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无险美好】微信公众号,作者:秦丹丹,资深保险经纪人。
国人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现在大家纠结的不是买不买保险的问题,而是怎么买?买什么?如何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保险?
不同保险公司,相同类别的保险产品,价格差异巨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异呢?人寿保险是怎么定价的?保险公司是如何赚钱的?今天我们来掰扯掰扯。
一、死差
顾名思义,“死差”就是实际死亡率与预估死亡率的差值。
银保监会每十年会发布一次《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这个表中的人口死亡率,是保险产品在定价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除了《生命表》,保监会还在2013年制作并发布了我国第一张《重大疾病发生率表》,不过业内普遍认为保监会公布的数据过于保守,所以很多保险公司直接用再保险公司提供的《重疾发生率》作为定价依据。
《生命表》和《重疾发生率》是各家保险公司统一使用的定价参考依据,所以这部分风险保费,各家公司差异不大。
保险公司能否从死差中获得利润,只能听天由命。
比如保险公司设计某款寿险产品的时候,预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但是最后有13人死亡,那么多发生的3个人死亡带来的成本增加,就是保险公司亏钱了,反之就是利润。
二、费差
顾名思义,“费差”就是实际花费与预估花费的差值。
保险公司开门营业,场地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电脑IT设备、巨额的广告投入等等,这些都是经营成本,都要转嫁到保费上。
假如保险公司今年的预计成本是10个亿,到年底只花了9个亿,剩下的1个亿就成了经营利润。所以,保险公司对于方方面面的经营成本控制,都非常严格,一只笔多少钱,都算得门儿清的。
一般来说,分支机构越多、广告费投入越高的保险公司,经营成本越高,转嫁给消费者的保费越贵(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们产品贵的主要原因)
谁让你拿我的钱去交广告费的!
三、利差
顾名思义,“利差”就是实际利率与预定利率的差值。
保险公司用我们的钱去投资,如果收益比较好,就会产生“利差”。比如预定利率是3.5%,实际投资收益率是6%,那么多出的这些收益,就是保险公司能赚到的钱。
利差,是保险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假如100亿元的可投资保费,获利1%就是1个亿。这才是保险公司收入的大头。
预定利率越高,保费就越便宜。同样要30年达到1000万的目标,2%的预定利率,需要每年投入24万;4%的预定利率,每年投入18万即可。
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预定利率越高,也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投资收益,才能盈利。
历史上曾出现过8.8%、6.5%的预定利率,远高于现在的投资收益率,所以很多公司的这部分历史保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弥补过去的窟窿,某些公司不得不将现在的新产品,卖的贵一点、利润高一点,不然补不上过去的窟窿啊!
四、保费便宜的产品,保障会不会缩水?
死差、费差、利差,是保险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相对应的风险保费、用于投资的保费、经营成本花费、保险公司预留的利润,是保费差异的主要原因。
价格更划算的产品,只是因为保险公司给的预定利率高、广告费花的少、经营成本低、给消费者的让利更多,而保障权益载明在白纸黑字的合同上,与产品价格无关。
所以,千万不要片面的认为,贵的产品就是好,便宜的就是有“猫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公司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保费压得更低,给消费者更多实惠。也有的公司,更愿意对股东负责,从消费者身上多赚钱,把利润分给股东。
这些都是公司经营策略的不同。作为消费者,我们在同样优等的保障责任下,选择更划算的产品即可。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人寿保险产品价格的拆解。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