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张磊:解秘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

    

   从1840年到今天跨了两个世纪,准确地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和21世纪的开端。这近200年使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内容极其丰富,极其复杂,发展历程极其曲折,但是这个社会还是发展了。从封建社会的末期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又变成了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然后民主革命基本完成,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达到了新的时期。概括说来就是这样。

   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间画一个图,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时期、现代时期、当代时期、19世纪下半期到今天,它上升的步伐是这样的。首先是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主义革命,然后是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者未完成,后者继承了前者未竟之业,然后建立了新中国。可以说社会主义的基础奠定了,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反帝反封建,还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整个民主革命阶段尽管有新旧之分,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为社会主义下一篇文章做好了的基础。建国以后,经过短暂的过度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直到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不断地发展,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标志,我们也希望“十八大”能够开拓一个新时期。

   所以,大家回顾一下,是不是可以简单表述成这样,两个阶段、“三步走”。两个阶段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步走”是:民主革命分新旧,旧的解决了一些重大的问题,辛亥革命就是伟大的、划时代的革命,但是没有成功。所以第二步还继续走民主革命道路,新式的民主革命,也就是新中国主义。所以,这个阶段是两步,然后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又是一个新的发展。大体说来就是两个阶段、三步走,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的曲线上升。我再强调一句,充满着顿挫,充满着历史的顿挫,充满着社会主义历史几乎走向另一个道路的顿挫。不管是民主革命也好,社会主义革命也好,都存在这些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本身也是革命的一种变革,应该说是比较平稳的。

   一、旧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先讲近代,近代就是从1840至1919年,旧革命时期。

   这段时期大家应该很熟悉,我也没有很多新的意见向大家汇报,就是概述一下。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经济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也存在。虽然封建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没有构成一个新的社会需要的基本元素,所以还是一个封建模式。封建模式不是我说的,是改革先驱者龚自珍讲的。但当时西方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它不允许你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在那里表现着非常低端、非常保守,他一定要用强迫的力量来打开。

   1.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

   1840年英国人就决定让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打开,他说要进行自由贸易,商业应该自由,但清朝只开了一个口岸,用十三行这种垄断性的半官方的行商来控制贸易。英国曾经想用鸦片来弥补外贸的逆差,因为当时英国人向中国输出了很多东西,销售并不好。举一个例子,他运来很多西方的刀叉等餐具,到了中国卖不出去,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而且筷子是万能的,可以代替刀叉勺子。于是英国人就用鸦片走私和贸易,这种罪恶的贸易。但是遭到了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派的打击,林则徐到了广东,他来的时候就是在北京南路的码头上岸的,非常坚决的抗英禁烟。

   但是腐败的清朝打不过资本主义化的英国,英国来的军队并不多,几千人,但是武器装备很强。当时清军还使用冷武器,大刀、长矛,西方是用枪炮。战争我们失败了,然后大门打开,中国社会就开始分解了。马克思讲得很对,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密封的时候它没有腐烂,打开了通气的地方,空气进去以后就开始腐烂,准确的说,这个社会就分解了,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按说中国应该按照世界西方的规律,从此撇开封建主义,走向近代,走向资本主义,也就是说它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这是西方的政治制度,然后在经济上,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人民生活会获得相对的提高,这是一条正常的道路。

   但是西方和中国的贸易一开始就是强迫的,你不开大门我就砸开你的大门。因此,他的目的不是让中国变成和他一样的资本主义化,他不愿意多一个竞争的对手,他只需要一个为他服务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将军曾经到美国帮助他作战。但是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需要伙伴来加强自己和封建主义斗争,到了鸦片战争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他不希望再增加对手,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他就需要附庸,他就要把中国变成附庸。为此,他就必须和中国传统的封建势力结合,结果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封建模式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社会的特点很明确,半殖民地就是保留了名义上的独立,因为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中国人民的斗争使得他不敢再瓜分中国,也不敢独占中国,就保持了中国形式的独立,但实际上没有独立。这个情况一直到1949年。在经济上,他有了资本主义,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既受到传统的封建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因为中国金融的外贸、商品、资本输出控制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中国就处在这个情况,他打开了你的门,然后新东西进来了,社会分解很快,应该走一个健康的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结合,就使得我们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还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中国是不可能走向现代化的。

   我顺便告诉大家,因为中国资产阶级发育得不够完整,没有很好的统计,解放后我们综合了很多资料,大概在1949年的时候,中国的现代企业,就是用机器的现代管理企业,大概占国民经济的10%-18%,而其中大部分是外资,帝国主义的企业和官僚资本,民族企业微乎其微。所以,中国在这个崎形的道路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双重枷锁的束缚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枷锁的束缚下,它没有健康的走向一个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国家,它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它的特点是对外没有真正独立,对内没有民主,积贫积弱,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处于无权和贫困的地步,这就是旧中国的概述。

   所有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都为了改变这个现状进行了活动,最早就是魏源、龚自珍这些人,还有广东的梁廷枏,是著名的文化人士。他们从鸦片战争受到了教育,觉得堂堂这么一个大国还居然打不过西方。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包括林则徐和他的团队,应该说他们是精英,有着高度的文化素养,他们居然认为外国人的腿是直的,膝盖不能弯曲。为什么?他们的西装裤有一条直线,不像中国的裤子没有一条直线,是圆筒型的。所以,他说和西方作战有办法,你就派一些军队拿着钩子,他过来你把他钩倒,他就爬不起来了,他的腿是直的。他们连不丹、尼泊尔在哪里都不知道,认为我们只要是断绝了贸易西方人就活不了,他们整天吃肉,我们不给他茶叶喝就没办法生活,肠胃病就会很严重。

   所以,大家看看当时是多么的闭塞,林则徐他们提倡了解西方,既要反对英国的侵略,反对卑鄙的贸易,也要向西方了解情况,甚至于学习西方。所以,魏源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你至于来治他吗?梁廷枏老先生在1844年出版了一本书《合省国说》,中山图书馆还保留了,就是给美国写的通志,介绍了美国的社会制度。魏源介绍得很有意思,说这个国家有个特点,不是说皇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不是的,它是选举,他说这个很好,另外,他说美国的制度还有很高明的,什么事都要讨论,三赞从二,2/3的人同意就可以执行,他很赞成这种制度。当然,他没有说引进,他就说可以学习。所以,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它起了启蒙的作用,也没有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着强大的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枷锁,很难有所真正的进展。

   2.太平天国运动

   很多事和广东有关系,因为广东最先和西方接触,第一就是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主要领导人是广东的,但是发动在广西。主要领导人应该说都在广州市,就是现在的花都区。在思想上非常有启蒙意义的洪秀全和洪仁玕都在花都,本身他们两个是堂兄弟。他在广西最贫困的地方发起了斗争,这场战争坚持了14年,最后也在广东覆灭,在粤东最后被镇压。应该说这场农民战争在世界上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占了大半个中国。而且它非常完整,它有民主的纲领,就是天朝田亩制度,那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典范。田分九等,然后按照不同的层次、不同数量分给群体中国的民众,不能有私有财产,家里养几只鸡都有规定。我后来觉得我们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公社化很有这个味道,历史重新再现。那时候养三只鸡是社会主义,养四只就算是资本主义,把私有财产限制了。

   这场战争应该说在世界上,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家知道,农民战争是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统治的矛盾,不能够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它只能给他打击,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够创造新的社会。当时还没有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只是他打倒皇帝做皇帝。

   大家还记得文化革命时期,曾经出于政治的需要,说太平天国了不得,说民主平等、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男女平等,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举一个例子,何来男女平等?洪秀全有几十个嫔妃,我们学历史的人看了都说是胡说八道,是笑话。另外,不但天王、东王,还有其他王出来说话,老百姓能够敢于仰视,这是重大的罪,犯了重大的罪,何来什么政治平等,这不是笑话吗?

   所以,这场战争以悲剧告终,唯一的亮色,洪秀全的堂弟洪仁玕从广州跑到了香港,做传教士,在东南亚各国有经历,他在8年后到了天津,经过了很多困难到了南京,辅助洪秀全最后几年。他写了一本纲领性的文献叫做《资政新编》,咱们图书馆都有各种版本的,就是要求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一定程度的民主发展信息,加强和各国的合作。可惜太平天国已经处在危险的境地,那时候非常困难,在战争条件下没有执行。但是洪秀全在他的每条建议上都写了几个注析,这条意见很好,此策以后可以实行,有个别的现在还有敌人,不能实行。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太平天国里没有实行的、最重要的一个现代化的雏形,只能说它是雏形。

   农民运动简单的说就是打倒皇帝做皇帝,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能评价很高。所以我在这里不用农民革命。讲到革命就必须有革新,有创新,撇开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他做不到这一点何来革命呢?但是要看到它冲击了清朝政府,为后来的斗争提供了一个好的条件。他当时准备北伐,结果北伐失败了,他是划江而治,但是他的作用不能低估。洪秀全可以说是一个伟人,尽管历史注定他没有这种先进的眼光和变革的胸怀,这种智慧,那是历史造成的,农民没有接触新的生产方式,也没有接触新的政治制度,他只能按照他的理想,传统的农民朴素的民主主义,构建了自己的纲领和方案。承认他的作用,但是应该说,他不可能完成历史任务。

   我到花都去,他们说是不是你的观点贬低了农民,不太满意。我说这个没有贬低,我在我写的粗陋的文章和书里从来不用“革命”和“起义”两个字,因为起义就包括了革命的内涵,我就是用“农民战争”、“农民抗争”和“揭竿而起”这些词,我想我这样不一定是错误。

   3.维新运动

第二个重大的人物也是大家熟悉的,都是广东的,康梁领导的维新运动。我劝各位去一去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就是康有为创办,是维新运动的“黄埔军校”,他在那里培育了很多干部。这个学校虽然还是用学堂的性质,但是它的内容是新的。它有体操,有自然科学,物理化学都有。而且学生和老师还可以一块写书,梁启超的学生可以帮助写书,而且学生还能出去做报告。梁启超不但在广州做报告,还到周围的顺德等地去做报告。

所以,它是新兴学校最早的一个典型。

   康有为希望他的学生可以像树林一样万木成林,成为中国改革的中坚,他们也不负厚望,成了中坚。他们的特点很简单,维新运动很简单,就是向西方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温和的、保守的改革方案,保留皇帝,用《宪法》和国会限制。康有为说《宪法》和国会是灵丹妙药,有这两条就行了,很有意思。他们最初都是爱国者,他们是炽烈的爱国者,从爱国他们感觉到,爱自己祖国就要让自己祖国能够独立、富强、民主。所以,他们就做了很多重要的活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启蒙,让人们开始了解西方,他们引进了西方很多东西。

   我下面向大家汇报的是,他们所有的活动,积极地说,就是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所以,毛泽东在他的《人民民主专政》里面提到向西方学习,讲到了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没有提,因为他们师生可以密切结合,康梁不分。还有孙中山、严复,除了严复是福建人之外,其他都是咱们广东人。他们就是很简单一句话,他们引进了西方的理论、政治制度,主要是理论,甚至是政策都引用了。但是它的局限性在哪里呢?他没有群众。另外,他们都是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人,因此他的局限就在这——皇帝不能动。大家想不到康有为这么敢于反潮流的任务,晚年的时候居然说膝盖很有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跪拜,见了皇帝要磕头,他说是膝盖的一个功能。我看了以后以为是开玩笑,后来一看,不是开玩笑,他是真这么想。

   最激进的、牺牲的谭嗣同也说过,他说,民权是重要的,但是看起来现在还不能实行。现在还要实行首先需要的、现在立即需要的钥匙是绅权,就是开明地主和资产阶级。非常有意思,如果用列宁的话来套的话,就叫做“跪着造反”,他现在造反是在改革现实,这一点超越了农民战争,但是他是跪着的,他没有站起来,他不敢于向孙中山那样公开提出共和制。但是我想大家可能非常熟悉,大家可以抽点时间去看一看万木草堂,现在布置得很好,大家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奉献,他们给我们近代史带来了第一次伟大的启蒙,思想和政治的启蒙,让我们睁眼看世界,懂得除了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新学,新学能够改造中国。

   最著名的两个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大家知道毛泽东当年最佩服的是康梁,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最初佩服康梁,后来佩服孙黄,最后佩服马列。郑观应是康梁的同道,也是中山人,他写了一本《盛世危言》,这本书当时很流行,发了很多版,毛泽东就是看了《盛世危言》才决心离开自己的家乡韶山去长沙学习、工作。那本书是向他表哥借的,他整天看,把封皮搞坏了,他表哥还很生气,说你怎么看成这样,现在那本书陈列在韶山毛主席的故居,成了历史文物。

   另外再讲一个小例子,毛泽东经常有一句话讲“解放思想”,党校也经常用这句话作为校训。这是谁最先提的呢?梁启超先提的。梁启超在给人家的文章作序的时候,这个序写得很长,后来独立变成一本小册,他就讲到了他们那代人物怎么样达到了当时时代思想的高峰。他说我们这些人当时没有看过西方启蒙主义的著作,不知道孟德斯鸠,也没看过《民约论》,但是思想一直暗合,我们的思想一直和他非常合拍。为什么呢?他的结论就是,这是思想解放的效应。所以,思想解放成为我们现在最多用的一个词汇,是梁启超先提的。

   当然,后继者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是的确是他提的。他特别崇拜谭嗣同,他就以谭嗣同为例,他说他的思想这么激进,他没有看过《民约论》,也不太了解西方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这些先驱,但是思想一直相合,就是有思想的人。可惜他们在1898年的实践,由于缺乏群众的力量,他们自己也没有政党的严密组织,很快就被清朝镇压。这是第一次伟大的近代中国的思想和政治的启蒙。后来的后继者们没有一个例外,包括毛泽东,后来的共产主义者都受过他的影响。

   再下面就是大家更熟悉的,大家想一想,维新运动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我讲点实际的东西,光绪二十四年间,光绪囚在瀛台,在1908年悲惨地死了,关了10年。慈禧太后和他几乎同时死亡,结束了清朝的强国统治,溥仪上位,溥仪那时候3岁,辛亥革命时才6岁,小皇帝。

   维新运动唯一被顽固派留下的就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我的母校北京大学的前身,现在保留得很好,是北京部队的战士在那里。但是我要告诉各位,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实际上是两个范畴,它还是一个封建性的教育机构,那些学员都带着仆人,都有人伺候。严复做过一任校长,都是品位很高的官员。同时他兼教育部的职能,当时没有教育部,他兼教育部的职能。谈到京师大学堂,我们追溯起来最初的创造者就是梁启超,20多岁。当时据说起草这个方案谁都不懂,不知道西方教育怎么回事,书院咱们广东很熟,最后叫梁启超起草,20多岁。所以,北大必须给梁启超搞个塑像,因为他是始作俑者,但是京师大学堂彻底改变了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17年蔡元培先生真正的把它变成了一个近代的大学,这个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这个因为我是北大的学生,在那学习了8年,它的确是这样,这个大学开创了优良的风气,今天我们都要借鉴,兼容并包,也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意思。这里既有陈独秀、李大钊,也有辜鸿铭,拖了一条辫子的辜鸿铭,他是台湾人,这也是很难得的。后来他说你们说我保守,他说我怎么保守呢,我的外文很好,他说我对西方也很熟悉,你说我传统的东西太多,我的辫子一剪就完了,他说我就不剪。

   当时蔡元培先生还做了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陈独秀也是,蔡元培要把陈独秀拉到北大去,陈独秀学历不够,现在是绝对进不去的。现在据我所知,咱们广东的名牌大学没有博士学位进不去,我说我进不了,因为我连学士学位都没有,因为当时我们伟大的领袖说了没必要搞这个东西,我就没赶上。大家想不到,他给陈独秀搞了一个假履历,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没有毕业,他说他在日本留学毕业了。陈独秀在安徽一个学院教书,他没有当校长,他说他是校长,弄了一个假学历就进了北大。

   为了事业造假我认为是可以的,当然,最后还要讲明一点。孙中山也自称是在夏威夷生的,他说我生在夏威夷,三年以后我才到了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为什么呢?因为夏威夷后来被美国占领了,生在夏威夷就是美国人,他要替美国革命,维新派,后来是保皇派把他抓了,关在移民局的监狱里,这时候他叫他的老乡搞了一个假证明,夏威夷诞生的假证明。后来美国人就说,说你这个美国公民没有做贡献,对他提出了意见。最后把他取消了,说你做了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当然不是美国人,美国人怎么能做中国临时大总统,所以,把他的国籍取消了。这些听起来是笑话,但说明历史的复杂。所以,北大就能够成为一个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镇。这话是江泽民同志在北大一百周年时讲的,他的民主,还有科学之繁荣,在今天我们依然应该继续发扬。

   4.辛亥革命

   第二次伟大的变革,政治思想的启蒙就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和康梁不同,他没有去考秀才、举人、进士,他们是经过严厉的科班出身,半封建很严重。孙中山13岁就离开了故乡,到了夏威夷,孙中山到夏威夷的时候很有意思,坐在夏威夷外国教会办的学校里。他一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学校用英文讲话,可是他很能干,毕业的时候他英文的文法得到了奖励,夏威夷国王授给了他奖励,他英文学得很不错。另外,孙中山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忘记学国学,然后他一直在香港学习,然后他就奔走世界。他最初也是受了改良的影响,比如说1894年他和陆皓东一块去北京,李鸿章没见他,因为当时中日战争和甲午战争战争开始了。结果他去了以后通过郑观应的介绍找了一些私人关系,最后拿了一张出国的证明,说他是学农艺的,出国考察,等于是拿了个护照,这是真的历史。当时的内容完全和维新派是一致的,是爱国的,是变革的,但是是温和的。

   大家可能看过《走向共和》,这个作者非常有才能,是我的同乡,这里丑化了孙中山、康梁,美化了袁世凯、慈禧太后、李鸿章,导向完全错了。如果是演绎、戏说,我觉得可以,没问题。他不是,他说我这是证据,这就是历史。我本来对这个没留意,后来那两个演员我在中山碰到了,他说叫我演孙中山,叫我在人民公园,当年的巡抚衙门在那里当众剪辫子,结果打得浑身是血,爬着。他说我演那里的时候心里很不痛快,因为没那回事。另外还出现了李鸿章接见孙中山孙中山跟他谈革命,李鸿章还说今天我心情比较好,如果不好,恐怕你的脑袋就不在了,这完全是捏造历史。孙中山没有见到李鸿章,受到了冷遇。他到北京也考察了,看到了比广州还肮脏恶臭,结果他就没有再回到广东,就到了夏威夷。他哥哥在那里经商办农场,他成立了兴中会。用他的话说,两条最重要,一条就是创立共和政府,共和制,这是历史上作为纲领第一次提出的,不是作为学者的考察临时提出的,他事实就是这么讲的,提出8点。还有恢复中华,没有提到民生主义就建立和共政府,这个很不准确,但是已经看出他是学习美国。他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他的《新中国宣言》就是,兴中会的宗旨就是振兴中华,他是第一个在这里以纲领喊出来的口号,现在我们依然提出振兴中华、中华梦、中国梦,每个人的梦,民族的梦,首先也是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是最早提出的。

   孙中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他总结,他说我上书失败,我就知道和平手段无可复制,和平的手段不能够再实行了,必须强迫、武装。你不是不下台吗?我强迫你下台。从此他就组织了革命政党。第二年把香港作为兴中会的总机关,因为靠近内陆,然后在广州策划了第一次起义,1890年起义,可是这次起义流产了,没有真正发挥起来,这才是走向共和的第一步,而不是洋务运动和清末的辛亥革命,真正提出共和的口号就是这样的。

   这场起义应该说是孙中山一生10次起义的第一次,整个全国辛亥革命有几十次起义,孙中山本身比较直接的策划和参与了10次,所以,咱们广东不愧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然后孙中山就进行了斗争,10年后他建立了兴中会,完善了三民主义纲领,民主、民权、民生,他从西方学习了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甚至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然后建立了他的纲领,在当时是最近的、最科学的纲领。我说在当时。然后通过武装斗争,通过革命政党的领导,经过了16年的战斗,终于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摧毁了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卖出了中国现代化重大的步伐。当然,革命他有他的弱点,但是不能够因此低估他,前年我们纪念的时候也搞了很多讲座,也有很多文章,我的朋友说辛亥革命是窝囊的革命,报纸上都登了。北方话的窝囊就是说这个人没什么能力、懦弱的意思。后来我说不能说窝囊,你可以说他不成熟、不彻底。这是历史限制的,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太强大,而中国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成长为胜任的领导,工农作为追随者,他不是主导者。孙中山很多起义都靠农民,甚至工人参加,黄花岗起义有工人,也有农民,但他们还是追随者。所以,这个起义虽然摧毁了共和制度,建立了民国。这个胜利来得很快,一面倒,清朝终于在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让位,宣统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6岁的小孩,他的婶母在那哭,就是光绪帝的皇后在那里哭,总不盖章,说大清江山200多年,我一盖章就完了。最后大家劝,就勉强盖章了。这一幕我觉得应该在荧幕上出现,因为他这样做也有积极意义,就免除了很多血战。他说潮流就是大家倾向共和,我现在自动退位,但是你要保证我的权益,结果保留封号,暂时住在故宫,将来住到颐和园。颐和园一直是给他的,孙中山1912年和袁世凯谈判到北京要去颐和园,要经过溥仪同意。每年还给他几百万两白银作为他的优待费,故宫还是他的,一直到国民革命时期冯玉祥才把他处理了,冯玉祥处理很快,就说你不搬,明天你一还不搬走我就开炮,结果他们都走了。

这个革命为什么是软弱的?就是他们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非常软弱,先天不足,后天失手,而工农当时还没有成长到自觉的阶级,他不可能成为领导者。他还是追随者参加,所以,这场革命就缺乏了物质力量。

当然,其他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最了不起的一次就是黄花岗,所以,孙中山说黄花岗起义点燃了革命的高潮,半年后武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能不能胜利?也可能胜利,这就是偶然性起作用,计划不好,说是十路起义,后来改成四路,后来是一路起义,黄兴带着一路起义,100多人打,那当然失败了。他连接不上,清朝已经发现了香港的情报,就封闭了路口。做了这么多准备,黄兴亲自领导,孙中山募集了大量华侨的资金,失败了。所以,他们当时开玩笑说,我年轻的时候,1961年在武汉开辛亥革命纪念会,吴玉章老前辈来了,吴玉章是咱们辛亥老前辈,他说这次起义我们四川人牺牲了很多,好多都是四川人,福建也牺牲了很多。你们广东怎么搞的,说对陈炯明也很有意见,还对当时的一个参事姚雨平也很有意见,说利用两个出来。回来我就问姚老先生,他说我没有接通知,没有消息来,我不知道他改到哪一天。陈建民在他的答辩里是这样写的,我没有接到武器怎么起义。这是开玩笑说,如果当时有手机就没这这个问题了,所以,有时候偶然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孙中山他们敢于推翻皇帝,否定2000多年的政治传统,黄花岗烈士都写了革命书到广东来,他们很多是华侨,家庭生活很富裕。我访问过很多广东的家属,还有广东附近的农民和工人,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他们留个家属遗言,这难道说他们窝囊吗?不能说他们窝囊,他们了不起,他们大度,真的是无畏,没有恐惧,为了理想牺牲了一切。

   我可以告诉各位,当时起义就在小东苑小院,现在依然如故,为什么选在这?就选在敌人核心的旁边,就在这条街上,同一边,就是总督衙门,现在的民政厅。起义的时候很多人没有通知,因为起义主要靠选锋,主要是先锋队、突击队,叫做选锋。朱执信去了,别的士兵去了,他一看,他说没通知说。人家说你眼睛近视,你能打仗吗?还穿长袍来了。朱执信当场就把袍剪了,拿了手枪。

   黄兴都写了绝笔信,当时的起义有很多华侨参加,我到日本去见过了一些烈士的家属,当时有些烈士在生前是做了医生或者在大学里,有的还是学生,有的是老师,还有的刚刚结婚生了孩子,一声号令,写了绝笔信就到了这里。

   所以,辛亥革命是伟大的、近代化的一步,它摧毁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比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尽管他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民国只是徒有躯壳,但是它的伟大意义是不能否定的。所以,我说不要用“窝囊”这个词,窝囊也有道理,因为他的确不彻底,你说我干事不彻底,或者软弱无力,你可以说我窝囊,它表现为这样,但是我们要从历史的局限来理解。所以,我想“窝囊”这个词汇不适合孙中山,对先烈有不敬之处,也不是科学的语言,就是一个不成熟的革命就可以了。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处在非常困难的局面,有人埋怨说孙中山把革命搞得中国四分五裂,还不如清朝统一,这能怪孙中山吗?就是在乱中社会继续前进。孙中山在广东开始了三次普法运动,1917年第一次普法运动,后来被西南军阀裁制,不得不走。第二次是1920年至1922年,自己的部下陈炯明叛变,赶走了。我顺便告诉各位,孙中山一生做过两次总统,不过那个总统都有定语,的确是有点窝囊。第一次叫做临时大总统,就是我的大总统是临时坐,等到一切安顿了就让位,当时答应给袁世凯。孙中山在位差不多90天,还发了40多份公文,也做了一些事情。第二次叫非常的,为什么叫非常的?他是国会的议员,没凑够,他就叫北方的国会议员来北京,原来袁世凯正好在北京,他说你们到广东来,来得很少,叫非常国会,非常就是不合法。非常国会只能选非常大总统,选上来以后,一年四个月,合起来他做了一年半的总统,所以,他一生就这么可怜,也是悲剧。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是大炮,他的战友也管他叫大炮,那是一种亲爱的战友,有人讽刺,说他没有干实事。请问,他没有政权干什么实事?所以,这些事情我觉得应该谅解他。可是他写的《十月计划》,那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最宏大的建设计划,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海南立省是他提出来的,三峡水利枢纽是孙中山提出来的,发展中国的能源、煤矿、石油是他提出来的,发展交通,建立铁路是他提出来的,他亲自做。今天新中国铁路完成了他的一些计划,铁路完成了,海南立省和三峡也完成了。他当时的眼界有限,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他就说我建100万公里的公路,现在是小意思,广东都差不多。还有建立码头,甚至房子的建设他都提出来了,他们都有宏伟的计划。

   顺便说一下康有为《大同书》,他写未来的不同没有阶级,没有民族,什么都没有。为了老百姓避免生离死别的痛苦,人一生下来就交给社会,你不知道父母兄弟在哪里,所以,父母兄弟有病了,死亡了,你不会痛苦,他想得这么周到。另外,可能是广东厕所给他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他说未来的厕所要很干净。你可以想象,一方面说明他也是很关心社会,对未来的社会抱有详尽的草案,也说明他们那种救世的精神。

   辛亥革命孙中山继续捍卫共和,再造民主。第一次被西南军阀把孙中山拿来做幌子,和北洋军阀对抗,后来看孙中山不听他的就赶走了。当时的大元帅府就是现在海珠区的大元帅府。第二次他来了,他当非常大总统,很多人也不太赞同,陈炯明不赞同,后来勉强接受,他们在那里修了总统府,就是现在中山纪念堂省政府所在地。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在1923年,孙中山赶走了陈炯明,又来到了广东。这次是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这段非常悲壮,他依然当了大总统。为什么?因为总统府不在了。这个大总统说老实话,孙中山当得实在是窝囊,一个临时一个非常,所以他难有作为。可是他有一个想法,现在我们都已经实现了或者正在实现。而且孙中山非常谦虚,他说我现在没有时间调查研究,我只能够做一些设想,将来专家们来做,非常谦虚。

   所以,我想这些事情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虑,他推动了历史,尽管没有完成他的理想,他如果完成了就不需要共产党来完成了。历史在五四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进入了新的阶段,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领导者,有一个过程。国民党是一个老党,共产党是新成立的,但是因为他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因此他就面貌一新,孙中山很尊重他。

   我们可以稍微回溯一下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但是没有最终完成,就是社会性质没有改,民众的无权和贫困状态没有改,所以他没有彻底完成,后继者来完成。但是历史没有停顿,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很有意思。我花了一些时间仔细研究五四运动,因为发源地就是北大。在五四之前主要还是补民主主义的课,他们还是讲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反对封建主义,很彻底。吴虞老先生就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的思想当然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你不能打倒,但是他们的决心很大。开始还是补民主主义,因为孙中山当年注重武装斗争,没有太注重思想意识的斗争。到了五四运动后期,十月革命传过来马列主义,所以,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共产主义,然后他们到工人中间去就建立了共产党,1921年。所以,我们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五四,特别是1921年党的成立才开动的。

   顺便告诉各位,共产党的建立是在上海,青年团的建立是在咱们广州,就在东苑,大家可以去看看,我们初步已经整理好了,准备在那里修一个博物馆。这是广东的党写信给陈独秀,那时候党中央在上,说能不能到这来开个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我们看那个地方很好,没人管,也没有移植,当时在草棚里开。几十位代表,现在已经很全了,群众有一千多人在外面。中国出现了共产党先进知识分子,就给党的成立创立了条件。广东党小组是最早创立的一批,21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然后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共合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国民革命,两党合作,孙中山解释了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反封建,在此之前孙中山没有明确的反帝,他说避免帝国主义瓜分,他批评帝国主义剥削中国,但是他没有提出反对的口号。这个大家必须理解,我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是这样,既有不自觉的部分,也有恐惧的部分,恐惧是主要的,害怕帝国主义干涉。辛亥革命果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所以二次革命也失败了,打倒袁世凯还是北洋军阀,继续在北京统治。孙中山在广东,那是当时唯一的革命地区,那就是广州市和周围一些地方,然后北伐从这起点,策源地的起点,最后统一了全国。

   所以,国民革命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另外,孙中山确定了三大政策。三大政策很了不起,“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特别是中西联合制,因为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1年就成立了支部,所以,得到了共产党合作的援助,对工农特别给予更多的重视。现在的材料很多,苏联、俄罗斯材料大部分都公开了,我们可以看到,斗争非常复杂,国民党内部一部分人是不同意的,孙中山是坚决支持,一定要和他们合作。孙中山甚至说,你要是不合作,我就把你开除,这个有点违反民主集中制,因为他是总理,身份很特殊,两党合作的时候尊重了孙中山的意见,还保留总理。另外,共产党和他不平行,不是说我们平行合作,而是我参加到你的党里去,这样孙中山能接受。

   大家知道,国民党一大就在咱们广东开的,就在中山图书馆隔壁开的,国共合作的标志就在这开的,可惜房子保存得不好。我们这到处都是历史,但是国民革命尽管讲的是叛变,尽管他让统一蒙上了消极的因素,但是中国终于在1928年统一了。当然,没有彻底统一,这一段非常丰富,建议大家看看三大的纪念馆,国民党一大的会场修好了以后也会陈列,我们都参加了,希望他们搞得丰富一点,大家可以去看。

   我刚才说了国共合作很不容易,孙中山很坚决,以前我看了回忆录我不敢完全相信,何香凝老前辈说过,她说你们不国共合作我就离开国民党,不参加国民党。但后来分裂了,为什么分裂?也是必然的。因为两党在思想上、世界观上、纲领上是不一致的。我们解决农村问题伤害了很多国民党高管,因为他们家是地主,你把他们家属游斗了,地分了,他就想不通,他们都是军队、政界的高管。所以,国民党在大陆是没法搞土改的,到台湾可以搞。为什么可以搞?陈诚亲自搞土改,他就告诉台湾那些土地主,说你同意也搞,不同意也搞,谁敢不同意,那当然就同意了,骂声连片。当时国民党也没有钱,说土地我收了,给你钱,我这是和平的,按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这个钱给你,不是现金,是股票,就是现在台湾几个大公司的股票。后来我到台湾去访问,他们告诉我,说当时我们骂他,比日本还糟,日本要我们土地还给点钱,你一分钱不给,你的股票一分钱不值,有的就扔了,有的不扔,现在都发了大财。

大革命两党的合作有其必然性,但分裂也有些必然性,当革命分化之后它就必然产生破裂。但是蒋介石背叛不能否定,现在我们承认他在北伐统一有一定的作用,承认他抗日战争从头到尾尽管不是很积极,承认他对台独的镇压,这些都得承认。他的夫人宋美龄也是一个政治家,也有她的功绩。我们在香港开了一个“宋美龄研讨会”,大陆学校也去了,我们也去了,台湾也去了,美国也去了,大家可以达成一条协议。他们有贡献,但她反共是不对的,他们都承认了。特别是蒋介石日记,现在可以抄,不能复制,也不能够照相,再过几年就可以印出来了。宋美龄绝不是一个矫情花痴的人,宋美龄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政治家,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她当时要飞过去。人家说他把你的先生扣了,你还自己送上门,共产党能对你客气吗,你杀这么多共产党。因为蒋介石围剿的时候有一次还带着宋美龄去了江西。她还是去了,去了以后合作,最后蒋介石主要依靠宋子文和宋美龄,和张学良谈判。我看了记载很有意思,蒋介石被抓了以后害怕,他就往山上跑,一下掉到山沟下,把腿摔了。他那时候年纪也不小,整天很痛苦,结果宋美龄坐飞机到了以后,一见到宋美龄就哭了。宋美龄给他讲了一句,南京是戏中有戏,有人想借这个机会把你搞掉,

主张轰炸西安。但是后来总理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不见,他的腿也坏了,情绪很低落,他又怕死。宋美龄到的那天晚上,很晚了,周总理来了,他不见,他说我衣服都脱了,我睡觉了,宋美龄说你必须见他。结果蒋介石就出来见他了,他腿摔伤了,还没好,结果果然见了。见了以后他说,一见到周总理的面,他首先摆好资格,“恩来,这么多年没见,总理,你这些年也没听我的”。总理就没理这个岔,总理就说你怎么那么憔悴。他当然憔悴了,他又怕死,又摔了一跤,他说我是为国为民憔悴,他摆出一副校长的样子,因为他是黄埔军校领导的校长,总理是政治部副主任,后来才是主任,然后总理就跟他谈,说保证他的生命,不在西北另立中央。

   张学良是千古功臣,因为张学良也把我们党推向了历史舞台,让人们知道中国的希望在这里。所以总理唯有一次,只要有可能的形势,总是跟蒋介石说要考虑张学良先生,不要再关他了,蒋这个人没敢杀,这是宋美龄说你如果把小张杀了就千古唾骂,送你回到南京,你干嘛杀人呢?但是蒋活着的时候他始终没放了他,可见他这人的心理是非常狭隘,宋对蒋介石有重大影响。

   我到台湾去见到了蒋介石的遗嘱起草者,现在过世了。他这个遗嘱引起了台湾极大的愤怒,因为他有这么一句话,说是蒋信基督,我很年轻就信基督教,台湾人说他没听说蒋介石相信基督教啊?他在奉化都到庙里拜佛,基督教没什么影响。后来我这个朋友就说,说这是夫人的意见,他的确听宋美龄的意见,他加入基督教。他结婚就是用基督教的形式。

   另外,对于西方的意见主要是宋美龄给他提出各种策略。你说我们没有飞机,日本具有了制空权,狂轰乱炸,国民党政府有一百多架,能飞起来二三十架,能作战不超过十架,驾驶员也缺,修理工都没有。结果宋美龄到美国去,见了罗斯福,她以养病为名,首先就告诉罗斯福我们的飞机特缺,你能不能帮忙。罗斯福说可以,你要多少,她说要100架,他说这是小事一桩,这一百架飞机我们每个人少吃一个牛扒不就出来了吗?宋美龄说正好,我哥哥告诉我一分钱都不能给你,就是说你给送。罗斯福就说你希望我什么时候给你送到南京?宋美龄说上帝允许你多快你就多快,因为中国人民正在遭受轰炸。结果还谈妥了,你来飞机还行,驾驶员要配套,还有修理,这些工程技术人员要配套。所以就产生了飞虎队,把陈纳德派来。罗斯福说我同意,让他们保留美国军籍到中国参战,帮助你们抗战。然后,他这样讲的很清楚,你们中国给一些费用,用现代化的语言叫做补贴。美国还承认他是军人,帮助你们抗完战还回到美国,陈纳德就从上校升为少将。但是美国的飞虎队在中国牺牲了两三千人,他们为我们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不能忘却的,是我们的盟友。

   2.国民战争

   那抗战胜利后,进入第四阶段,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解放战争。这三年可以说是非常艰苦的,从1946年开始,谈判的时候,他是用了很大的力量来压制共产党,他说毛润之太厉害了,在广东都是老朋友。他当校长,毛主席去黄埔做了很多次报告。他说毛主席提的要求太高了,西北六省主政的是共产党,两个口岸,青岛和天津,政权也要共产党商议,军队希望能有30-40万。蒋介石一听就不行了,他表示说我真想把他抓起来,后来说不能抓,美国做的担保,你不能再搞张学良那套。章士钊特别聪明,章士钊告诉主席说你赶紧走,你绝对不要相信蒋介石签订什么协定,他都不会执行,你赶紧走。

   结果蒋介石没有想到崩溃这么快,三年彻底崩溃了。蒋介石最后离开大陆从黄埔军校走的,他发家的地方是在那儿。然后和宋美龄联姻,这都是他起家的重要因素,他靠这个。最后他败退了,准备去台湾,蒋经国陪着他。他在黄埔军校,把黄埔毕业的军官都召集到了广州,痛骂了一顿,然后他就登上了军舰,蒋经国陪同下从虎门要塞出去,到了台湾。蒋经国后来在他的日记里写,他说我父亲走了这条海路,这一带他非常熟悉,当然他当了校长当了好几年他当然很熟了,他说他感慨万千,这就是历史,不过22年就完全变化,他再也没有回来了。

   三、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后60多年我概括起来是这样的,第一,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恢复了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经过短暂的过度,我们可以说是稍微超前点,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可惜后来因为各种运动打断了这个探索。所以,毛泽东同志应该说是实现了我们国家的政治思想的第一次伟大的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结合这是第一次飞跃,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但是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是不是苏联就是社会主义的典范,社会主义怎么建设,邓小平讲得非常清楚,说是我们还不是很清楚。

   邓小平经历了反复的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终究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就是产生了邓小平的理论。就比较系统地深入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下的定义,就是特征,怎么建设。他不要那所谓的计划经济,要市场经济,政治上也要改革。他讲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列宁讲的,他重复过很多次。他的很多思想已经实现了,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我们正在实现,他开拓了新时代。毛泽东是一个新时代,他又是一个新时代,毛泽东完成了第一次飞跃,他完成了第二次飞跃。所以我想,看到今天我们是不是很明确“十八大”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期望,大家也可以有无限的期望,因为有根据。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中国面临的道路是三条。一条是恢复到老路,恢复到文化革命十几年,这条路不能走。不管从经济上、政治上,都是不能走的。所以,习总书记说不能走老路。第二,不能走邪路,邪路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多党制、议会制,这个不行。也不能走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其实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的议会里,今天上台明天下台,这个国际的传统,我们肯定他一些方面,但是也不能走。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大家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可以把很多共产主义和我们的经验融汇进去,我们可以更多的人性的东西融汇进去,让社会主义成为密切结合中国人民群众的真正信仰全新的思想,任何思想都必须发展,只要一停顿就不能产生积极因素,甚至于起了副作用。马克思主义不能例外,马克思主义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梁启超都提出解放思想,你不能够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不行的。

   所以,今天我们是不是能够思考一下这三条路,我觉得他讲得很精粹。老的不能走,歪的不能走,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这条路很艰难,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但是现在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内涵上我们不断的丰富社会主义,让它的确更符合中国,更符合人们的幸福,民族的复兴,更多的人性,以人为本。因此,最后我的结论就是,我们一定要坚决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张磊    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原广东省社科联主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张磊  张磊词条  近现代  近现代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变迁  变迁词条  转型  转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