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笑来《人人都能用英语》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今天分享的图书是李笑来的《人人都能用英语》,因为一直没有正式出版,没有封面。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分享下第一次的阅读记录:

《人人都能用英语》前言

转自李笑来BLOG:http://www.lixiaolai.com/archives/10250.html

这本书里的文字,全部的意义,只有两个字:“启发”。

有些知识,不仅要了解,还要深入了解。为了深入了解,不仅要学习,还要实践,更要反复试错,在成功中获得激励,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路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才可能修成正果。小到开车,大到创业,个中所需要的知识莫不如是。面对这样的知识,我们要了解What──它究竟是什么?要了解Why──为什么它是那个样子?更要了解How──要掌握它、应用它,必须得遵循什么样的步骤?

然而,有另外一种知识,往往还是格外重要的知识,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就可能开始发挥重大的作用,甚至,在知道它(What)的那一瞬间,它所有的重大作用全部都发挥完毕(至于Why和How,甚至可能在了解它的What那一瞬间早已经不言自明)。

在我个人的记忆里,一路上遇到过很多这种“只要知道就能够瞬间全部发挥作用”的知识。学概率统计的时候,遇到“独立事件”这个概念,就是这类知识的典型例子。在此之前,我很自然地以为如果连续9次抛硬币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10次抛出硬币之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背面朝上的可能性……在概率教科书里读到“独立事件”的那一瞬间,这个知识的所有作用已经全部发挥完毕:它能够彻头彻尾地改变一些人──那些一不小心看到它实际意义的人。无论是谁,在做几乎所有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可能性”(学称“概率”)。在我不知道“独立事件”这个概念之前所做出的很多决定,换在知道“独立事件”这个概念之后,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那样选择的──这就是改变,并且是质变。

另一个令我记忆深刻的例子是很小的时候学习编程语言。多年以来,受影响最深的,并不是当时所学的BASIC,或者是后来所学的PASCAL,抑或再后来学的C、C++什么的;受影响最深的是一种思考方式──在跑程序之前,要反复浏览代码,在脑子里进行预演;而不是写完程序直接跑,出错了再说。这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刚开始并不知道“了解了这种操作方式”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可是,许多年之后,观察到身边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做事之前先在脑子里预演”的习惯,才明白很小的时候知道了那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好处──并且是没办法给那些不知道的人讲明白的好处。(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总是有人这样无奈罢:会的人,自然会了,不会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知识的获取,是“不可逆的”。在你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你的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这种知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学过概率统计常识的人,大抵上是没办法掏钱买彩票的……因为买彩票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可与此同时,彩票是地球上最畅销的商品(没有之一),可见有多少人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了解那些重要的知识。

当然,读到这里,读者都会同意:也许最值得传播的(至少应该为之努力的)就是这种知识。传播它们的最大意义,甚至唯一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启发”。这本书里的文字,全部的意义,只有两个字:“启发”。作者真诚地希望(部分)读者在读过这些文字之后,(起码)在英语使用方面有所启发。

也许有些读者会发现里面有“太多的废话”,那仅仅是因为这类知识的特性:它们太“貌不惊人”,如果非要它们以原本的面目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是不会注意到它的──无论它们实际上有多么重要。以它们原本的面目,他们更不会注意到它们的无比重要,否则,他们早就被它彻头彻尾地改变了……可事实上他们不还是原来那个样子么?

也许有些读者自然而然地依照思维惯性,希望看到更多的“How”。可正如之前所解释的那样,这类知识中的大多数,读者在了解到“What”的那一瞬间,它的作用就已经全部发挥完毕,“Why”也许只不过是多余的解释,而“How”或者不言自明,或者因人而异,需要读者自己摸索……

这类知识注定属于少数人。除了之前已经说过的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只愿传播自己相信的知识──哪怕那所谓的知识根本就是错的。重要的不是对错,重要的是感觉。尽管“觉得正确”和“正确”相差可能十万八千里,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一回事儿,起码,他们情愿那就是一回事儿。所以,容易传递的是那些“很自然地就令人相信(感觉)是正确的”,而不是“事实上正确的”事情。

前些年我写《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多少对它的传播是悲观的。因为我知道那些文字里,所传递的绝大多数是这种道理、这种知识──它们的本质决定了它们传播的困难。所以,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有零星那么几个人能够被那些文字所改变,就已经万幸了。互联网时代充满了奇迹,那些文字在网上以每个月几万点击的数量被浏览。而2009年印刷成书出版后,竟然可以在一年之内重印11次,再次出乎我的意料。哪怕真正接受那些道理的读者比率再低,由于基数巨大,我知道我还是结结实实地改变了很多人的。

正是这样的动力,使我甘心、耐心地写下这本书里的文字。知道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再次改变一些人──尽管我自己永远没办法知道最终改变的究竟是哪些人。生活中充满了无奈,然而有些人幸运如我,毕竟能够改变点什么。于是,那些无奈,那些不幸,就多少淡了一些。

转自:http://www.xmind.net/share/carrotandbeans/everyone-in-english/

文件格式:XMind   制作软件:XMind

点击下面的图片,查看全书内容:

网盘下载:数据银行 微盘

书评: http://www.douban.com/note/133143179/

无意中读到李笑来的这本书,非常牛逼,推荐一下,电子版在这里。由于还不能向豆瓣添加这本书,只好把笔记写成日记。

先说我对学习方法的理解:

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读本领域的书,越经典越好->讨论、思考->读本领域牛人的书->讨论、思考、纠错->读本领域大牛人的书->讨论、思考、纠错...

习得新技能的方法:建立基本认识,让自己有长期学习的动机->了解主流并已被证明有效的各种方法->选择一套方法、信之->依照这种方法练习->检查、回顾、调整->练习/运用->检查、回顾、调整->练习/运用...

信春哥,得永生,其实很在理。信什么方法决定了出发点,信到什么程度决定了坚持练习的耐力。所以,选定一种方法,要执着地信。

再说本书的启发:

1.对于外语学习,1)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2.经过至少六个月的高强度刺激,才能完成脑的塑造,在神经元间建立稳固的技能连接。

3.不要过分在意口音,标准的口音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谬论。

4.“循序渐进”不一定是好策略、“不要只听标准录音”

启发:变速听力是必须的,加大外语输入的剂量是必要的

5.放慢语速、适当停顿

启发:非常重要的提示,谨记!

6.一定要学会音标和音节划分——这个已经做到了

7.强读、弱读、连读、浊化、失爆,不要过分纠结,自然就好

8.可怕的并不是“不会说”,而是“没什么可说”

启发:嘴的练习是次要的,脑的练习才是关键

9.背诵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外语记忆能力的人很容易“没什么可说”。每个想学好外语的人都需要背诵百八十篇文字。

启发:这个道理过去被我忽视了。想想看吧,对于母语,文章、段落、诗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背上至少一百篇,但我们能背下来的外语材料有多少呢?

10. 朗读、朗读、再朗读;精读、精读再精读——做到了朗读没有做到精读,可以和背诵合并。

11.多查词典

12.迅速搞定语法——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问题都不大

13.勤练写作就能提高口语

启发:很棒的观点。写作和口语,都是为了打通大脑的输出通道,做到边思考、遍输出。所以,写作能够同时提升口语,正如听力好的人阅读理解不会差一样。

14.李笑来推崇的三个武器——跟读/朗读、查词典、复述。

关于复述,他总结的很精辟:

输入(听或读)->处理(理解)->处理(重新组织)->输出(说或写)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复述”之时所使用的是否是母语,“转述时所使用的是否为母语”只影响“输入”与“输出”过程;而最终真正影响“复述”效果的是 “处理”过程:关键在于“全面理解”、“提取要点”、“理清脉络”,以及“合理重组”——这些是“思维能力”,是基于种种原因几乎所有语言训练课程中都全 面忽略的东西,难也就难在这里了。”

15.速成绝不可能

启发:既然李笑来都说不能速成,我就断了这个念头了

16.背单词不是学英语,英语是用出来的。

最后说我自己的方法调整:

1.精读、背诵五十篇文章,半年时间,目标不高。

2.继续坚持复述,加大练习量

3.变速听力,耳机不离耳朵

4.继续积累搭配练习写作

5.把话说慢,边思考、边说话,中文英文都如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英语  英语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人人  人人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