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性思维?尽管大多数人认为,理性思考是超群智力的标志,但是研究发现,智商测试其实无法测试出一个人的理智。
实际上,理性思维的核心并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内省、以及适时校准证据的能力。
序言:
很多被我们自以为是的评价标准,其实根本无法产生有效的评价,可悲的是,我们盲目迷信这些标准,从而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
你一定经常见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评价标准,他们听起来很有道理。
比如这个心灵鸡汤说的:
一个年轻人去某公司求职,老板说,千万别去推公司里一扇门,大家说好。然后老板也没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有点事情马上回来,就把一群人晾那儿走了。然后那个年轻人却把门打开了,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敢于尝试。
这个鸡汤貌似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老板的行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老板认为这样的评价标准(看别人会不会推开门)可以正确地衡量最终目标(选出合适的员工)。
但是实际上却很难通过这样的简单行为来判断——因为你并不知道那个推开门的人到底是因为“具有创造力”而推开门,还是因为“不耐烦”而推开门,还是仅仅是一时兴起的随机行为。
也就是说,这样的评价标准(会不会推开门)其实无法衡量最终的目标(选出合适的员工),而这就产生了“失配问题”——评价标准无法有效地衡量最终目标
而这样的“失配问题”无论是在公司管理、人员选拔、策略制定还是个人的生活、婚恋以及职业选择中,都屡见不鲜。无数人执着于自己偶然得知的单一经验:
某公司高管:我从来不录用最聪明的人,因为他们总是自以为是。
某公司招聘启事:因为工作辛苦,所以不招收女生。
某人说:上海的女人不能娶,她太精于算计,娶了她很吃亏!
某女人说:天蝎座的男人不能嫁,天蝎座的男人有大男子主义、占有欲强、报复心强,一旦嫁给他你就等着被控制吧!
有人会辩解说:“选择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的自由,她有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他如果不喜欢天蝎座,就有权力不去选择天蝎座。”
是的,一个人有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但是刚刚的这种评价标准却会让一个人陷入思维误区,最终选择不出自己喜欢的人。
比如这个故事:
女生茹茹和小张相爱了,茹茹觉得小张简直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好伴侣——体贴入微、谈吐优雅、长相帅气。
结果有一天,茹茹突然发现:“啊!你竟然是天蝎座的!我们不能在一起啊!”
小张特别惊讶:“为什么啊?你不是很喜欢我吗?我们在一起不是很开心吗?”
茹茹说:“因为天蝎座的男人不能嫁,天蝎座的男人有大男子主义、占有欲强、报复心强……”
“那你觉得我有大男子主义吗?报复心强吗?”
“没有啊,我觉得你没有这样。但我们还是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啊?”
“因为你是天蝎座的。”
在这个例子中,茹茹的目的明明是“不找大男子主义”的人,选择的筛选标准是“是否是天蝎座的”。
但是最终却让这个本来为“目的”而服务的筛选标准(星座),变成了目的本身,甚至背后的真正目的都不重要了(找出没有大男子主义的人。)
而这就是“失配问题”的后果,当你的评价标准无法有效地衡量最终目标,这样的评价标准就会变成一种限制,让你反而选择不出最佳的结果。
那么如何减少这种“失配问题”,不被无效的评价标准所累呢?
一、减少偏见:别思维太懒惰
偏见是指你用一个人所属的群体特征来推测个人特征,比如通过一个人是“山东人”来推测他能喝酒,通过一个人是“女性”来推测她力量不大。
偏见的使用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比如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 和穷的男生谈过恋爱后不想这样的穷男生,算是物质拜金么? ”
我们在大学初恋,我的前男友是农村的,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后来他的种种行为让我太不爽了。比如斤斤计较、做事不大方,从来不送我礼物,也不懂浪漫……最终我选择了分手,以后再也不想跟穷男生谈恋爱了,这样是物质拜金吗?
围绕这个问题,有人觉得这个女生太物质拜金了,不应该看不起穷人;有人又觉得这个女生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但是我认为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是否拜金”,而在于女生的思维太懒惰。
既然不喜欢“斤斤计较、做事不大方”的男生,为什么不直接从行为上或者态度上来判断这个男生是否“斤斤计较”,而单纯地依靠“出身农村”这样简单粗暴的标准来判断呢?
遇到了一个出身农村的人“斤斤计较”,从而不再选农村人。那是不是遇到一个穿43码鞋的人斤斤计较,就再也不跟穿43码鞋的人在一起了?
“出身农村”这个评价标准和“斤斤计较”其实并不是必然的联系,而一旦在思维上建立这种必然联系,就会开始依赖偏见,从而导致“失配问题”——评价标准不再服务于最终目标。
所以,当你说“本工作需要长期出差,不欢迎女生来应聘”的时候,为什么不去直接衡量“此人是否喜欢长期出差”,而是看“性别”这个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当你说“不能嫁给天蝎座的人,他们大男子主义强”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去看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大男子主义”,而是看“星座”这个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因为这样很省力。“星座”、“性别”、“年龄”、“出生地”等虽然对你真正想衡量的目标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却非常容易衡量。
因为比起隐形的标准(比如性格、态度、行为、经历等),人在判断显性标准(比如性别、出身、家乡)等更加省力。当人不依赖这些“显性标准”来判断的时候,就会耗费更多的脑力。
比如有个心理学实验,让人对一幅打散的扑克牌进行分类。
第一个任务是把方片、红桃归为一类,把黑桃、梅花归为一类。第二个任务是把方片、黑桃分为一类,把红桃、梅花分为一类。
都是给54张牌分类,你猜人们完成这两类任务的时间有什么区别?
最终的统计发现,人们完成第一个任务花了平均花了24秒,而完成第二个任务平均花了37秒。
因为在第一个任务中,人们有更加显现的标准(颜色),而第二个任务却没有这么显性的标准,人们需要一个个去判断。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充满偏见,即使依靠种族、学历、性别、家乡、星座等来判断一个人并不准确,但是因为实在太省脑力,因此就充斥着各种偏见。
所以,如果想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就要减少对这些显性标准的依赖,而直接通过具体的情境和行为去判断——当你想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男子主义,应该直接观察他的具体行为和言论,而不是关心他是什么星座的。
记住,当你下次听人说“处女座的人不适合相处”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他的思维太懒惰,又在单纯依靠显性标准去判断。
二、减少对直观感觉的依赖:不要因为“感受起来像是真的”,就去相信
失配现象(依赖了无效的评价标准)的另一个原因是:盲目相信自己的直观感受,而不是具体的逻辑关系以及证据。
请看下面这些论断:
风水大师教你选房子:如果房子四周的山形状怪异、尖角突出似凶器,千万不要选这个房子,因为房子处在风水不畅的凶煞之地,堵住了凶煞气的排泄口。
营养大师教你做食疗:吃核桃补脑,吃木瓜丰胸,吃动物鞭壮阳。
推拿大师教你足底反射区:我们人各个脏器每天产生各种毒素,这些毒素顺着经脉积淀到足部,通过按压足部的特定区域,就会挤碎这些毒素,便于毒素的排出,从而畅通对应的经脉。
这些论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明明是假的,但是给人的感受却非常逼真。
之所以很多人相信这些论断,并不是因为这些论断经过了证据和逻辑的证明,而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直观上的真实感受,给人一种“很说得通”的感觉。
的确,周围的山形状像“凶器”,说明房子是凶煞之地,多么直观!
核桃像大脑,所以能补脑,多么直观!(注:核桃并不比其他长得不像大脑的坚果更加补脑)
毒素顺着静脉最后沉掉到脚上,然后用手把它们弄碎,多么直观!
但是一个论断的“直观程度”其实和它的真实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他们的描述如此符合感觉,如此“说得通”。
实际上,很多事实都是反直觉的。
在直观的感觉上,一定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不是更加真实的“地球围着太阳转”——你早上看到太阳的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日出了”,而不是更加真实的“地球转了!”
在直观的感觉上,金钱激励可以提高创造力,但是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金钱激励反而会降低创造力。
在直观的感觉上,星座理论的很多描述如此真实,但是大量的严谨实验证明,星座对性格其实并没有预测性。(这一点如此让人难以接受和相信,因为违反了我们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直观感觉)
在直观的感觉上,招聘警察时,要选择威武的壮汉。但是大量的研究证明,警察的绩效和身材的魁梧其实并没有关系,因为警察主要的工作其实是关系协调类的工作。
所以,当你为某个决策选择评价标准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关注具体的证据或者逻辑关系,而不是“直观的感觉”。而往往事实和直观的感受差距会很大。
当有人说“房子周围的山长得像凶器,就不能选这个房子了”,你要做的并不是“看看这个是不是感觉很直观”,而是寻求具体的逻辑和证据。
比如:“有哪些证据证明了山的几何形状和房子主人凶险程度的关系?”(不要说个例,请找出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的数据)
三、不要相信在记忆中主动寻求证据的结果
很多明明是错误的论断,还有人矢志不移地相信,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倾向于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证据。
而其实任何一个论断,只要先选择了相信,都可以在记忆中找到对应的证据。
比如“说曹操曹操到”现象,你忘记了说到某人而没有没有到的情况,只记住了说到了某人而它恰好到了的情况,所以当你主动在记忆中寻找证据时,总能证明。
再比如很多人在用星座、算命等方式来预测性格或者运势时,忘记了预测不准的情况,只记住了恰好预测准的情况,所以即使是随机生成的星座运势,也有人会信。
所以任何偏见,一旦不经过主动的反省,都会持续地强化。如果你相信了“这个工作不适合女生做”,就会倾向于主动寻找支持这一观点的记忆和现象,而忘记不支持这一观点的现象。
因为我们的大脑几乎可以为任何让我们感觉良好的表达找到证据。
心理学家米歇尔.高奎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杀人狂魔马塞尔.贝蒂德的星座等信息寄给一个星座分析公司,结果得到了这样的分析:很好的适应性,可塑性,充满活力,讲究条理……
然后他在报纸上刊登了“免费星座性格分析”的广告,有150人把自己的星座寄给他,然后把同样的这段话(“良好的适应性”)等同时寄给150人,结果94%的人回复说“预测太准了!”
还有人总结了算命书和星座书中经常出现的论断,并且变成一段话,结果发现87%的都会认同这段话:
为什么呢?对于这些人们乐于接受的模糊说法,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对应的证据。
所以,很多偏见如果不经过适时的反省和怀疑,就会被大脑中主动找出的正面证据不断强化,最终加剧失配现象。让你在做选择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评价标准(比如不能找处女座的人当队友)。
结语:
理性思维的核心并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思维的灵活性、内省、以及适时校准证据的能力。
你需要适时主动地校准证据和灵活地内省,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偏见或者直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