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股票理论(简称缠论)作为高阶技术交易理论,门风高俊,于细微处见真章,一法不立,却又不废万法,在当今股票理论中独树一帜。从根本上来说,缠论属于方法论体系,其起手及拔高均不同于一般以先验的归纳或演绎性质的股票理论,禅师搭建出以自同构的内嵌定义模式的股票交易系统,其理论体系具备完整、客观、可复制的特点,能够真实地反应股票动态博弈过程中基于完全分类下的所有演化可能及其应对,并可以有效和基本面分析等传统价值投资理论兼容,亦高屋建瓴般地鸟瞰包括诸如波浪、道氏、亚当、混沌等在内的几乎近代所有股票技术体系,实堪为当世最完备之股票理论。
关于缠论名词及定理,建议大家关注缠中说禅博客里面《教你炒股票》108课内容。
为了帮助更多对缠论及股票技术分析不熟悉的朋友,南山特将好友江海在两年前总结的缠论笔记分期连载,作为大家对缠论这一高级技术理论的入门。感谢江海的无私分享,更感恩禅师及所有无私推广缠论的小伙伴们,愿我们都能获益其中,以股票之小道入无涯之大道!
==========================================================================
全文目录
1. 武功篇—形态学
2. 级别
3. 内功篇—动力学
4. 两卷合一
a.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
b. 区间套原理
c. 指标工具的结合使用
5. 缠论缺陷和我的补丁
6. 读完缠论的一点感想
a. 市场是生长出来的
b. 交易与物理乱弹
c. 我们的贪嗔痴疑慢
缠论本质上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武功篇--形态学,下卷是内功篇--动力学。
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概念的都属于动力学的范围。
两卷合一,威力无穷。
禅师给出的缠论学历标准,大家看完全文之后可以自行对号入座: 精通找出各级别中枢的,是幼儿圆毕业;精通分别中枢的新生、延伸、扩展的,是学前班毕业;精通分辨盘整背驰与背驰,躲过盘整背驰转化为第三类买卖点的是小学毕业
1. 武功篇 – 形态学部分请参阅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缠中说禅入门笔记(1)
2. 级别部分请参阅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缠中说禅入门笔记(2)
3. 内功篇 – 动力学部分请参阅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缠中说禅入门笔记(3)
4. 两卷合一 请参阅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缠中说禅入门笔记(4)
5. 缠论缺陷和我的补丁请参阅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缠中说禅入门笔记(5)
6. 读完缠论的一点感想
同样身为物理phd的我,觉得禅师写的缠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牛逼。
市场是生长出来的:
缠论给了我一个看待市场的新角度,不要试图去预测到底能涨跌到多少,预测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质,只会让你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主观投影,在市场上所有的错误都是离开了这当下的直观,用想象、用情绪来代替。也不要根据非先验的盈亏程度来决定进出,这样只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反应的位置。市场永远是概率性的动态变化并且测不准的(正如物理中位置和速度的测量误差永远是不能同时精准测量的,并且一旦测量结束粒子的状态也会受到测量本身的影响固定下来,所谓薛定谔猫。交易市场本身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模型,也许未来空间对应未来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正则对易关系也是其內秉性质,至于是否可以将其套用在市场模型中我也不得而知,至少物理和数学是惊人自洽的,能够用数学模型描述的系统可能也会具有类似的性质),所有的观察结果都是和观察者有关,观察本身也会影响观察的结果,迭代反复。并且此时此刻作出的预测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而需要不断调整,那为何要费尽心思去预测未来的targetprice呢。我们只需要把握当下的走势和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然后作出相对应的反应即可(类似生成当下完全分类的分段函数,和每段范围所对应的取值),未来会发生什么就交给未来的我们去做出相应的决定,市场从来都是打脸的。
这里摘抄《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传张无忌太极剑的一段:
张无忌大敌当前,要与剑术高手比剑,却不会剑术。张三丰于是当场传他太极剑法,半个时辰后对敌。
张三丰当下站起身来,左手持剑,右手捏个剑法,双手成环,缓缓抬起,这起手式一展,跟着三环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拦扫、右拦扫……一招招地演将下来,使到五十三式“指南针”,双手同时画圆,复成第五十四式“持剑归原”。张无忌不记招式,只是细看他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是很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罢。”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
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糊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放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
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干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亦所谓佛法中的“勘破名实之相”。
缠论的优势在于结合了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一买属于偏左侧逆势交易,追求趋势反转时第一时间买在绝对的最低点,对技术要求较高,适合大资金逐步建仓(比例按金字塔式买入,倒金字塔式卖出),二三买为右侧顺势交易,风险小,适合小资金全仓操作。一个策略就是买在大盘的左侧,对个股而言买在右侧卖在左侧,即二三买点介入,一卖点出,这样待大盘反转之时个股还会借势加速而起。
初学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看盘经验,不推荐直接研究缠论。如果没有一定的看盘经验支持,学起来会比较混乱(何况缠论本身就写得挺乱的),不知所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牢牢记住一二三买卖点的标准图形,并且首先应该达到的程度是课程中提到的细节知道是在哪一个阶段发生,然后接下来分别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做出的相应反应。当然,我相信能有耐心读到这里的都不会是初学者,是我多虑了。
我认为读缠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过于要陷入细节之中,就比如本科的时候学物理,很多一开始都是学的云里雾里不知道要干嘛,到了博士阶段我才明白这些课其实互相之间联系很紧密,但是本科的时候因为陷入各个课的细节内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时只是学习了各门的技能而非真的是知识,这就是因为首先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在脑中成型,学习的非常盲目并且被动,只能老师说什么就跟着做什么。就像建一栋房子,首先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然后再着手进行内部的修饰,而不是没有框架结构之前就开始精致的雕刻各个组成部分反而忘了自己是在建一栋房子,主次级别很重要。缠论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分类。学习新的一门知识也一样,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最最基本的概念,但是跳出细节,站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去俯瞰整个学科,对整个知识框架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进行分类确定延伸出去的各个方向,然后通过接下来学习再来有方向性的补充细节帮助更进一步的修补理解并强化认识,不然就会不断陷于细节不可自拔继而容易放弃。我也是完美主义者,所以一开始不免在每个概念的细节中越陷越深,越不懂越沮丧越想弄懂,最终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方向。但是如果能够开始的时候限制自己的完美主义,在掌握基本概念的情况下先“不求甚解”快速在脑中形成整个框架,后面再利用完美主义的特质慢慢进行细节的雕饰,进一步夯实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才能真的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最终达到现有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更进一步的推陈出新才是开始需要天赋和灵感。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看到过一句话,“宁可要粗略的正确,而不要精细的错误”。大方向是最需要把握也是最难把握的,精细的加工是需要在大方向的前提下进行。不管技术操作掌握的如何精细,都会被限制在在一个小格局的层面,对新手而言往后越精细提高空间越小也越没有必要,过于陷入其中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且技术分析的基础也就那么主要的几个流派,学完了就完了,关键还是在于不断运用他们来培养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和把握,最终还是回到人本身才能体现技术分析中的高低之分。初学技术分析很容易变得急躁,总是希望能够快,最好能做daytrade来验证自己的判断,真正有实力的都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衍生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这个才是成功的核心,slowis fast,能最终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并且技术分析只能解决战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战略性的布局。当然并不是技术分析不重要,这是做交易融入并且感受市场和自保的基础,只是技术层面做得再好也只能成为出色的匠人,永远成不了大师。匠人比的是技术,大师比的是格局。
在心理方面,做交易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阀值,如果逼近心理阀值的时候就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举动。买点,总在下跌中形成,但恐惧阻止了你;卖点,总在上涨中,但贪婪阻止了你。一个被贪婪与恐惧所支配的人,在市场中唯一的命运就是死。然而专业的人就是厉害在经验丰富,在历练中把阀值不断的升高,到达一个高度之后就可以心如止水的进行操作,个人情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一定得在自己能控制情绪的情况下做交易,持仓的规模也不要超过自己的掌控能力,通过经验不断的积累,阀值会越来越高,交易起来也会越来越如鱼得水,skyis the limit。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对于交易做到某个阶段即开始借助于哲学来帮助自己突破思想上的瓶颈,我们可以参考金庸笔下扫地僧在少林大会上关于“武学障”和“知见障”的一段话:
那老僧續道:「本寺七十二項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爲之化解。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並非人人皆知,只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我少林派,那便叫作「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爲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待武功大成之时,武功和心态融会贯通,像呼吸一样自然,即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犹如《天龙八部》书末时的虚竹,“随心所欲,无往不利”。
物理与交易乱弹:
我发现将市场与物理规律结合起来看挺有意思。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影响因素对结果都具有迭代性,在没有发生之前一切的判断必须也必然是不可绝对预测的,这一点跟现代物理的量子力学理论基础类似,微观上基本粒子的运动状态是无法精准预测的,而是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一旦某一时刻的测量(发生)之后状态才会随机的固定下来,此即干涉。但是在宏观上会有映射出相应的经典物理规律(譬如牛顿三定律)让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也会反映出一些宏观的规律(例如一些同构性的pattern)。说到底这个世界不过是概率的世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过几率大小而已,在承认这个的基础上将规律为我们所用。走势正是所有参与者的合力(此处力为有方向的向量)。不仅是技术面,基本面也是政治经济等等的合力,基本面分析也是为了尽可能找到所有基本面分力变量对某个事物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程度,但我们知道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分力,只能说沿着时间轴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多的把握住影响最大的几个(影响大的变量一般不会变化太快),然后再进一步查漏补缺减少小区域的盲点,使得整个picture更加完整具体。参与某个交易的人越多,个人的方向和力量大小影响也越小,舆论和氛围对个体的影响会增加,在群体中的个体倾向于服从集体意识并且思维上变得懒惰,所谓乌合之众,继而群体意识在一定时间内会推波助澜影响结果,反过来结果会继续对舆论和氛围造成影响,循环往复没有终点。即使掌握了某个公司真正的价值,但是短期市场的定价跟合理之间仍然会有偏差,不过会随着时间慢慢修正到合理的方向和位置,毕竟公司的好坏不是决定于个人的意志。单个力量大的机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合力的方向和力道强度,但是终究还是会顺势而为。对于散户来说,不一定需要了解各个能够产生影响的分力之间的博弈情况,只需要把握最终的合理即可,但是如果想进一步成为超级散户,对每个显著分力有足够的了解是必需的。因为moneyis smart,总是自动流向更能产生效用的地方。技术分析的核心也不是用来准确预测未来,更重要是为了看清当下的形势从而做出做恰当方向的判断,即使力道小,但仍可以借着合力而动。至于交易中价格和背驰的关系,可以看做物理里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毕竟加速度总是领先于速度,甚至可以由加速度的加速度延伸出背驰的背驰来不断降低级别细致跟踪。精准把握各个因素对合力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影响大小才是内功,指标性的信号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对于物理在交易市场的运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频交易,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硬件的速度。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物理的量子通信很有应用的潜力。
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是量子纠缠效应。“微观世界里,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不管它们离多远,只要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就能立即使另一个粒子状态发生相应变化。也就是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就是量子通信”。量子理论认为,微观领域里,某些物质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因此,对物质的测量意味着干涉,改变被测量物质的状态。基于这一原理,科学家们提出量子密码的概念,也就是用具有量子态的物质作为密码。这样一来,任何截获或测试量子密码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换言之,截获量子密码的人得到的只是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的合法接收者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中知道量子密码曾被截取过。量子密码被应用于量子通信系统中,便是所谓的“量子保密通信”。所以这样看来,不仅仅可以无视于空间上传统信息传输的延迟,并且自带加密的功能,可能量子通信技术成熟之后会对现有的高频交易产生巨大的冲击。除此之外,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似乎还有利用中微子来传递信息,毕竟是电中性,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极其微弱的强穿透性,并且与光子近似没有质量。
我们的贪嗔痴疑慢:
根本没有一只无形的手左右市场,而是所有参与者的偏见在引导市场的方向。 --索罗斯
在投机力量的撞击中,情绪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偏离了商业环境的现象。在华尔街,“中庸”这个词并不存在,因为投机机制注定一切行为都会过度。就算是在幻想的高潮和失望的深渊过后,人们恢复性的反应都会过激,比正常的商业趋势波动更大。人们若是只想把股票变动与商业统计挂钩,而忽略股票运行中的强大想象因素,或是看不到股票涨跌的技术基础,一定会遭遇灾难,因为他们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巴尔尼·温克曼的《华尔街10年》
不同级别之间的基本模式是同构的,归根结底,就是市场参与者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任何的类市场形态,本ID的理论都适用其中,因为,这贪嗔痴疑慢是同构的。
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这种心理上的同构性来建立模型来模拟类市场形态对变化的反应?譬如待在线医疗成熟普及之后,人体设备可以实时收集身体各项数据(前额叶的活跃程度与痛苦和挫折的敏感性相关,追踪大脑皮层甚至全身各个激素在不同情绪(譬如贪婪和恐惧)时的变化等),根据其对市场的反应来做一个结合大脑结构和思维方式相关理论的统计性研究,不仅可以真正从科学上定量的弄清楚交易高手与普通散户真正不同的原因,也可以利用研究的结论进行交易或者训练。跟单纯表面上从网络上挖掘当下大众情绪变化的数据(譬如推特关键字频率变化)有一定不同,而是可以从根本的心理分层结构来解释,可能会涉及到神经网络(包括deeplearning),非线性物理学(复杂混沌动力系统,包括如下的经典分形图代表不同级别的同构性等),人工智能,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知识,有待研究。
很多时候可能市场本身就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衍生物,而非像夸克,轻子等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比如说我们大家都是按照百分比来衡量市场的涨跌程度,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涨跌百分比独立于股票的价格,在百分比面前每只股票都平等,弊病就是积累起来非常困难但跌下去却很快(比如10块涨到20块需要的累计增幅为100%,但是从20块跌到10块只需要累计跌幅50%,很多人发现利润的积累很难,这就是本质原因,即使你股票的持有过程中的涨和跌的次数还有百分比一模一样,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亏越多),一次错误就能毁掉前期积累的所有心血。正如爬山需要克服重力势能做功,下山反而借助的是重力势能,一切看起来非常的自然,创业容易守业难,财富的积累跟方向密切相关。但是市场真的就是应该是用百分比来衡量么,我觉得不尽然,可能只是人把这个观念强加其上而已。比如如果所有的涨跌程度用绝对值而非百分比来衡量,譬如前面那个例子,对一个10块的股票而言,从10块涨到20块绝对值是+10,再从20块跌成10块绝对值是-10,幅度完全一样,与涨跌方向无关,所以这样不亏也不赚。但按照百分比独立于方向来说,10块到20块是增幅100%,如果跌幅也算做100%,那就不仅利润没了还把成本也全部亏光了。这样运作的结果就是昂贵的股票相对自身股价来说涨跌百分比会很小很安全,但便宜的股票因为绝对值与自身价格相对大小的原因而波动更加剧烈,这样看起来似乎也很makesense,大资金求稳小资金喜好风险。现在问题来了,那到底哪种是对的?并且市场应该是独立于测量方法的,而非被方法的选择所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只能说不知道。可能当今看重的是股票都生来平等,涨跌百分比都应该独立于其自身价格。如果真有一天大家都心血来潮改成了看绝对值来衡量涨跌幅度,交易市场没准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还有,为什么前高前低,均线系统还有缺口会具有参考价值,是因为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这样参考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效用么,这又成了一个鸡与蛋的问题,但是本质上为什么会普遍的存在这样的心理压力或者信心,猜测可能还需要从心理的第一性原理来解释。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想多了。
至此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