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什么是语境歧义:语境歧义的例子案例与产生原因

什么是语境歧义:语境歧义的例子案例与产生原因

在特定的语境中所说的一句话或者这句话中的某些语词,说话者有自己的理解,听话者亦有自己的理解,两者可能会不同,这就产生了语境歧义

产生歧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地说,同对话人的年龄、经历、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的差异以及对事物和事态的了解程度的不同有关,当然也可能是听话人有意利用语境歧义而开玩笑。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位贵夫人头一次去邮局——在这以前是她的一个仆人替她干这些事。进去后她买了一张邮票;看着这小小的背面有黏性的小纸片,她傲慢地问邮务员:

“我是否自己贴上这东西?”

邮务员回答说:

“不,夫人,要贴在信封上。”

贵夫人说“我是否自己贴上这东西?”时,意思是“我得自己动手贴上这东西吗?”可是邮务员把贵妇人的话理解为“我得把这东西贴在自己身上吗?”于是才回答说“不”,并告知她要把邮票贴在信封上。两人对语句“我是否自己贴上这东西?”的含义的理解有歧义

又如:

一位老太太在公园里散步,看见詹姆和一条狗,问道:

“你的狗咬人吗?”

“不咬人”,詹姆说。

当老太太伸出手摸摸狗时,这狗差点把她的手指给咬掉。“你刚才不是说你的狗不咬人吗?”老太太大声喊道,手指正往下滴着血。

“是的,”詹姆回答,“我的狗不咬人——可这条狗不是我的。”

老太太说“你的狗咬人吗?”时,虽然用了“你的狗”这一语词,但实际上指的是在公园看到的詹姆边上的那条狗,老太太以为这条狗是詹姆的,她对狗的所属情况不了解。可詹姆认为“你的狗”是指他养的狗(当然他的狗并不在身边),由此引起了歧义

语言中有些词是多义词,对词义的不同理解亦会引发歧义

例如:

小燕指着不远处的小山坡,惊喜地说:

“瞧!那是杜鹃!”

可小燕的同学小红放眼看去,一只鸟也找不到,不由诧异地问:

“我怎么没看到杜鹃?那儿一只鸟也没有。”

小燕笑了起来,手指着前方:

“那一大片火红的不是杜鹃是什么?山坡都要映红了呢!”

“杜鹃”一词既可指杜鹃花,又可指杜鹃鸟,是多义词。小燕在说“瞧!那是杜鹃!”时指的是杜鹃花,可小红却把它理解成了杜鹃鸟,由此产生了歧义。通过上述语境中的对话,歧义最终得以消除,小红也弄明白了小燕所说的“杜鹃”的真实含义。

在一定的语境中,说话者的不同的情感、语调、语气、停顿、神态、姿势等也可能会使形式相同的语句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例如:

午间休息的时候,小王和小张摆开了阵势,在“黑白世界”里厮杀起来,形势错综复杂,周围的观战者一边关注着围棋棋盘,一边议论开了:

“小王会赢。”小陈语气平和地说。

“小王会赢?”这是小刘的声音,脸上露着疑惑。

“当然啰,小王会——赢——”调皮的小李拉长了声调,还做着鬼脸,他又在讲反话了。

同样是“小王会赢”这句话,但使用的语气、语调不同,表达时的神情各异。小陈使用平和的语调,表示对小王会赢这一事态的肯定;小刘说的是一个问句,无论从其语气还是面部表情都显露出对这一事态的怀疑;小李拉长的声调和做鬼脸的举止,表明他是在调侃,实际上是说“小王才不会赢呢!”处于这一语境中的其他人完全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有的话语中包含着双关语,即所谓“言在此而意不尽在此”的话外之音,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透过话语的表象而理解其要旨。

例如:

韩信平定齐地,汉王刘邦被迫封他为齐王,楚霸王项羽闻讯后遣使游说韩信反汉连楚,三分天下,但并未成功。此时,齐人蒯通又试图以相面之术的奇策来说服韩信叛汉,蒯通对韩信说: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蒯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你的“面”相,最多只能封侯,而且危险不安宁;可是看你的“背”相,那就贵不可言了。这里,蒯通通过“面”、“背”两个词的双关词义(面相——向着,背相——背叛)来暗示韩信:在刘邦手下,你的地位已经到顶了,以后还会有杀身之祸,只有背叛,才能大富大贵。这才是隐藏在语句表象后面的通过语境显现出来的真实含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歧义  歧义词条  语境  语境词条  例子  例子词条  产生  产生词条  案例  案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