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十九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赴柏林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战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成为二十世纪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拒绝诺贝尔奖的文人
萨特幼年丧父,他的外祖父是位语言教师,在萨特的教育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他不俗的文学品位深深地影响了萨特。他年轻时就许下志愿,要同时成为“斯宾诺莎”和“司汤达”。斯宾诺莎是伟大的哲学家,司汤达则是伟大的文学家,这也就是说萨特要同时作为一流的思想家和一流的作家为人们所记住。而这居然成为了现实。
中学毕业后,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简称“巴黎高师”)就读哲学。这所大学每年仅招两百余名学生,可以说是专门制造知识精英的地方。从巴黎高师毕业后,萨特成为一所中学的哲学教员。萨特与其他教员不同,他虽长相不佳,但谈吐幽默,为人自然亲切,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很快就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热爱。
尽管萨特的外祖父早就警告过他写作是一个非常不可靠的职业,但萨特还是由衷地热爱写作,并在离开大学后急欲成为一名作家。他的前两本小说《挫败》和《真理的传说》均被拒绝出版,萨特的兴趣便又转向了哲学。他勤奋地工作着,常常是上午读胡塞尔的哲学著作,晚上着手写小说。
1936年,他将一部名为《忧郁症》的哲理小说交给了著名出版商伽利玛,但这本书再次被拒绝出版。自信的萨特震怒了。万幸的是,在两个朋友的引见下,萨特见到了伽利玛,后者表示他唯一反对的是书名,并建议将书名改为《恶心》。1938年,《恶心》出版了,它被认为是萨特所有小说中哲学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本。
虽然萨特仍在一所中学教书,但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并广为流传,他已被公认为法国文学界的新星,这终于成就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萨特一生还写了许多剧本,其中《苍蝇》是二战期间通过古代神话传说表达抵抗情绪的剧目,而他撰写并参与演出的《死无葬身之地》更是风靡一时。
最让萨特名声大噪的是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一事。1964年,萨特凭自传体小说《词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前获知了此消息,萨特立刻给诺贝尔奖的授予者——瑞典皇家学院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态度,希望对方取消这项决定,否则他会拒绝领奖。但瑞典皇家学院还是继续宣布萨特获得了这项文学的至高荣誉。获奖当天,萨特在餐馆拟写了一份拒授声明,由他的朋友在瑞典驻法国使馆宣读。他说他一贯拒绝官方的荣誉,但他并不讳言,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他更同情社会主义阵营,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存在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由于拒绝了诺贝尔奖,萨特又一次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大批的记者开始蜂拥而至。为了躲避这些人,萨特躲到了他的情人波伏娃的住处。不久,他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看到一大群记者围在他家门前。过了一会,波伏娃家的门铃开始被按响,铃声一直响到凌晨两点,没有办法,萨特只得走了出来,让记者拍了些照,简单地说了几句话。第二天早上,萨特一出门,一大群记者又围了上来,并且一直跟到萨特的住处。就在闭门时,萨特回过头来说了一句:“我不希望自己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