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大多数保险从业人员奉为圭臬,而也有少部分人对此嗤之以鼻,那下边我们就聊聊这图。
什么是标准普尔资产象限图呢?基本描述是这样的:
标准普尔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此图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
标准普尔有没有推出这个图呢?至少目前没看到它有相关的出处,于是质疑者就说这是保险公司套了一个洋名来忽悠老百姓的把戏。
记得马云创业之初也经常把自己的话说成是某某世界名人说的,自己没名气借助名人的光环也正常,现在马云一定不会再干这事了。其实是不是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话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同样,理财标准理财法则,谁提出来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否能指导我们的理财活动,比如保险规划的“双十原则”,谁提出来的?只要有道理我们用就好!
实际上这图表达的是理财上的“资产配置”思路,这也是理财师经常建议客户要做的事情。但对于这图来说,很多人对其的理解还是有些误解的。
很多人对于第一个账户的描述,基本和下图的描述差不多:
首先要明确10%占比的基数是什么,是收入还是资产?显然按照收入为基数肯定是不合适的。收入的10%用作消费,或者第二个账户描述的收入的20%买保险,显然消费的钱太少、买保险的钱太多是不合适的,所以基数一定是资产。
其次,对于第一个账户的作用描述是不准确的,3-6个月的生活开销指的是家庭的紧急备用金,也就是理财上讲的现金规划,作用是当家庭出现紧急情况时,比如失业,有充足的资金来应急。
而不是日常的消费账户,如果一个人没资产,总不能不花钱吧?如果一个人的资产很大,那支出也占比总资产的10%,势必会影响到资产的增值速度。
这图其它方面的不足还在于,人与人的承受风险能力是不同的,同一个人不同阶段承受的风险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刀切的按照这比例来执行,肯定也是不合适的。
但是,我觉的这图对于我们老百姓理财来说,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目前老百姓理财的现状是没有理财目标,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手头有结余了随便买个理财产品,老百姓的期望也是很理想化,要求购买的产品收益高、风险低、流动性还好。
而运用好这个图就会让自己的资产合理的分配,有目标感有成就感,容易让理财落地,帮助我们养成打理财富的习惯。
根据我对理财的理解,对这图做了一个改变:
现在各类宝宝产品的流动性还是很好的,但还是建议家庭备一些现金,可以不多,但一定要备,以防止出现不可抗力事件的出现比如战争,如果电力、通讯中断不能再移动支付,有些现金可以维持最基本生活开销一段时间。
用确定的小笔开销,避免家庭陷入万劫不复的财务损失,甚至将风险转变为收益,无疑是智慧的。
用确定的小笔开销,翘起高额的保障,解放大量可投资现金。当风险来临时有一笔急用的现金,不打乱投资的节奏,避免大额的不可预料的支出,确保理财目标的完成。
保费支出是人生不得不支出的成本。
这个账户不用多说,人们对于收益的喜爱是一往情深的,相信很多人都会配置。但配置多少需要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配置前要做好风险测评工作,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高收益是对于风险承担的一种补偿。
另外,这个账户里的房产不应该包括自住型住房,指的是投资性房产。
这个账户在强制储蓄、规避人性、保证理财目标的达成有重大意义,可以参考《用储蓄型保单建立起家庭理财的天池》。
除了教育金、养老金这两个必须要花的钱放在这个账户之外,其它梦想基金账户也可以放在这个账户,比如攒钱买房的首付款。
第三四个账户没有固定的比例,本身这两个账户的钱是可以根据经济形势流动的。稳健账户是投资账户进可攻退可守的资金池,也是投资账户收割收益,储蓄过冬粮食的储蓄池。
任何金融产品都不可能同时具备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我们能做的是资产配置,利用各自的优点为我们的理财目标服务。
理财最重要的是行动,每月到手的钱减去必要的开销,剩余的钱就可以按照各个账户来分配了。
如果是月光族,控制不了自己的开销,也可以做个改变,工资发下来先往自己的各个账户里投钱,剩余的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