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维明:城市文化的反思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哲学教授、哈佛大学研究员杜维明发表题为《城市文化的反思》的演讲

  

  大家好。主席先生、各位尊贵的来宾,各位代表。你也可以说,一些主要城市的出现,一定也是进步的一个象征和记号,所以应该是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城市是不是一定可以提供人类繁荣的机会?看上去非常明显,非常丰富的城市生活方式,比如有很多的音乐馆、博物馆、图书馆和购物中心,这些只能在现在的城市出现。

  但是,城市人民也会受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传染病等的威胁。其实不仅是专家,包括街上普通的老百姓也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是现代化是不是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我们发现现在有许多的建筑师、设计师、学术界和记者官员以及其他的人士就现有的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的挑战以置疑,我们知道现在有全球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有许多的城市正在走向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比如我们在选择方面,是多元的结构,但是,我们在身份上又需要符合社群的主义。这两者的融合,必须有新型的城市文化来解决,我相信我们应该在城市当中提供更丰富和更活跃的社区生活。

  我们要增加城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样一来,才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当中给大家带来一个和谐的感觉。

  文化的全球性是比较难领会的,因为它本身也是带有各位复杂性和矛盾。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化都是由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力量来驱动的,但是,就像我所说的,成为一个加快同质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特别是在国际的商业区里面,比如大家说到的所有的文化形式为什么只讲英语呢?比如戏剧、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是由于讲英语,所以他们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的过程。但是,实际上美国也有一些智者和知识分子,他们意识到了,并且担忧这一点。他们认为英语已经不再是世界上的主导语言,而且有其他的语种来替代,比如说西班牙语。

  我们的世界更全球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原生的纽带。我们发现种族、性别这样的一些年龄,还有一些信念比世界上没有哪个时刻比现在更加突出它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现代化给我们带来文化的差异,原生这个纽带在现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发现,有许多个人的群体现在对全球或者说非常深远的影响非常关注,我们必须发展一个全局观,要看到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一点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另外,我们城市的人类要齐心协力为这个世界的和谐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现在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同时也要讲本地化,这使得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更加的复杂。所以,随着越来越的国际化的进程,我们需要发展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人类所处的社会。

  我们现在新造的一个词就是“全球本地化”,这种新造的词,给我们一种“非”或“是”这样的答案,或者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我们应该换一种想法,才可以理解现在复杂的现象,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在21世纪当中的挑战。

  新型的城市文化必须要达到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两个标准,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这两方面的标准都需要达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发展社区要采用当代的技术,使得城市的居住者和城市的访问者之间,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和方面上开展更深刻的互动。

  另外,我们也要开展一些大的项目,促进横向和纵向上的联系,我们发现,在城市中,会出现一些非常大型的项目,这些大的项目强调的是规模、量,但是,他们带来的只是机械的团结,我们需要的更多是人性、有机的团结。

  比如说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的环境,而不会缺乏相互谅解的接待,这对于社会工程学、对于做社会项目的人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既能够与时俱进,又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份。实际上这个问题我觉得更多的是文化敏感度方面,而不是技术的创新,人类从本性上来说,就是社会的存在,但是,像这样他们的社会性,现在被大大地约束着。

  我们需要在社会中,既要延伸人类之间的关系,我相信世界主义和城市现代化的精神,并不是裙带的关系,也不意味着只是狭隘主义。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看到的是世界人类的中心,以及这种普遍的主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文化,体会更丰富的家庭、社区,甚至是整个地球之间的纽带。

  而且,我们人类对农村的生活也抱有很大的理想和梦想。但是,现在浪漫的农村生活也是越来越难实现了。哪怕它能实现,也只是少数有特权的人才可以获得的一种生活。我们面临着许许多多有关于城乡之间的结构、政治、经济上的挑战。比如说有许多的人会假设文化的全球化就好像经济的全球化一样,就好像是文化的同质化,我们要意识到文化有很多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显著的特征。

  我们在长期的任务中可以看到,不只是看到保护文化,我觉得这么一种被动的态度是要进行批评的,我们要拿出积极的态度形成新的有机群体,这样的话,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认可人类的原生纽带。

  那么,我们的城市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包括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给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人民,减少他们的贫困水平。我觉得世博会一个非常突出的主题就是要关爱地球,但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借助文化的力量能够把这个口号付诸行动,我们只要能够行动起来,我们就会看到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不能够把地球上拥有的一切当作礼物,我们要主动地改进它。

  我们应该培养新型的城市文化,要拿出集体的智慧。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各地的城市居民的智慧和结晶,我们举办世博会的意义也许在这里。我们试图促进人类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更高程度的繁荣。

  我相信一个可持续、正在发展的城市,并且有许多新兴能源的城市才是未来,而且这不仅仅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一个方案,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们身上已经浓缩着对城市的理解,上海世博会的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回忆,会鼓励我们继续拿出更多的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且我也发现,上海世博会打破了多项以往世博会的记录,它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会接下来的几十年的时间内,成为我们鼓舞人类促进文化社会经济繁荣的标准。我们需要在各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拿出更多的宝贵的意见,促进更有意义的对话,谢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杜维明:城市文化的反思  杜维明  杜维明词条  反思  反思词条  城市  城市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哲学总论

 段德智:陈修斋其人其思

   陈修斋(1921—1993),浙江磐安尚湖镇人。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和翻译家。生前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西方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展开)

哲学总论

 赵汀阳:标准

   1、理由    凡事都有标准。  标准不仅决定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批评,而且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甚至决定了这个事物的存在,或者说,标准使我们有理由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