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时间在变吗?

时间在改变吗?

电脑屏幕右上角的电子钟表显示现在是纽约时间晚上12:19。只要需要,互联网可以让我明确知晓现在同样是新加坡早上12:19,都柏林晚上5:20,约翰尼斯堡晚上6:20。这只是对时间展示方式的一种选择。

当我登录脸书,开始在没有对话框的界面跟朋友聊天时,时间会一直在那里显示着,而此刻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虚拟永生。我在周二更新了一条状态,一个月后有人在下面回复了我,这种互动式的交流似乎从未中断过、一直在进行着,而我仅仅花几分钟就可以读完全部的内容。同时,在脸书上,似乎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永恒”在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从未发生”。电脑和网络以外发生的事是有血有肉的,人们可以直接对他们做出反应;脸书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便是最热门的话题,在我看来也是品之无味的,因为他们一定被固定的评论和照片包裹着。

众所周知,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的钟表是当时用来测量时间的唯一标准,现在人们对这种复古的时钟充满了无限的思念。其实,时钟的发明完全是当时铁路系统发展所带来的。在标准时间制度化之前,各个地区的时钟往往被设置成本地经线时间或平均日时间,这种没有统一规范的时间相差很大。随后,各地时钟开始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基准,做出相应的偏差校正。最终,英国在1955年,美国在1883年开始,全国使用相同标准的列车时间表,全球使用相同的飞机时间表。伴随着火车技术的发展,个人生活也被打上了列车时间标准化的烙印:人们要按时起床,准点入睡,岁数每年都在加一。事无巨细,整个世界都在标准时间和准确时差的嘀嗒中,稳定运行。同一个世界,同一套节拍。正如莫德凯西《离去的男人》一书主人公所说的,“你我每个人的一天,就像馅饼的一角”。

然而,网络并不需要标准时间来规范和指导。互联网机制,可以提前抛出一个时间包,或者一个时间戳消息,甚至所有事物都发生在一个非时间常态中。在网络世界里,一天不再是一块馅饼,时间被淡化和蒸发,它的制约力也在消失。人类似乎真的已经进入了“相对论时代”,正像爱因斯坦预言的,我们感受到的时间会随着我们自己的节奏在不断被压缩或扩张。这里我想引述量子力学的观点:宇宙是由空间构成,而不是时间。考虑到自身固有的敏感性,文化将大众习以为常的时钟概念回炉重造,对“非时性”做出了诠释。(例如,人们可以发送表情符号来提高沟通速度,放置在网上展览的艺术品可以消耗一天或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卡拉沃克的新作,“A Subtlety”,是一件装置艺术品,雕像呈现了一尊巨大的斯芬克斯糖雕。在接受ArtNews采访时,沃克指出该作品的一大特点:“A Subtlety”是糖做的,最终会被时间溶解和侵蚀。纵观过去的几周,人们清楚的感受到时间对这件艺术品带来的改变,也许这也正是“A Subtlety”的魅力所在。)

谈及时间,人们第一反应是焦虑,但时间的戏谑和膨胀也是我们要面对的。很多与之相关的事物都进入了一种相对不活跃的状态。甚至,如果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所熟知的四季也变不再分明。整个地球笼罩在这种无时胜有时的氛围中,所有的一切对自身的过去、现在、将来毫无头绪。

如果说时间标准化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结果,那么非时性同样也是此过程的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劳动分工,机器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人生产效率的稳定发展,统一的火车时刻表孕育而生;而全球化和全球开发式消费市场的形成,造就了互联网的非时特性;一个完美的网络消费主体是不会停止花钱的,更不会“浪费”时间去睡觉。但事实上,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是要睡觉,是要死亡的,或许有些人在故去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确实是网络购物吧。

最近上映了一些反响强烈的电影,如《她》《超验骇客》《超体》《未来学大会》,影片中的主人公大都是有感知和意识的人类,不同的是有的来自于虚拟世纪,有的终将永恒与虚拟融合,而电影结果也是有喜有忧;出色的演员们所诠释和表达的角色,其实质和你我本是一样的:铸成血肉之躯的细胞,同样都会经历生产、衰老,最终归宿的消亡。(不得不提的还有《肌肤之下》,影片讲述了一个被外星人占据身体的年轻美丽女人,如何开始有了全新的思想。观众不难发现,斯嘉丽·约翰逊是如此钟爱此类影片的参演,改天我再写一篇文章聊聊此事。)可能,未来的网络世界也不会受到时间的制约,但人类和周遭的一切都无时不刻受到时间的约束。正如生活在十三世界的日本宗禅大师道元所说,“一切众生皆为时间”。因此人们渴望生命得到延续,一秒一分也好,一时一天也罢。

如果,有一天,量子学和网络,甚至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三位智者坐在一起表达相同的观点和主张,那么试问:雕像“A Subtlety”随着时间的迁移,终将融化,但她的美丽因此削弱了吗?篝火燃烧得更旺,幻觉就会消失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互联网  互联网词条  时间  时间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修养管理机制

 情商培养,从点滴开始

说到情商培养,这无疑是育儿的最炙手可热话题之一。怎么帮助孩子认识情感,表达情感,可谓是情商培养的第一课。高情商,往往被神化起来,成了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保证。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