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创始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思想主张、主要观点、成就贡献
王阳明,名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也是“心学”流派的创始人。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先验范畴的“理”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也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阳明以心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并且无所不包,物、事、理、义、善、学等都在“吾心”之内,因而是“心即理”,将宋代理学的范畴引入了心学。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每个人天生俱有的,是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不需要学习就能拥有的本能,达成这种“知”便是成圣的内在可能和必由之路。
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正所谓天理在人心,因为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这个与天地共存的“良知”,使自我与万物之间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无形地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圣人境界。
因此,王阳明的“心学”特别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肯定了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将成圣之学通俗化、大众化,使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通过“致良知”的方式达到圣人境界。王阳明所谓的“人人皆圣贤”即是这样的道理。
由于王阳明的哲学理论吸收了宋代理学的精髓,因此心学被看作是理学在明代的发展分支。同时王阳明也引入佛教禅宗的智慧,在创立心学的同时将儒道释三教思想进行整合,也被称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