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马老师往何处去?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自己五十四岁生日这天宣布了“传承计划”,张勇将在一年后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阿里巴巴开始进入“后马云时代”。这一天,2018年9月10日,还是阿里巴巴十九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个教师节。

马云的传承计划,毫无疑问会面临无数种解读,退休、退隐、幕后这些词汇会在天空中飞舞好一段时间。无论哪些词汇盘桓,都无法改变马云作为阿里巴巴创始人、第一号员工和永久合伙人的事实,同时也无法改变他的“马老师”身份。

从马主席到马老师,他被耽搁了差不多二十年。

“马老师”某种程度上是马云“回归”社会,从阿里巴巴的马老师变成社会的马老师。这是他心愿的达成,也是他志趣的归来。

事实上,据曾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波特·埃利斯曼(Porter Erisman)描述,早在1999年创业之初,马云就告诉人们他可能在四年后辞职,因为他并不适合做一名首席执行官,他会找一名“专业能手”来担任公司CEO一职。但是波特离开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已经意识到,成功地领导一家公司其实并不需要“专业能手”,也无需任何特殊的背景或技能。

马云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但曾鸣曾直言不讳地说他不是一位合格的CEO;2013年,马云在给员工的信中也写到:“9年前初创淘宝时,有位投资者朋友和我谈话,希望我有一天不再担任CEO。他认为我不会是个标准版的合格CEO,我同意他的看法呵呵。但我知道那时候我和公司都没有准备好。从那时候起,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为这一天努力。我们也许不会是最成功的公司,但我们希望自己是最持久、最具活力的公司。”

2013年,马云卸任CEO,陆兆禧接任;2015年,陆兆禧卸任CEO,张勇接任。阿里巴巴没有因之变得糟糕,恰恰相反,在马云CEO交替的这五年里,阿里巴巴完成了在美IPO、成为了亚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和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马云在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读大二。那一年他21岁,风华正茂。1988年,他大学毕业,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6年马老师。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说“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几天前,在“第三届全球XIN公益大会”教育分论坛上,马云说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师这一行,未来会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 “我做老师能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决定的,我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和想象。”

“我进入商界完全是误打误撞,本来就想玩两年,没想到一做做了20年。”

如今马云终于卸下了一件外套,回到了本初。他要找到正在消失的乐趣,那种能够与他长久以来的梦想、他所热爱的事情如影随形的乐趣。

他是幸运的,阿里巴巴有合伙人制度作为屏障,有强大的价值观、企业治理庇护。阿里进入“后马云”时代,对于阿里和马云,都可谓求仁得仁了。

杭州青年教师马云这漫漫的商业人生,从他在1999年9月10日创立阿里巴巴时,便已如宏阔的卷轴,只待展开。他的创业故事在中国耳熟能详、老幼咸知:十九年来,他遭遇冷眼、碰壁、被质疑、责难和詈骂,终至带领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翘楚。

如今阿里巴巴已庞大如商业帝国,电商、金融科技、云计算、智慧物流,诸平台已各就各位,未来清晰可见,挑战的乐趣日渐消殆,以致他两年前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说出了后悔创立阿里巴巴的戏言——

“说实话,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创立了阿里巴巴。我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从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变成现在这样,我本来认为这将是一家小公司。没有料到有那么多责任上身,每天有那么多问题。现在我每天都忙于执行主席的职务。”

人生犹如羁旅,爬坡时兴致盎然,平道疾步,无法欣赏路边风景,乐趣自然大减。所幸马老师又给自己开辟了新的战场,试图通过一场场公益战事,找到挑战的兴致。

马老师同样漫漫的公益人生,并不较他的商业人生起步为迟,从1995年的一场挑战中便已开启。

1995年某日,杭州电视台想做一个心理测试。他们找了五六个大汉在马路上撬窨井盖,看看是否有人出来制止。那天晚上,一个又一个行人视若无睹,直到有一个瘦下的、头发凌乱的年轻人出现。

那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来回绕圈,最后鼓足勇气指着几个大汉:“给我抬回去!”

这个年轻人便是马云。那时候他尚未创立阿里巴巴,其所拥有的只是“中国黄页”。当晚八点多,他骑了个自行车去加班,碰巧遇到此事。

“我忽然想到前几天报纸上登过,有个小孩掉到没有盖子的窨井里面淹死了。特别懊恼的是,五六个人我怎么打得过?而且一看个子都那么大。”

多年后,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我就骑自行车跑到前面去找人,骑了四五百米,警察一个都没有看到,边上也没人愿意跟我来。我绕了两圈实在忍不住,然后我回过去停下来,一只脚跨在车上,一只手指着他们:‘你给我抬回去!’”

他内心充满恐慌,但良知战胜了恐惧。“那时我在想,如果他们冲过来我肯定逃了,但是不说我又难受。这时候突然有个男的冲了过来:‘你说什么?’我看有人跟我讲话我就特别得意,我说喏,就是他们,把那个窨井盖抬走。他问,你想他们怎么样?我想他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呢?一看背后有个摄影机在对着我……”

“那天就我通过了这个测试。”

马云在十九年前创立阿里巴巴,尽管他在公司内推行公益,阿里也多有好人好事,但公益却从未在阿里内部体系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改变了这一切。在这一分钟里,一些钟表永远停了,一些人永远走了,一些建筑永远坍塌了,一些记忆永远消失了。

但有些东西建立了起来,譬如阿里巴巴的公益体系。

在那个下午,杭州华星时代广场的阿里巴巴当时的总部,地震余波同样使人们感受到震荡。

捐款救灾是本能的反应。这一天,支付宝员工收到了四十七封来自身边同事群发的有关灾情实时通报和号召捐款捐物的邮件。

但在当时,公益募捐,无论捐款还是捐物都只能通过传统的途径。企业或者单位捐款占大头,公众募捐占比很小,一般就是临时设立在社区、学校、单位的募捐箱,或者捐款人自己去银行转账。当天,地震之后,各大国字号公益基金会都公布了募捐账号,但等到下午5点50分,汶川地震的震级被确认为7.8级特大地震时,银行已经关门了。

产品经理俞峰一开始想要去四川震区,但很快自我否定了,去了也是添乱,他觉得还是该发挥公司和自己的特长,想不添乱的办法。

2008年,支付宝刚成立五年,阿里巴巴还没上市。许多人是通过报纸夹缝的广告,来到这家还不知道怎么盈利,却干得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

当时俞峰正负责推进线上支付,改变人们延续了上千年当面交易的习惯。仿佛电光火石,他想到,既然可以线上支付,为什么不在线上捐款?(张啸柏,《阿里巴巴在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商业人物”)

阿里巴巴的公益理念从那一刻开始迸发、成形。

几天后阿里巴巴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小组,马云是组长,彭蕾是副组长。他们拿出2500万专项基金,对口支援重灾区青川县。

一批批来自阿里巴巴的志愿者也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四川,他们试图进入震中帮助救援。里氏八级的大地震已经将整个青川变成了废墟,他们想进入震区内部并不容易。他们想找个人带路,转来转去,不知道怎么找到一个叫李海市的人。

李是当地的一位公务员,地震发生后参加了救灾,也在互联网上发起过募捐。他带着阿里巴巴的志愿者在震区参加了一周的救援。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抗震救灾结束后,阿里巴巴要参与青川灾后重建。彭蕾找到李海市,邀请他加入阿里巴巴,到新组建的“社会责任部”工作。李同意了。他是阿里巴巴社会责任部第一位员工。

“我不知道公益,也不知道社会责任,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觉既然灾后重建,这个地方需要人在四川做这个事情。”

李海市在青川工作了整整一年,在那里建立了“阿里之家”,就地招募了驻守小二,开始了阿里巴巴对青川的十年援助之路。

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其巨大的冲撞,给中国企业家们进行了公益启蒙。王石、王健林、马云、马化腾、马明哲都被以各种方式卷入当中,一位叫陈光标的精明商人,藉此一举成名,还被奉为“中国首善”。

大部分中国企业家在当日还分不清公益与慈善之别,以为捐款、救灾便是公益,但马云此时已为阿里巴巴的公益之路树下路标。

2009年,阿里巴巴从华星时代广场搬到了滨江园区,作为庆祝,阿里组织了员工游钱塘江的接力赛。

在2016年的“首届全球XIN 公益大会”上,马云讲了那个触动他的现场:“当最后一棒员工上岸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及各种各样的残渣,我们所有员工那一天非常震动,没有想到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没想到这就是我们在喝的水。”

“从那一天起,阿里巴巴所有员工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不够好,你即使过得再好都没有意义。所以从那一天起,我们决定阿里巴巴把每年千分之三的营业额作为公益基金来建设整个城市、国家和世界的环境保护。”

使马云开始关注水环境的,还有一个叫张醒生的人。张曾担任爱立信(中国)CEO,他与马云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发起理事。张在2008年年底出任了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

李海市告诉我,张醒生曾带马云去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总部考察,回来后他就老跟他们讲,我以为做环保做公益,就大家一起聊聊天,开开心心的,哪知道美国的TNC理事会那么认真,顶尖的科学家也参与进去了,比如说某个植物怎么保护、动物怎么去保护,很受影响。“所以他也有启发,后来就做这个。”

2011年5月26日,马云发布了他的第一条新浪微博。

“我一直认为地球是有灵性的 树木好比毛发 水就是血液 石油就是脂肪 山脉是骨骼……现在毛发被剔除 血液被污染 脂肪快被抽完 骨骼在被寸寸打断……我要是地球也要愤怒,也要报复人类。地震海啸干旱……!明年谁也没有船票!” 

他的新浪微博名称为“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认证身份为“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马云”。

钱塘江中的塑料袋和残渣使马云震撼。此时李海市已从青川回杭,负责阿里巴巴平台公益活动。马云委托他关注水环境保护项目。

阿里巴巴大部分公益项目都是自下而上的,员工有了好的公益点子和实践,集团注入资源和资金帮助项目实施、成长;水环境保护项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另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是青川的灾后重建。“这两个是属于我们老大定下来做的。”

李海市初时接到的概念是“水和树”,所以他们也曾做过很多植树的活儿,后来才慢慢聚焦到“水”上。

“我们先从饮用水的保护入手,后来就慢慢涉及到普通河流污染的一些保护。”

李海市一边关注水环境保护项目,一边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注册。马云要拿出3‰的营业额成立基金会用于公益,出于特殊考量。那时候阿里巴巴虽然已经崛起为互联网新贵,但公司利润并不高,如果是从利润中拿一定比例,显得口惠而实不至,而3‰的营业额却是实打实的现金。

“提3‰的营业额的时候,也提出一些理念,就是说我们的公益是要唤醒人的意识,其实那会它的公益才慢慢成体系,说我们要唤醒人的公益的意思说我们比如说我们去地震去捐款,你捐多少钱都不会改变,受益对象也改变不了该去灾区的任何情况,但是公益最能改变的是自己。”李海市说。

注册基金会的时候,他们也思考过到底是在浙江注册还是去北京到民政部注册,最终他们选择了去北京注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那是2010年。马云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第一号志愿者,金媛影是基金会首任秘书长。金的阿里工号18,绰号“小孩”,大家都称她“小孩姐”。

李海市在2013年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他去跟马云道别,想出去做一个环保组织。“你未来觉得我做得好,你要支持我。”

马云说,你去做这个事情我其实很开心,比你去做某个赚钱的事情更开心。一年后,“啄木鸟”创始人李海市有一次回阿里偶遇了马云马云还记得他。马云问他:“你怎么回来了?”他们闲聊了一会儿。

马云那时候也刚刚做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他要成立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

马云曾经许下承诺,五十岁投身公益。“我和太太在创业之初就想好了,50岁之前赚钱,50岁之后要投入慈善和公益事业。2014年,我50岁了,觉得成立个人公益机构的事情要赶紧做起来,不能再拖。”

2014年4月,马云和蔡崇信宣布将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该基金来源于他们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集团总股本的2%。基金将着力于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领域,地域涉及中国内地、香港和海外。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4日上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确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将出售2150万股公司股份,价值达38.58亿美元(约合251.75亿元)。

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在2014年12月分成立;2018年9月5日,蔡崇信基金会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正式宣布成立,基金关注方向为教育、体育和脱贫。阿里巴巴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创始人,兑现了他们的承诺。

2018年夏天,李海市归来。他不算“二进宫”,只能算“1.5”。他没有回到阿里巴巴,而是去了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因为在脱贫方面与阿里巴巴基金会有业务关联,李海市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拥有了一个工位,而他“海叔”的花名也一直保留着。

这一次他没有见到马云马云可能也并不知道他的回归,但对于李海市来说,他的这次归来与此前从青川来到杭州,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次他已经亲身经历了运作一个公益机构的酸甜苦辣,也经历了作为“创业者”的重压。

马老师还是那个马老师。他的微博名称还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2015年9月,马云公益基金会启动“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马老师说,在别人看来,他当过老师、做过老板,其实他只做了一样工作——当老师。

“我大学毕业后当了6年老师,创业后用当老师是办法在做企业。我认为CEO就是首席教育官。”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尽我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老师得到真正的尊重。我愿意下半辈子都做乡村老师的代言人,去唤醒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对乡村老师的关注和重视。”

马云在2016年的“首届全球XIN 公益大会”演讲中曾经解释过公益和慈善的不同。他说,公益和慈善不同。慈善需要善心,公益除了善心,更要有善能,只有有能力,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一直坚信“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这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政府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为公平,科学家做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为准确,而企业家希望做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加有效。

马老师以及阿里巴巴的公益,希望做到“唤醒”——“我一直觉得,从太极哲学来讲,人刚出生的时候,50%的善和50%的恶是合在一起的,是教育、是文化、是信仰把我们的善意堆积了起来,善意超过了恶。但是由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恶的东西、坏的东西会偶尔淹没我们的善良。所以,我们需要擦洗我们自己的良心、擦洗我们自己的善心——而唤醒擦洗我们自己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参与点点滴滴公益的行动。”

“公益的职责就是真正去唤醒每个人内心的闪亮……今天世界任何地方任何世界任何灾区,不会因为你捐出去的一点点钱而发生变化,你捐了钱,你自己发生了变化;因为你发生了变化,世界才有可能发生了变化。捐款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灾区,而是你自己。”他说,“所以我们相信,你捐出去的每一分钱,因为你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的钱发生改变,是你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这世界的穷,你救不完,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善意和善心给唤醒,这就是我们到处每年参加各种公益的初心。”

阿里巴巴内部,常规的“唤醒”动作是“人人公益三小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花名大圣)告诉我,阿里内部有个不成文的KPI叫“人人公益三小时”,是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阿里人,每个人就必须真正为社会去贡献。

“三小时不是时间,而是希望去投入业余的时间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去体验这种心智,让员工具备这种更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孙利军说,“这是阿里一直在实行、最重要的公益,员工公益。”

“人人公益3小时”是2015年9月15日马老师在阿里巴巴内部提出的概念,几乎与他的乡村教师计划同步。孙利军说,当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每一天几乎都有上百人参与到公益的活动中。“我们现在上线的大量公益产品,都是技术人员在业余时间做出来的。”

2017年9月5日,阿里巴巴面向全社会推出了“人人3小时”平台。

2017财年,马老师公益时45.5个,其中45个公益时是他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做公益而来,0.5个公益时来自捐赠。“人人3小时”启动时,马云曾定下规矩,“无论捐多少钱,最高只能申报0.5个公益时”。

2018财年马云公益时增加到75个,环保相关的公益行动上有四十多个,乡村教育领域有二十多个。

在至为忙碌、四处飞来飞去的过去两年里,他成为了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的行动典范。

在2018年夏末,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最热闹的事非“公益合伙人”竞选莫属。他们从几万人中遴选,成为与阿里巴巴合伙人享有同等荣耀的合伙人。

他们是普通员工。他们会决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的走向、评定项目的价值,至为关键的是,他们将成为阿里巴巴员工公益的表率,参与和领导员工公益,“让员工今天这三个小时投入公益的事变得有价值”。

他们另外的身份是阿里巴巴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的发起人。

某种意义上,他们是一个个小马云(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一个个小蔡崇信(蔡崇信公益基金会),一个个小彭蕾(湖畔魔豆)……他们将这些阿里巴巴创始人对于公益的执念、对于初心的坚守,汇聚到每个公益项目中,投射到每一个可分解的行为和动作里。

阎焱曾经作为软银代表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他评价马云说,“他是我所认识的billionaire(亿万富翁)中最活泼,并一直保持着真诚与活泼天性的人”。

对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来说,他所做的最大公益,确切无疑,就是创立了这家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宗旨的公司并为之奔走呼号,使之成为了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他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格局,使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使无数人因为阿里巴巴的B2B、淘宝、大数据、云计算而改变了命运。

对于执意成为“马老师”的马云来说,他最大的公益行动即是成为“马老师”。他将教育的意义灌输到了阿里巴巴,也灌输到了他所关注的那些乡村教师身上。他们将会去改变未来。

“乡村教师在做中国最大的善事,他们既是保安,又是保姆,还是家长、医生,最后才是老师。乡村教师是乡村最美丽、最温暖的阳光。一句话、一个行动、一生表扬、一点一滴都可能改变一个年轻人的人生。”

“乡村教师的发展,不仅决定乡村学生的未来,也决定乡村教育的未来。”

无论明天马老师是更多作为阿里巴巴的“马老师”还是更多作为“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的马老师,无论他选择继续在天空飞来飞去还是选择在乡间走来走去,他都已经清晰地回答了那个“你往何处去”的问题——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自1995年发出那声怒喝,二十多年来他迎风行走,所历磨难不知凡几,这个答案始终跟随着他,亦步亦趋,如影随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老师往何处去?  何处  何处词条  老师  老师词条  马老师往何处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