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小的细胞,成长发育成一个人体,人的生命原本就是如此神奇。人们的相貌、体态、个性、智力等等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经历的人生轨迹虽有交集,但终归纵横各异。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环境,对我们可能会有不少不同的约束力,决定命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是聪明才智吗?不然,马加爵智商高,但命途坎坷,终不能不陨。虽然他杀死了自己的同学,但并非反社会型人格。没有好的途径派遣自己的情绪,没有高明的交际能力,基本的生活支持尚且不足,他遭遇的同伴中有不少品行道德败坏到足以让世人对大学生这个词望而生畏。对错难论,只能哀叹他的承受能力不够强大,然而人性的卑劣着实让天才志未酬身先死。
说是财富就更牵强了,金钱不能驾驭的东西太多了。生活过得糜烂不堪者,好像有不少是金钱在助其一臂之力。
生而为人,当然希冀一份成就。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至少在近几个世纪里不会被摒弃。天下之大,芸芸众生,相互给予的阻碍,自身的限制,自然物理的局限,可能都会让你的心倍受打击。心一旦生病,人生就毁了一截了。
我认为人的态度——对自身,对他人,对万物的感情,会对一个人有非常大的影响。肯定的、否定的和伴随这些而来的情绪体验,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身心,如果身体周围真的有所谓气场,估计,它也会沸腾,会结冰,会灿烂。不爆发,就灭亡,可能人们的灵魂中真的会有这么一条潜规则。
鲁迅说我开口的同时感到空虚,我深有体会。无法融入的情境,无法包容的人群,可能无处不在。这些令一个人感到不悦的存在,对这个人的作用程度可能是由他自己的应对方式来决定的。沉默是最厉害的抵抗,这样好像是把敌意都聚集在一起了,而非发散开来的叫骂。让敌人感到失败的不是把他打趴在地,而是让自己站的更高。耀眼的光芒不会被黑暗吞没,因为它足够的坚强,不在乎周遭的漆黑,依然故我。
不能左右的东西太多了,其中有属于自己的,有不属于自己的。但不管这种东西有多么重要、多么难以触碰,成败当前都要收拾好心态。成功了,如你所愿,自然不用多说。失败了,没有人会在乎你一路走来的感受,那么又何必放大自己的体会呢。
不断希望,不断失望,本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坦然处之,以静制动,不变应万变,变中变。寒梅青松,浮沉云海,无我只有我,何必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