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钱也可成大事,别拿没资金说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也想成为百万富翁,但总是以"没有资金"为借口,放弃了"追求百万富翁"的梦想与努力。
从第3课中的《百万富翁成长计划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 成为百万富翁只需要少量的钱。
在此,我要对只有小量资金的人说: 别总认为小钱办不了什么事,只要注重积累,小钱也可成就大财富。
1元钱很小,但当1元变成200万元时,你还会认为它是一笔小钱吗?1元如何变成200万元?方法很简单,例如,你给一个零岁的孩子,一天给他存1元钱,60年后,这笔钱将变成200万元(假定年收益为10%)。最典型的小钱变成大钱的故事,就是阿里巴巴网站。当阿里巴巴网投资人向全球宣布推向市场时,阿里巴巴网原始股金从1元猛涨到1万元,翻了整整1万倍。
因此,不可小视小钱。说到实际的理财生活,理财应该"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金"开始,即使第一笔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开支之外所剩无几,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即便你的收入在支付完每月的必要开支后所剩无几,你也应给自己定下一条铁律: 先将每月薪水拨出10%来投资,而且要长期坚持,保持"不动用"、"只进不出"的状况。因为这是最有效的财富积累方式,如果你每月挤出500元存入银行,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12万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数目更不小了。当然,你若是将每月500元钱,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基金,那么20年后所产生的本息收益将能使你安度晚年。
其实,绝大多数的富人,其巨大的财富都是由小钱经过长期的投资逐步累积起来的。所以,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在时间的作用下,小钱将会长成"大钱",而且"成长"的结果十分惊人。
因此,从今天开始,你要杜绝说"我没有资金"之类的话。致富没有借口,小钱也可成大事,今后不要拿没资金说事。
理财要抢"风头"
如果问你: 最近这五六年,做什么最赚钱?
我想,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脱口而出:买房产。
那么哪些人买房子赚得最多?当然是那些在2005年前后,房产地市场刚拉开大幅上涨序幕的时候,就抢先大量购买房产的人。
如果再问你,最近这四五年,做什么最亏钱?
也许,这时就该基民发话了:我买基金亏死了!
那么,是哪些人亏的最惨?当然是那些在2007年末,股市处于最高点时,买入基金并一路持有的基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问题就在于: 投资理财,你是抢"风头"了,还是"跟风"了。
当房地产市场刚启动时,你就抢尽"风头",大量购买房产,结果是赚得"房满财满"。相反的,牛市已经走到尽头了,你再"跟风"投资基金或是股票,结果当然是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投资理财一定要率先抢"风头",而别一再落伍最后跟了"风尾"。套用股市一句经典之言,就是"要吃牛头和牛身,别吃牛尾巴"。
如何能做到理财只抢"风头",不落伍"跟风"呢?
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与时俱进。
早在21世纪初,中国经济已经走过短缺时代,中国家庭收入普遍提高,生活由温饱型转入小康型,人们手上有了一些余钱可供投资理财,"个人理财"概念在中国迅速升温。顿时,投资理财在中华大地成为一种趋势。
时至2005年的中国百姓理财年,"理财"真正从高不可及的神坛走向平民百姓,"个人理财"概念普及到大江南北,增值、创富成为触手可及的"平民梦"。人们正视财富,渴望通过理财使财富保值增值。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011年,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很显然,如今的中国,已是一个愈发显现理财重要的时代,当中国的百姓以前所未有的觉悟来关注理财话题时,理财已经步入崭新时代。
在大众理财的新时代,作为一个明智的理财者,就要与时俱进,即要紧扣时代脉搏,在理财观念、理财方式、理财产品等方面都要与时代合拍。唯有如此,才能通过理财,步入美好富裕的生活。
理财与时俱进,就要做到如下五点。
第一,要更新理财观念。
理财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需要的是正确和理性的观念。理财的观念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这是理好财的关键。理财观念不合时宜,不仅会错失理财良机,还会造成资产流失。当前,时代不同,形势相异,理财的观念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以"保值"为出发点的理财观念,必将被以"增值"为主要诉求点的全新理财观念所替代。理财观念是决定理财效果的第一要素,一定要随时代改变而更新。
第二,投资渠道要多样化。
投资是有风险的,要分散风险,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鸡蛋分篮放",把资金分散于不同的投资领域。目前大众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与以前相比,丰富得多。常见的投资渠道就有储蓄、国债、股票、收藏、基金、保险、外汇、期权、民间借贷,等等。理财产品就更是屈指难数了,据统计,目前较为常用的就有八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近百个产品。如此之多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为大众提供了广阔的理财空间和选择余地。要想有效致富,投资渠道或是投资工具也要根据情况灵活变化。那些瞅准时机,及时变化投资渠道的人,早些年就进入股市捞了一大把,这三四年又在房产投资中发财,最近一两年又在第三套人民币收藏中赚足了银两。
第三,理财要专业化。
在个人理财领先的美国,平均每3人就有1人通过专业机构和理财专家投资基金。同样的,在中国投资者委托专家理财的时代已经来临。将资金委托专家打理是一种趋势,理财借助专家,才能少走弯路,快速到达预期目的。目前投资理财日益知识化和专业化,一般人很难具备理财的理想条件,因此在处理自己财产的时候,极有可能处理不当而造成财产大损失;即便是有条件了,操作起来也费时费力。而专业的理财机构,在知识、渠道、资金规模和专业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个人,理起财来自然游刃有余,效果更佳。因此,通过专家理财,既省时省力,又能降低风险,比个人自身更理财更能实现财富不断增值。目前,不仅有银行开设了大量的理财中心或是理财工作室,还有专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为大众打理钱财。
第四,理财方式要时代化。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个人理财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理财越来越受重视,并越来越具优越性。网络理财不仅方便省时省力,还更省钱。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理财无国界,大众理财已由国内的传统方式发展到国际的时髦形式。理财产品越来越讲究国际化,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元指数的涨跌会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理财神经,理财已没有国界和地域。目前,理财方式不仅限于人民币,外汇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理财方式。理财方式时代化,是确保理财高效的要求,不容忽视。
第五,理财要个性化。
个人理财要与时俱进,但切不可依葫芦画瓢,盲目生搬硬套。由于各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理财的目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适合别人的理财观念与理财方案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理财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依据理财目标、投资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资产规模,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从而让你的经济生活更加理想。
"股神"巴菲特为什么能在股市中赚钱,而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致富是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一个典范,但他之所以能在股市中赚大钱,与他的投资股票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巴菲特在多年的股票投资中,已经养成了能让自己赚钱的"习惯"。
--他习惯于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他习惯于不被分析师的预测所左右,总是独立思考;
--他习惯于投资自己所熟悉的行业,终生都在观察企业。
相反的,在股市中输钱的人,他们也有一些习惯。他们习惯于追涨杀跌,在山顶上"站岗";他们习惯于听信内幕信息而被套牢;他们习惯于频繁交易,钱都交了印花税;他们习惯于"害怕"赚钱,被套的股票一平亏就卖出。
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成就财富人生非常重要。因此,若想成功致富,你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炒作,房产、股票、收藏等领域都经历了一轮巨幅上涨的行情,能够产生暴利的投资理财领域几乎不存在了,一夜暴富发财的投机机会已经稀少,留给现在的又是一个微利时代。
在微利时代,要理财致富,就要依靠长期的投资来积累财富。
理财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因此,理财人生犹如马拉松比赛,贵在坚持。而长期坚持十年如一日的理财行为只有靠养成一种习惯来保障。就像先哲所说的: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人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习惯是一粒种子,播种良好的理财习惯,你就会收获丰硕的财富。
其实,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认定一个目标、采取一种办法,然后长期坚持不懈。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都知道,但没有坚持去做"的习惯而已。
一些人理财致富挫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一种长期坚持理财的习惯。理财致富最困难的时期,就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许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满腔热情,寄希望理财致富能立竿见影,财富迅速膨胀。一夜暴富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资理财心态,怀有这种心态的人总是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捕捉到常人所发掘不了的投资机会,迅速地获得高额投资收益。但过了一段时间,预期的财务目标没有实现,最初的热情就逐渐降低,最终放弃了理财规划。成为财富领域的一名匆匆过客。
因此,理财不应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需要的是正确的心态和理性的选择,在坚持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坚持不懈。
要培养理财习惯,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实施基金定期定额投资计划、长期坚持零存整取储蓄、购买期限较长的期交分红型保险,等等。在长期的持续性重复的行为中培养惯性,最后成为一种自然,养成理财习惯,使理财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财一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也就会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财富也就在愉悦的习惯中增值和膨胀。
------ MBA智库Q Q群----------------
企业Q Q:800018212
MBA智库1群:35456499
MBA智库2群:34521181
MBA智库3群:42541411
MBA智库4群:36311984
MBA智库5群:50767490
MBA智库5群:48477304
MBA智库6群:153692865
MBA智库7群:103189787
MBA智库8群:248416732
MBA智库9群:260726403(未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