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做过策略、传统和Social文案后,我重新认识了“创意”

什么是创意?你理解的创意是什么?看得浅的人才会说这句文案写得好不好,想得深的人会说这个创意好不好。

最近思考了很多困惑已久的问题,打算一一拿出来探讨分享。包括之前那篇——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所遇到的瓶颈?说白了其实就是自己本身文案底子不好,入行后又太去关注怎么写文案这层“表象的东西”,而忽略了其源头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在很多外行的人眼里,做文案、做广告,都还以为搞印刷名片的、在电线杆上拉横条的……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每个广告人都自诩是一名“创意工作者”。但大部分人,他们跟创意唯一的关联,就是永远都在谈论“别人的创意”。时刻盯着网站、好友都在推送、疯转哪些刚出炉的创意案例,为了表示自己也看过,抢先分享到朋友圈,完成每天创意工作内容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些创意案例的传播热潮过后,再倒回去看看,这些创意真的好吗?很多案例,如果不翻出来,你还能记得住什么吗?当初认为它好的原因,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转发评论它吗?或者只是因为自己笨,想不出什么好创意,认为别人想出自己想不出来的东西就是好创意?还只是单纯觉它某句文案写得好,形式比较新颖……看越多、想越多,我发现别说辨别创意的好坏了,“什么是创意?”我都模糊了。

其实从入行到现在,“什么是创意?”这个概念我都一直没搞清楚,不断进入更大的圈子,也一直推翻之前的认知。

最开始,在一家小公司做文案的时候,工作任务就是写写产品画册,撰写新闻稿。那时认知的创意,就是把一双鞋、一件产品,形容得非常牛B;企业搞了场秀,品牌做了个小活动,把品牌描述得迈上了人生巅峰一样。

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看到了一个电视购物广告,知道“候总”的人应该就懂,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公司。当时我就在想象,当消费者看到我写的这种广告文案,是不是就像在看候总嘶声力竭的表演一样。这不是创意,这是杂技。

做策略时,对“创意”的理解。

后来换了一家稍微大一点本土广告公司,这时候才开始真正接触到品牌层面的一些东西。跟了一个现在看来还算不错的老大,做他的助理,主要工作就是把他的想法梳理成PPT,从文案转到了做策略。

当时做广告没有像现在那么多“花招”,传播渠道和手段很简单,无非也就是TVC,做些平面在线下投放一下。TVC基本上也就是15S左右,品牌产品介绍两句,基本没有多余话让你去说。平面稿上形象代言人几乎占了一半的版面。

那时候的创意空间本身相对较小,对于文案而言,可能一句slogan,一个阶段性的传播主题就要承载一个创意。那时候对创意的理解:创意就是一个很厉害的概念,它能把品牌或产品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概念(那句话)是大创意,关于画面表现、TVC演绎的形式内容只是小创意。

虽然现在创意的标准和手段已变, 但在某些成功案例上,我发现依然适用。美的空调“一晚低至一度电”,京东618刚刚才做的“一年两次购物节”,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厉害的“概念”,可能那些创意海报、TVC、营销事件你看完都忘了,但它的概念印在你的脑海里。

【一晚低至一度电】

【一年两次购物节】

做传统文案时,对“创意”的理解。

后来我离开小城市,来到的广告重镇北上广,又从策略做回了文案。这时候才真正品读到圈内一些文案大咖的作品,一些国外好的案例,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文案可以这么写,创意可以这么去表达,创意可以不需要文案。

 发现很多优秀的创意并没有那么强的概念,也许它只是讲一个故事,说了一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就足以打动你。这时候对创意的理解:创意就是赋予品牌或产品一些“人性”的东西,给消费者一个“与品牌/产品本身无关”的爱上它的理由。

人性,不单单是指把产品拟人化,农户山泉“可以关掉的广告”,我认为也是赋予人性的一种形式。这一个小小的设置,让我觉得这瓶水特别有"人性的温度"。

越是冰冷的东西,保险、金融,哪怕是一块橡皮擦、一颗螺丝钉,当它们身上散发着一些人性的东西,便会让人不自觉的爱上它。

做social文案时,对“创意”的理解。

再后来去了一家social广告公司,在这里,没有什么具体的职位区分,不管文案、策略、客服、设计大家干的都是同一件事,想idea。这里跟客户提案的方式,没有传统广告公司前2/3PPT的各种推导洞察,就是直接抛idea。评判的标准就看你的idea够不够有创意。

这时候广告的大环境,案例网上已经越来越少能看到传统广告公司的作品了。倒不是说传统不行,而是它们被淹没在讲究短平快传播速度的海量social作品中。这些创意形式五花八门,这些创意套路完全不安套路出牌,这些明明是穿着创意外衣的高科技……每天刷着这些案例,都会不禁感叹,“为什么自己想不到”,“原来还可以这样玩”,“这才叫做创意嘛”……这时候我对创意的理解,创意就是创新,创意就是创造力,创造一种新的之前没有过的玩法。

尽管你的传播目的只是单纯为了“抓人眼球,让别人关注讨论你”,也一样要有让人觉得新奇、很有意思的点子在里面,否则这就不算是所谓的创意。(现在流行一种做法,找群人,干点比较出格的事,弄点噱头。第一个这么玩算,第二个再这么玩就不算创意了。)

同样是找一群人干一些事,看看别人老外怎么玩的,这才叫创意嘛。

李叫兽的南孚电池案例,之所以遭人诟病,也确实是这个案子做得毫无创意可言。很多人只是单纯从文案的好坏去评判,如果从创意的角度去看,至少我认识称得上是一个好创意的三条标准,它都没有达到。

可以对比网上另一个电池案例:电通为松下做了这么一支广告,以21种不同方式给电池充电。把这21种电池充电的方式印在了电池外包装上,在普通的交易平台上即可购买,品牌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分享每块电池背后的故事。

以上观点也许不一定正确,对于创意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和诠释,看了这些创意案例,你认为什么是创意呢?什么是不为创意而创意的创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意  创意词条  文案  文案词条  重新  重新词条  策略  策略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