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指的是设定最低的目标,并争取最大的期望值的思维方法。底线思维有这样一种原则:当某件事坏到底的时候,就只有两种可能——坏到不能再坏了和物极必反。如此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更好,没有更糟。这样恐惧便不复存在,光明和希望就会浮出水面。
有一部美国电影名为《肖申克的救赎》,剧中背负杀妻之名,被蒙冤入狱的主人公精心策划了一项长达二十年的越狱计划,可以说是把“工作规划”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生动例子。
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在不幸入狱后,先花费三个月观察囚犯间的层层关系,然后决定接近监狱里的“万事通”瑞德,成功购得了一柄小铁锤,之后又耗时三年,靠着财经专长帮狱卒节税,巩固自己在监狱里的地位。
入狱十年后,安迪已协助许多狱友考取高中学历,让典狱长信任他的管理才能;在剩下的十年里,他又帮贪婪的典狱长洗钱,并暗中留下记录。最后,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安迪已安于监狱生活时,才发现他用当初那把小铁锤,二十年来不间断地凿通墙壁从污水管道里逃脱。
规划目标的第一阶段是建立明确的目标,以确保每分力气都不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接到工作时,千万不要躁进盲动、一股脑地埋头蛮干,而是必须先后退一步,理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掌握理想和现状的差距,再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目标。
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做完这件事能够达到什么成果之后,接着就进入实际制定目标的阶段。凡是制定目标,都不脱离设定期限、资源、范围这三项要素。
每个目标都需要期限,否则永远无法达成;资源指的是工作者可以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定范围是判断该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安迪能够运用的资源除了自身的财经知识外,就只有一把小铁锤,所以他把“期限”设定为二十年;而范围是必须判断谁值得培养关系(“万事通”瑞德、狱卒、典狱长)、找到丢弃凿洞废土的方法、趁机记录典狱长的犯罪证据等。目标制定完成后,安迪还必须靠着长达二十年不容一丝松懈的执行力,才得以逃出鲨堡监狱。面对庞杂的工作内容,不知从何做起时,6W3H提供了分析问题的系统性架构,帮助工作者制定有效的目标。
6W3H即Why、What、When、Where、Who、Whom、How、How Much、How Many,主要用于目标规划面,让工作者的问题意识更完整、清晰。制定工作目标时,详细的思考内容如下:
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思考工作的主旨、目的、理由、预期效果等。)
What:为解决现状与理想的差距,该做什么事?(思考具体的工作内容,确认每个事项都与Why所提出的目标相符。)
When:应该何时完成?何时是最佳时机?(开始日、截止日、执行期间等。)
Where:在哪里进行?(包括实际的地点、渠道等。)
Who:执行者是谁?监督者是谁?(需要单一成员、部门或组成专案小组等。)
Whom:为了谁而做?(诉求对象、客户等。)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可反复追问,例如“提高营业额—How—拓展销售渠道—How—增开新店面”。)
How Much:花费多少成本?回收多少效益?(指金钱方面的预算、经费、价格等。)
How Many:花费多少成本?回收多少效益?(非金钱的人数、次数、数量等。)
另外,相对于平日规划要做的事,在放假时不妨明确规定不做的事,而假日不做的事就是工作。只要有这样的意识替自己定出限制,将工作相关的事务、会议、拜访等都排定为假日禁止,就可以很清楚每周哪天该做什么,哪天不做什么,督促自己准时完成,让自己在平日专心工作。假日则有效充电休息,有效提高时间运用效率。如果抱着平时工作没做完只好放假日去加班赶完,给自己怠惰的退路,很容易得过且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另外,还可以给自己预留出完全空闲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什么也不要做,只是沉思默想,让自己的心情平静,充分地享受生活。
有这样一个关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故事:
一位家长说,他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以前每当他的儿子考试考砸了,他们夫妻就互相埋怨,还斥责孩子是笨蛋。结果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有一次考试竟落到全班倒数第一。经历过此事后,这位家长决定换一种心态面对孩子成绩差的问题。他接过孩子的试卷后,微笑着说:“孩子,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真是太好了!”
听惯了斥责的孩子惊讶地看着父亲:“爸爸,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家长说:“我没病,孩子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担心有人会超过他吗?因此你只需往前跑,就会有进步!”
孩子大受启发,心情也放松起来,下一次考试的时候,就甩掉了全班倒数第一的帽子,跃居全班中游。
那位父亲每次都会高兴地说:“真是太好了!你还会有所进步。”当孩子考到第六名的时候,他说:“太好了,孩子你真了不起,距离第一名只差五米远。”
后来那个孩子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名。
这位父亲运用的就是底线思维法,才使得他的孩子拥有了优秀的成绩。由此可以得知,如果把目标设定在最低限度,实现它的难度就会相应地减小,成功的几率便会增大,这样做事的效率和信心都会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