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肖雪慧:他留下了一个思想宝库——纪念何家栋先生

  

  听到何家栋先生病逝的消息,我感到突然,前不久还在网上见到他的文章何老虽已是83岁高龄,可在我认识的几位老人中要算最年轻的,其他几位都还健在,他却已经去了。韩三洲先生传来的何老10月4日病床照片,大概是他最后一张留影,十分的苍老,完全不是我五年前见到他时的样子,看着心里很难过。

  我是在认识何老的文字之后才认识何老本人的。大约1998年前后,从一份不起眼的地方报纸——山西发展导报——读到几篇涉及社会经济问题的文章。这些署名何家栋的文章篇幅不大,却极有分量。透过平和的笔调和相当专业的评论水准,可以见出作者的胆识和理论素养。印象最深的是,文章以无可辩驳的数据和事实为根据,指出我国税制不公、征收混乱,成了“富人的天堂”,而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征税所具有的累退性质,则加重了低收入者负担。我猜,作者一定是一位有良知的经济学家。从此很留意他的文章。报社编辑来电话,闲聊中一打听,编辑告诉我:何先生是工人出版社社长。2001年初秋到北京,我和贺雄飞随丁东一起去拜访,才知道何家栋先生是已经年届77岁的老人。我把刚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独钓寒江雪》带给了何老,提起对纳税问题的研究吸收了何老观点,何老说:“看到你文章中提到我,吓了我一跳。”何老的自谦和幽默,一下子使我消除了面对一位初次见面的长者的拘谨。何老找了一家川菜馆招待我们。交谈中,我发现,何老的关注远不像我原以为的主要在经济领域,而是非常广泛,并且思维触角深入到了国家体制、政党制度上。在禁区林立的中国思想界,这些是禁区中的禁区。一个老资格的党内人,思考这样的问题已令我吃惊,思考不循常轨、立场不囿于一党一派,更令我肃然起敬。因为超越了一党利益,何老的思考很彻底,但立场的超越性和思想的彻底性又是与对可操作性的现实考虑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谈到我国已经弄成这么一副样子的现状下怎样才能走上宪政民主之路时,他对现有政治格局的看法和主张党内派别斗争公开化、合法化的意见都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后来,通过《战略与管理》杂志,我陆续读到何老这方面一些很具系统性的文章,它们印证了那次见面的感觉:在我们同样尊重的一批老人中,何老的思考是最深刻、彻底的,理论性也是最强的。

  何老一生追求自由民主,14岁就参加了抗日斗争。这位在抵御外敌的斗争中叱咤风云的抗日老战士因为独立、智慧和正直,从1949年以后到去世这57年间,思想、行动总是不合适宜,总是在被整肃,经历的政治迫害一波未停另一波又起;每次处境稍有好转,又都会由于自己的文字或别人的文字重新罹祸……如此循环,直到生命尽头。作为一位早年为了共和国诞生而奉献青春和热血的老资格革命者,一生大半时间都在享受“问题人物”的特别待遇,尤其这四、五年舆论空间收缩得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文章几乎完全不能发表、即使少量可以发表出来,也不能署真实姓名,我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看到的何老参与写作的文章,无一不是用的化名。这真是一种奇特的人生经历,这奇特经历就发生在“人民共和国”时期。

  我并不知道何老文章被禁到什么程度,好几次对编辑界朋友提起何老,特别是跟东方文化杂志社的朋友提起,她每次都说:“当然想用啦,可是不敢啊”。我这才意识到何老处境的险恶。但何老心底无私,文章不能问世,并不能阻止他为争取自由、民主继续努力。前些年,他加盟了一个思想性网站,把网络作为突破封锁继续传播自由思想和宪政民主理念的平台。我想,不得不以网络活动的方式为人间正道鼓与呼的八十来岁高龄老人,大概也就何老一人了。他的网络文章,就我看到的,主要聚焦在如何推动宪政民主之路上。这些文章充满深刻的洞见。拿前一阵在网上读到《重塑政治合法性》来说,在探讨政治合法性这个极其敏感但决然迈不过去的问题时,何老揭示了历史决定论其实是天命论的新变种,而且通过对“科学真理论”与历史决定论之间内在联系的剖析,指出“科学真理论”与宪政民主论难以共存;对威权政治特别青睐的“政绩合法性”,何老指出,建立在政绩上的合法性既不可靠也无法长久。最精彩也最耐人寻味的是对中国当下语境中很时髦的“德治”的分析。在指出“德治”与法治相克的同时,道出现代政治运行机制下,“‘德’的旗帜从来都与反对党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而很少能够给执政党增添光彩”。一语道破那种欲以“德治”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企图的虚幻和荒唐。何老的观点很明确:政治合法性必须基于某种普遍性认可,必须结束威权政治,通过民主的方法重塑政治合法性;只有建立宪政民主体制,融入世界文明主流,中国才能有光明前景。其实,威权政治拼命抗拒、不择手段地阻挠、千方百计想绕过的宪政民主,原本就是执政党在“打天下”时作出的历史承诺。“中国革命是一场没有履行自己诺言的革命”,“对自由、民主的背叛始于不诚实”——对于投身这场革命的人来说,如今很多人对此已是心照不宣,然而有勇气正视这样的事实并说出残酷真相,却很难很难。但何老这样做了。

  从何老文章,不仅可以窥见到直达问题要害的思维力量,更见出人格力量。这些年,何老写的大量文章,无不像《重塑政治合法性》一样,凝聚着一位历经磨难但赤子之心不灭的智慧老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值得每个关心中国前景的人去了解。如能结集出版,人们定会发现这是一个内容何等丰富、对现实是何等有启发性的思想宝库!

  由于长期被封杀,即使发表了的文章也大多用化名,使得能够接触到何老文章的人非常少,了解何老思想的人更少。据何老的老伴在《一个未了的心愿》中透露,何老近年写的不少文章连老伴和子女都没看过。“自费出书,送亲友看看”——何老这个愿望何其朴实!然而,人去了,这低得不能再低的心愿最终未了。文集刚印出就遭查封,为印文集作义工的丁东被带走,连电脑、笔记和一大批书也一并被抄走。好几年前我便知道丁东在为出版何老文集作努力。如果能实现,应该一件是功德无量的事。但社会现实如此,被迫一退再退,退而求最次:协助何老实现自费印书送亲友的愿望。却被冠以“犯罪嫌疑人”而遭遇无妄之灾。

  不知怎么的,在荒诞和悲凉感中,那张10月4日照片总是不断浮现在眼前:何老身上插着呼吸管,可是在十分苍老脸庞上笑容和神情竟儿童般的纯真。一个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时间里连番经受排斥、打击、迫害的老人,还能有这样的笑容,真是奇迹。我相信,它只能发生在心底无私、胸怀宽阔、性情豁达的人身上。无论给何老以打击的是怎样的庞然大物、有多么的穷凶极恶,其实都败在了何老面前。

  何老安息!

  

  2006年10月25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宝库  宝库词条  留下  留下词条  先生  先生词条  纪念  纪念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