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古今》一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提出了“语言趋同”、“文本改善”、“思想聚焦”等概念,揭示了《老子》版本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现象,提出了今本《老子》是历代编校者们有意识地不断修改加工的结果,《老子》的古本并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反而是经过历代编校者不断加工的版本更好、更合理等重要论断。二、从方法论上对古今中西的《老子》诠释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人文自然”、“反向格义”等重要概念。三、用《老子》的古老智慧思考和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问题,对《老子》的思想做出了精深的、富有现代气息的阐发。
【关键词】语言趋同;文本改善;思想聚焦;人文自然;反向格义
刘笑敢教授早年以《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享誉海内外,该书堪称庄子研究的典范,影响广远,经久不衰。如今,刘笑敢教授历时十年,又推出了《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1〕一书,将老子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该书由导论、上下编和附编三部分组成。导论包括“导论一”和“导论二”,“导论一”是对《老子》进行文献学研究的一个集中的、贯通的论述,“导论二”则是对《老子》进行思想理论之研究(包括关键性概念和方法论问题等)的一个集中的、系统的论述。上下编是全书的正文和主体,依照通行本的八十一章体例,各章均由“原文对照”、“对勘举要”和“析评引论”组成。先列出五种版本(竹简本、帛书本、傅奕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的原文对照,然后在“对勘举要”中标举出重要的歧异,加以评论,并精选推介众家之说。此种文献的研究是全书的基础工作,但作者的目的更在于“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研究提供方便和深入思考的契机”,各章的“析评引论”中便集中了关于版本、文体、概念、释义、思想、理论等方面的争论和作者个人的见解。附编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进一步研究而作,包括“《老子》五种原文对照”、“《老子》五种对照逐字通检”和竹简本与帛书本的释文。限于篇幅,笔者只对“导论”和“析评引论”中的部分内容加以简要评介。
一
对《老子》文本进行系统的清理,是《老子古今》一书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也是全书的基础性工作。大多数典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老子》堪称其中之最,其版本不仅更多,而且跨越的年代更久,情况更复杂。不同版本之间纷繁复杂的文字差异,往往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无所适从,而文字的差异导致的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往往相去更远。这是研究《老子》的一个最突出的困惑,也是古往今来对老子思想褒贬不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跨越两千多年的、数以百计的《老子》版本和难以计数的文字差异背后,究竟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性的现象呢? 有没有可能对《老子》一书两千多年来的流传演变给出一个比较清晰与合理的解释呢? 学者们并不是看不出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因清理这团乱麻的工作实在是太艰苦、太困难了。刘笑敢教授知难而进,以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和毅力著成《老子古今》一书,在《老子》文本演变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书将五个不同时代的《老子》版本对勘比照,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论断。这些论断分散在各章的“对勘举要”中,集中的、贯通的论述则见于题为“版本歧变与文本趋同”的“导论一”中。例如,通行本《老子》的句式相当整齐,存在着大量的四字句和三字句,以及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押韵句等,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自古就是如此,但作者经过详尽的对照排查发现,这并非《老子》的古本原貌,而是历代《老子》编校者们有意识地不断修改加工的结果,特别是通过删减原文中的虚词来追求句式的简洁和整齐,作者称此种现象为“语言趋同”。通行本《老子》中“道”、“自然”、“无为”等核心概念大量出现,这也非《老子》的古本原貌,从古本(以竹简本和帛书本为代表)到传世古本(以傅奕本为代表)再到今本或通行本(以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为代表) ,这些核心概念呈逐步增多的趋势,作者称此种现象为“思想聚焦”。“语言趋同”和“思想聚焦”都属于“文本改善”,这种历经千年之久的、不约而同的、一再加工原本的工作,导致了《老子》的文句逐步趋向整齐、一致,思想逐步趋向集中、强化。再如,《老子》中大量的重复语句总是让人难以解释,读了《老子古今》我们才知道,原来较早的本子中往往是以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同一思想主题,而历代编校者为了满足句式的整齐一致,将这些相似的语句加工为完全相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并使得句式变得很呆板。这种为了满足句式整齐化和强化文本的一致性的需要而牺牲了古本中的丰富性的做法,在作者看来是不必要的,对理解老子思想是无益的。而对古本原文中那些相似性的表述,作者则认为并非是“有意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出于思想表达的需要”,并予以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是“同一基本思想的多次重现,有如交响乐的主题反复变化再现,而不是乐音的呆板重复。”在这些论断的基础上作者指出,《老子》的古本并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反而是经过历代编校者不断加工的版本更好、更合理。作者还进一步追索了《老子》版本演变背后的主导力量,认为自古及今的《老子》编校者们修改《老子》底本的最大的、最正当的理由和动机有两个:一个是要恢复古本旧貌,一个是要使文本更加通顺合理,在他们看来,古本就应该是通顺合理的,而通顺合理的一定合乎古本旧貌。但作者的研究表明,古本往往不是通顺合理的。这样,每一个编校者都依据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文本”来修改《老子》底本原文,致使《老子》的文句变得越来越通顺合理,但离古本旧貌反而是越来越远。以上这些论断,都是经过大量的、细致的、深入的史料对勘和分析才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使我们对《老子》的文本演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线索和合理的解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读者消除以往那种使人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这对于《老子》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作者的这些论断虽不能说是定论和惟一的解释,作者也谦称自己仅是对《老子》的版本演变提出一个假说,但我们相信,这个假说由于有相当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相当翔实的文本依据,已经是相当地接近了历史的真相。
二
该书的“导论二”题为“回归历史与面向现实”,系统讨论了《老子》研究乃至中国哲学研究中涉及到的古今中西的关系问题,是著者多年来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深入思考的集中展现。这个导论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以老子之“自然”的诠释为例,探讨面向古代与面向现代的两种定向的转接,涉及的主要是古今关系的问题;后一部分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讨论以西方的思想概念诠释中国古代经典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涉及的主要是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在这两个部分中,著者都有深湛的思考、独到的贡献和精彩的发挥。
“自然”是老子和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自古及今不仅歧义甚多,而且还存在着大量的误解。著者经过多年的思考,郑重地提出了“人文自然”的概念。著者认为,老子之“自然”本质上或其核心意义是“人文自然”,而“不是天地自然,不是物理自然,不是生物自然,不是野蛮状态,不是原始阶段,不是反文化、反文明的概念”,它是一种最高的价值,“表达了老子对人类以及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的终极状态的关切”,“表达了老子对群体关系的关切,即对现实生活中人类各个群体之相互关系及生存状态的希望和期待”,“表达了老子对人类的各种生存个体存在、发展状态的关切”。著者在对《老子》相关原文的深入解读的基础上,从这三个层面诠释了老子之“自然”的古典意涵和人文的意义。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著者立足于准确揭示老子之“人文自然”的基本意义,由历史的、古代的面向转为现代的、未来的面向而对“人文自然”的现代意义进行的思考和挖掘,特别是著者提出的实现人文自然的两个原则:“自然的秩序高于强制的秩序”和“人文自然的原则高于正义、正确、神圣等原则”,更是引人深思的洞见。“人文自然”是老子贡献给人类的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实现“人文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接受“人文自然”这一概念,可以使我们尽可能地贴近老子“自然”概念的原意,避免由来已久的误解和可能出现的新误解,可以为我们在回归历史和面对现实之间提供一个很好的转接,开显出古老的道家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能贡献的独特作用和积极意义。
自从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哲学就逐渐成为研究中国哲学不可或缺的话语系统、学术背景和理论指南,时至今日,似乎不懂西方哲学就完全没有资格也无法谈论中国哲学,这种情况在大陆又被戏称为“汉话胡说”。以大陆的情况为例,从早年的实用主义、新实在论,到主导大陆哲学界的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再到其后的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哲学、现象学等等,直至当下最为流行的诠释学,来自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和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先后成为分析研究中国哲学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框架,中国哲学的研究则只有跟在后面学习、借鉴和运用的份儿,几乎失去了主心骨、迷失了自我。而外来的哲学理论在中国也难免有水土不服的尴尬,其主导中国哲学研究的效果并不好,致使中国哲学研究出现了诸如“两军对战”、“两个对子”等片面化、简单化的失误,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这实在是个十分严肃的、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的前途和命运或系于此。《老子古今》“导论二”的后半部分从方法论上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著者借用佛教传入中国时中土僧人以老庄的术语解释佛教教义的“格义”方法,称近代以来形成的用西方哲学的眼光、角度、概念、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为“反向格义”,认为这种方法很难避免机械地套用西方哲学概念并导致对中国哲学的误解。著者以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学者们对“道”的解释为例,说明了套用西学解释中国哲学所难以避免的误解和尴尬。著者用“反向格义”来概括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历程,是十分简要而准确的,他的分析表明,此种“反向格义”不是中国哲学的出路和方向。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教育背景早已在相当程度上“西化”了,我们事实上已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著者显然是考虑到了这一文化大背景和趋势,所以他在“反向格义”是否可以摒弃或跨越的问题上是很谨慎的,主张“尽可能防止用西方对立二分的哲学概念简单地对应和说明中国古代哲学术语”,“避免简单地为中国哲学作西方式定义或定性”。比起主张“跨越”反向格义阶段的学者来,著者的态度也许不够坚决和大胆,但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笔者认为,一方面仍要借鉴西方哲学的方法和概念,另一方面在使用西方哲学概念时应尽可能地避免简单的套用和比附,避免反向格义所可能引起的误解和误导,这可能是我们今后在研究中国哲学和对待中西哲学关系时所必须持有的谨慎的、正确的态度。中国哲学如此,中国学问的其他门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
对于主要关注《老子》的思想内容的研究者和一般的读者来说,《老子古今》最有价值的部分当然还是每一章中的“析评引论”,这里面集中了著者多年来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析评引论”可以说是全书的主体,讨论的问题相当广泛,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老子思想本义的理解,例如“玄牝”是否生殖崇拜,老子哲学与月神崇拜有无关系,《老子》是否气功之书,《老子》是否兵书,“道法自然”如何解读,老子思想是反文明还是文明反思,老子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朱熹对老子的误读,老子思想是智慧哲理还是阴谋权术,等等。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相当多的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著者均予以澄清,力求准确地还原老子思想的原貌。第二类是对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的阐发,如老子思想与环保理论,道家与科学、民主政治、法治,“不争”、“无为”有无积极意义,“以德报怨”的现代启示,老子之“愚”的合理性,雌柔的现代贡献,老子思想蕴含的管理智慧,等等。这部分内容力求从文本中原有的思想内容及其合理性出发来观察和思考现代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试图用老子的独特智慧提供解决之道。第三类是围绕着《老子》文本的疑问和争论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的讨论,如八十一章分于何时,竹简本是否完本,《老子》是否诗体,《老子》文本的定型问题,通行本中为何有那么多的机械重复,“类同举例法”和“理校”等考证校勘方法的局限性,等等。正是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思考,著者才得出了“版本歧变”、“语言趋同”、“思想聚焦”等重要结论。
第四类是关于老子思想同古今中西的其他思想的比较,著者比较了老子之“道”与上帝,比较了老子的“自然”和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比较了老子与马斯洛的人性论,此外还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多方面比较,老子思想同“黄老之学”和法家之关系,等等。这些比较不仅为理解老子思想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而且兼具学派交融流变等思想史方面的价值。“析评引论”的内容大多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加以思考和讨论的,从中可以感受到著者十分善于多面向、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与思考,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时有精妙的发挥和引人深思的洞见,足以引领读者一起感受老子思想之深邃博大。由于本书不是逐句注释式的著作,著者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若对通行的理解没有不同意见或没有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则略而不论,信手拈来皆可开卷有益,始终能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析评引论”凝聚了作者研究老子的心得和成就。“引论有引言、引发、引导、引申诸义,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确有所感。”作者学养深厚,治学严谨且善于思考,所论往往发人所未发,屡见新意和灼见。兹举一例即可见其一斑。《老子》通行本和帛书乙本中的“国”和“国家”这两个词语,在更早的版本竹简本和帛书甲本中大多作“邦”和“邦家”,对这一现象,通行的解释是由于避汉高祖刘邦之讳。那么除了避讳之外,这一不同或变化是否还能反映其他的事实呢? 这里面是否具有某种思想意义呢? 作者苦心孤诣,继续追索,穷尽了传世先秦典籍,通过大量的排查和仔细的分析,证明在甲骨文、金文和《尚书》、《诗经》等早期典籍中,“邦”字的使用明显多于“国”字,这种情况从春秋时开始发生变化和逆转,到了战国后期,“国”和“国家”的使用已经占了压倒性的多数。作者指出,这个变化的过程恰好和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成熟相合,“国”字已不具有封土、家族、血缘等“邦”字所蕴含的意义,而是更多地具有政治实体的含义,“邦”、“邦家”让位给“国”、“国家”,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演变。厘清“邦”的“国”的差异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老子》第八十章中关于“小国寡民”的那段著名文字,在帛书甲本中,“小国寡民”正作“小邦寡民”。作者指出,以往我们总是把这段文字看作是对“理想国”的描述,其实“小邦寡民”并没有讨论国家形式和制度等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含义,“不应该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国家的政治形态来定性、判断和评价。”“所谓小邦寡民的理想最重要的是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条件,而否定兵戎相见、长途跋涉、追巧图利等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这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由小见大的研究方法,细密穷尽的材料功夫,宽阔宏大的学术视野,值得我们重视、观摩和效法。
现代学术研究在诠释古代典籍的时候,通常都会面对尽可能地回归文本的原义和面向时代的现实需要这两种解读方向之间的紧张与融合。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老子》当然也是这样。经典诠释其实就是一个返本开新的过程,而且“返本”越是彻底,越是贴近经典的本意,“开新”的可能程度就越高。《老子古今》的作者对此有着高度的理论自觉。用《老子》的古老智慧思考和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是作者写作本书的最主要的目标,本书的书名就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堪称典范,也相当成功,古为今用的精彩片段遍见于全书,这当然是惟有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老子的思想才可能做到的。兹随手拈来一例。通行本《老子》第六十四章有一句著名的话:“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帛书本作“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竹简丙本作“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竹简甲本作“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作者指出,从抄写字体看,竹简甲本是最早的版本,从思想内容来看,竹简甲本也是最好的版本。作者详细地比较了这几个版本的文字差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不同,指出竹简甲本的“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表达的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主动的态度,而其他版本均作“弗敢为”则是由于对外在的形势或行为后果的惧怕,表现的是一种被动的、不得已的、消极的态度,所以竹简甲本最能代表老子哲学中的积极意义,更符合老子以自然为最高价值的基本思想。作者进一步诠释这句话的思想意涵,“‘辅万物之自然’就是不仅照顾、关切整体的发展,而且要让一草一木、一家一户、一乡一邑、一邦一国都有正常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辅’就是创造环境、提供条件,加以爱护,防止干扰、控制。‘弗能为’就是不直接设计、掌握、操纵和控制。”接下来,作者的诠释由文本的原义转接到面对现实需要的路向,将这一自然主义的原则转化为现代社会的管理原则和理念,提出了“生存个体”的概念。“生存个体”泛指一切相对独立的存在单位,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学校、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作者认为,“生存个体”自身能否自然而然地成长和发展,“生存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生存环境是否自然和谐,都和外在的管理者是采取“辅”的管理方式还是“控”的管理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作者指出,人类社会秩序的自然和谐是一个极高的目标,但并非完全不可能,至少可以在较小的范围或一定时期内实现。作者甚至认为,“如果我们把自然的秩序当作一种价值、一种目标,自觉地去争取,那么自然的秩序以及自然的和谐一定可以在更多的生存个体之间实现。”这当然不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和盲目乐观,圣哲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这种可能性,并为实现这种可能性指明了原则和方法,那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自然主义是一种高度的智慧,是现代文明不可多得的思想资源,它掩藏在扑朔迷离、艰深玄奥的文字中两千年之久,经过刘笑敢教授卓有成效的诠释和现代转换,其价值得到了更清晰的呈现。刘教授就像一位探宝者,他比别人更执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他的收获和贡献当然也就更大。《老子古今》中,诸如此类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兹不烦举。
《老子古今》部头宏大,逾百万字之多。该书内容厚重,思想活跃,精彩纷呈,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劳思光先生为此书所作的序中评价该书是“研究老子的巨著”,“乃多年来所未见的杰作”,并非过誉。余英时先生的序中也说此书“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阔,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笔者以为,此书中尽可能地涉及、吸收和讨论了古今中西所有老子研究以及与老子研究相关涉的重要成果,在很多重要的问题上有突破和创新,在总体上已经超越了此前所有的研究《老子》的著作,堪称《老子》研究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披阅此书,犹如跟随作者漫游于老子哲学的殿堂,尽收无限风光,本文所评介的只能是挂一漏万。最后要提到的是,《老子古今》不仅将老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而且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该书“附编”中的“《老子》五种逐字对照通检”将五种版本逐字对照,不同于仅依据某一个版本的一般的《老子索引》,查找五种版本中的任何一个字,都可以找到相关的句子以及其他版本的相对应的句子,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此外,“附编”中还收录了竹简本《老子》(附《太一生水》)和帛书《老子》的分句、分章释文,方便读者根据通行本的分章来查阅这两个出土本的相关文句,所用释文都是文物出版社发表的原整理者的释文,尤其是帛书本原整理者的释文现在一般读者已不易找到。这些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所以《老子古今》同时也可以作为一部综合性的《老子》研究的工具书来使用。
注释:
〔1〕刘笑敢著:《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文中有关引述皆出自该版本。
原载于《学术界》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