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这一典故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拈花微笑为佛教语,据说佛陀拈花微笑是2500多年的秘密,当时在场者只有摩诃迦叶尊者微笑会意,这是禅宗的开始。
拈花微笑的典故大意为: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神态安详,却沉默不语,大家皆不懂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尊者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生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因此,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但盛唐以前禅宗祖师,从初祖达摩直至六祖慧能均未提到“拈花微笑”,《景德传灯录》《碧岩录》和《传法正宗记》等典籍中也没有相关记载。直到唐德宗末年慧炬作《宝林传》,才首次提到“拈花微笑”,而宋代以后则开始盛谈这一公案,如《联灯会要》《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等宋代禅宗要籍都曾提到。《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师徒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
禅宗讲,拈花微笑,指的乃是禅理的表达,应以心传心,外在的表现固然重要,但真正发散着禅意光芒的,是心与心相通。禅的法脉开始于一朵花。佛陀拈花,摩诃迦叶微笑,在这美妙的一刻,唯有温润有情的心领神会,禅的法脉就这样宁静优美地传承下来了。
莲花是佛教的代表,它具有花果同时的独特成长特性,代表了宇宙演化的实相;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清净心的佛性,清净心处理事物条理分明,人人皆有佛性,菩萨入世度众生,出淤泥而不染;莲藕似空非空,代表了世界的本性。由于禅的妙道,语言文字难以表达,于是由拈花微笑的弦外之音,来启发众生蒙昧的心灵。
佛祖所传的实际上是一种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淡然豁达、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与世长存,是一种“传法”“涅槃”过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而摩诃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顿悟出法喜,这种传法,佛祖把衣钵境界,被禅宗推崇。心领神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完美的一种默契。