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一段话,说是《甄嬛传》里的台词,搞不清那真的是台词, 还是被借用来说事儿的,反正感觉是绝好的一句话:“别人帮你,那是情分,不帮你,那是本分。容不容得下是你的气度,能不能让你容下是我的本事”。同一天还看到了另外一篇文字,来自国内一位很有名气的治疗师:李孟潮,其中的一句话让我实在佩服:“让我们发展纯粹的金钱关系吧,那多美好”。这貌似不相干的两句话,其中都蕴含着相同的一件事: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但真要做到,并不容易。
本分和情分其实常常会被混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本分和情分其实常常会被混淆。情分,是对被爱,被关怀、被照顾、被接纳等等的期待,当我们对情分有太多期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别人对我们的照顾和关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我们曾经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不都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得不到我们所期待的这些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受伤,感觉失望,甚至是感觉愤怒。而当我们常常会得到我们所期待的这些内容时,又会放弃了自己的本分——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当然,承担责任本身,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当我们把这个压力推给别人的时候,会让自己感觉轻松一些,所以,我们会本能的期待责任由别人来承担,好处由我们自己来享用。但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只享受其好处,又不必承担责任的事情呢,所以,我们对这等好事的期待,必然会让我们常常受挫。当然,这个世界也是公平的,换一个角度看,当我们为别人做了什么的时候,自己也一定从中捞到了什么好处的,即便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清晰的从中看到什么,但这个好处一定在,否则,没有了这个促使我们去做的驱动力量的话,我们什么也不会去做。
这可能不那么好理解,也许我们可以回到生活中去看一看:
我的一个朋友,与他的老板私交很好,因为事实上,他是被他的老板带入行的,所以,在他与老板的关系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状态 。他的老板有一段时间经营不善,拖欠员工几个月的工资,朋友很苦恼,因为他的生活状态因此陷入了困境。他曾试着跟他的老板去讨薪水,他的老板给他的答复是“我去给你借”,这让我这位朋友很内疚,因为老板的话让他觉得他自己在做伤害老板的事,同时他也很愤怒,因为他也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头,但又说不清,而他自己的生活窘境似乎也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当他跟我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让他去借呢?他是老板,是经营者,发工资是他的本分,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找回钱来发工资给员工,那都是他的责任。营业的风险是老板要承担的,就像他的收益别人无权分享一样,他也无权将风险转嫁到员工身上,因为员工与他是契约关系,不是合作关系。员工的责任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是为老板的经济困难买单。事实上,当你逼他去借钱时,虽然看起来你在逼债,事实上是你在逼他承担起他自己的责任,这对他其实是帮助,这与我们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在做的事是一样的”。
其实,朋友的老板我是认得的,我也知道那个老板的人格中,有自恋性的伤害尚未修通,这些未修通的内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法将别人感受为另外一个独立个体,他无法理解别人会有与他不一样的情感和想法,他会把别人当成他自己的一条胳膊一条腿一样,他觉得他有权决定些胳膊腿做什么,想什么,在他的想象中,别人应该与他有相同的需要,相同的感受,应该是为了他的存在而存在的。如果他发现别人不是他期待的那样,他的自恋就会严重受损,进而暴怒。所以“我去给你借”一方面是他在表达愤怒,另一方面是他常常用来制造内疚,从而控制与他人关系走向的一种方式。这在他的生命经验中,也许他就是被这样对待的,所以他也学到了这样的方式。对他来讲,每当他能成功制造别人的内疚时,在他的感觉中就可以成功化解危机,比如员工不好意思再来讨账。其实,这是非常有破坏性的一种方式,没有谁愿意一直承受这种关系控制策略,早晚有一天,被控制的人会暴发,到那时,那个破坏性的结果可能就不是他所能控制得了的了,这就是朋友所感受到的,愤怒的那一部分。
那个老板之所以会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因为他的内心缺少心理边界:在他的期待中,世界应该是围着他转的,他所有的期待应该是被周围人满足的。在他的感受中,别人帮他,不再是情分,而是本分,就是他所期待的,是所有人都要为他服务,这是一种很原始的自大状态,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在婴儿的感觉中,当他饿了,乳房自己就过来了,当他寂寞了,怀抱自己就过来了,所以他自己就像上帝一样,想啥就能得到啥。一个婴儿 ,只有他这种原始自恋状态被满足之后,他才能确信自己是好的,是被喜欢和接纳的,才有勇气去探索和接受一些比较挫败的情况,比如饿得哭了,乳房还在厨房里忙着,他能知道那不是自己不好所造成的,那只是因为乳房有时候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随时随地的满足自己。而当一个婴儿早期没被充分满足时,他的内心就缺少了相信自己是被爱的这样一种定力,为了避免感受自己有可能不被爱,有可能不被满足,他拒绝去发现原来乳房也有不好的时候,从而帮自己回避掉那些挫败性的体验,于是就停留在了期待乳房只有满足没有挫败的状态。这就成为了他人格中的缺损性内容,当他长大成人,即便是当了老板,即便是在事业上成熟非凡,他的这个人格中的缺损还是会让他对人对事的期待中保留这样的不合理内容:你们都应该为我服务,不然的话,你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而这个不现实的期待,最终会带领他破坏掉他所需要的关系。
情分和本分界限混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一个人,当他把情分和本分的界限混淆之后,其杀伤力是巨大的。比如这个老板,当他把由员工与他一起承担经济上的压力看做理所当然时,他就可能失去员工对他的信任。同时,当他把付给员工工资这样一个本分当成员工对他的迫害时,他也必然要承受巨大的愤怒和被伤害感,所以,这个过程中,最终受伤的,还会是他自己。因为员工的工资是受法律保护的,他最终还是要支付。但是,这个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期待员工就像是父母那样只为他服务,而不从他手里收取任何回报的期待一定会落空。这对他而言,很可能在他内心形成一个很严重的伤害性体验。而要避免这个伤害的产生,就需要在内心中区分本分与情分的不同,放弃将情分转变为本分的努力,从而让自己承担起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进而将自己从不现实的期待中解放出来。
所以,我才很佩服那句“让我们发展纯粹的金钱关系吧,那多美好”,这是一个很清晰也很单纯的关系,简单的背后也隐含着各负其责。这里面,剥离了情分和本分的纠缠,在简单的关系模式下,放弃了对情分的过分期待,在金钱的制约与平衡中,积极地承担起各自的本分。
本文原标题为《本分和情分》,作者王雪岩是石家庄德正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督导师。长期接受系统连续精神分析训练,丰富临床经验,个案时数超过6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