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傅璇琮:唐翰林侍讲侍读学士考论

     一

   唐代翰林学士建置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自后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历朝每年都有翰林学士在宫中任职,总计有41人。宪宗于永贞元年(805)八月即位,于原翰林学士中,“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注: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以下凡引用“二十四史”,皆用中华书局点校本,为从简起见,皆不注明出版社及出版年)。),“位在诸学士上”(注:唐元禛:《承旨学士院记》,宋洪遵编于《翰苑群书》卷二,见傅璇琮编校《翰学三书》(上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翰林学士机构设置的一大进展,使每年值班充职的学士有一个“院长”,更体现制度化。后宪宗于元和十五年(820)正月为宦官谋杀,其子李恒立,是为穆宗。穆宗即位初,于翰林学士又有新的设置。据晚唐时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注:唐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洪遵编于《翰苑群书》卷六,见傅璇琮编校《翰学三书》(上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韦处厚于元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自户部郎中、知制诰入翰林学士院,为侍讲学士;同日,路隋自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为侍读学士。侍讲、侍读学士,在中晚唐历时并不长,仅穆宗、敬宗、文宗及武宗初,约20余年,且又被认为名次不高,作用不大,故凡研究唐翰林学士,对此并不重视。有的学者还认为丁居晦所记路隋之为侍读学士,侍读乃侍讲之讹,侍读学士实无(注:见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5本,1948年版,今据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附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71页。按岑氏所据之一,为韦处厚《翰林学士记》(原编于洪遵《翰苑群书》,今亦收于《翰学三书》)中有云:“处厚与司勋郎中路隋职参侍讲。”岑氏因云韦处厚既与路隋同时任职,可见路隋即同为侍讲。按此文又收于《文苑英华》卷七九七,此句“侍讲”则作“侍读”,不过下注云“一作讲”。洪遵为南宋时人,则北宋修《文苑英华》时,即作“侍读”。后《全唐文》卷七一五所载,亦作“侍读”。可见当时韦处厚所记,还是认为他与路隋在院中,乃侍奉皇上稽读经籍。),故并不予以重视,迄今也无专文对此加以论述。实则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设置,自北宋起,直至清朝,历代都有,且不断规范化,其在中晚唐时,也有其特殊作用,地位并不低。故今特撰此文,拟填补一定的空白。

   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五六,北宋太宗曾于“听政之暇,日阅经史,患顾问阙人,太平兴国八年(983)始用著作佐郎吕文仲为侍读”。(注: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但此时仅称为侍读,正式建立翰林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乃在真宗咸平二年(999)。《宋史》卷六《真宗纪》一,咸平二年七月,“丙午,置翰林侍读学士,以兵部侍郎杨徽之等为之;置翰林侍讲学士,以国子祭酒邢昺为之。”关于此事,南宋初程俱所著《麟台故事》有具体的记述,其书卷三《选任》,有云:“真宗咸平二年七月丙午,以兵部侍郎兼秘书监杨徽之、户部侍郎夏侯峤并守本官充翰林侍读学士,国子祭酒邢昺守本官充翰林侍讲学士翰林侍读兵部员外郎吕文仲为工部郎中充翰林侍读学士”;并认为宋朝正式以翰林侍读、翰林侍讲加学士之名的,即自真宗时始,谓:“帝聪明稽古,奉承先旨,首置此职,择耆儒旧学以充其选,班秩次翰林学士,禄赐如之。”(注:见张富祥《麟台故事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也记此事,并谓其班秩虽“次翰林学士”,而“禄赐并与之同”。(注:《石林燕语》,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石林燕语》同卷并记,“(杨)徽之尝为东宫官,乃特置翰林侍读学士”。据《宋史》卷二九六《杨徽之传》,真宗未即位为太子时,曾以杨徽之为太子左庶子,后任东京开封府尹时,又召杨徽之与毕士安亢开封府判官,故对其甚为信重,乃于咸平二年秋,“特置翰林侍读学士,命与夏侯峤、吕文仲并为之,赐宴秘阁,且褒以诗”。由此可见,北宋前期正式确定有翰林侍讲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当承袭唐穆宗时之设置;也可佐证丁居晦记韦处厚为侍讲学士,又记路隋为侍读学士,并不误,因如无丁居晦所记,真宗时也不可能特设侍读学士,以与侍讲学士并立。且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侍读仍班侍讲上”。可见宋代对侍读学士是很重视的。据宋洪遵《翰苑群书》卷十《学士年表》所记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不断记有侍讲、侍读学士姓名,如仁宗天圣六年(1028)九月,冯元以龙图阁学士兼侍讲学士;庆历五年(1045),叶清臣与宋祁均为翰林侍读学士,宋祁并以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至和二年(1055),吕溱在翰林侍读学士任,并出知徐州;嘉祐元年(1056),王洙并以翰林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又洪遵《翰苑遗事》曾据宋敏求《退朝录》,也记有“蔡文忠以翰林兼侍读两学士”。

   又据清鄂尔泰、张廷玉《词林典故》卷二,金元二朝都置有翰林侍讲、侍读学士。(注:《词林典故》,也收编于《翰学三书》,载张富祥:《麟台故事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至明初,则更进一步规范化。明黄佐《翰林记》卷一《官制因革》,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定侍读学士二人,侍讲学士二人;同卷《列衔》又记,翰林学士为正五品,侍读、侍讲学士为从五品。同卷更对侍读、侍讲二者职掌有明确的规定:“侍读学士之职,凡遇上习读经史,则侍左右,以备顾问,帅其属以从。侍讲学学士之职,凡遇上讲究经史,亦如之。”(注:明黄佐:《翰林记》也收编于《翰学三书》,载张富祥:《麟台故事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则似一为陪读,一为陪讲。又据《词林典故》,清前期规定,设置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各三员,官品晋升为从四品。

   从以上概略的介绍,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唐代中期设置翰林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历时虽不长,但影响深远。宋至清近900年间,于翰林学士院中特设这两类学士,均为沿袭唐制;且明代明确定侍讲、侍读各二员,可能也参照唐代,唐代的侍讲学士,一般即不超过二人(参见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第二,自宋至清,侍读学士,都与侍讲学士并立不缺,而且北宋时侍读学士的班秩还在侍讲学士之上(见前所引《石林燕语》卷一)。由此更可进一步佐证,唐穆宗时路隋被授为侍读学士是确实的。

   翰林学士院虽早建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但前期入院的学士,其姓名、官衔,并无明确的记录。韦执谊于德宗贞元二年(786)任翰林学士时,已注意于此,因此“收遗补亡”,补记开元后的学士姓名及官衔迁转,并希望“庶后至者,编继有论”。(注:见唐韦执谊:《翰林院故事》,文后署“贞元二年龙集景寅冬十月记”,载洪遵:《翰苑群书》卷四。)自此以后,即有将入院者姓名题记于院内壁上。唐元和时翰林学士李肇于所著《翰林志》中,记学士院,“北五厅间,东一间是承旨阁子,并学士杂处之,题记名氏于壁者,自吕向始,建中已后,年月迁换,乃为周悉”。(注:唐李肇:《翰林志》,载洪遵:《翰苑群书》卷一。)元禛于长庆元年(821)八月作《承旨学士院记》,也说他将郑开始的承旨学士姓名及迁转官衔,“书于座隅”,即承旨厅内的壁上。(注:唐元禛:《承旨学士院记》,载洪遵:《翰苑群书》卷二。)这当是自德宗贞元以后翰林学士院一个好的风尚。因此,丁居晦于文宗开成二年(837)五月作《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就自称“学士姓名,此本据院中壁上写”。由此可证,路隋所授的侍读学士,当是从当时壁上所书札录,并不讹,也因此而为北宋真宗设置翰林侍读学士的依据。

     二

   上面主要是论述自宋开始,历金、元、明、清,都设有翰林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说明中唐时期于翰林学士院中设置侍讲、侍读学士对后世确是有影响的。这里拟再补述穆宗时之设置这两类学士,还受本朝的启示,即玄宗开元前期建立集贤院所定的职能与建构。

   玄宗于即位后,就很关心经史典籍的阅读与整理,而且为此特设侍读。《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下,开元三年(715),“冬十月甲寅,制曰:‘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当心,中有阙疑,时须质问。宜选耆儒博学一人,每日入内侍读。’以光禄卿马怀素为左散骑常侍,与右散骑常侍褚无量并充侍读”。《唐会要》卷三五《经籍》又记:“开元三年,右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内库及秘书墳籍。上曰:‘内库书皆是太宗、高宗前代旧书,整比日,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能补辑,篇卷错乱,检阅甚难,卿试为朕整比之。’”(注: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由此可见,侍读之名在玄宗开元时确立,其职掌,一是备帝王研读典籍时顾问;二是整理宫内藏书。

   此后,就正式召选学术之士入于乾元院,“编校群书”。(注:见《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开元五年十一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又《玉海》卷五二引韦述《集贤注记》:“(开元)六年三月五日,学士以下始入乾元院。”)开元六年(718)冬,乾元院更名丽正院,继续编修书籍。开元九年春,撰成《群书四部录》200卷。(注:据《旧唐书·玄宗纪》(上),《通鉴》卷二一二,《玉海》卷五二引《集贤注记》。)开元十年九月,当时任宰相的张说任为都知丽正殿修书事。十三年,玄宗为封禅泰山,张说受命撰制封禅仪注,就是在丽正书院内召集学士进行的。稍后于此年四月,即改丽正院之名,正式建立集贤院,以张说知院事。据《唐会要》卷六四,集贤院内除学士(五品以上充)、直学士(六品以下充)外,还特设侍讲学士,当时侍讲学士有国子博士康子元、监察御史廙业、四门博士敬会直、右补阙冯骘。据《玉海》卷二六引《集贤注记》,开元十九年三月,康子元还与其他学士陈希烈等“于三殿侍讲。先是,讲《周易》毕,康子元等各蒙锡赍”。由此可见,当时集贤院侍讲学士是以讲儒家经典为主,且甚受皇上的重视。这里应注意的是,集贤院前身丽正书院,主要为整理宫廷图书,开元十三年张说以宰臣主持集贤院,其职责之政治、文化品位明显提高。撰成于开元二十六年的《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附集贤殿书院,记其职掌为:“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注:《唐六典》,陈仲夫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可见集贤院在刊辑经籍时,还可借以“辨明邦国之大典”,且可为朝廷推荐和考察人才。这正如张九龄在《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讌序》所说:“是以集贤之庭,更为论思之室矣。”(注:唐张九龄:《曲江集》卷一六,四部丛刊本;又见《文苑英华》卷一六八。)这其实已含有翰林学士的部分职责,中晚唐时有些翰林学士也确有兼集贤院学士或直学士的。

   穆宗于刚即位时,即设置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固然有可能受玄宗时集贤院建置侍讲学士的启示,同时也与他对文士的重视有关。这一点过去常为人忽视。在史书记载中则有好几处提及他“盛陈倡优杂戏”,“游畋声色,赐与无节”,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于元和十五年(820)十月上奏,称“陛下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以上见《通鉴》卷二四一,又参见《旧唐书·穆宗纪》)这当然也是穆宗的弱点,是他后几年“败度乱政”(《旧唐书·穆宗纪》末史臣评语)的原由。不过他接位的第一年,其重视、擢用文士,却值得注意。这里拟略作概述。

按宪宗于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为宦官陈弘志谋杀,时太子李恒为另一宦官中尉梁守谦拥立,接帝位,即穆宗,时26岁。值得一提的是,穆宗即位的第一天,乃先召见宪宗时留任的翰林学士段文昌、杜元颖、沈传师、李肇,以及他在东宫时为其侍读的薛放、丁公著(按丁公著后于文宗时也被任为侍讲学士),也就是先与宫内六位文职官员聚谈,第二天才集合群臣。

稍过数日,复又任翰林学士段文昌为宰相,这是他即位后直接提拔翰林学士为相的首例。(以上见《通鉴》卷二四一,及《旧唐书·穆宗纪》)同月(即闰正月),即穆宗登位后的第10天,在同一天,又新召入三位翰林学士,即当时已较有文名的李德裕、李绅、庾敬休。(见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而后又仅隔一个月,二月十四日,韦处厚乃由户部郎中、知制诰入为侍讲学士,路隋由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入为侍读学士。再过一个月,又有一首创之例,即召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入翰林学士院,给予一个特名:侍书学士。这时柳公权正在夏州幕府,为夏州观察判官。据《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权传》:“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据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为该年三月二十三日。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六○,谓:“翰林有侍书、书诏学士,唯见于公权传。”这也确是一个特例。这样,在这一年,在翰林学士院,学士共有九位,这是唐朝建置翰林学士后,人数最多的一年。在翰林学士以外,同年五月,元禛由膳部员外郎迁升为祠部郎中、知制诰,即能在中书省起草官方文书,第二年又正式任为翰林学士,“在翰林时,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命左右讽咏”。(注:见白居易:《元公墓志铭》,载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七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又韩愈于元和末因上书谏奉佛骨被贬潮州,元和十五年正月自潮州量移袁州,九月,即又召韩愈入朝为国子祭酒。十二月,白居易则自司门员外郎擢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注:元稹、韩愈、白居易等事,参见《旧唐书·穆宗纪》、《通鉴》,及拙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中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穆宗即位的头一年,能如此重视、提拔当时的著名文士官员,这很值得研索。

     三

   唐时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共17人。因篇幅所限,本文不能对此17人一一详考,这里拟先就首任韦处厚、路隋稍加考述。

   韦处厚,两《唐书》均有传,其生平又见刘禹锡所撰《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注:见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旧唐书》卷一五九《韦处厚传》:“元和初,登进士第,应贤良方正,擢居异等,授秘书省校书郎。”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六即据《旧传》系于元和元年(806),同年登进士第者有李绅、高釴等,后李绅即与韦处厚同年入翰林学士院,高釴于长庆元年(821)十一月入为翰林学士。可见当时科举登第与翰林入选的关系。又据《登科记考》,本年制举登科者还有元禛、白居易、独孤郁等。(注:清徐松:《登科记考》,赵守俨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韦处厚于登第后任秘书省校书郎。《旧传》接云:“裴垍以宰相监修国史,奏以本官充直史馆,改咸阳县尉,并兼史职。修《德宗实录》五十卷,上之,时称信史。”按据《新唐书》卷六二《宰相表》,裴垍于元和三年(808)九月至五年(810)十一月居相位,则韦处厚当于这一时期入史馆修史。又《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元和五年十月“庚辰,宰相裴垍进所撰《德宗实录》五十卷。……史官蒋武、韦处厚颁赐有差”。也正因此,据《旧传》,乃“转左补阙、礼部考功二员外”。

   此后韦处厚之仕历稍有波折。据《旧传》,他“早为宰相韦贯之所重”,韦贯之于元和九年(814)十二月拜相,时宪宗专意于征讨淮西节镇吴元济,而韦贯之则主张罢兵,与宪宗意见不合,即于元和十一年八月被罢相,韦处厚也受连累而出为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又据刘禹锡《韦公集纪》,他在开州三年,后因“其执友崔敦诗为相,征拜户部郎中,至阙下,旬岁间以本官知制诰”。崔敦诗为崔群,崔群于元和十二年七月拜相,韦处厚既在开州有三年,则当于元和十四年返回,升迁为户部郎中、知制诰,再过一年,即元和十五年二月,即又召入为翰林侍讲学士

   比较起来,路隋早年的仕历较为平稳。据《旧唐书》卷一五一本传,路隋曾以明经及第。其父名泌,曾在河中节度使浑?{幕府任判官,德宗贞元三年(787),随同浑瑊至平凉参预与吐蕃结盟,吐蕃背盟,与唐交战,路泌随即被劫。《旧唐书·路隋传》记:“元和五年,边吏以(路泌)讣至,隋居丧,益以孝闻。服阕,擢拜左补阙。……俄迁起居郎,转司勋员外郎。自补?阙至司勋员外郎,皆充史馆修撰。”时当在元和中后期。据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路隋即以司勋员外郎入为翰林侍读学士的,而此时,他的官衔虽为左补阙、起居郎、司勋员外郎,而实际上却在史馆任职。由此可见,韦处厚与路隋,在入院前,都曾在史馆修史,韦处厚参预修撰的《德宗实录》,还被誉为信史。

   穆宗于元和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召韦处厚、路隋为侍讲、侍读学士,稍后十余日,三月壬子,即召他们二人于大明宫太液亭,“讲《毛诗·关雎》、《尚书·洪范》等篇。既罢,并赐绯鱼袋”(《旧唐书·穆宗纪》)。可见穆宗对他们二人的信重。此后,韦处厚、路隋二人,以为“既居讷诲之地,宜有以启导性灵,乃铨释经义雅言,以类相从,为二十卷,谓之《六经法言》,献之”(《旧唐书·韦处厚传》)。又据《旧唐书·路隋传》,这部《六经法言》,是“採三代皇王兴衰”之迹。《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即以此《六经法言》列于子部儒家类。

   据《旧唐书·穆宗纪》,《六经法言》于长庆二年(822)四月撰成进上,同年闰十月,穆宗即又命这两位“兼充史馆修撰《宪宗实录》”,且明确规定,应“更日入史馆”,“《实录》未成,且许不入内署”。这就是说,韦处厚、路隋二人虽在翰林学士院,但专职却在于史馆修撰《宪宗实录》,并应“更日”(即隔日)至史馆,在修撰期间,更允许不必在学士院值班。这时,韦处厚已由户部郎中、知制诰迁为中书舍人,因此,刘禹锡在《韦公集纪》中云:“内署故事与外廷不同,凡言翰林学士必草诏书,有侍讲者专备顾问,虽官为中书舍人,或他官知制诰,第用其班次耳,不□言于训词。”刘禹锡此文作于开成二三年间(837-838),此时尚有侍讲学士二人(王起、高元裕),他当对此时情况较为了解,故能对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的职掌区别有明确的阐释。也正因此,路隋后于大和二年(828)十二月拜相,文宗在其《路隋平章事制》中对路隋在穆宗时的业绩,评誉为:“祗事穆宗,侍经内殿,敷尧、舜之大典,畅周、孔之遗风。雅言玉音,奥义冰释;润色王度,发挥圣聪”。(注:见《唐大诏令集)卷四八。)即赞许其敷释儒家经典,以有益于朝政,是把侍讲、侍读作为“人师”来看待的。也正因此,长庆四年五月路隋在职时迁为中书舍人,李虞仲所草拟的《授学士路隋等中书舍人制》,就特称为:“澄澄天倪,落落风韵。气含古道,行为人师”。(注:见《文苑英华》卷三八四,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版。)应当说,侍讲、侍读学士,虽不起草重要诏令、禁密文书,但其“行为人师”的地位值得重视;《旧唐书·韦处厚传》即记穆宗“以其学有师法”,乃召入为侍讲学士

   不过韦处厚虽处于侍讲学士职位,仍能参预政事。据《旧传》,当时任户部侍郎的张平叔,“以征利中穆宗意,欲希大任,以榷盐旧法为弊年深,欲官自粜盐,可富国强兵,劝农积货,疏利害十八条”。韦处厚则“抗论不可”,“乃取其条目尤不可者,发十难以诘之”。《全唐文》卷七一五载有韦处厚《驳张平叔粜盐法议》。韩愈也有《论变盐法事宜状》,与韦处厚所议同。(注:见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年版。)据《通鉴》卷二四二,此为长庆二年(822)四月,即已撰成《六经法言》,即将修撰《宪宗实录》。

   以后,敬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即位,二月,将韦处厚由侍讲学士改为翰林学士,并加承旨之号,为当时翰林学士院之院长。韦处厚改任翰林学士后,更积极参预朝政。当时,好几位翰林学士如李绅、庞严、蒋防,因受宰相李逢吉的排挤,被贬外出,韦处厚极为之辨诬。后文宗于开成二年(826)十二月接帝位,即位之初就擢任韦处厚为宰相,而由路隋接替其为承旨(路隋于长庆四年四月敬宗时也已由侍读学士改为翰林学士)。后韦处厚于大和二年(728)十二月卒,路隋又接替其相位。由此可见,中唐时这两位首置的侍讲、侍读学士,仕途进展极引人注目,这在当时一般翰林学士中也是少见的。可见,唐代的侍讲、侍读学士,尤其是侍讲学士,其职掌固然与翰林学士有别,但其地位、声誉并不低。我们研究古代翰林学士,自唐至清,对此是不应忽视的。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韦处厚的文学交往活动。如前所述,他于元和十一年(816)九月因受韦贯之罢相的牵累,外出为开州刺史。这时与韩愈、白居易多有交往的著名诗人张籍有诗寄他,题为《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诗云:“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余里寄葖人。”按张籍于元和中曾长期患眼病,其所作《患眼》诗有“三年患眼今年校”。(注:按此二诗皆见《全唐诗》卷三八六。)由此可见,韦处厚特为此寄四川开州土产药车前子给时在京中的张籍,张籍即以诗答之。可见在这之前,他与张籍已有交往。更令人注意的是,他在开州作有《盛山十二诗》(注:《盛山十二诗》,载《唐诗纪事》卷三一,《全唐诗》卷四七九。),为五绝十二首,分题为《隐月岫》、《流杯渠》、《竹岩》、《绣衣石榻》、《宿云亭》、《梅鉲》、《桃坞》《胡卢沼》、《茶岭》、《盘石磴》、《琵琶台》、《上士缾泉》,颇有地方特色。他回京后,在任翰林侍讲学士时,曾将此诗转交京中友人,由此而和作者多人。韩愈于长庆二年(822)有《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注:见《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四。),特别提及:“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文中具体提及和者有:“通州元司马为宰相,洋州许使君为京兆,忠州白使君为中山舍人,李使君为谏大夫,黔府严中丞为秘书监,温司马为起居舍人,皆集阙下。”据此,则六人为:元禛(时任宰相),许康佐(时任京兆尹),白居易(时任中书舍人),李景俭(时任谏议大夫),严謩(时任秘书监),温造(时任起居舍人)。据此六人仕历,则韩愈作此文,当在长庆二年五月一日至六月五日间。(注:参见张清华:《韩愈年谱汇证》,载《韩学研究》(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又韩愈文中说和者凡十人,其中具体提到的为此六人,实际上张籍也有和作,见《全唐诗》卷三八六。韩愈于文末特别提出:“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卷,家有之焉;慕而和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这就是说,韦处厚此诗及和作,大行于时,几乎家家有之。《新唐书·艺文志》四,集部总集类,还著录有《盛山唱和诗》一卷,可见此集在北宋前期还传存。这应当是研究唐代翰林与文学一个很好的事例。又,韩愈于文题特标以“韦侍讲”,文中又称“侍讲六经禁中”,可见当时对侍讲学士是甚为看重的。

   又,韦处厚卒后,李翱、白居易分别作有祭文,见《全唐文》卷六四○、六八一。后刘禹锡特为其文集作纪(即前已提及的《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记》),也可见其在当时文学界的声望。

     四

   韦处厚、路隋之后,敬宗时侍讲学士三人,崔郾、高重、宋申锡;文宗时11人,郑浣、许康佐、丁公著、郑覃、路群、高重、王起、高元裕、高少逸、李训、郑注;武宗时二人,郑朗、卢懿,共15人。其中宋申锡、郑覃、王起、李训、郑朗五人,后曾被任为宰相。如加上前韦处厚、路隋二人,则中晚唐时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共17人,有七人曾入居相位,占近一半,这也值得注意。

崔郾与高重是敬宗接帝位后最早被召入为翰林侍讲学士,时为长庆四年(824)六月。据杜牧所作崔郾行状(注:《礼部尚书崔公行状》,载《樊川文集》卷一四,陈允吉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谓“敬宗皇帝始即位,旁求师臣”,经宰相牛僧孺推荐,乃入为翰林侍讲学士。可以注意的是,崔郾在职期间,长庆四年十二月,高承简罢郑滑节度使,当地人入朝,请朝中为高承简建树德政碑。

据杜牧所作行状,当时宦官认为,按“翰林故事,职由掌诏学士”,即应由翰林学士撰文。而敬宗则命崔郾为之,认为高承简既有功绩,“吾以师臣之辞,且宠异也”。《全唐文》卷七二四即载有崔郾《高公德政碑》。杜牧所作行状,后又叙二事:“居数月,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拜章为故帅田季安树神道碑,内官执请亦如前辞。上曰:‘魏北燕、赵,南控成、皋,天下形胜地也。吾以师臣之辞,且慰安焉。居数月,陈许节度使王沛拜章乞为亡父树神道碑,内官坚请如前辞。上曰:‘许昌天下精兵处也,俗忠风厚,沛能抚之,吾视如臂。吾以师臣之辞,而彰其忠孝焉。’是三者,皆御札命公,令刻其辞,恩礼亲重,无与为比。”这就是说,按翰林通例,这三篇文应由翰林学士代笔撰写,而敬宗却连续三次称侍讲学士为“师臣”,认为由崔郾以“师臣之辞”起笔,是对方镇的看重。这也可见侍讲学士在当时的声望。又,宋申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九月入为翰林侍讲学士,同年十二月改为翰林学士,于文宗大和元年(827)奉诏为义成军节度使李听作德政碑,称:“圣皇践位之明年,以大和记岁号。……军使宋守义列疏其事。……词臣奉诏,勒铭贞石。”(注:此文见《全唐文》卷六二三。)时为翰林学士的宋申锡,自称“词臣”,以与崔郾之被称为“师臣”相比勘,值得作进一步研索。

   郑浣与许康佐是文帝即位后最早召入为翰林侍讲学士的,时在大和元年四月。同年,翰林学士韦表微作《翰林学士院新楼记》(注:《全唐文》卷六三三,又载于《翰学三书》所编之《翰苑群书》卷三。),称大和元年“夏四月,中书郑舍人、驾部许郎中皆以鸿文硕学为侍讲学士,有诏赐宴,始觞于斯,中外之知者朝昏皆贺”,此亦可见由翰林学士角度对侍讲学士的看重。又《唐语林》卷二,记文宗欲设置诗学士72员,李珏进言表示无此必要,其奏议中有云:“陛下昔者命王起、许康佐为侍讲,天下谓陛下好古守儒,敦扬朴厚”。(注:周勋初:《唐语林校证》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通鉴》卷二四六记此事在开成三年(838)。由此亦可见,当时任用侍讲学士,被人视为“好古守儒”。

   前已记述,中晚唐时侍讲、侍读学士共17人,文宗时为11人,所占比重最大。当时召入者,多称文宗为“好经义”、“尚古学”、“重儒术”。如郑覃大和三年(829)九月,自右散骑常侍入为侍讲学士,第二年即大和四年六月出守工部尚书,后于大和六年三月又以工部尚书入为侍讲学士。之所以第二次召入,乃如《旧唐书》卷一七三《郑覃传》所记:“文宗好经义,心颇思之。(大和)六年二月,复召为侍讲学士。”高元裕于开成三年(838)五月至本年八月为翰林侍讲学士,萧邺所作《高公神道碑》,有云:“文宗重儒术,尊奉讲席。公发挥教化之本,依经传纳,上倾心焉”。(注:按萧邺此文,题为《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左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载《全唐文》卷七六四;又《金石萃编》卷一一四也据原刻著录,但文字多有残缺。)王起情况更为特殊。按唐代文士入翰林学士院,所带之官衔,一般为尚书诸司郎中(从五品上)、员外郎(从六品上),以及七品上之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以及从七品上之左右拾遗,也有低至正九品上之校书郎的。唐代召文臣入为翰林学士,未有官阶限制,不视官品高下,而且大多以中下等为主。这也是唐代翰林学士人员建构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唐代用人开放之优点。而王起于文宗开成三年五月自王部尚书判太常卿入为侍讲学士,按《旧唐书·职官志》(一),工部尚书为正三品,与宰相称号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同等品阶,比翰林学士在职期间以升迁中书舍人(正五品上)为荣还要高好几阶。而且在开成三年以前,于穆宗长庆二年、三年(822、823)即以礼部侍郎连续两年知贡举,《旧唐书》卷一六四本传,称其“掌贡二年,得士尤精”。据徐松《登科记考》卷一九,这两年进士登第者,如白敏中、周墀、丁居晦、李训等,后都为翰林学士。以这样高品阶,且又典知过科举,而再入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仅唐代,以后自宋至清都未曾有的。文宗之所以召其入充侍讲学士,乃如《旧唐书·王起传》所云“文宗好文,尤尚古学”,“郑覃长于经义,(王)起长于博洽”,故“俱引翰林,讲论经史”。

   也正因此,侍讲学士的著述与一般翰林学士有明显的不同。翰林学士在职期间,其职能主要是起草制诏,代拟批答。据《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如常□有《诏集》六十卷,段文昌有《诏诰》二十卷,郑畋有《风池槀草》三十卷,封敖有《翰槀》八卷,李磎有《制集》八卷等。白居易文集还特列有“翰林制诏”四卷。(注:白居易集之“翰林制诏”,其中有非白氏所作,见岑仲勉:《〈白氏长庆集〉伪文》,载《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但大部分仍出于白居易之手。)而侍讲学士,则大多为经史学术专著。如前所述,穆宗时韦处厚、路隋,合著有《六经法言》、《宪宗实录》。又如敬宗时崔郾、高重,编撰有《诸经纂要》。据《旧唐书》卷一五五《崔郾传》:“郾退与同列高重抄撮《六经》嘉言要道,区分事类,凡十卷,名曰《诸经纂要》,冀人主易于省览。”《旧唐书·敬宗纪》记此事在宝历元年(825)七月。《新唐书·艺文志》三,将此书列于子部儒家类。而高重又自作《春秋纂要》四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一,列于经部春秋类,并注云:“帝好《左氏春秋》,命(高)重分诸国各为书”。

   文宗时,侍讲学士郑浣有《经史要录》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三,列于子部儒家类;郑并参预修撰《宪宗实录》(见《新唐书·艺文志》二,史部实录类)。许康佐,据《通鉴》卷二四五,大和九年(835)四月,于《考异》中引《补国史》,谓许康佐曾进其所著《新注春秋列国经传》六十卷(又见《唐语林》卷六)。(注:《新唐书·艺文志》(一),经部春秋类,著录有:“许康佐等集《左氏传》三十卷”。稍有异。)《新唐书》可能即因此将许康佐列为“儒学”列传(卷二○○)。又丁公著,《旧唐书》卷一八八本传,载其“著《礼志》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一,经部礼类,也著录《礼志》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三,子部儒家类,还著录其《皇太子诸王训》十卷,则为宪宗元和时任太子及诸王侍读时所作(据《旧唐书》卷一八八本传),这也与丁公著后入为侍讲学士有关。至于王起,在为皇上讲解时,还应召著有文字训诂类的书《写宣》,即《旧唐书》卷一六四本传所记:“(王)起侍讲时,或僻字疑事,令中使口宣,即以牓子对,故名曰《写宣》”。另郑覃于大和元年(827)入为侍讲学士时,即提出一项大计划,建议全面校订经书,并加以刊石。《旧唐书》卷一七三本传:“覃长于经学,稽古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以改正。请召宿儒博士,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从之。”后郑覃于大和九年为相,又兼判国子祭酒,更采取实际措施,起用起居郎周墀等,“校定九经文字,旋令上石”。《旧唐书》卷十七(下)《文宗纪》,开成二年十月,“癸卯,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进《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这就是传于后世的著名“开成石经”。

   应当说,翰林学士制诏之作,政治现实性较强,对认识和研究当时朝政和社情有直接的史料价值,从文学的角度,也可以由此探索文体的演变发展。而侍讲学士之作,就上面所举的例子来看,则专业学术性较强,对研究有唐一代经学、史学、子学等也很有价值。唐代翰林侍讲学士在这方面的业绩,过去一向不被人注意,我们现在研究唐代以及整个古代翰林制度与职能,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科学评析。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原由和企望。

   至于当时侍讲学士与文士的交往,一般未有如上述韦处厚盛山唱和诗那样一种诗歌唱和之风,但交往还是有的;虽然这些交往不一定在侍讲学士任职期内,但对研究当时文风还颇可参考。如李德裕于文宗大和四年(830)冬,在赴西川节度使任途中,经汉州(今四川广汉市),有《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五律二首,郑浣即有和诗二首,这时郑浣已出院二年,任兵部侍郎,在京中。可见在此之前,他在任侍讲学士时已与李德裕有交往。又刘禹锡也有和诗。(注:见《李德裕文集校笺》(傅璇琮、周建国合撰)之别集卷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禹锡另有《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诗,作于文宗开成三年(838),时在洛阳。郑相公为郑覃。按郑覃于大和二年六月自侍讲学士出院为礼部侍郎,于大和三年、四年连续两年知贡举,这也值得注意,后于大和九年十一月甘露事变后入居相位;考功十弟为郑朗,时为考功郎中,过两年,开成五年四月也入为侍讲学士。由此可见郑覃、郑朗曾先后任为侍讲学士,都与刘禹锡有诗作交流。(注:刘禹锡此诗之撰写时间,及郑覃、郑朗事,参见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十一,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许康佐则早期即与元禛有诗作酬和,元禛有《酬许五康佐》诗,自注“次用本韵”。元禛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时正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注:参见杨军:《元禛集编年笺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此当为许康佐以诗远慰,元禛即次韵相答。至于王起,则交往更多,与白居易、张籍、元禛、刘禹锡、李德裕均相交甚深。会昌三年知贡举时,华州刺史周墀赋诗寄和,王起与此时登榜进士20余人均作诗相和。这种唱和之风较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气象更盛,一时传为佳话。(注:详见《唐摭言》卷三,又《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傅璇琮  傅璇琮词条  翰林  翰林词条  学士  学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