走多远?还是留给时间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