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诞生之初,或许少有人预测到它会像现在这样迅猛发展。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Google的日子并不好过,首部Android手机HTCDream(G1)受到不少赞誉,但被认为并不能与iPhone匹敌。另外,Chrome浏览器的状况也并不理想,花了四个月才占领了1%的份额。Google的股价也直到2009年初才再一次出现增长。
而六年后,从IDC的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年二季度Android已经占据了84.7%的智能手机市场,Chrome的占有率上升到了45%。但尽管Google盛况空前,Android的未来并不明朗。
Android还有多少利润?
在Android阵营中,获利最多的OEM厂商应该是三星,但近期的数据显示,三星的统治地位不保。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利润为60亿美元,其中多数来自智能手机,但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移动设备业务利润的下降幅度加快。
在Android早期发展中曾红极一时的HTC,其状况也并不理想。全新的HTC One系列让该公司扭亏为盈,今年第二季度盈利7500万美元,但销量仍在下降。
同样来自韩国的OEM厂商LG的情况要好些,其二季度的利润为8340万美元,而且销量同比增长16%。
Android阵营的另一盟友索尼,其情况完全不容乐观。尽管推出了Xperia Z系列产品,旗舰机型的更新也缩到了六个月,但索尼移动设备业务在二季度仍亏损2700万美元。
另外,微软名下的诺基亚也前途未卜。诺基亚Android手机Nokia X上季度的销量达到了580万部,与去年同期相比进步不少,但Nokia X主要瞄准的是中低端市场。
总体而言,所有的Android厂商都面临着同样的威胁,在激烈的竞争下,想要脱颖而出只能选择低价策略或做出品牌效应。此外,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主要依靠发展中市场,其中最大的就是中国和印度。
中国市场的难题
毫无疑问,如今中国手机制造商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小米上季度成为国内市场出货冠军,占到了14%的市场份额,而中兴、华为、阿尔卡特、OPPO和一加等厂商也紧随其后,竞争日益加剧。
不过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厂商的利润有多少?由于厂商们都对数据保密,具体数字很难获悉。我们仅知道化为和联想在国际市场上出货量增长很快,在今年二季度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阿尔卡特也在同期增长了40%,占据4%的市场份额。中兴上季度利润为1亿美元,只是手机业务的比重不得而知。2014年上半年,小米销售额为53.1亿美元,利润未知。有人猜测小米虽然销售额很高,但净利润不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在国内无法正常获利。尽管Android在国内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但Google的服务并不像在其它国家一样流行。
在中国市场无力回天,Google自然瞄准了另一新兴市场——印度,并在近期推出了Android One计划。印度的Micromax、Karbonn和Lava等本土厂商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通过Android One计划,Google希望通过本土厂商确保自己的服务在印度的占有率,也希望减少 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状态。
利益分歧?
其实,Google与OEM厂商对Android的观点大相径庭。厂商希望从硬件上获利,而Google只希望保证Android的装载量,推广自己的服务,获取更多用户数据,从而保证广告收入和在搜索及数据处理方面的领先地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到,Android成为保证Google地位的最有力工具。与同苹果的合作(Google要支付大笔费,保证其搜索成为默认工具)不同,Android是Google为OEM厂商提供搭载其平台的服务,免费使用Android的条件是必须使用Google服务。
Google与OEM厂商合作,压低硬件设备价格的同时,一方面会损害OEM厂商的利润,另外也疏远了一些无法在服务上与其达成一致的厂商,比如三星。OEM厂商也逐渐意识到,Android无法完全满足它们的需求,并且有意尝试其它出路。用户对个人隐私的注重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对OEM厂商来说,摆脱与Google和合作代价太大,也为时已晚,两者早已紧紧的绑在了一起。目前的Windows Phone还无法代替Android,想要苹果开放iOS也完全不可能,因此,OEM厂商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资本?目前仅有印度和中国的厂商还能有回旋的余地,他们能压低硬件价格,而且也不太需要Google的软件服务。
短期内,Android还不会面临其他操作系统的威胁,但对平台控制权的争夺已经愈演愈烈。要想保证Android阵营的稳定,Google必须足够聪明有所创新,既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多价值,也要时刻堤防并肩作战的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