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形上学上看,老子哲学思想中之「弱道守柔」以「柔韧顺势与属性混沌」来解最适切,也就是如婴儿般的柔和与可塑。婴儿乃「负阴抱阳」之典范。过分发展某种属性,或推行某种仁则或理念之结果就是「老」。「老化」不只是指躯体,它更指内涵;最大的特征在失去思想之柔韧与变通。「老」不合「负阴抱阳」之大道,是[圣人]政治领导者要避免的。形上学之解与黄老治道相通:即以因循为用(顺势),以卑弱自持(柔韧)。
从治道角度看,「反者道之动」可诠释作:为君为臣其道不同而相成互补。为臣者,尽其才,成一器而成事功;为君者则要无执无欲,海纳百川,不偏举仁则,且不成一器。「反者道之动」也合于淮南子对「无为」之诠释:「不先物(人)为」,意即君王不在众臣之前显智作为,而当激励众臣以尽才;亦即君王之卑弱自持与众臣之进取自许乃相反相成。
「反者道之动」之另一层义在:高贵侯王的形象之显现,必须要有广大低贱的老百姓之基础存在。从分别识观之,侯王与老百姓乃「相依相存」与「相反相成」。「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之精义在此。
自形上学上看,「反者道之动」是指大道运行之「轨迹」与「显象」:人类社会的「外观」虽然随着历史与时光之流转而改变甚多,但其「内在」或「形上」之内涵却是一直循着「大道」而运转的。这个周流不息的「道」常会有反复(返)─即「负阴抱阳」之特质,如此才造成「道」之超越时空,而其「形上」之内涵不会一逝不返。
道的「负阴抱阳」之特性使得同样的属性,价值或理念随时空之不同而为人所喜或所恶。本文以“欲望”在西洋文化之价值地位在其历史中之变化为例,说明「反者道之动」,且点明此变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相反相成」之诠释与「大道终将回复负阴抱阳」之义理是互通的。
引言
在本文上篇(1):〈老子哲学之关键(1):[万物负阴而抱阳]与[无为而治]之关系-兼谈历史上以道治国之实例〉中曾谈到:所有属性与价值观均有「负阴而抱阳」(有利有弊,有好有坏)的素质,所以最高领导者绝不可太「有为」。因为一「有为」就会坚持某一「原则」、「理念」而过分推行。其结果必推至此一「原则」、「理念」之缺陷上而积重难返。这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与无为而治之关系。本文要讨论的是「弱道」,「守柔」及[反者道之动]及这些概念与﹝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关系。
一、合﹝道﹞是道家领导者之首要原则
在讨论之前,笔者要强调的是老子哲学之宗旨是高明之政治领导。此于本文上篇(1)與其他拙著(2,3,4)已有细说,不再赘述。所以有些解说与结论只适用于古之君王与今之高层政治领导,并非普遍原则。读者当细查之。虽然如此,用以推出这些结论之观察或现象确是客观的。老子认为人的行为必须合﹝道﹞,才能长久。﹝道﹞的本义是合于自然法则,如老子二十五章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最重要法则我们在上篇(1)已讨论过,那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在下面数章,老子明白指出何为[不道],而要政治领导者避免之。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三十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
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
简言之,任何属性,操性,仁则都有其正负两面,也就是阴与阳。而属性明显曰「强」,属性混沌曰「弱」(1)。如果根据一己之经验,认为一种属性,操性,仁则只有好处,没有缺陷,而拼命发展,必致「阴」「阳」失调而进入危境。二十三章以飘风骤雨为天候中「阴」「阳」不调之例子。这就隐喻到「雷厉风行」,偏执一「仁」一「义」之治事方法是不能长久的;无论在当事人看来他的「政治理想」是多么完美或吸引人。
五十五章更进一步,以婴儿为「合乎自然」的例子,也就是阴阳调和之例子。婴儿柔和,乃负阴抱阳之象,合于大道。但人一旦成长启智之后,就慢慢的开始过分发展某种属性,操性,或仁则,其原因可是功利的,也可是欲望驱使的。而过分发展某种属性之结果就是「老」。其实,这里的「老」并不只是指表面之「衰老」,「老化」之意;「老」不只是表征,它更指内涵。人之「老」在躯体也在头脑,最大的特征在失去思想之柔韧与变通---这些都是过分发展某一属性之「果」。人会变得过于执着固定事物,或过于刚猛,或过于退怯;百象皆有,不一而足;總之,都不合道。从老子之道来看就是失去「负阴抱阳」之特性。当然老者躯体上也不如婴儿之「柔和」,而变得「刚硬」。总之「老」不合「负阴抱阳」之大道,所以要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
三十章与五十五章中之「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一句王弼诠释为武力暴兴之不能持久(5,6),虽其义亦通,但较狭窄。未若从[万物负阴而抱阳]所推出之义为长。综合来说,二十三,三十,及五十五章都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人之处事要避免脫离「负阴而抱阳」之状态,要守住柔和与韧性,不可妄为,而走入「老」「固」之地。
二、「弱道」与「守柔」之涵义及[弱者,道之用]之诠释
(一)形上学之解
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面两句在拙著《老子思想中「无、有、仁、慈、善、圣人、义、礼、法」等字涵意之探讨》(7)一文中已解释过,那么前面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解「弱者道之用」,下章再解「反者道之动」。
「弱道」与「守柔」是在老子思想中很容易被误解的概念。在老子书中提到「柔」或「弱」之时,主要所指的是柔韧顺势之意,而非懦弱,衰弱或卑下。例如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又如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再如七十八章虽柔弱并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但其主要意义在水之柔韧,如四十三章所描述,是很明显的。其它有关的是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
在拙著〈釐清千年來老子「無為而無不為」思想之錯解〉(4)一文中已討論過四十三章之涵義在:从形上政治哲学角度,用气体与水之「至柔」与「无形」之性质模拟于「无为」之道,点出了无定形,无执着,无成见,随势而「形」等无为而治之特点。(4)
綜上所述,老子所以会主张「弱道」与「守柔」,其实是因为这些原则合于「负阴而抱阳」之大道。柔韧顺势就能长处于属性混沌之状态。综合上面的解析,老子书中的「柔」最好解释成[柔韧顺势](好比顺势如水);而「弱」则是指「幼弱」,即如婴儿般的可塑(见上节诠释),也就是「负阴抱阳」。
循此一理路,我们很容易推到[弱者道之用]之结论,其意为大﹝道﹞在世间永恒之显象必具「负阴抱阳」之特性。合﹝道﹞之人不会逞[强]去执着任何属性,操性,仁则或价值,而持守柔弱之立身之道。
这个道理对古之君王与今之高层政治领导极端重要。然对于一般人或短时间却不尽然。一般人在一时空下可有某一操性,或行某一仁则而畅通无阻,甚至终生得志。但这只是从一人或一团体来看;对整体国家来说则大不相同。毫无疑问的,治道要讲求整体国家之长治久安,所以明了[弱者道之用]是必要的
(二)领导哲學角度
上文与先前数篇拙著(1,2,3,4)一再强调老子哲学之宗旨是高明之政治领导,而且下文诠释反者道之动时,更会提到若将老子一书看成是贯通一气的,则弱者道之用当有其治道内涵。我们可在汉代之论述中找到相关之观点。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本执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8)此处卑弱以自持正点出了君王治道之重点在:调和而非指挥,消极顺势而非积极造势(4),如此方可于众官间柔韧从容,调和阴阳。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9)此处﹝因循为用﹞意即因众官之才而行,顺形势而为,与上文衍义出之柔韧顺势相通。
三、反者道之动
本句历来有多重解释,今分析如下:
(一)順著帛書老子政治领导主軸之解释
张舜徽先生纯以君道角度看老子,而多有优胜处。他以帛书老子中「反者,道之动----」一段在四十一章后(而非如今本般,是于其前)为前提而诠释如下:“四十一章「---明道若費(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類,------,建德如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数十句,遍举相反之事,以明相反相成之理。善为人主者,如能以愚自处,以柔下人,善用众智,不露己才,自能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反者,道之动」谓事物之貌似相反者,而实寓相反相成之功,乃君道所资之以为动也。”(10)
张舜徽先生之意在:君王(政治领导者)要与众臣相反相成,即众臣应各显其才,各成一器,如魏征最有名之政论:「谏太宗十思疏」(《贞观政要》)所言:[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但君王却要海纳百川,要无执无欲,不可陷入成一器之「有为」中。详细哲理请见拙著(3,4)。
如此之诠释也与无为思想企合:在前篇拙著中(4)曾引淮南子原道篇中解「无为」作「不先物(人)为」,也就是君王不在众臣之前显智作为;而当导引众臣以尽才,即君王之卑弱自持与众臣之进取自许乃相反相成。
(二)王弼之解释
王弼对「反者,道之动」有如下之诠释(11):「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乃老子三十九章之句子,所以,如此之解释可能抓住了老子之本意,因为老子写书应是上下文一气的。此处「--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道之本体)」一段有双关之意,即「相反相成」与「返于道之本体[无]」。「有以无为用」一句,出于第十一章,大意是说:任何器具、房室、或机械要发生作用,都要有一「容纳」其他事物之「空间」,老子以此「空间」喻道之「无」,而容万物之性使万物发生作用,「动皆知其所无」指要明白大道之运作,一定要对万事万物追溯至「无」之起源处。
「高以下为基」与「贵以贱为本」是老子于三十九章中用以解释何以侯王领导者要自处卑下,才是「明道」的领导者;因为高贵侯王的形象之显现,必须要有广大低贱的老百姓存在。从第二章之美丑高下之分别识观之,侯王与老百姓乃「相依相存」,若无广大之「平凡」老百姓基础,侯王将不存在。此乃「相反相成」也。
侯王既已得高贵之「实」,即应让「高贵」之名,而自称「孤寡」低下(三十九章),此又是另一「相反相成」。四十二章又用「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来阐明此理。可见老子于三十九章至四十二章之重要焦点可能在此。
从以上分析看来王弼对「反者,道之动」之诠释包含了返﹝道﹞之本(源)与「相反相成」两种意义。
于拙著(1,12)中已提到老子认识到人类认知能力有别,遂有上士、中士、下士之说。对于未受教育之民,唯有和光同尘,待之以慈(12)。侯王与老百姓「相依相存」之詮釋正与此理合。此也正是老子三十九章何以要说「侯王无巳贵高将恐蹶」:侯王之贵高之道就在承载万民,若不如此,则将失去三十九章所言之「得一」(「相反相成」「相依相存」)之道。老子从形上之「相反相成」与人之高下不同直接推出此理,无须说教,实是高于他说。
(三) 形上學之解─反(返)于道之本源
笔者认为從形上學上看,「反者道之动」是指大道运行之「轨迹」与「显象」,或其特性;而「弱者道之用」是说人若要合于大道,就要采取或遵行之立身之道:柔弱。今试分析之。
道是如何运行的呢?二十五章:「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余培林在「老子」一书中曾将「反者道之动」与二十五章与十六章中合在一起看,而指出其中之关键在「循环反复」这一层意思。他说(13):「正因为道周流不息,回运不已,才能成就绵延不尽的生命,也才能成为万物依循的常轨。宇宙万物由道所创生,也要返回它们的本源:道。这就好像是花叶由根而生,最后复归于根;浪涛由水而成,最后复归于水。……万物「归根」,也可以说是回复于本性,这种活动正是大道运行之常轨。循环反复即是一种自然律,是万物共同遵守的法则,人世间的一切,自然也不能例外」。
余先生这一段解说是很精辟的。他指出了「道」要能超越时空,而不为其所限制,它就必须要「周流不息,回运不已」;如果一逝不返,就是不「归根」,不「复命」了。笔者认为,它的精微意义即在人类社会的「外观」虽然随着历史,随着时光之流转而改变甚多,但其「内在」或「形上」之内涵却是一直循着「大道」而运转的。道的「周流不息,回运不已」就好像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行一样。笔者在本文上篇(1)之「量子物理中之粒子与作用力」一节中已介绍过「或然率波」(14,15)这个观念。现再延伸之。氢原子中之电子与质子(也就是原子核)之相对位置在任何一特定时刻是完全无序的(random,任意乱序);但从长时间的统计来看,都是遵循量子力学的或然率公式的。电子在经过某一特定点后的将来,它是一定又会再经过该点的。当然这是因为氢原子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它的内能是一个定值。从形上学之观点看来,一个稳定的系统即是一个可长可久的「合道」的系统。所以这个周流不息,回运不已的「道的特质」就有「返」的特性。就好像氢原子中之电子是不会不受限制的飞出去的。
但是我们要问一句,十六章「归根」中归的是什么根?「复命(本性)」又复的是什么本性?笔者认为那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根。为什么呢?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解释三十四及五十八章。三十四章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指的正是大道无所不包的特质;所谓「左右」,很可能是指「大道」对某一属性或理念的「显象」,它可是正面的也可是负面的。而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句中之祸福相倚,正是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而来:一个今时今地看来美好之属性或事物换了时空反成祸患之源。其例子可说举之不穷,笔者在本文上篇(1)已讨论过,于此不再重复。
1、反者道之动在历史诠释上之运用
「反者道之动」之原则在历史诠释上最为有用。此一历史诠释方法与「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之涵义贯通一致。那就是一属性理念或价值随着时空之变化,在人们心目中之评价会有巨大之不同。一个政治领导者不可执着,亦不可如飘风骤雨般去追逐潮流;而是要能调和阴阳(此乃无为而治之精义请参考本文上篇(1))。下举西洋历史以阐释之。
“欲望”之价值
在拙著〈西方文艺复兴之哲思内涵(一)「休谟思想之调和功能」的巨大效应〉一文中(16),曾用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之人类之灵魂或秉性(soulorpersonality)三要素(17)之消長來詮釋歷史。三要素(17)是理性(powersofspeechandreason),精神或性灵(spiritedelement),及欲望或冲动(bodilyappetite)。柏氏认为理想的,或好的人生,应让三者平衡与调合(harmoniouslybalancedlife);三者之任一不应过份“压抑”另二者的作用。但是他并不把三者放在平等的位置,而是将理性放在主导之地位。他认为唯有理性居主导之地位,才能适当的节制精神与欲望的(非理性)之”妄动”。(17)
欲望在中古的基督教文明大受扁贬抑,被认为有害无益。然而近世之利伯维尔场经济却正是源于欲望之重大有益功能。此为亚当思密斯(AdamSmith)之国富论一书之理论基础-人之欲望就是市场经济里看不见的手(18)。英国在思想领域中有了突破-也就是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精神)思想之独占状况中,为理性(ration)与欲望(passion)在人类社会中找到了其存在之理由与价值;尤其是〔欲望〕,像从深渊中被救出。 〔欲望〕之价值除了作为AdamSmith’s看不见的手外,也是英国最主要经验论哲学家休谟(DavidHume,1711-1776)思想中重要之因素。休谟之一句名言(19):“理性是欲望之奴隶”虽然否定了希腊哲学中理性崇高之地位,但是并未否定理性之价值。更确切的说,是并未否定理性之用处。理性成了达成愿望,需求之工具。如此之定位,非常有利于经济之发展。经验论哲学虽然否定了科学的绝对真确性,可是承认科学之可接受性。另一方面,经验论哲学虽然否定了宗教之理论基础,但是承认人类对神之存在之”企望”。精神(宗教),理性(科学),欲望(经济)并行而不害,社会乃自然向前进展。此为当时英国昌盛之一大原因。
2、结論
人类对〔欲望〕之看法是“「大道」对某一属性或理念的「显象」可是正面的也可是负面的”此一特性最佳之诠释。。总结来说,当「道」在人世间「显象」时,它常会有反复(返)之特质,如此才造成「道」之超越时空。而道的「负阴抱阳」之特性使得同样的属性,价值或理念随时空之不同而为人所喜或所恶。图一以属性、价值或理念在历史时轴上优点与缺点显像之消长来表示「反者道之动」之形上内涵。很多人以一时之显像而判定某价值或理念之高下,实是不高明之认知。其根本原因在没有明白「负阴而抱阳」之大道。
(四) 他种形上学解释
历来对「反」字之解释,除「返」、「循环」或「反复」外,尚有「相反相成」与「反向运动」二解,今试分析之:
1、相反相成
余培林说(20):「…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之『形态』所构成,有美就不能没有丑…」,陈鼓应说(21):「任何事物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也因它的对立面而存在。」这些句子表面上虽很相似,但若不仔细思考分辨,很容易发生困惑。
陈先生用「事物」一词,似值商榷。因为一个人、一个球,一个桌子,均可称为「事物」,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与之对立呢?似乎难以说清楚。余先生用现象一词,较能解释得清楚,若『形态』一词,改为『概念』更好。因为「相反相成」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中人之「认知」或「分别识」有关,美丑是人对事物展现之外观所作的评价而来,基本上是对一事物(对象)之属性有所认知,才有的价值判断。本文上篇(1)已有详细讨论,于此不赘言。笔者于此再强调康德分别「物自身」(Things-in-itself)与现象的重要性(1,3,22)。属性之「相反相成」与价值之「负阴抱阳」是对「现象」之观察,与事物之「本质」不一定有关。
那么,「相反相成」之观念为何即是「大道运行」之原则(即道之动)呢?第一,就概念来说,属性常是相较才显其意义。谷之深与山之高实不可分。在历史上,康有为之思想为清末卫道人士目为洪水猛兽,过于激进;但于革命派眼中,却成了保守顽固之代表。所以,若无革命派,康氏显激进象;但革命派一出,康氏又显保守象。这是双重「相反相成」。基本上,我们若不定义时空,康有为思想之属性就无结论。第二就效用来说,一属性或价值随时空不同而对我们有利或不利,或适用或不适用。例如,勇猛直前在平日社交中虽不足取,但对战场之士兵却是正确之行为。另外,「诚信」固可为治国正道,但若执着,将之用在外交或战场上则常有不善之后果。战场上当用兵法,以「诚信」为基之正道与兵法实是「相反相成」。
结要来说,一个事物属性之内涵或利弊必须要与相反事物比较方知。比较之下,不是较多优点显现出来,就是较多缺点显现出来,所以「相反相成」与「大道终将回复负阴抱阳」之理实互通。延伸来说,人类价值观之改变,实是随着社会之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条件之改变而来。如果将一个时代潮流时尚误认为「真理」之显现,就是没有了解到此一运行原理。此点于上文「欲望之价值」一節已有详细解析。
2、反向运动
陈鼓应说(21):「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之关系和事物向对面转化之作用。」余培林说(20):「宇宙间万事万物固然无不相反对立,但老子却特别重视反面的价值。因为在万事万物之变化中,刚强的必遭到摧毁,而柔弱的反而能够得以生存,…由此可知,负面的反而胜过正面的,柔弱的反而胜过刚强的。」
我们对两位先生所言解析如下:陈先生用「事物」一词仍值得商榷,而且所谓「事物向对面转化之作用」之命题,其意义有些模糊,揣其意,想是指:「日之将昃,必盛赫,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炽明」(陈文三十六章注释)一类之现象。若是如此,则可断言其所指,乃为盈亏之类的现象,而非事物之本身。然而盈亏之类的现象是关于物理上之最高或最低(最近或最远)--月球、地球相对位置(局部最大、最小localmaxmin)一类之现象,并不适合于描述「向对立面转化」这一命题。
余先生的解释有两点值得推敲:(1)所谓「负面的超过正面的」,在哲理架构上不圆融,因为正负乃相对之词,与高下美丑是相似的;今日之正面可变成明日之负面,因此「负面的反而胜过正面的」一述语会成为自相矛盾的哲理。(2)柔弱胜刚强是有道理的,且是老子之主要宗旨,本文即在讨论此点。由此看来,余先生此处所言是「弱者道之用」之延伸讨论,而非「反者道之动」之诠释。
综上,笔者以为用「反向运动」来诠释「反者,
道之动」是不太恰当且不太容易的。
综合结语
自形上学上看,老子哲学思想中之「弱道与守柔」以柔韧顺势与属性混沌解最适切,也就是如婴儿般的柔和与可塑。任何属性,操性,仁则都有其正负两面,也就是阴与阳。而属性明显可曰「强」,属性混沌可曰「弱」。如果根据一己之经验,认为一种属性,操性,仁则只有好处,没有缺陷,而拼命发展,必致「阴」「阳」失调而进入危境。所以偏执一「仁」一「义」之治事方法是不能长久的。婴儿柔和,乃负阴抱阳之象,合于大道。但人一旦成长启智之后,就倾向过分发展某种属性或仁则而趋「老」---失去思想之柔韧与变通,这些都是过分发展某一属性之「果」。「老」不合「负阴抱阳」之大道,必不可久。
「守柔」之道对古之君王与今之高层政治领导极端重要。一般人在某一时空下也许可坚辞某一仁则而畅通无阻。但对整体国家来说则大不相同,治道要讲求整体国家之长治久安,所以明了[弱者道之用]是必要的。
从政治领导哲学角度看,《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言之﹝卑弱以自持﹞正点出了君王治道之重点在弱者道之用:即调和而非指挥,消极顺势而非积极造势。另一方面,《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言之﹝因循为用﹞亦与﹝弱者道之用﹞之内涵:﹝柔韧顺势﹞相通--意即因众官之才而行,顺形势而为。
顺着帛书老子政治领导主轴来解「反者道之动」可推衍出:君王(政治领导者)要与众臣相反相成,即众臣应各显其才,各成一器。但君王却要海纳百川,要无执无欲,不可陷入成一器之「有为」中。此解与淮南子原道篇之「无为」之解:「不先物(人)为」相通,也就是君王不在众臣之前显智作为,亦即君王之卑弱自持与众臣之进取自许乃相反相成。
王弼对「反者道之动」之诠释彰显了政治领导「自高大贱百姓」之不智,因为「相反相成」意味着高贵侯王(领导者)的形象之显现,必须要有广大低贱的老百姓(人民)之存在,此乃「相依相存」与「相反相成」。侯王既已得高贵之「实」,即应让「高贵」之名,而自称「孤寡」低下。同时,侯王之贵高之道就在承载万民,和光同尘,待之以慈;若不如此,则将失去「得一」(「相反相成」「相依相存」)之道。
「反者道之动」之形上学一解是指大道运行之「轨迹」与「显象」,或其特性:人类社会的「外观」虽然随着历史与时光之流转而改变甚多,但其「内在」或「形上」之内涵却是一直循着「大道」而运转的。道的运行必返回(守)「负阴抱阳」之特性。此特性使得同样的属性,价值或理念随时空之不同而为人所喜或所恶。所以一个政治领导者不可执着,亦不可如飘风骤雨般去追逐潮流,而是要能调和阴阳,此乃无为而治之精义。「相反相成」之诠释与「大道终将回复负阴抱阳」之义理是互通的。
--------------------------------------------------------------------------------
参考文献:
1)邹裕民,〈老子哲学之关键(1):[万物负阴而抱阳]与[无为而治]之关系-兼谈历史上以道治国之实例〉《北京:国学网站》,2007。http://test.guoxue.com/?p=657
2)邹裕民,〈《老子》三十八章治道层次高下之内涵--着重人心运作之政治哲学〉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491
3)邹裕民,〈从﹝形上治道﹞思路诠释老子第一章中之「无欲」〉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405
4)邹裕民,〈厘清千年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之错解〉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425
5)《老子王弼注,帛书老子,伊尹,九王,黄帝四经》合订本,(台北:天士出版社1982)页47。
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释及评介》(台北:商务印书馆,2006年三次修订本),页169,252。
7)邹裕民,〈老子思想中「无,有,仁,慈,善,圣人,义,礼,法」等字涵意之探讨〉《北京:国学网站》,2006。http://test.guoxue.com/?p=268
8)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台北:木铎出版社1988,页8
9)同注(8)页6
10)同注(8)页112
11)同注(5)页61
12)邹裕民〈儒道互补或相通之探讨〉中国思想论坛网站2010.http://www.zhongguosixiang.com/redirect.php?tid=19138&goto=lastpost#lastpost
13)余培林,《老子》,(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83年),页163。
14)MarceloAlonsoandEdwardJ.Finn,《Physics》,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Inc.,1970,chapter30。
15)P.T.Mathews,F.R.S.,《IntroductiontoQuantumMechanics》”,2ndEdition,McGraw-HillPublishingCompanyLtd.,Maidenhead–Berkshire–England,1968。
16)邹裕民,西方文艺复兴之哲思内涵(一)「休谟思想之调和功能」的巨大效应,Confucius2000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394
17)T.Z.Lavine,From Socrates to Sartre: The Philosophic Quest ( NewYork: BantamBooks,March1984),p.49。
18)Charles Van Doren,A History of Knowledge: PastPresent,and Future( NewYork,Ballintine Books,April 1992),p.214
19)同注(16)页179。
20)同注(13)页161-162。
21)同注(6)页203。
22)Will Durant,The Story of Philosophy( New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January 1953),p.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